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俞氏諷刺琴妃不成反倒是自己沒了臉面,安王的臉上自然也有些掛不住,只拿起茶盞喝了起來。

好在這個時候,外頭傳來內侍細長的高喊聲:「皇上駕到--」

聽着這聲音,除了太后以外,殿內眾人都站起身來,跪了一地。

片刻的功夫,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皇上就從外頭進來,跟着他走進殿內的,還有一身湖綠色華麗宮裝的穆妃。

「嬪妾(兒臣)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今個兒太后壽辰,就不拘這些規矩了。」

「謝皇上。」眾人謝過,這才站起身來。

皇上這才上前幾步,跪下來給太后賀壽:「兒子給母后請安,祝母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皇上說着,就示意了站在身旁的魏公公一眼,魏公公便上前將一冊單子呈給了太后。

「母后壽辰,兒子專門派人從各地尋來了這些東西,太后閑來無事,盡可賞玩。」

太后聽了,打開那單子看了看,上頭儘是些古董名畫,甚是難得。

「皇上有心了,地上涼,別着了寒氣,快起來吧。」

太后說着,視線落在跪在皇帝身後的穆妃身上,微微皺了皺眉,開口道:「你身子弱,也別跪着了,免得到時候病了,皇帝又責怪哀家。」

太后說着,就移開視線不再理會她了。

穆妃謝過,這才站起身來。

徐昭不是頭一回見這穆妃,早就聽說穆妃和當年的寧貴妃格外相似,如今見着這般精心打扮的穆妃,便知當年的寧貴妃是何種風姿了。

怪不得過了這些年,皇上心裏都念著寧貴妃。

徐昭想着,視線不自覺朝站在旁邊的韓子煜看去,只見他面容清冷,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

又過了一會兒,就有禮官進來,提醒道:「啟稟太后,壽宴的時辰到了,請太后移駕御花園。」

聽着禮官的話,皇上親手扶著太后出了慈安宮。

慈安宮位於皇宮的北邊,離得御花園很近,便沒有用鑾輿。

皇上扶著太后,緩步而行,各宮的高位妃嬪還有幾位皇子、公主跟在太后的身後。

只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御花園。

雖是冬日,御花園裏依舊開着各色的花,梅花、山茶花,長壽花、鹿角海棠、鶴望蘭、玉蘭花,還有大朵大朵的紅花銀樺。

有的樹木掉了葉子,便拿絹布做了花朵掛在上頭,遠遠看去,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再加上亭台樓榭都系了喜慶的紅綢,所以目光所到之處,都透著壽宴的喜慶。

「太后嫁到!皇上駕到!」

聽到內侍的聲音,在場的大臣女眷全都跪地行禮。

「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扶著太后,一路進了章樺殿,上了台階,坐了下來。

太后坐在主位上,皇上坐在下首,由皇后陪侍在側。

肅王和安王則另在下頭設了案桌,徐昭和薛氏也入了座。

「今日是母后壽辰,眾愛卿不必拘禮,都入座罷。」皇上這才開口道。

「謝皇上隆恩。」聽着皇上的話,眾朝臣女眷才起身入座。

很快,就有宮女太監魚貫而入,端了酒菜上來,美味佳肴,味道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皇上和太后不動筷子,眾人自然一動也不敢動,免得越了規矩。

魏公公給皇上斟滿了酒,皇上舉起酒杯,轉身對着坐在高座上的太后示意一下:「母后壽辰,兒臣敬母后一杯,祝母後福壽綿長、春秋不老。」

太后笑了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皇兒有心了。」

皇上飲盡杯中酒,才揮手對着下頭的朝臣女眷示意一下,叫眾人隨意。

見皇上動了筷子,眾人才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一時間,絲竹之聲響起,宴席上熱鬧開來。

徐昭才拿起筷子,突然聽到外頭一陣腳步聲,卻是長公主和柔安縣主姍姍來遲。

徐昭也一直奇怪,長公主是太后的親生女兒,這樣的日子怎麼遲遲不肯露面。

如今見着長公主提着的食盒,才明白了幾分。

「哀家早就說過,不必你親自動手,你倒好,非要和嘉敏親手做道松鶴延年給哀家賀壽。」

太后說着,臉上露出笑意來,顯然是一早就知道長公主和柔安縣主有此打算的。

眾人聽在耳中,此時方才明白過來,長公主和柔安縣主是故意遲來的。

若不遲來些,哪裏能引得眾人矚目。

「哦,你和嘉敏竟有這心思,這一來倒是將朕的賀禮都比了過去。」

「皇兄謬讚了,臣妹不過是一時興起,想討母后歡心罷了。」

長公主說着,示意了跟在她身後的柔安縣主一眼,開口道:「太後向來疼你,你親自將這道菜呈獻給太后吧。」

柔安縣主應了一聲,上前接過長公主手中的食盒,緩步上了台階,走到案桌前。

將食盒打開,拿出裏頭的那道「松鶴延年」擺在桌上。

這道菜乃是拿香菇、雞脯肉、黃瓜,輔以蛋白、蛋松、菜松、櫻桃,再添鹽和麻油製成。

最緊要的步驟是將香菇燒熟,批成片,並將黃瓜打成扇片。然後才能用香菇黃瓜拼裝成松樹,將雞脯、蛋白和黃瓜拼成鶴。

這道菜,真真能說得上是複雜萬分了。

太后見着這道菜,自然很是高興,只拉着柔安縣主的手道:「難為你有這份兒心了,這段時日,怕是受了不少罪。」

聽着太后的話,柔安縣主愣了愣,抿嘴福了福身子:「能叫太后高興,就是嘉敏的福氣了。」

徐昭坐在那裏,視線落在柔安縣主的身上,又不著痕迹看了一眼已經落座的長公主。

再想起太後方才的話,心中便有幾分瞭然了。

太后說柔安縣主近來受了不少罪,想來是知道了柔安縣主和輔國公府的那些事情。

怪不得這段日子,未曾聽太後傳柔安縣主入宮陪伴。

太后心裏,應該是對柔安縣主有些失望的。

想明白這些,徐昭的視線又落在柔安縣主的身上。

多日不見,柔安縣主整個人都消瘦了許多,原本有些圓潤的下巴尖了起來,眉宇間多了幾分哀怨之色。

徐昭認識柔安縣主這麼久,她一直都是高傲張揚的,從未見過她這個模樣,看起來,像是受了打擊,一點兒往日裏的精神氣都沒有了。

想着那日嫂嫂孟氏前來問的那些話,還有長公主所言,徐昭能猜得到柔安縣主定是在輔國公府受了些委屈。

她雖是縣主,輔國公府定不敢明著欺辱她,可對於柔安縣主來說,旁人的輕視和嘲諷,足以叫她鬱結於心。

更別說,還有那輔國公府的公子了。

太后笑了笑,對着坐在那裏的皇上道:「難得嘉敏有這樣的孝心,今個兒哀家就不親自賞了,皇帝替哀家賞賜這個孩子吧。」

太后的話音剛落,在座的賓客都是一愣,太后這話,明顯是在替柔安縣主討要賞賜。

今個兒是太后壽辰,皇上若是賞賜輕了,難免駁了太后的臉面。

再說,今個兒這事情,太后明顯是一早就知道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后宅好日子 卷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后宅好日子 卷四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