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線人?破案?

第206章 線人?破案?

夜幕,山廟屯,張大蠻家。

「梁大師,麻煩您老,給我家看看運程,是不是犯了什麼凶星、災星的,這一年,我們一家子,過得實在是提心弔膽……」

一位穿着中山裝的老者,戴着老花鏡,頭髮已然如雪般,禿頂,臉上爬滿歲月的車轍,滄桑老朽,但是他精神卻是極其抖擻,絲毫不因為他蒼老的容顏而顯得垂暮之年的低迷。

著一雙黑布面布鞋,端坐在張大蠻家裏的一張凳子上。

他,就是石窠村的大風水先生——梁大先生。死人做道場,堪輿風水,占卜相命,都是這位梁大先生的專長。

村裏的人有稱他為「梁大先生」或者「梁大師」。

據說,梁大先生通曉茅山法術,相傳,在他早些年,與人鬥法,可以彈指可破巨石,可以驅策山中的蛇蟲野獸。

更有說,農村裏死人出殯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是幾個大漢抬着棺材出殯,但是,梁大先生有發「飛喪」的法術。

傳說,「飛喪」,即出殯的時候,棺材是不用幾個大漢抬的,而是像梁大先生這樣的術士,騎坐在棺材上,以法術驅策,棺材騰空飛起,飛著出殯,去到墓地。

對於梁大先生的傳說,「飛喪」法術,還僅僅是其一。

有一次,梁大先生途徑一戶農家,長途跋涉,他很是口渴,便向主人家討要一口水喝。誰知,那女主人非但沒有施捨一碗水,還出言不遜。

梁大先生一氣之下,以法術將一條蟒蛇驅策盤踞在女主人家裏盛水的水缸里,當女主人一打開水缸,嚇得半死。

要說這位梁大先生的本事怎麼來的,追溯起來,就更為久遠,還得從一個傳說講起。

石窠村所在的縣城,叫凌峰縣,很久、很久以前,凌峰縣裏有一戶富可敵國的士族門閥,姓岑,這位岑老爺仰仗着家裏揮之不盡的家財,養精蓄銳,招兵買馬,想着有朝一日,揭竿而起,做一方的霸主。

他在民間廣招人才,終於在某一天,一位雲遊天下的風水大師,一路循着一條追蹤已久的龍脈,來到了凌峰縣。

這位風水大師尋到了凌峰縣山腳下,頓時被這一處絕妙的風水所震懾了,正是他尋訪多年的龍脈。

舉目望去,這一座座連亘的山脈,彷彿像是一條盤旋的飛龍,而山巔之下,一座天然石溶洞,彷彿巨龍張開的大口。

惟妙惟肖,是這兒了,風水寶地的龍脈,就是這兒了。

對於風水大師,一旦發現如此驚奇的風水寶地,那都是高興得手舞足蹈的。

有人將風水大師這一重大發現,告知了岑老爺。

岑老爺正愁尋一方風水寶地,以便於將他的老祖墳埋葬個寶地,所以,他將風水大師招進了府上,並且熱情款待。

一番款待之後,岑老爺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困頓,乞求風水大師堪輿一出風水寶地。

風水大師沉吟良久,總算是答應了岑老爺的請求,不過,得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從今往後,岑老爺要對風水大師養老送終。

岑老爺心下尋思,以他岑家的家財萬貫,贍養一位老人,倒也不在話下。於是,答應了風水大師的條件。

風水大師將其中的玄機告知岑老爺,說想要成就霸業,需將岑家祖宗骸骨,以棺木盛放,懸棺置於他所發現的龍脈山巔峰下的山洞——嘯天洞。

因為將這一口棺木懸棺在嘯天洞中,形成飛龍張開嘴,而棺木恰好是龍舌,搭配上連亘的山脊,如此絕妙搭配,形成一條完整的「龍脈」。

岑老爺一聽,大喜過望,立即遵照風水大師的意思,將祖墳屍骨收斂置於棺木,懸棺於嘯天洞中。

從此,岑老爺家勢更盛,舉兵征霸,攻城略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也被奉若為「岑王」。

但是,風水大師由於勘破天機,泄露天機,因此遭了天譴眼瞎,剛開始,岑王依舊把風水大師視作座上賓,但眼瞎之後,這麼一個糟老頭子,奉養無用,於是將風水大師降為下人,用作馬奴、舂米的僕人。

