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

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

趙煦點了點頭,這種事他也考慮到了。「蔡卿所講,甚是有理。不過,朕並不打算立即將士卒皆安置在石炭作坊之中,而是先遣千餘人試試,以觀成效。這個法子,朕稱之為試點。若是效果不好,廢黜作坊便是了。若是效果尚可,那就逐步增添退伍士卒……」

章惇越聽越是震驚,這種老成謀國之法,怎麼可能是趙煦想到的呢?

「難不成,陛下背後有高人?」章惇下意識地騰起了這個念頭,要知道,這個法子太有用了。作為宰相的章惇,豈能看不到這個法子的好處?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個法子,以前就沒人想得出來呢?恐怕朝中大臣們都走進了一個思維的誤區,認為一個政策的推行,肯定是要遍佈全國的。殊不知,每一地的情況不同,政策適不適用,都是未知數。貿貿然施行了,就像青苗法、保甲法、保馬法那樣,好事變成壞事了。

要是按照這個法子來推行政策,圈一個地方來試點,等革除弊端,有所成效之後再慢慢推行開來,徐徐圖之,豈不更好?一時間,章惇想到了新法,嘆了口氣。要是當初王介甫不是那麼急,而是像這法子一樣徐徐圖之,那新法就不會一波三折了……

當然,這也是章惇的美好願景而已,新法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又沒有補償新的利益,被坑的鄉紳士大夫就是堅定的反對派。這樣的情況下,新法要是能成才有鬼了。只不過,要是章惇眼光夠厲害,他就不會再糾結什麼試點之法了,而是更應該關注,什麼作坊能容納得下上萬人!

上萬人的作坊,在宋朝這時候聽起來確實駭人聽聞。不過,駭人聽聞之後就不當回事了,反正宋朝人多,一個上萬人的作坊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可這種作坊不止一個呢?要是有上百個,上千個,甚至上萬個呢?那豈不是作坊跟農業搶奪起人口來了?

那中原之地,還會擔憂人多地少嗎?

恐怕那些土地多的地主,都哭着喊著求佃戶回去耕田了吧?

可惜,章惇的眼光沒那麼厲害,畢竟他還沒突破固有的思維,看不到作坊的興起,才是解決新法矛盾的根本所在。說白了,不管是王安石的新法,還是章惇的新法,都是建立在剝削農民、地主,甚至士大夫的利益來充足國庫的。一個新法出來,除了皇帝之外,連皇族都得罪光了。這樣的新法,焉能不敗?

但是,一旦人口矛盾脫離了土地矛盾而存在,最大殺傷力的青苗法也就沒用了。跑得只剩下自耕農了,地主有田又能怎麼辦?到時候,張正書再祭出銀行這個殺招,逼迫地主賣田賣地來投錢入商業、作坊之中,從而使得土地流轉起來,重新回到農民手中。這是一個連環招,沒有超前的眼光,根本看不穿。

甚至,張正書只是對趙煦說了一鱗半爪,因為他怕趙煦不支持。趙煦都是一知半解,更別說章惇了。

章惇只是覺得「試點」這個法子太好了,當即說道:「陛下英明!」

宰相都支持了,剩下的人想了想,也覺得可行。既然鬧不出什麼岔子來,又能削弱武人力量,何樂而不為?

「陛下英明!」

看得一眾大臣真心讚美自己,趙煦也開始飄飄然了,差點忘了這個法子是張正書提供給他的,不是他自個想出來的。

「石炭作坊,因為是商賈投錢的,所以那什麼管理權在那商賈手中。不過,朕在裏面也是有股份的……」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這些臣子,這個作坊是朕的,你們別打主意了。「若是經營得好,諸卿的俸祿,或許還能漲一漲。不過,要經營石炭,就須先把石炭礦藏收歸朝廷所有。諸卿,以為如何?」

趙煦慢慢地露出了獠牙,這事張正書已經為他謀划好了,他只需要照貓畫虎就行。於是,趙煦施展起來,覺得遊刃有餘。

「山川草木、銅鐵礦藏,本就歸朝廷所有,陛下只需下一道詔書,告知天下臣民即可。」章惇上端著朝笏奏道。

趙煦又悲天憫人地說道:「然,朕知曉有不少窮苦百姓以石炭謀生,若是把石炭收歸朝廷,豈不是斷了他們生計?是以,朕需再加一道旨意,先前以石炭謀生之民,驗明身份后,皆可到石炭作坊做工,工錢與退伍士卒一致,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仁慈,百姓之福也!」

這些朝廷重臣們快要集體高、潮了,趙煦突如其來的大發善心,不是以「仁義孝道」治國是什麼?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他們對趙煦的輔佐是有用的,終於感動了皇帝,皇帝也開始仁義起來了。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他們將再次見證一個「宋仁宗」的誕生啊!這怎能不叫這些朝廷重臣興奮的呢?

趙煦也很詫異,不就是順手照顧了一下弱勢群體嗎,怎麼這些大臣好像聖人下凡一樣?平日裏,這些朝廷重臣拿到災情報告,知道一次天災死了多少人他們都不會有什麼悲天憫人的表情。怎麼現在卻好像得了莫大的恩惠一樣,是他眼花了,還是這世界變得太快,趙煦自己理解不來呢?

當然,這是趙煦不明白這些文人士大夫的腦子在想些什麼,因為他不是文人士大夫,理解不了。

事實證明,要不是趙煦經常出皇宮晃蕩,說不定他都是晉惠帝那種「何不食肉糜」的、「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巨嬰。事實上,他對百姓也沒有什麼憐憫之心,唯獨在意的是他的功績,能不能超越其父。

確實,要讓一個富二代……不好意思,是富了好幾代的富家子,去理解平民是怎麼生活的,確實有點難。

但趙煦也有點善待百姓意識,應該說宋朝的皇帝都對百姓不錯,起碼冬天會開放收容所,收留無家可歸者,還會贈醫贈葯,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

「那此事就這麼定了,明日廷議,還望諸卿共同進退……」

雖然不能理解,但能把事情辦成了就行,趙煦的要求也不高。他今天找這些心腹重臣過來,就是為了預先通氣,定下共同進退的基調,甚至還要讓某個人在廷議上提出來。然後趙煦再做一個裁斷者,這樣才有利於維護皇帝的權威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九章:大發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