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儒門崛起

第二百五十一章 儒門崛起

那場正道與魔界的戰鬥,仙盟高層共有八名飛升境、八名化神境參與,魔界也有十幾名暗衛的加入,最後的結果是:

正道共有四名大能受重傷,傷勢最嚴重的是仙盟盟主碧瑤,其本命劍碧玉劍被毀。同樣,天山二位長老的本命劍被毀,嶗山門掌門劉方清的本命法寶被毀,天雷殿殿主受重傷,天雷殿嚴重受損。

魔界的使者隕落,魔界種子李天許下落不明,其餘魔眾四散奔逃。

通過戰鬥的結果,可以想像那場戰鬥之慘烈。

但是,對於那場戰鬥的過程,所有參與的仙盟高層都諱莫如深。

於是,作為正道與魔界最後一戰之地的龍門鎮,引動修仙界的無數修士的探奇之心,這個西北偏遠之地,迎來了大量前來獵奇的修士。

無一例外,所有的人都被拒天雷殿之外,雷神殿則香火一時鼎盛。反而龍門鎮的一些客棧酒店有不少的曝料,加上酒客商旅的渲染,那一戰就被形容成這樣:

仙魔大戰那日,天雷陣陣響個不斷,天雷殿殺聲震天飛沙走石,法寶術法漫天飛舞,仙家魔族飛來飛去。

但是沒有多少時日,就失去新意,那場大戰更多是人們從結果去想像了。

轟轟烈烈,席捲整個神州的一場風暴平息了,整個修仙界也歸為平靜。

而那個在最後出現的小女孩,成為仙盟高層心中的一個謎......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五年過去。

只有某些城門前殘留的,在經歷風吹日晒后,泛黃破損的懸賞告示,提醒世俗的人們記住,曾有那麼一個人,一時攪動天下風雲,爆發出煙花般的燦爛,然後如流星般地消失。

那名少年消失了,但是修仙界一直流傳着他的事迹,因為,他的每一件事都是個傳奇。

他的戰力,無數次斬殺高出他兩個大境的修士。

他的愛情,為了喜歡的人可以用自己的陽壽,與天博命,為愛人渡劫。

他的學識,他門下有七大弟子,四個半化神境,各個都受到他的教導,對他尊敬有加。

他的友情,他交往的朋友遍及天下,河伯是他的朋友,東嶽帝君是他的朋友。

他的魅力,他振臂一呼,千名散修就隨他而去,幾乎一夜之間,就建立了一座書院。

他的入魔,讓整個神州的修仙門圍剿十數天,還是沒能攔住他的離去。

有人傳說,他去了其它的大洲;有人傳說,他去了魔界......

還有人傳說,他還留在神州,正在某個地方修鍊,一旦再次出世,就會向那些圍剿他的仙門復仇。

——————

就是這最後的傳說,一直影響着神州的修仙界!甚至神州天下的格局......

首先,各大仙門無一例外的都對儒門報以寬鬆容忍的態度,讓儒門發展進入了空前的速度。儒學書院如雨後春筍般,在神州大地處處開花,連神州北部的大燕國、大梁國和大夏國都建立了書院。短短五年的時間,已經建成了二十四座世俗書院,八座別院。儒門的世俗弟子突破百萬,點硃砂開悟后可以修行的弟子近萬人。

原本西蜀國金禹山的儒門,最先響應落霞書院,認祖歸宗,成立了儒門金禹山別院。在其帶動下,神州各處的大小儒學學堂和小型宗門紛紛效仿。真正地形成了天下儒門是一家的格局。

儒門隱隱成為天下第一大宗門,每個國家都爭相邀請儒門建立書院,各國的財力和物力也向儒門傾斜。

夫子廟更是遍佈神州,已經成了天下郡縣都城的標誌性建築,儒祖塑像的數量已經逼近了佛祖和道祖。通常人們都在寺廟求心安,在道觀求氣運,在夫子廟求賜福,求功名。

——————

其次,大陳國,這個沉睡數年的雄獅,開始醒來,展開了它的帝國霸業!原本壓抑的國運開始爆發。接連吞併東齊國、東燕國、南梁國、南吳國。

大陳國野蠻粗魯地出兵,開始讓一些國家君主膽戰心驚,不明所以。

後來在大燕和大梁再次損失部分土地后,這些國家君主慢慢品出一些滋味。凡是被大陳國野蠻踐踏的國家,無一例外地曾拒絕了儒門在那個國家開辦書院的請求。

大梁國直到大陳國吞併整個濟州,將曲阜納入大陳版圖,才後悔不迭,連日派人前往落霞書院,應允建立儒學書院,並承擔一切用度,大陳國這才止了刀兵。

然而,這還不算完,大陳國開創了科考制度,用於選拔人才和官員,而儒學則成為科考的重要內容。大儒從儒門眾多典籍中選出最經典的百冊,編纂成四書五經六韜七策論!作為筆試的主要內容。

