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與欺騙

偽裝與欺騙

為了確保偷襲的突然性,日軍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和偽裝。首先,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以和談為掩護。日本先後派出了多人赴美談判。直到12月7日,就是開戰前一天,日本政府還照會美國,聲稱日本不拒絕談判。其次,1941年7月,日本關東軍由11個師40萬人增加到20個師70萬人,並舉行了大規模的「關東軍特別演習」(簡稱「關特演」),製造進攻蘇聯的假象,掩蓋對美國的作戰準備。10月,在日本內海組織登陸演習,還邀請各國駐日武官參觀,以吸引各國的注意力。12月例行的從橫濱到檀香山的定期郵船「龍田丸」號照常出航。12月5日早晨,500多名橫須賀海軍水雷學校的見習生坐着列車,從橫須賀抵達東京。他們頭上的水兵帽上的標誌都換成了「大日本帝國海軍」,而不是「海軍水雷學校」這幾個字。他們裝扮成日本海軍官兵,在教官岩重政義大尉的率領下,列隊向皇宮的廣場走去。一路上不停有記者和好奇的民眾在兩旁拍照,而在隊伍的不遠處,還能見到各國的領事人員在好奇而警覺地觀望。與此同時,另一群大約500名海軍炮術學校見習生在教官境民藏大尉率領下,也從另一個方向抵達了皇宮廣場,他們也沒有佩帶海軍學員的標誌,而是一色海軍官兵的肩章。兩股戴着同樣水兵帽的大軍在廣場匯合,並一起在二重橋廣場參拜了皇宮。隨後,各自按自己安排的路線進行參觀。水雷學校的見習生參拜了明治神宮和靖國神社后,還前往有樂町車站附近的《朝日新聞》社參觀,並在《朝日新聞》社門前合影留念。下午容許自由活動。見習生們一下子都擁到了東京鬧市區,他們好奇地在繁華的銀座大街上閑逛。這麼多身穿鮮艷藍制服的水兵突然出現在銀座大街的行人路上,一下就吸引了許多路人駐足觀望。12月5日到12月7日三天裏,日本海軍組織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的3,000名見習生和海兵團的學員,裝扮成海軍官兵遊覽東京,營造太平景象,同時作為掩蓋機動部隊駛往夏威夷採取行動的一種手段。有的人皺着眉頭說:「在目前這樣緊張的形勢下還到東京參觀遊覽,搞什麼名堂?」還有人也不滿地說:「日本海軍都在幹什麼?這也未免太悠然自得了吧。」但是也有人對此欽佩不已地說:「真不愧為日本海軍,如此從容不迫。」還有人在嘀咕:「這麼悠閑,看來不會打仗了吧。」而一貫喜歡刨根問底的記者們卻沒有窮追不捨地追問,只是一個勁地不停拍照,並偶爾採訪個別「海軍軍官」,請他們談談在這種緊張氣氛下忙裏偷閒、遊覽美麗東京的感想。很快,日本的各大媒體都登載了這一新聞,而這些新聞也很快傳到了英美等國。但是,玩弄這樣一種滑稽可笑的手法,其真正的目的不是別的,而是「要欺騙敵人,首先要欺騙自己人」。由於此時美英等國的諜報機關都在拚命刺探日本的情報,尤其是日本是否會開戰、何時開戰的情報,所以大本營海軍部便認為組織水兵到東京參觀遊覽,可以用來掩蓋日本方面決心開戰的真實企圖。根據大本營海軍部的意願,各家主要報紙都對這一事件予以報道。12月7日,《朝日新聞》晚刊以《三千海軍勇士來社參觀》的標題作了報道,並刊登了水兵們參觀報社的照片。此舉看來是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不光如此,由於航空艦隊等的大部分艦載飛機都在鹿兒島進行緊張的訓練,為了不讓國民和國外情報機關察覺到這些飛機的神秘消失,日本大本營又抽調其他部隊的飛機進駐參訓部隊的基地,同時還保持這些基地原有的正常飛行和通訊。這些掩人耳目的措施可謂煞費苦心,也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日本海軍長達半年的集訓一直都沒有被國外情報機關偵察到。最後,日本還加強了保密措施。在很長時間裏,襲擊珍珠港的計劃只有山本和極少數高級軍官知道。參戰部隊訓練地點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和佐伯灣,參加訓練的官兵都對訓練的目的一無所知。同時為了掩人耳目,日本海軍還將集結地點選在人煙稀少的北方擇捉島單冠灣。在突擊編隊集結過程中,各艦都選擇遠離商船航線的偏僻航線,分批按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間隔前往。在航行中,各艦的收發報機一律加上鉛封,實行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並特別注意反潛警戒。當突擊編隊的艦艇進入單冠灣后,海防部隊就切斷擇捉島同外界的一切聯繫,甚至連島上居民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都由海軍的補給船來運送。對編隊艦員的私人信件也一律進行檢查,並扣押到開戰那天才發出。在突擊編隊向珍珠港航行途中,所有艦艇嚴格實行只收不發的無線電靜默,夜間進行燈火管制。另外派出數艘驅逐艦停泊在本土,偽裝航空母艦的無線電呼號,進行無線電通信,以欺騙美軍的無線電監聽。同時聯合艦隊全面更改密碼和呼號,以迷惑美軍的監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二戰經典戰役全記錄--偷襲珍珠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二戰經典戰役全記錄--偷襲珍珠港
上一章下一章

偽裝與欺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