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講述「十年」編輯部故事

《三聯生活周刊》講述「十年」編輯部故事

近日,《三聯生活周刊》迎來了它的「十周年生日」,一本名為《十年》的書由10年來幾代三聯人講述「編輯部的故事」,解密三聯生活成為時代風向標的深層原因。如著名作家給予此書的評語所言:「《三聯生活周刊》是新時期第一本由文化機構創辦的新聞雜誌,其顯著特色是文化性與新聞性並重,力求使新聞具有歷史的品格,又使文化具有當下的活力。這種追求本身體現了對生活的一種理解,在此意義上,它無愧是老三聯《生活》雜誌的現代版。如果說它已是中國期刊舞台上的一部名劇,本書展示的則是後台的情景。歷屆編導、演員在這裏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興奮點,共同的是都相當動情。我覺得這正是此書好看的地方,多樣的視角合成了一個真實的編輯部故事。」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新書發佈會

時間:2005年4月6日下午

地點:三聯書店三樓「版協」會議室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三聯生活周刊的閆琦。今天這個活動像是一個家庭聚會,我們請了一些媒體的朋友參加我們這個聚會。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座的領導和嘉賓。(介紹略)

:閆琦是第三代的編輯部主任,他給今天的會定義為家庭聚會,我覺得定義很好。因為三聯生活周刊十周年,其實嚴格說,如果我們以楊浪創辦生活周刊第一期來記的話,1995年1月14號,如果說1995年1月14號創刊第一期是楊浪主編,現在我們超過十多年。如果再往前推,我習慣於把三聯生活周刊分期,陳鋼先生是第一期,當然在陳鋼先生之前還有1992年的,陳鋼先生正式做的時候,三聯生活周刊的新聞出版署批准刊號是1993年3月18號,這樣算已經是12年了,如果算上1992年開始策劃的,要達到13年。實際上如果用陳鋼時期作為第一代,那就是12年的歷史。陳鋼先生這本刊號是1993年12月2號,應該說三聯生活周刊的歷史,我們統計了一下,據不完全統計,在三聯生活周刊從陳鋼時期一直到現在大概有220多人在三聯生活周刊工作過。本來我們想在三聯生活周刊十周年的時候做一個紀念活動,請在三聯生活周刊工作過的同志,但是後來因為我有一個觀點,三聯生活周刊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所以我們沒有做紀念活動,就做了一本書《三聯生活周刊十年》。今天應該是我們一個家庭聚會,或者是一個交流會,請來一些記者,這些記者都不是外人,都是長期支持《三聯生活周刊》的讀者。

我習慣於分三期,第一期如果說是陳鋼先生主編的部分,第二期是屬於楊浪先生負責的這部分,楊浪先生正式出版了第一期到第四期,我接手是從第五期開始到現在為止,今天我們新出的雜誌是第331期。如果說三聯生活周刊能夠有今天,形成了一個品牌,也在業內有比較好的影響,它的經濟效益還算好,還是因為我們200多位同仁花了這麼多的心血,12年的時間,對三聯生活周刊是一個長時間的奠基。現在三聯生活周刊最新一代的記者,有的記者今年剛剛到三聯生活周刊。三聯生活周刊形成了一個光榮的傳統,這個傳統最早是從陳鋼先生、楊浪先生建立起來的。今天這個會主要是一個家庭聚會。下面我們先請三聯書店現任的負責人張偉民先生介紹一下三聯生活周刊的情況。

張偉民:我首先代表三聯書店社委會感謝在三聯生活周刊工作過的同志們為創辦這本雜誌所做出的貢獻,同時也感謝媒體的朋友多年來對三聯生活周刊的關心、幫助和支持。

讓我談三聯生活周刊的創辦沒有多少資格,因為我來三聯生活周刊比較短,加入三聯生活周刊18個年頭。但是我有一個感覺,三聯生活周刊坎坷走過了10年,這10年可以說非常艱辛,同時也充滿喜悅和收穫。現在三聯生活周刊可以說是中國期刊界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期刊之一,經濟效益也非常好,據統計是全國期刊廣告收入20強中的第17位。更重要的,從三聯生活周刊一批一批的培育和走出了許多人才,這些人現在在媒體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說是骨幹和領軍人物。三聯生活周刊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我想可以有多方面的總結和概括,但是我看了這本書,我覺得董總的一句話很全面,「沒有對文化的堅守和執著,沒有對事業的理想和熱情,沒有全體同事的團結和努力,沒有朋友們的愛護和支持是不會有今天的周刊」,我覺得這段話概括得非常好。同時我在這裏也做一個必要的補充,我還要補充的提到,在生活周刊創辦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幾位人物,一位是楊浪先生,當年三聯生活周刊領導讓他創辦這本雜誌和他不謀而合,第二位是三聯書店原領導沈常吾先生,他提出要辦十個刊物,但是最後生活周刊是第一個辦成了,他覺得意義重大,等於向外面昭示,三聯生活周刊繼續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第三位就是董總,由於她的堅韌、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由她開創的以商業投資和合作辦刊的方式做雜誌的模式,使得三聯生活周刊走到今天,再一位就是潘總,潘總是重要的協調人,協調三聯書店、協調投資者,潘總對三聯生活周刊的貢獻滲透在十年的歷史中。最後就是朱偉,他是中國最好的期刊主編之一。三聯生活周刊終於走向藝高業精的境界,正在進行着中國期刊業出色的演練,這個評價非常高,這跟朱偉的勤奮工作有密切的關係。我們感謝所有的同志,曾經為三聯生活周刊努力工作的同志。

三聯生活周刊已經邁入第二個十年,現在期刊界的競爭十分激烈,第二個十年如何走是一個嚴峻的課題,我們全體同仁應該齊心協力,使三聯生活周刊第二個十年能夠走得更好。這本書我翻看了一下,很受啟發,有些三聯的創辦人,比如楊浪先生的文章總結了很重要的經驗,特別是媒體如何遵循市場化發展的途徑,產品生產和市場化經營,他認為是媒體產業相互作用並起決定作用的一個基本矛盾,他還期望三聯生活周刊在進一步提升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經營業績方面有更好的收穫,他還希望三聯生活周刊能成為中國期刊的世界性雜誌。我想這些期望也好,建議也好,對三聯生活周刊都非常重要,我們希望今天這個座談會大家能夠繼續緬懷過去創業的歷史,也能展望未來。像沈先生說到的,「展望未來,創造更多的機會,創造更好的平台,使我們三聯生活周刊第二個春天能夠走得更好」。

謝謝大家!

[1]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三聯生活周刊》講述「十年」編輯部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