儒門七藝中任選四門,作為複試必考項目。

一時間,天下諸國紛紛效仿,崇尚儒學蔚然成風,原來的儒生,社會地位陡增。

——————

還有,修仙界崛起了一個新的宗門,就是天道堂。

天道堂的宗旨,就是替天行道,維護天道尊嚴;斬妖除魔,維護一方安定;懲奸除惡,還眾生公允。

那些仙門不屑管的小事,那些世俗王朝顧及不到的冤案,那些偏遠鄉村的妖魔鬼怪等等,都成為天道堂的目標。

彷彿是哪裏有不平之事,哪裏就有天道堂的蹤跡。

還有更為恐怖的是,天道堂看似只管小事,但是有兩件事,讓世俗和修仙界為之震動。

一件是大宋國的冤假錯案,就是皇親國戚強搶民女,犯下人命。結果引發了天道堂與大宋國的對抗,大宋國牽扯其中的三十名皇親國戚,在數千御林軍的重重警衛下,在大宋國都城建業,被天道堂盡數斬殺。所有出手之人,全是無法修行的刺客,而且一半人都是建業城中的人,裏面有皇族,有官員,有軍卒,有掌柜的,有老闆,有儒生,有僧有道,三教九流。

從此,所有國家的皇族,再也不敢在本國內肆意妄為,天下的門閥大族也開始收斂行為。

另一件是也從小事引發的對峙,長白山的一個采參人,誤入長白山仙門轄區,長白山的弟子奪去人蔘不說,竟還將人打死。家人無處說理,就告到了天道堂。天道堂替那家裏人出頭,約了三場比試,雖然過程中沒有修士隕落,但長白山仙門在三場比試中全部落敗。只得將那名殺人的弟子賜死。

而就是這次,讓天下修仙界都認清了天道堂的實力:一個新興的仙門竟然可以挑戰上古仙門!

天下仙門為之震驚!在短短的五年間,天道堂已經成為世俗修仙門的最強者,也成為天下維護天道的一面旗幟。

而這個眾生心目中的天道,與以往的天道似乎又有不同,更多了懲惡揚善的味道,少了功德和因果。

——————

所有這些格局的形成,只有數人知道,這就是小夫子僅用半年時間,所奠定的基業,所發展的勢力,所布的局面。

經過五年的發展,儒門的管理更加完善,現在儒門的頂級一層是儒門七子中的六子,除了老七,其餘六人全部團聚,再加上左丘,構成儒門的決策層。他們有高瞻遠矚的視野,儒門發展的每一次佈局,每一座儒學書院的建立,都離不開他們的決策。

決策層下面就是高層,由儒門小七子--就是小夫子的七名弟子、落霞村的老村長、商坤朋、蘇流雲、慕容冬雪和趙四五等十幾人構成,負責將上面的決策分解成實施方案。

高層下面就是實力層,由二十四個儒學書院的院長和天道堂的十二名殿主、九里堂正副掌教、左右護法、三大巡查使構成。各自負責一片,保證各種方案的落地和實施。

這是儒門的本體,實力已經堪比除了崑崙墟外其它的上古仙門。

除了儒門本體,還有客卿長老層,包括各國大修士、其他仙門的大修士、李天許的朋友慕容秋實、貫宏碩、苗離塵等,還有西蜀國長孫奇正、北冥宮於谷秋、宣金界鍾離陽、紫虞仙門師陽榮、岱宗門的龐驚鴻,南華宮的宮元楓,南詔國的蒼睿誠等,足有三十多名。

客卿長老層負責維護神州仙門與儒門的關係,解決糾紛,進言建議。

再下面就是教授層,由儒學大儒和儒門七藝中的佼佼者擔任,共有數百人。這些人群中,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最先來到落霞書院的那一千多名儒門弟子。

再下面的就是教習基層,不下萬人,他們一方面回到落霞村,接受最正宗最全面的修行培訓和儒學教導,一方面回到各個書院將所學傳授給每一位儒門弟子。

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全是由大儒組成,接受各個國家君主的邀請,出使各國,負責監督科舉考試,評定考試試卷,選拔科舉人才。

