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誇誇其談

第69章 誇誇其談

朱由檢道:「也許你們會認為朕是危言聳聽,但你們可以試想一下,倘若后金攻破薊遼防線,我大明的京畿重地便全部暴露於後金的鐵蹄之下,后金長驅直入攻打京城並非幻想,而是很有可能實現的現實!」

響鼓必須要用重鎚,朱由檢此話一下讓群臣冷汗淋漓。

是啊!

倘若后金一旦撕開薊遼防線,那麼毫無防備的京畿重地就徹底暴露在後金的鐵蹄之下,以明朝軍隊不敢跟后金野戰的鳥性,偌大的河北平原豈不是任由后金為所欲為?

想到這個可能性,群臣便不由渾身發顫,腦門生汗。

朱由檢道:「前遼東經略熊廷弼曾總結我大明和后金的軍事實力對比,評論我明軍是『大而弱』,后金軍則是『小而強』,當時所有人都認為熊廷弼此言大謬,可如今看來,熊廷弼是對的。

說到熊廷弼,此人倒是可惜了,先帝對其何其嚴苛也。王承恩,擬旨:熊廷弼雖有戰敗之責,但也守土有功,先帝賜其死,其罪已消,然其功勞卻不能不賞。

朕念其功,特許其子收其首級,入土為安,恢復其妻誥命,許其子萌蔭入職,並返還家宅田產,朕再賜予撫恤一千兩白銀。

另:熊廷弼遼東巡撫任期間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衝要地點,互為應援,守備大固,於國有功,朕特詔贈兵部尚書,謚襄愍。」

熊廷弼為人孤高自傲,群臣雖然跟熊廷弼沒什麼交情,但同為文官將領,聽到陛下為其平反,亦激動不已,下意識就想向皇帝跪下。

但他們又想起皇帝剛剛廢除了軍中跪拜之禮,便改跪為拜,站立起身,拱手拜道:「陛下仁慈!」

朱由檢擺擺手,又對王承恩道:「熊廷弼之前還有個遼東經略楊鎬,雖有薩爾滸之大敗,但也有抗日援朝之功,既然他已經被關押近十年了,便將他放了吧,朕赦免其罪,許其歸家。」

雖然群臣對皇帝寬恕楊鎬有些不大同意,畢竟薩爾滸之大敗楊鎬難辭其咎,但皇帝對楊鎬的赦免還是讓群臣心中壓力為之減輕了不少,並未出言反對。

試想想看,皇帝連導致薩爾滸大敗的罪將都能赦免,說明皇帝絕對是個大大的仁君,如此,將來他們帶兵打仗的時候便不必擔心因為一次戰敗就掉腦袋了,這對於他們這些文官將領來說,絕對是一大幸事。

朱由檢道:「諸位愛卿大多在遼東有過任職履歷,想必對遼東局勢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不知哪位卿家敢自告奮勇,先來說一說?」

茅元儀年紀輕輕就著書立說,輔佐孫承宗經略遼東時也多有贊畫之功,忍不住站立起來,搶先說道:「臣以為平遼之事易爾,后金戰力雖強,然軍少民寡,我大明卻富有四海,生民億兆,軍隊兩百萬。

后金如今戰略態勢極其惡劣,陛下請看,后金東有蒙古,西有東江鎮,南有遼東鎮,北有朝鮮,正處於四面合圍之中。

遼東鎮有堅固的寧遠防線,后金欲正面南下而不得;東江鎮有大海阻隔,后金數剿而無功;朝鮮乃我大明最為忠心之海外藩國,陛下令其出兵征剿必積極響應。

唯一可慮者便是一盤散沙卻人多勢眾的蒙古,蒙古與我大明有滅國之仇,幾百年仇恨綿延至今,但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蒙古與我大明有仇卻不是生死仇敵,我大明地處中土,地大物博,對蒙古草原並無覬覦之心;可蒙古與后金卻勢不兩立,后金若是坐大,又豈有蒙古立足之地耶?

陛下欲復遼,只需遣臣為使節足矣,臣願效法班定遠,出使蒙古,說服林丹汗聯明抗金,約定時間,四方合力,后金反手可滅也!」

茅元儀來到牆壁下,手裏握著指揮棒,對着牆壁上的地圖指指點點,一番誇誇其談說的眾人頻頻頷首,彷彿他的一番運籌帷幄,便能決勝千里之外。

孫承宗神色一動,似乎是想附和茅元儀的意見,不過想到自己的堡壘戰術曾被皇帝批得一文不值,生性謹慎的他還是閉上了嘴巴。

相比孫承宗,袁崇煥無疑有着強烈的功利之心,喜歡用吹牛逼的方式來為自己爭取機會,天啟二年,廣寧被后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得知后,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回朝之後,袁崇煥上書:「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朝中大臣們都是文弱之輩,被后金的兇殘嚇得縮卵了,猛然聽到袁崇煥此等大丈夫之言,只覺得自己的小心肝終於有了依靠,於是便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

恰好這個時候的袁崇煥氣運逆天,心想事成,無往不利,只憑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瞎幾把打居然打贏了努爾哈赤,結果自然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想他不過是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三榜進士,如果按照三榜進士的官場軌跡,即使熬上二三十年都未必能成為朝廷高官。

但袁崇煥僅僅憑着一通吹牛逼和瞎幾把亂打的本事,居然僅僅過了七年便當上從二品的遼東巡撫,成為大明最為耀眼的政治新星。

只可惜袁崇煥老師孫承宗腦門上貼了「東林黨」的標籤,即使袁崇煥上書給魏忠賢修生祠欲討好閹黨卻不得,憤而辭官。

然而就在袁崇煥以為自己仕途轉為暗淡的時候,年紀輕輕的天啟居然掛了,新皇上位伊始便驅逐了魏忠賢,大肆啟用東林黨,自己反而因禍得福,進入起複名單之列。

更讓他驚喜的是新皇成立了軍機處,自己老師不僅入了閣還成為軍機大臣,這讓他找到了自己仕途前進的方向。

只要他亦步亦趨,緊緊跟隨老師的腳步,他就能繼承老師的衣缽,入閣擔任軍機大臣,如果任上完成收復遼東的偉業,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也不是不能坐一坐的。

所以今天的軍機處會議,袁崇煥早就憋足了勁,就想着重演天啟二年故事,先吹一個大大的牛逼以震驚新皇,然後得到新皇重用青雲直上。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憋了半天,反倒被年輕氣盛的茅元儀搶了台詞,把自己要吹的牛逼給吹爆了,這叫他感覺就像是憋足了勁要拉一次爽的,結果卻憋出來一個悶屁,情何以堪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明當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明當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第69章 誇誇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