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帝國雄心

第五零四章 帝國雄心

喊口號歸喊口號,其實大家都清楚是去做什麼的……

護國公可是爽快人。

沒聽見他都把這些地方有什麼好東西說得明明白白了嗎?

錫礦啊!

錫代表什麼?

大明所有鑄炮的青銅,所有軍用罐頭的包裝,所有印刷廠的活字,全都得大量使用錫,尤其是罐頭,鐵皮鍍錫的罐頭包裝支撐大明八十萬大軍的野戰口糧。就連士兵隨身帶着喝水的水壺吃飯的餐盒都是錫,甚至小孩的玩具都是錫,可以說這種金屬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銅。

一座巨大的錫礦。

打下后這些將領們和子孫後代就可以坐享財富了。

怎麼玩很簡單。

護國公以權力授予某個新成立的礦業公司勘探採礦權,而這家公司他佔一部分股,剩下股份其他有資格參與的,其實就是負責打仗的將領按地位和功勞分。至於如何開採這些人不需要管,這家礦業公司會有一個經理人,這個經理人會招募工匠購買奴隸去找到並開採,參股的這些只需要等著分錢就行。這種模式在軍方都已經運行多年,護國公寶劍所向,將領們帶着士兵去征服,緊接着合股的公司拿下採礦權或者壟斷貿易權,賺了錢分給這些股東。軍費是國家出,打下的地盤最優質資產歸參戰將領另外分一大塊給楊慶,剩下那些骨頭們留給隨後湧入的民間商人。

後者同樣收穫不菲。

他們可以憑藉商業特權和治外法權在這些地方盡情搞商業掠奪,與上層酋長們勾結,收購糧食和土特產並傾銷工業品。再窮的部落也一樣能榨出利潤,哪怕什麼都沒有的,也還有人口可以出售,尤其是年輕漂亮的姑娘可是緊俏貨。

不需要抓捕。

那些酋長自己就會想辦法。

就跟非洲的酋長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賣自己同胞一樣,事實上任何地方的酋長,在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大明商品面前,都會毫不猶豫地去抓幾個自己族裏的少女,把她們送到大明有錢人的后宅,送到那些越來越缺人的娛樂場所。

哪怕只是用來換一盒子糖果。

但無論誰都得交稅。

這個稅是交給總稅務司的。

而這些稅轉入國家財政,用於新一輪擴張的軍費,這些軍費則分流到國內主要是文官和他們所代表地區士紳們的工廠。

於是這種征服就皆大歡喜了。

所有人都受益。

國家稅收大幅增加,軍隊將領發大財,軍需採購給了新興資本家,民間小商人也有骨頭啃,哪怕這裏面真正需要流血犧牲的士兵們,也可以建功立業出人頭地,最差也能在征服過程中搶一波,不說金銀珠寶,就是抓個俘虜還能賣給奴隸販子呢!

這年頭明軍打仗兼販奴都已經成了一種標準配置。

雖然不會宣傳。

但事實上誰都知道,每一個旅的後勤處,其實都有一個名義上不是干這個的後勤官員,在默默地收購士兵抓捕的俘虜,根據男女老幼身體狀況和長相,支付給士兵們相應報酬。而這些俘虜轉手又賣給了追隨在軍隊後面的奴隸販子,賺的差價就落進了那些將領的口袋,同樣奴隸販子帶着自己雇傭的保鏢們把貨物運回國,在那些奴隸市場上公然叫賣。一邊是工業文明的煙囪,一邊是農業文明的犁地耕牛,中間還夾着最古老的罪惡奴隸市場,就像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三種跨度幾千年的畫面,在大明的土地上越來越隨處可見。

但這就是動力。

擴張是為了什麼?楊慶可以為了他的大帝國,為了他兒子的江山,但這關其他人屁事,那是他兒子的江山又不是別人的,不販奴不掠奪誰吃飽了撐的,跑到那些窮山惡水去拚命?

真以為喊幾句口號就熱血了?

口號不能讓人熱血,貪婪的慾望才能讓他們義無反顧。

「不過動手時間得選好。」

鄭鴻逵說道。

「南洋不是這邊,無論柔佛還是緬甸南掌,打仗都沒什麼危險,緬甸是最能打的,但真要在戰場上擺開陣勢,也未必能打過咱們一個軍。他們最倚重的就是象兵,但這東西一頓開花彈和火箭就轟垮。真正危險的是各種疫病,這個防無可防,唯一的辦法就是避開雨季,把整個作戰過程放在他們的冬季也就是旱季。不過雖然說是冬季,其實也就和咱們的晚春差不多,無論南掌還是緬甸,基本上都是這樣。這樣的氣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疫病,但一到雨季無論輸贏咱們都必須得撤出,否則不用打仗也得死一半。

