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東征孫權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東征孫權

如此又過了兩月,時間不知不覺進入了八月,秋收臨近,雖然知道今年糧食將會歉收,但劉賢心底仍然存着些希望,當下命令各郡縣官吏都要下到農田去巡視秋收,一旦收穫完成,便要將糧食數量第一時間統計上報。

不單是荊州各郡,劉賢還命交州、南中都要上報糧食產量。

正忙碌間,忽聽守門親兵來報:「門外有一個文士,手持軍師龐統薦書,欲要求見主公。」

劉賢聞言大奇,自從劉賢拿下江陵,就陸續有人前來求見,以尋求出仕。劉賢一一看過之後,也都予以了安排。不過拿着龐統薦書前來求見的,卻還是第一次。當下劉賢忙命請進來。

不一時,親兵帶進來一個頭戴綸巾,身穿儒服,二十七八的青年文士來。那文士見了劉賢,便即拱手施禮道:「在下諸葛均,拜見劉將軍。」

劉賢聞言訝道:「你是諸葛均?諸葛亮是你二哥?」

諸葛均點頭道:「正是!」

劉賢道:「你來找我,為的何事?」

諸葛均聞言,遲疑了一下,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雙手遞給劉賢,道:「現有龐士元親筆薦書一封,劉將軍看過便知。」

劉賢聞言,接過書信,拆開一看,卻見龐統在信中盛讚諸葛均精通數算,是個人才,勸劉賢量才錄用。

劉賢看了書信,問諸葛均道:「看這書信,你是想出仕於我?你難道不怪我監禁了你二哥?」

諸葛均拱手道:「事實上,就是我二哥叫我來投奔劉將軍的。」

劉賢聞言,心下一驚,隨即道:「我想知道你到底是怎麼想的?若你不是真心投效我軍,我又豈敢用你?」

諸葛均道:「其實我本無出仕之心,只想耕讀一生。不過前些日子,我二哥卻傳來書信,說方今天下,諸侯相爭,為保全家族,子弟當分仕各家。大哥出仕於孫權,二哥追隨劉皇叔,從弟諸葛誕在北方,只剩下我一人空閑在家,應當出仕於劉將軍。故而我就來了。請劉將軍放心,我等世家子弟,雖也看重家族利益,但出仕之後,卻也最重君臣大義。我既然前來投效將軍,那麼此生便決不會相負。」

劉賢聞言,點了點頭。這話卻也不錯,三國時代,一家的兄弟分仕各家的並不少見,而且還大多都能盡忠職守,不會因私廢公。

不過劉賢曾聽人評論諸葛兄弟出仕的情況是: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龍虎狗三人之中並不包含諸葛均,卻不知道諸葛均又算什麼?

當下劉賢道:「既然你願意出仕於我,我自然也願意收錄!這樣吧,如今是秋收時節,我身邊正好缺一個計吏,你就暫時屈就此職,待日後立下功勞,再行升遷吧!」

諸葛均聞言點頭,當下隨着府中的書佐下去辦事去了。

劉賢這才揉了揉額頭,暗道:看來讓諸葛夫婦團聚確實有些風險,這才多長時間啊,諸葛亮居然都能不經我允許就向外面通信了?看來靈渠以南的始安縣還不夠遠,還得將他再往南邊轉移才是。

於是劉賢想了想,寫了封書信,命令始安縣令劉邕親自領兵將諸葛亮夫婦押往南海,由南海太守趙累將之關在番禺以南的海島之上,讓海軍進行看管。

安排完畢,劉賢正欲出城去巡視秋收,忽聽孫權派人送來書信,通報合肥戰事。

劉賢看了書信,見孫權此次攻打合肥虎頭蛇尾,又通過探子得知孫權不但未與曹操南征大軍交手,而且雙方撤軍之時,還都相應地減少了淮南駐軍,頓時心下暗暗冷笑,有心想要東征,卻顧忌糧草不足,一時不敢妄動。

如此又過了十幾天,各地秋收漸漸完成,從上報來的情況看,荊南地區收成較好,基本能達到八成多接近九成,而荊北地區則較為嚴重,南郡平均還能有七成半,江夏、房陵七成,襄陽地區則僅有六成半。

計算下來,情況比預估的要好,除去減免的部分,總計或許能收到一百一十萬石的糧賦,而且繳納賦稅之後剩餘的糧食也足夠百姓吃得飽了,甚至荊南的百姓還能有少量結存。

當下劉賢鬆了口氣,雖然糧稅收的少了一點,但總算不至於還要倒貼去賑災,情況還不算太糟糕。

不過劉賢如今在荊州有近十三萬大軍,還有萬餘匹戰馬,若是戰時,一年要消耗近一百七十萬石糧食。就算全年休戰,也要消耗一百三十萬石。

再加上上萬工匠以及萬餘官吏除了發放月俸之外,還需每天提供兩餐,這還需要近二十萬石糧食。

換言之,就算加上從襄陽繳獲的二三十萬石糧草以及從漢中敲詐的二十萬石糧食,也只夠荊州軍全年休戰所需,根本無法支撐作戰。

劉賢見了糧稅數據,略有些懊惱,當下盤算著以錢購糧,多買數十萬石糧草來。正準備施行,忽聽交州別駕劉巴、南中都督李恢送來今年的糧稅賬簿,劉賢打開一看,不由驚喜不已。

原來今年荊州雖然遭遇水旱災害,但交州、南中的糧食卻獲得了豐收。交州漢民雖然不多,但每一戶都是授足了一百畝田地的,再加上這些年劉巴不遺餘力地興修水利,推廣新式農具,因此糧食產量年年提高,今年的糧稅已經突破了五十萬石,留下自用的部分后,還能調撥十萬石糧草支援荊州。

