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過分保護的誤區

走出過分保護的誤區

每逢高考,相當多的家長把孩子看成家裏的重點保護對象,其效果對考生不利,甚至影響孩子高考的心態和成績。

家長對考生過分保護的情況多種多樣,我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出一些常見的案例。

案例

考生母親劉某,在高考前一個月就向單位請假,全心全意24小時為孩子服務,確保孩子在最後衝刺階段複習好功課。

這一個月里,母親心裏很悶得慌,除了張羅一日三餐沒事可干。兒子同樣感到彆扭,心中在想:您這是為我服務還是監督我?其實為我服務用不着這樣,吃飯問題我自己就能解決。而且,我們臨考前兩個星期才放假自習,您何必提前一個月就在家看守我呢?

其實母親並不是存心「監督」,只是閑得無聊,動不動就去兒子房間轉轉,卻引起了孩

子的懷疑:媽媽肯定是想看我在不在複習功課。由此孩子產生了對媽媽的不滿情緒,也不主動跟媽媽講話了。「不被信任」的局面使他感覺很壓抑。「我媽這是幹什麼呢?」他曾經在電話里對一個同學這樣講。

家長高考前請假在家「陪讀」,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複習效率降低,高考時也沒發揮好。用他的話來講,媽媽的「不信任」至少使他高考的成績掉了10分。

案例

宋某是一位高三的學生,平時學習很自覺,也很有計劃性。

2003年3月以後,快要高考了,媽媽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狀態,格外加以關照。過去孩子學習時她幾乎不進孩子的房間,現在倒好,孩子複習到什麼時間她陪讀到什麼時間。她的任務就是坐在孩子旁邊,給他端茶送水開空調。

本來這個孩子是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高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可是媽媽這一「陪讀」,他就覺得高考可是件「大事情」,甚至關係到全家命運。這使他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考不好怎麼辦?考不好怎麼對得我媽媽的陪讀?隨着壓力的逐漸增加,這位考生的情緒開始煩躁,愛發脾氣,學習成績下降,還出現頭疼、心慌等癥狀。他在向我諮詢時說:我現在恨不得跑到荒山曠野沒有人的地方去哭一場,心裏太壓抑了!

後來,我跟他媽媽取得了聯繫,告訴她不要再陪讀了。要想孩子以平常心對待高考,家長首先要以平常心對待高考,像平時一樣與孩子相處、給予他適當的照顧就可以了。您的格外關照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難以發揮出平常水平,這樣做又何苦呢?

這以後,她接受了我的建議,不再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孩子的緊張心態也逐漸舒解,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

上大學后,他媽媽打電話向我表示感謝。我提醒道,孩子上了大學只是開始獨立生活的第一步,這一步要鼓勵他自己走,過分地關注只會給孩子徒增負擔。他媽媽說,通過這次高考陪讀,自己明白了怎樣做才是真正關心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過分保護不僅表現在孩子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而且還表現在考前的物質準備方面。

案例

遼寧瀋陽有一個考生學習成績一貫不錯,對高考成功也比較有信心。高考前一天晚上,一心想為他做點什麼的爺爺說:「孫子,你就放心睡覺吧,爺爺把你的表給調準了,考試時掌握好時間。」

誰知爺爺老眼昏花,把時針整整調快了一格。第二天上午考語文時,他覺得時間特別緊,很多題都來不及想,只能倉倉促促地跳着做。後來看自己的表已經到11點半,可周圍的同學還沒有交卷子的,監考老師也無動於衷。他感覺很納悶,就舉手報告老師,是不是該交卷子了。老師說,現在是10點半,你還有一個小時的答卷時間。這時他才恍然大悟,爺爺老了,把表對錯了。

他努力壓制住自己後悔、沮喪、煩躁的情緒,繼續答卷,然而先前答錯的題目很難修改,即使可以改,也有礙卷面整潔。考完試,這孩子沒有回家吃飯,爸爸、爺爺都很着急。是不是考壞了?是不是路上出了什麼事?他的爸爸騎着車到處找他,晚上才知道,孩子由於這件事心情特別壞,中午沒有回家,在外面坐了兩個多小時。這樣一來,下午的考試狀態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爺爺知道自己幫了倒忙,後悔地說:「真對不起你。爺爺一輩子對你做好事情,沒做過一件壞事情,這件事爺爺也不是想給你做壞,可結果是壞的,爺爺一輩子忘不了這件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高考指導權威書:怎樣幫助孩子考大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高考指導權威書:怎樣幫助孩子考大學
上一章下一章

走出過分保護的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