不過柔佛又不同。

那裏沒有氣候差異,基本上一年到頭都是夏天,而且是盛夏,好處是三面海,氣候倒是比咱們內陸的盛夏還涼爽些,而咱們的冬季他們反而是雨季,故此對柔佛的進攻可以首先開始,三月從瓊州南下開始進攻,到八月底就必須停止。

他們的雨季是沒法打仗的。

他們旱季其實也跟咱的夏季一樣多雨水,勉強能夠打仗,但到雨季那就直接是天漏了。」

鄭彩給他補充。

「這個由唐王定奪!」

楊慶對唐王說道。

當然,朱聿鍵又不是傻子,他這個總管就是個敬意,誰讓他身份特殊呢!但根本不是讓他真正指揮,三路大軍根本無法統一指揮,他在昆明如何給南洋的艦隊下命令?等他命令輾轉送到柔佛恐怕人家仗都打完了,他實際上就指揮自己的緬甸方面軍,其他兩軍都是自己說了算。

他立刻表示完全贊同鄭鴻逵上將的提議。

「那就這樣了,不過疫病仍舊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

楊慶滿意地說。

當然,這是個小問題。

實際上明軍的防疫水平在目前世界上是最完善的,而且技術也是最先進的,南洋作戰一是霍亂,這個的關鍵是不能喝生水,無論什麼情況下都必須喝開水。而且還得必須是開得時間足夠長的,然後給士兵灌滿他們隨身攜帶的水壺就行,每一個伙都有一個炊事兵負責做飯燒水,其實主要是燒水,吃罐頭最大限度避免了食物帶來的細菌,士兵自己也可以用錫壺和飯盒燒水喝。

這個習慣在強制性這麼多年後都已經養成了。

第二就是防蚊蟲。

這個只能靠每人一頂蚊帳了。

南方軍本來就是每人一頂,另外還有蚊香之類熏蚊子的,這個同樣也是每人都有,但白天行軍作戰時候這個就沒辦法了,只能配發清涼油解決被咬后的問題。得益於護國公這個神醫,清涼油,片仔癀之類熱帶專用藥已經大量使用,而且在台灣和海南島的開發中起到重要作用,雖然成本高但這並不是問題。

還有就是瘧疾。

這個金雞納霜是不可能了,哪怕這時候在南美,恐怕也只有少量能流出,而且還是在傳教士控制下。

不過好在大明有黃花篙,儘管提取青蒿素是不可能,但楊慶可以讓士兵直接吃,畢竟這東西不是印第安人那當神樹保護的金雞納樹,這個在北方可以說到處都是。提取有效成分是不可能提取了,去北方大量收購黃花篙曬乾,然後讓前線士兵拿溫水泡著當茶喝還是可以的。這東西又沒什麼毒性,喝多少也不會死,服一粒青蒿素能解決的,大不了讓士兵一天三頓喝,雖然青蒿素不溶於水,但連泡發的黃花篙一起喝進肚子,胃酸應該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而且這個還能防痢疾,還能防中暑,還能清熱解毒,總之楊慶這些年就是這麼給南方軍對付瘧疾的。

效果還是很明顯。

至少發病率是大幅下降了。

還有就是虱子傳播的,但這個在明軍不是問題,明軍在個人衛生方面是非常重視,還有腳氣之類,但這個也不是問題,因為南方軍在楊慶強制下是穿草鞋的,穿涼鞋式草鞋還怕腳氣那就誇張了。

另外毒蟲問題。

話說這個給雲貴兩廣的兵難道不是用來加餐的嗎?

還有螞蝗。

這個每人額外帶盒鹽。

這東西在水中靠體表的毛細血管直接與水中氧交換進行呼吸,離開水后靠分泌出的粘液吸收空氣中的氧再與體表毛細血管交換呼吸,撒鹽之後粘液立刻剝離它就直接憋死了。

總之楊慶的考慮足夠周全。

當然,死亡依然不可避免,但這個時代就這樣,打仗哪有不死人,對南洋的征服就算是死幾萬士兵也完全值得。這場二十萬雄兵下南洋的大規模擴張,將第一次讓華夏帝國的統治延伸到亞洲大陸的最南端,真正確立大明對中南半島的統治權。同時也真正確立大明與藩屬國的真正關係,不再僅僅是偶爾的貢獻土特產,也不再只是象徵性統治,大明女皇的旨意任何藩屬都必須遵從不能違抗。他們的市場必須對大明完全敞開,他們的資源必須任由大明使用,他們也不再有對外交往的權力,任何私下與外國的交往都視為背叛大明。

總之他們不再是羈縻的藩屬。

大明女皇將對他們,真正行使宗主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護國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護國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零四章 帝國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