風水大師悔之晚矣,整日以淚洗面。

終於,有一天夜晚,他聽到了拉二胡曲子的,從那二胡曲調里,他聽出來了,這是他的嫡傳弟子。

原來,自從風水大師雲遊尋龍點穴之後,已經過了三兩年時間,他的嫡傳弟子一路尋訪,來到了凌峰縣。

每日每夜,彈奏二胡,想要以此打探到風水大師的下落。

風水大師儘管從二胡曲調中知道弟子找尋他來到了凌峰縣,但是他已經是眼瞎,根本無法與嫡傳弟子相見。

機緣巧合之下,梁大先生的祖上,將岑王一家尋龍點穴的逸聞講述與風水大師的弟子,這位弟子得知,這一處真龍穴位,自然是出自他的師父之手。

於是,在梁大先生祖上的帶領之下,弟子來到了岑王府邸,一進屋,便是一語道破岑王的風水命數,掐指一算,給岑王占卜了一卦,講得是頭頭是道,岑王也是一一應驗。

弟子不愧是得到風水大師的真傳,無論是風水玄學,占卜相術,堪稱一絕。

給岑王算了一卦之後,他不住地搖頭,稱道,岑王你家祖墳雖然是葬於龍脈,但是美中不足的,不知是何人給你出了這等計策,這懸棺不接地氣,子孫勢必得不到祖上庇蔭,而且嘯天洞那一條飛天而出的青藤,已經從這座山牽到另一座上,此乃妖龍,而非真龍,當斬斷此青藤。

原來,岑王將祖宗骸骨懸棺葬在嘯天洞之後,從山脊長了一根環抱粗的青藤,硬生生地從這座山穿到另外一座山,形成懸空之間的一條藤蔓。遠遠看去,比之山脊連亘,這一條青藤加上嘯天洞,正是飛龍在天的景象。

岑王一聽,覺得弟子所言有理,問計於弟子。

弟子沉思片刻,極難為情地說,要解除此厄,也不難。但請岑王答應他兩個條件:一是事成之後,他要瞎眼馬奴;二是圈裏那匹又瘦又髒兮兮的毛驢。

這兩個條件對於岑王來說,輕而易舉,當然是滿口答應。

於是,按照弟子的指示,將嘯天洞的懸棺下放,入土為安。

同時,派出兵卒,將那一根青藤斬斷。

青藤斬斷不打緊,誰知,這一條青藤砍斷之後,流出的汁液全是血水,血流成河,染紅了凌峰縣的河流,足足七七四十九天,才流干殆盡。

可是,當岑王再尋風水大師的弟子,早已不見了蹤影。

有人說,當天夜裏,弟子將瞎眼的風水大師接出岑王府邸,師徒二人久別重逢,經歷此等劫數,抱頭痛哭。然後,牽着岑王馬廄中的毛驢,師徒二人騎上毛驢。

豈料,平時看上去瘦骨嶙峋、髒兮兮的毛驢一抖身上的毛皮,搖身一變,幻化出一對翅膀,馱著風水大師二人,騰空而起。

原來那匹毛驢遠非俗物,而是「龍馬」。

而岑王自遵從風水大師弟子的建議,斬斷龍脈之後,家道中落,所派出的征戰的兵卒,兵敗如山倒。

敗落之下,岑王摔著殘部,逼退進入山,藏匿於深山老林,最後,岑王被兵斬殺於深山之中。

從此,這一座浩渺大山,猶若原始森林,便被稱之為「岑王老山。」

風水大師師徒二人為感懷梁大先生祖上相助之恩,留下一卷密宗,全是風水玄學、堪輿相術、法術道法之類的。

梁大先生祖上由此沿襲了風水大師傳承的密宗,已然將其精髓學為己用。梁氏一脈,代代相傳,皆是風水玄學大師,占卜相命,遠近聞名。

一直沿襲傳承到了梁大先生這一代,而梁大先生早些年考取秀才,後繼承祖上風水玄學、堪輿地理、占卜相命之術。

這便是從岑王和風水大師的傳說,到梁氏一脈大風水先生的由來。

雖然這個傳說,流落於民間,無從考證,甚至凌峰縣的縣誌都並未記載,但是在民間卻是口口相傳。

凌峰縣城那個山脈之巔,那個石溶洞依舊被稱之為「嘯天洞」。

或許,當年那個傳說,岑王斬斷了真正的龍脈,儘管凌峰縣一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但在中國的版圖上,倒也稱不上風水寶地。