——————

就在少年消失后的五年多,大陳建國一千零二十五年,深秋,落霞谷,落霞別院的一處秘密所在,儒門召開每年一度的高層會議。

這次會議聚集了儒門二十來位高層,他們就是儒門的決策層和高層。

陳文伯在儒門七子中排行第六,屬於最低的,老七就是孟軻,但是主導儒門中興,陳文伯功勞最大,諸位師兄推薦他為決策層中話語分量最重的,通常五位師兄提出建議,由陳文伯最後定論。

顏子淵,作為儒門七子之首,是儒門唯一的長生境,也是儒門戰力最強的,他是儒門的定海針和壓艙石,儒門敢放開手腳發展,顏子淵就是一座靠山。

左丘,從一開始,幾乎毫無所求的幫助儒門,特別是儒門最低落的時候,始終鼓勵和幫助陳文伯。而在儒門中興的時候,往來奔波,縱橫捭闔,是儒門最可貴,最忠實的朋友。

——————

小七子中,當然是石敢當的地位最高。就在小夫子離開的第二年,石敢當終於在夫子像前,邁過了那道坎,進入飛升境。石敢當是儒門禮儀的重視的捍衛者,也是每次重大儀式的主持者。隨著書院的發展,負責監督巡檢每個書院的規範、弟子禮儀。

其次就是蒙田,不管是計謀、眼光、修為、還是掌控的勢力,毫無疑問地成為小七子中的二號人物。隨着天道堂勢運如日中天,功德福緣深厚,作為天道堂的掌事,蒙田不僅恢復原有的修為,而且百尺竿頭再進一步,跨入了化神境。

還有,整個神州最大的諜報網也掌控在蒙田手中,儒學書院能夠順利地擴張,離不開諜報網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同時,天道堂為儒門的發展保駕護航,將一些潛在的威脅及時挖出清理掉。

再就是宋墨中,宋墨中是小七子中名副其實的大儒,形貌也是大儒中典範,是儒門的大院長,就相當於修仙門的掌門。他處事公允,德才兼備,受人敬仰,成為儒門的一面旗幟。

還有很重的一點,讓儒門在眾仙門顯得低調,那就是他只有金丹後期的修為,是所有仙界掌門中最低的,這讓儒門顯得謙恭。

花海這幾年研修陣法,所有書院的結界都是她佈置的,她將書院佈局和樹木植被相結合,起到聚集靈氣和防護的高度統一,所使用的陣柱都是馮七和石敢當煉製的。還有每年儒門都要舉行一次開悟和姻緣簽,全是她組織操辦。她是所有女弟子崇拜的偶像。

出雲掌管儒門的財源,是標準的大財主,隨着儒學書院遍及神州,出雲就和蘇流雲聯手打造了神州最大的一支商旅和鏢局。儒門作為超越國家界線限制的宗門,將整個神州的商賈整合到了一處。出雲的生意經已經到達極高的境界,為儒門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保障。最近,一直遊說決策層,把儒學七藝增加一藝——商藝。

出雲的缺憾就是,境界一直停滯不前。

馮七,平常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卻是小七子中的基石,無論是誰都離不開馮七的協助。大師兄掌管禮儀,但是執法的卻是馮七,因為他公正嚴格。宋墨中是大院長,大總管卻是馮七,掌管儒門的財庫和寶庫因為他正直。花海佈陣總有他的輔助,因為他勤勞肯干,而且效率極高。出雲的生意經一半來自於馮七的指導,因為他能用百兩銀子價格賣出一塊小石頭。

所有人都願意找馮七合作,因為馮七從不貪功,努力給每一個師兄弟當好下手。

秋陽,是小七子中年齡最小的,反而是悟性最高的,相對戰力也是最高的。隨着儒門的擴張,二十四處福地全部開啟,六篇樂章已經全部找到。就是秋陽將儒門樂道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比儒祖的高度還高。還創了十篇新的樂章,幾乎涵蓋儒門所有的活動。加上望月摘星,儒門共有十八篇樂章。

就拿新創的修行篇來講,彈琴者在修行,聽琴者也在修行。二十四座書院,每日都有樂音繚繞。開始弟子和教習還覺得樂聲會影響授課、誦讀和修行。但是,用不了幾日,樂聲依然還在,大多數人彷彿已經聽不到了,學習、記憶和修行的效果反而顯著提高。

書院的目的,就是學習和修行,秋陽所創的樂道,以及他的百名樂道弟子,每時每刻不在提升儒門百多萬弟子的學習修行效率。

陳文伯曾說,一個秋陽能頂一萬個教習。

沒錯,原本普通弟子三年的學業,在樂聲中,一年半就可完成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儒之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儒之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儒門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