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對"宋案"議論不定

國民黨對"宋案"議論不定

上節已言之,宋案發生時,中山正在日本訪問。3月21日孫公得報,乃中止訪問,立刻回國,於3月25日返抵上海。當晚便在黃興寓所召開國民黨高級幹部會議,以商討對策。在眾人極度悲憤的情緒之下,中山便力主起兵討袁。但是與會者中除戴天仇(季陶)一人隨聲附和之外,其餘多力主通過法律方式解決,黃興尤其主張慎重。因此國民黨中乃逐漸形成孫、黃兩派,反袁之目的相同,而手段互異。中山主動武,並說"若有兩師兵力,當親率問罪"云云。但是國民黨那時連兩師軍隊也沒有。縱有,亦絕非袁之對手。袁此時兵多將廣,哪是兩師軍隊就可打得倒的呢?國民黨此時雖號稱擁有皖、贛、粵三省地盤,然中山用武的號召一出,三省都督柏文蔚、李烈鈞、胡漢民立有回電,皆以絕無實力可以宣佈獨立。中山還有個想法--親自去東京向日本乞援,聯日倒袁。這著更不可行。日本那時對華正虎視眈眈,欲乘虛而入沒個借口。國民黨那時要聯日倒袁,就自棄於全國人民了。黃興主張法律解決,雖也未必能立竿見影,但那畢竟是解決暗殺兇案的正當途徑。國民黨那時究竟還是國會之內的絕對多數。袁氏投鼠忌器,背個全國皆知的殺人主使犯的惡名,至少他還不敢對全國第一大政黨動武,加以毀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和楊衢雲於1895年,密謀在廣州起義時,就曾主張四處放火以虛張聲勢。後來在鎮南關起義時(1907),中山亦曾親上前線,親手開炮。其後孫大總統被陳炯明叛兵趕上永豐軍艦(即後來的中山艦)時,他要向廣州市區發炮反擊叛軍,炮手不願誤傷市區平民,婉拒發炮。孫公大怒,乃親自拉線開炮,還擊叛軍。所以中山先生的個性,並不是我們平時國父長、國父短那幅謙謙君子的形象呢!因此在這二次革命時期,國民黨和、戰兩派並沒有一致的政策,黃興等主張法律解決,曾由江蘇都督程德全向國會要求組織特別法庭,公審宋案,卻為司法總長許世英所駁回。許認為不向地方法院起訴,而另組法庭,是干涉司法獨立。可嘆的是,在宋氏生前大力推動之下,為組織政黨內閣,這時北京的國務委員,自趙秉鈞總理而下,當然包括許氏,都是國民黨的黨員。黨員對宋案都各有不同的意見,當然也就授人以柄,讓袁世凱也有更多的借口了。至於中山的動武一派,那就更是小兒科了。他們沒有大兵可調、地盤可據,卻在武漢市內搞一些不必要的地下活動,被黎元洪破獲,說他們是謀刺黎副總統,報入中央,因而大開殺戒,黨人寧調元、熊越山等被捕,後來都被槍斃了。總之,國民黨內議論未定,袁世凱的兵已渡河。在南北戰爭的空氣正瀰漫全國之時,袁氏也早就調兵遣將,著著進逼,準備動武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氏當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袁氏當國
上一章下一章

國民黨對"宋案"議論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