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詳紅樓夢(13)

五詳紅樓夢(13)

直到一七五四年前的百回"紅樓夢",此回蔣玉菡的汗巾還是綠色的,明義"題紅樓夢"詩中稱為"綠雲綃"。一七五四本始有"茜香羅"這名色──茜草是大紅的染料。此回回目"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是一七五四本新改的,回內也修改了兩次換系汗巾的顏色。一七五四前的回目想是"情贈綠雲綃",對"紅麝串"更工整。庚本典型格式的回前附葉都是從一七五四本保留下來的。此回回前總批第一段該是一七五四本新寫的,下一段"自聞曲回以後回回寫藥方"則是保留的早本舊批。前五回內黛玉的藥方已經都刪了。總批說汗巾事件與紅麝串寫在一回內,是因為後文有襲人蔣玉菡供養寶玉寶釵,這是附會曲解或纏夾。此回不過預言襲人嫁蔣玉菡,當時並不預備寫他們夫婦倆供養寶玉寶釵。被襲人接回去香花供養,寶玉於感激之餘,想必比獄神廟茜雪紅玉的美人恩更不是味,不過以他與襲人關係之深,也都談不上這些了。但是寶玉出家也未必與這無關。出家是離開蔣家,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到底還是一半為了襲人做和尚。最後把寶釵託了給她,也不枉寶釵一向是她的一個知己。"花襲人有始有終"這一回改寫過,在那"五六稿"內,被借閱者遺失。襲人之去沒有改寫,百回"紅樓夢"中有,作者逝后五六年還在,但是終於沒保存下來。在我總覺得這是最痛心的損失,因為自從第一個早本起就有襲人之去,是後部唯一沒改動過的主要情節,屹然不移,可以稱為此書的一個核心。襲人的故事也是作者最獨往獨來的一面。總結上述,第三十一回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雙星",而太虛幻境的冊子與曲文都預言湘雲早寡,顯然未與任何人同偕白首。"風月寶鑒"收入此書後,書中始有太虛幻境。那回目是從更早的早本里保留下來的,因此衝突。八十回本內只有第十四回給秦氏送殯的名單上有衛若蘭。秦可卿來自"風月寶鑒"。顯然是收並"風月寶鑒"后才有衛若蘭這人物。當時已有太虛幻境的冊子與曲文預言湘雲早寡,因此自有衛若蘭以來,就是寫他早卒。"白首雙星"回目只能是指寶玉湘雲。添寫衛若蘭后,第三十一回回目一度改為"撕扇子公子追歡笑,拾麒麟侍兒論陰陽"(全抄本),終於還是保存原來的回目,另加衛若蘭射圃文字,裏面若蘭佩戴的金麒麟是寶玉原有的那隻,使麒麟的預兆應在他身上,而忽略了他未與湘雲同偕白首,仍舊與回目不合。早本寫寶玉與湘雲偕老,顯然並沒出家。庚、戚本批第二十二回寶玉二次悟禪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墜落無成也",又批黛玉說他作的偈"無甚關係":"黛玉說無關係,將來必無關係。……可知寶玉不能悟也。"這口氣是初看此書,還沒看完。第一個早本結局沒有出家。與湘雲偕老的就是第一個早本。"石頭記"指石上刻的記錄,因此初名"石頭記"時已有楔子。但是空空道人一節是后添的。情僧原指茫茫大士,改空空道人抄錄"石頭記"后,為了保存"情僧錄"書名,使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情僧如果雙關兼指寶玉,也是書名已改"情僧錄"后。初名"石頭記"時寶玉沒做和尚。楔子裏空空道人一節內提起"石頭記",下注"本名",因為當時書名已改。但是卷首自述中,"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句內"石頭記"下並沒有批註"本名",可見這位批者批書時還沒有此句。甄士隱賈雨村的故事是不可分的,因此自述一節末句關於賈雨村即"假語村言"也是后加的──添寫這兩個人物后,需要解釋二人命名由來。而且最初只有楔子,此後冠以自述;楔子內此書像天書一樣的出現,沒有作者,與作者自述合看,有混亂之感,所以在此處說明是"借通靈(玉)之說"來寫自傳──在這階段,此書自視為自傳性小說。畸笏把這段自述收入"凡例",刪去"借通靈之說"句,因為與楔子隔開,二者之間的矛盾不需要解釋了。甄士隱夢遊太虛,太虛幻境來自"風月寶鑒",因此添寫甄士隱賈雨村時,"風月寶鑒"已收入此書。賈家出事是由於賈雨村丟官,被連累。此外還有賈赦侵佔古扇案,寧府又是肇事的禍首,甄家抄沒時又秘密寄存財物。起初只有甄家抄家,賈家因代隱匿財產獲罪,但是並沒抄家。一七五四本起,才用甄家抄家作賈家抄家的預兆。因此提及甄家或甄寶玉的八回都是一七五四至一七五六年定稿。這八回的內容都是第一個早本還沒有的,因此第一個早本沒有甄家。賈家最初只有賈政一房,所以第一個早本沒有賈赦與寧府。又沒有賈雨村,沒有甄家──沒有書中一切獲罪的伏線,可見此本賈家並未獲罪。傳說有"舊本",其實有十種之多。內有七部續書,兩三個早本,其一寫寶玉娶湘雲,晚年貧極,顯然就是與湘雲偕老的第一個早本。這第一個早本部份保存在三種續書里,內中南京刻本與端方本都寫寶玉窮途末路重逢北靜王。書中有北靜王的五回,在第一個早本的時候都還不存在,因此原本不會有重逢北靜王,是南京刻本代加的好下場。此本根據第一個早本續書,端方本又據以改寫程本。三六橋本也是根據第一個早本續書,但是參用脂批透露的八十回后情節。第六十三回內元還是個王妃。三六橋本寫探春封杏元公主和番,可見第一個早本內元春是王妃,因此"杏元"封號不犯元妃的諱。第十七、十八合回回末詩聯作結,一七五五年左右改寫的標誌。回內省親,早本寶玉已經十七八歲,不能覲見。一七五四本最後一次改小寶玉年齡──此本第二十五回初稿(全抄本)裏面還比今本大兩歲,定稿(甲戌本)已改小──次年添寫省親寶玉覲見一節,保留的原文一律稱元春為賈妃,新句都用元妃。可見初改皇妃時只稱賈妃,遲至一七五五年才有元妃封號,與第一個早本的"杏元"封號相距一二十年,因此"元"字重複。有個八十回"舊本"寫到奉元妃命金玉聯姻,黛玉抑鬱而死為止。如果是別人依照第二十八回元妃節禮的暗示代撰,這該是八十回后的事,不必去改寫前八十回。看來也是個早本,冒充今本八十回抄本銷售。第二十八回寫得極早,以至於寶釵容貌的描寫與一七五五年左右定稿的第八回犯重。寫第二十八回時書中還沒有迎春,所以寶玉稱鳳姐"二姐姐"──跟着賈璉行二。第一個早本已有第六十二(缺下半回)、六十三回,第五十四至五十六回也來自極早的早本。第五十五、第六十二回都有惜春原是賈政之女的跡象。但是迎春不會起先是賈政的女兒,因為寶玉最初只比元春小一歲,而迎春倘是庶出,與惜春同是喪母而不同母,賈政姬妾太多,與他的個性不合。所以迎春是與賈赦邢夫人同時添寫的人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張愛玲作品: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張愛玲作品: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上一章下一章

五詳紅樓夢(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