傳說終歸是傳說,只是增添了梁大先生的傳奇色彩。

張大蠻自小聽着關於梁大先生的那些奇聞軼事,耳濡目染,讓他對這位梁大先生充滿了敬意,或者說,是梁大先生感到神秘。

譬如那些神乎其技的法術,那些風水寶地的堪輿,那些相命術數的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張大蠻從未有機緣親眼目睹,要是能親眼見識一下所謂的「飛喪」,比鬥法術,那就讓人信服了。

「大蠻,今年你啊,辰戌相衝,命理上稱之為沖太歲,又有七煞、欄桿等凶星臨命,意味着今年是非、傷病纏繞……」梁大先生依照張大蠻的生辰演算,掐指推演。

繼而他又開始占卜,焚香設壇,祭壇上擺着祭品,嘴裏念念有詞,念那些詞文,張大蠻是一句都聽不懂,但從梁大先生不斷變幻着手訣,像是在奉請神明。

在石窠村,像梁大先生一類卜卦問神的「先生」,焚香設壇,湊請神明,都會有很多講究,都有「軟筆」撰寫的書本,稱之為「科文」或者「科本」,比如奉請神明的,便叫「敕令請神科文」,比如送神的,便叫「敕令送神科本」之類。

除了這些文字記載的科本、科文之外,還有一些符咒,也就是敕令符咒之類。

所以,像梁大先生之類的,多半是傳承道教的,此外,道教這些符篆,需配以手訣。

而所謂手訣,就是通過雙手十指變化,類似於手影戲那樣的變換不同的手指交叉穿插,演繹出不動的手型,就是手訣。

每種手訣的功能效用又是全然不同的,例如:辟邪手訣,不言而喻,夜晚出門,經過類似於墓地等陰暗之地,為了鎮壓那些邪魅靠近,手捏辟邪手訣,妖邪鬼祟都是不敢靠近。

但是,梁大先生之流,又不完全是道教流派,又要充當佛教角色,譬如,人死後,需要超度誦念經文。

這時候,但凡需要誦念經文超度的「先生」,先是沐浴齋戒,焚香設壇,跪拜在祭壇之下,手持敲木魚的小木槌,一邊誦念經文,一邊敲木魚。

不過,沒有像佛教和尚誦念經文有佛珠,但誦念經文需要計數,他們一律以一些簡易的計數方法,比如:用玉米粒,或者取一截竹篾,誦念完一遍,便折斷一截,這種類似原始部落結繩計數的方式。

在農村裏,人死後,請「先生」超度,都是要誦念經文的,如果死者,是男性,則誦念《金剛經》;如果死者,是女性,則誦念《血盆經》。

《血盆經》,即《目連正教血盆經》的簡稱。又名《女人血盆經》。

舊時在民間流傳甚廣,相傳謂婦女生育過多,會觸污神佛,死後下地獄,將在血盆池中受苦。若生前延僧誦此經,則可消災受福。

這大概是對女性死者,超度之人誦念《血盆經》比較好的解釋,至於男性死者,為何誦念《金剛經》,倒也不得而知。

但都是作為一種超度方式,願死者死後往生極樂。

因此說,要說梁大先生之流「術士」,又絕非純粹的道教傳承,也不是純粹的佛教傳承。

只是,在如此偏僻的窮鄉僻壤山村裏,存在於這樣的一種傳統,並且是延續了很長、很長的歷史。

究竟有多長的歷史,就不得而知,至少張小蠻是不得而知。

不過,張小蠻對梁大先生這樣的大風水先生,又是充滿了好奇,自他來到家裏,他就寸步不離,一直圍在梁大先生的身旁,目不轉睛的盯着梁大先生設下祭壇,焚香禱告。

可能這一次,是他最為近距離地看梁大先生「作法」,雖然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但他仍舊是對農村一些封建迷信感到好奇與解釋不清。

記得有一次,他家裏的老母豬,三五天都沒有吃一點豬食,每次母親田桂花端著豬食,倒進圈裏的豬食槽。

說來也甚是奇怪,老母豬搖頭甩尾,精神得很,也不像是生病,但就是一點豬食都不吃。

這可急壞了田桂花,這頭老母豬每年產下豬崽,也能夠賣一點錢,算得上是家裏的經濟來源。

要是老母豬出了什麼意外,那簡直是斷了一筆收入來源。

ps:幾乎是寫全勤的命,偶爾更新不過來,先頂替一章,第二天會修改,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真不是良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真不是良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6章 線人?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