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戰陳留(二)

第三十二章 戰陳留(二)

首先,感謝」流其利「朋友的推薦。謝謝你的支持。小刀銘感五內。

其次,關於」流其利「和其他朋友說的引號的問題,我已經在前幾章都做了修改。以後也會注意寫作習慣。爭取給大家提供一個愉快的看書環境。

還有朋友嫌棄刀貝布給這本書寫的簡介不好,其實寫的東西都是想到了就寫,沒刻意去潤色。如果哪個朋友有更好的想法,可以發給我。我來更改。謝謝。

------------------------------------

殺~

不知道是誰發出了第一聲吶喊。

殺~

在護城河變成一個一躍可過的小水窪時。

城下烏壓壓的人群終於爆發出了一句歇斯底里的吶喊:

「衝進去,陳留是我們的啦~」

「錢糧、女人都是老子的啦,殺~」

正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岸。

十幾萬,穿着破爛,扛着鋤頭、鐵鍬的民壯,像是陰雨天搬家的蟻群。

一群一群的圍上了陳留這個周上不過十二里的小城。

圍三缺一。

不得不說,作為張角麾下叫得出名號的大將,焦觸還是懂些兵法的。

他先用優勢兵力圍困城池,再讓裹挾而來的民壯拿命去消耗城中的弓箭、火油。

而他的一萬餘精銳兵馬,則駐防四周,伺機而動。每當城中的守軍殺老百姓殺得手軟時,他的精兵就會上去搶攻一陣。

當然,當老百姓被殺的膽顫時,他的精兵也會衝上去,給那寫怯戰不前的提提膽氣——用給快捷的方法把他們殺光。

不用覺著殘忍。

這是農民起義的慣用手法,不管最後起義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他們都用過。

畢竟這是一個快速選拔精銳的好方法。

幾場戰爭下來,死掉的未必都是廢物,但活着的肯定都是精銳。

而且,黃巾軍也養不活那麼多人,走一路、殺一路。只要有個幾萬好兵,他們就能翻天覆地。

至於炮灰:

呵呵~

那不是隨用隨取的東西嗎!

「與我殺!」

見黃巾兵馬已經闖入射程範圍之內,陳宮,陳縣尉當下也不含糊。拔出腰間的長劍,便下達了開戰的命令。

於是,又一輪的屠戮開始了:

「放箭!」

陳留城,北城門的城門樓兩側:

城牆上每隔半米就有一個垛口,用於窺探敵情和放箭殺敵。

而每隔垛口後面都跟着三名兵壯。

最靠近垛口持弓放箭的,是穿着大漢統一赤色軍裝的兵勇;兵勇旁邊的是一個持刀拿盾的民壯。而這兩人之後,則站着一個個穿着各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百姓,他們負責蹲在旁邊搬運箭矢,燒油,運石。關鍵時刻他們還得運送傷病。

這些人中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小校,居中指揮。

在陳宮的開戰命令下達之後,北城門兩側的箭樓上戰旗同時前指。

一時之間,四里長的城牆上鼓聲大作。

錚~

緊接着一眾小校放箭的命令之後,是一片連城一聲的弓弦爆鳴。

嗖~

短暫的呼哨生后,是噗噗的利物穿入肉體的聲音。

聲音很短,但又似乎不絕於耳。

陳宮不知道這一波攻擊斬獲了多少,但只是看着沖向城牆的人群中,像放到的麥子似得,空出了一天四里長的真空帶。

雖然底下的人群對大漢官軍的殺傷力早有認識,在這五天裏,官軍殺得人,留下的屍體已經將一丈又七尺的城牆,墊出了一個到半腰的人肉階梯。

可早已經麻木了黃巾們還是對着犀利的攻擊真豬那麼半剎那。

「殺」

顯然,戰爭不會因為炮灰們的震驚而停止。尤其是在勝利唾手可得的時候。

隨着焦觸的帥旗前移,戰鼓高捶。黃巾炮灰營的士氣又在這麼一瞬間回到了他們身上。於是他們又嗷嗷叫的沖了上來。

當然,迎接他們的還是官軍小校們那整齊劃一的呼喝聲:

「放箭!」

如是者三。

....

陳宮捋著短須站在城頭,縱使有黃巾兵,用蹩腳的箭術射向他的額頭,他也一動不動。當~

又一隻蒙對了方向的剪枝被陳宮的護衛擊落。

陳宮似乎根本沒聽見。只是冷峻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

焦觸的進兵鼓點越來越密集了,黃巾兵的炮灰們衝擊的越老越瘋狂。看着就像一群沒有了思維的野獸。

而且,駐防在四周、冠帶整齊的黃巾精銳也隨着焦觸的帥旗,在緩緩的往前壓。

陳宮相信,只要炮灰營們再往前推進三十米,他們就會一窩蜂的都衝上來。因為城中的箭矢不夠了。這從一波波的射擊密度就看的出來。

一開始的黃巾兵,遭受攻擊后,就像被洗了地。而後就是能三三兩兩的剩下幾個。再後來就像現在這樣已經有稀稀落落的幾十或者上百人,衝上了屍體搭建的樓階上。

.....

咚咚咚~

黃巾兵的鼓聲還在變快: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

一陣急似一陣的鼓聲后是一聲戛然而止的收尾!

咚~

緊接着:

「殺~」

黃巾全軍壓了上來!

排山倒海!

山呼海嘯!

整個陳留城像是被一陣強大的氣浪吹得風雨飄搖!

「呼!」

長呼一口氣。

陳宮忽然明了:

今日便是死期,當先也不含糊。長劍前劈,高喊道:

「將士們,叛匪殘暴。所過之處,皆為白地。今我等就以男兒身軀,獻陳留父老!」

「殺!」

「殺」

....

城上官軍知道勢不可守,城中彈盡糧絕,今日城破,家中妻兒老小儘是俘虜。於是各個奮勇赴死。

「黃巾逆賊,燕趙好漢盡在於此,給我死!」

一聲高呼之後,一名小校,將手中的長弓劈向了正串上城頭的黃巾兵。長弓應聲而斷。小校將弓隨手一扔,撿起手邊的一把長刀,頭也不回的跳下了城牆。

「殺~」

其餘諸官軍,有樣學樣。

都是燕趙子嗣,在這關頭,誰又會怕死。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漢末年說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東漢末年說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戰陳留(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