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

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

要是換了另一個紈絝子弟,怕是早就開心得要跳起來了。張正書哪裏不知道張秦氏的意思,分明是想他要一個貼身丫鬟啊!在宋朝富家子的貼身丫鬟,一般來說都是要暖床的,也就是說成親之前拿這小丫鬟來「練手」,有了身孕后甚至還會列為侍妾。當然,更多發貼身丫鬟沒這種好運氣,到了年老珠黃之後,就是被掃到出門之時了。

張正書連忙肯定了張秦氏是好意,但很堅定地拒絕了這個提議。到底是穿越人士,對於這種事張正書有着天然的排斥,連感情都沒就結合在一起,這算什麼?要是這樣,張正書還不如去青樓選個美妓。

飛快地吃完飯,張正書逃也似的離開了張家,只留下一個長吁短嘆的張秦氏,埋怨張正書不懂她的好意。

其實張正書哪裏是不知道,只是在裝傻罷了。

張秦氏無非是想抱孫子了,可張正書卻不這麼想啊!按照身體年齡算,他才虛歲十五,換做後世還是個初中生,這麼早就做爹,豈能不尷尬?哪怕張秦氏也是十幾歲就生下了張正書,可張正書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光彩的事。看看那倒霉蛋就知道了,身體孱弱得不像話。這就是太早生子的壞處,容易過早夭折。幸好張正書穿越了,不然張根富豈不是得氣死,偌大家產便宜了外人?

好像逃難一樣出來的張正書,拉着馬車夫就往外跑。

「小官人,為何這麼着急,是要回汴京城么?」

馬車夫眼前一亮,不是他不喜歡張家莊,可農村一樣的張家莊,怎麼比得上處處繁華的汴梁城?更別說,鄉野之間連個小娘子都見不著,都躲著人走路哩,哪怕是浣洗衣裳,也是在無人處的小溪流旁,鄉村生活也是乏味至極。

可汴梁城就不一樣了,三流九教,無所不有。更妙的是,馬車夫在趕車的時候,還能看着旁邊走過的小娘子,那真的是賞心悅目啊!

也是,這馬車夫三十多歲了,還未成親。這也不能怪誰,誰叫他一無所有呢?娶了妻,拿什麼去養家餬口?

「回什麼汴京城,快快快,去李家村,要是慢了,都日落西山了。」張正書催促道,雖然他跑步也不慢,但怎麼說都還是馬車要快一點。

馬車夫不情不願地地套好了馬,幸虧他早早拿精飼料來餵了馬,讓這馬吃得飽飽的。張正書也是感慨,也唯有他家的馬才能有這等待遇了,明明是駑馬一匹,卻過得比戰馬還好,養得白白胖胖不說,每天吃得比戰馬好上幾倍。這匹駑馬,估計只能跑個四十里路,時速最多也就二三十的樣子,還不能衝刺。偏偏這樣的駑馬,在大宋都算是好馬了。

再好一點的馬匹,就不是商賈能買得到的了。宋朝太缺馬,西夏、遼國又不準賣馬給宋朝。最關鍵的是,哪怕是走私,也走私不了幾匹。而大宋的養馬場,等同虛設,可也不會放任一匹能做戰馬的馬匹外流的。

張正書改良馬車,其實也存了一個促民養馬的心思。自紹聖元年起,章惇就陸續恢復了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熙寧新法基本得以恢復。可事實證明了,朝廷的青苗法、保甲法就是在坑百姓,坑地主,誰都坑,然後藉此壯大國庫。國是富了,民卻窮了。

保馬法更是如此,所以趙煦也沒重提這養馬之事了,還延續著牧監製度。保馬法有多「操蛋」呢?原本王安石想,保馬法廢掉牧監,把國營馬場的馬分給有條件的農民飼養,同時免除養馬戶的賦稅和勞役,政府還給予補貼。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

乍聽上去,是蠻不錯的政策,「保馬法」本是謀國之舉,想寓馬於農,但不料百姓後來卻不堪其重。因為一旦馬匹病疫死亡,就要賠償上萬錢,一般小康之家會由此破產,故而「人人以有馬為禍」。保馬法反而引發民情洶洶,不出十年,馬匹奇缺。這就是朝廷在坑百姓啊,沒利益的事,誰做?

但張正書反其道而行之,他推出了比轎子舒服,還比轎子快,甚至還有剎車、警示鈴聲的新式馬車,達官貴人還會坐那顯不出身份的轎子嗎?可有了馬車,怎能沒有馬呢?可大宋馬匹奇缺,哪裏來馬呢?唯有兩條途徑,一是走私,二是養馬。到時候,一匹馬別說十幾貫錢了,恐怕要漲價到百貫錢。一兩年養一匹馬就能賺這麼多錢,肯定有人投身到這行業當中的。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有利益的事,天下人肯定會搶著去做!

這才是謀國之舉,比王安石的辦法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畢竟馬匹多了,物以稀為貴,只有駿馬才能買得出高價錢,那養馬人豈能不盡心儘力去培養駿馬?到時候,朝廷省了一大筆養馬錢就能得到數量頗為可觀的駿馬,算是撿了大便宜了。

而且張正書也不會閑着,他會派人去走私蒙古馬。當然,現在契丹人騎的馬也是蒙古馬。關鍵是找到幾匹健康的母馬和沒騸的公馬,這樣才能繁衍起來。蒙古馬的厲害之處在於,雖然不能快速衝刺,但蒙古馬適應性強,容易繁殖,體魄強健,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絕對是戰馬的優良選擇。哪怕是矮一點,但蒙古馬驚人速度、耐力結合之下,鮮少有馬匹是它們的對手。歷史上成吉思汗就是靠着蒙古馬和騎射,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馬的厲害,可想而知。

想到耐力極佳,不挑食,不需要精飼料的蒙古馬,再對比起眼前這匹駑馬,張正書心中就感慨。

同樣是馬,但差距真的不要太大!

「小官人,坐穩了!」

馬車夫用馬鞭在空中打了個響,那馬聽了,條件反射一樣向前小跑了起來。

「慢……點……能趕到就行……」

馬車一動,因為木軲轆,沒有減震裝置,道路上有頗多碎石,顛得張正書差點沒把剛剛吃進去的飯都給顛出來了。

「小官人,這再慢的話,跟走路差不多哩!」

這馬車夫也是個能講之人,他坐在馬匹與馬車相接之處,顛簸不是很大,所以開口說話流暢無比:「小官人,你瞧外間,俱是你倡導村民種的菽豆,看模樣是快要成熟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