而南中更是了得,這兩年李恢不斷購買奴隸,招攬流民,已經將僕從軍的數量增加到了三萬餘戶,男女老幼八萬餘口。李恢帶領這些僕從軍在滇池繼續圍堰造田,眼下已經造出了百萬餘畝良田。這些淤泥壘成的田十分肥沃,滇池又氣候宜人,糧食產量極高,即便隨意耕種都能畝產三四石。

百餘萬畝良田總計產出了三百六十萬石糧食,而因為是僕從軍一起開墾的田地,因此這些糧食可都是屯田糧,李恢將其中一百八十萬石分給了三萬戶僕從軍,以收軍心,而剩下一百八十萬石則成了南中都督府的公糧。

李恢在信中表示,只要荊州有需要,這些糧食隨時可調去支援。

劉賢看完書信,不由大喜過望。當下寫了文書,命李恢調一百萬石糧草來荊州。

隨後劉賢站起身來,在房中激動了走了幾圈,隨後看了看東方,心中幾乎立刻就做出了出兵江東的決定。

當下劉賢寫了書信,將情況告知龐統,就請龐統制定東征方略。

數日之後,龐統趕到江陵,與劉賢商討了一下之後,道:「如今各軍已經休整數月,既然有南中糧草支應,我軍不缺軍糧,那麼便該向外征戰。此次出兵,北線必須屯駐重兵,故而出兵人數以五萬人為宜。可兵分三路,水陸並進。北路軍以蘄春為目標,中路軍則以武昌為目標,南路軍從攸縣出發,通過羅霄山與九嶺山之間的穀道襲擾豫章,牽制江東援兵。」

劉賢的目光隨着龐統的手指在地圖上看了一圈,隨後道:「軍師的方略極好,只是若要攻打江東,必要依仗水軍,我軍的水師面對江東水軍主力的時候,能夠戰而勝之嗎?」

龐統道:「荊州與江東分據大江上下游,南北兩岸都接壤,水師不必爭勝,只需牽制敵軍即可,我軍騎步兵自能攻城拔寨。」

劉賢點了點頭,又道:「具體的兵力調度是怎樣的?」

龐統道:「魏延、廖化為北路軍,攻打蘄春。李嚴、吳碭為南路軍,襲擾豫章。主公則自率呂介、胡濟一萬水軍,郝昭、邢道榮、張嶷、張翼、樊岐、牛金、董巴、馬超等共計三萬八千人攻打武昌。」

劉賢聞言,點頭道:「如此一來,北線有黃忠、張南、馮習、龐德、傅彤等四萬餘兵馬分守各地。西線有霍峻、劉敏、黃權、陳應、鮑隆等近兩萬兵馬。江陵有史阿、傅士仁、杜路以及三千交州兵,共八千人。荊南四郡還有萬餘郡兵。內部算是十分穩固了,既然如此,我有何憂?事不宜遲,我這就傳令眾將,立刻發兵東進。」

當下劉賢便坐在桌案之上,將各部調令書寫完畢,命習竺調派軍械,命龐林徵調錢糧,命向朗徵調民夫,以賴恭為行軍長史,費詩為行軍司馬,程祁為參軍,諸葛均為計掾,克日發兵東征。

孫尚香聞知,將自己關在房中,傷心了兩日,這才又出門開始走動。

劉賢卻顧不上孫尚香的感受,徑自乘船東下,來到夏口,誓師道:「孫權暗通曹操,屢攻荊州,背叛同盟,罪當討伐。此次我荊州義兵東出,必要孫權俯首認罪。否則決不收兵。」

三軍聞言,齊聲吶喊,軍容整肅,士氣大振。

於是劉賢一聲令下,三路兵馬齊出,往東進發。

劉賢大軍調動,早有探子將情況報給孫權,孫權大驚,一邊領兵西進,一邊遣屬吏鄭泉為使來見劉賢,欲要說劉賢退兵。

劉賢此時三路兵馬已出,見了鄭泉,不等他開口,先行將之斥責一頓,隨即趕出營外,然後便開始進攻。魏延、廖化先攻蘄春,馬超騎兵則立即渡江,與駐守州陵的樊岐一道從陸路往攻安陸。

劉賢則督領水陸大軍,準備先擊破蔣欽水師,然後再渡江攻打武昌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赤壁之崛起荊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赤壁之崛起荊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東征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