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國中(二)

第180章 國中(二)

自請回這位巴先生以來,高升泰一直對他優禮有加,倚為腹心,明知他性格有些古怪孤僻,也一直並未曾多加苛責,反是聽之任之,沒有橫加管束,就是因為知道這位巴先生雖說平日裏一副怪裏怪氣的樣子,然則總也不過就是些文人氣過重的表現罷了,內里的才學還是實實在在的,對於時局的分析與把握,對於一些細微之處的敏銳洞察,都有他的過人之處,那些怪脾氣都只不過是些待人接物上面的小節而已,到真正關鍵時刻,這位巴先生總也還是懂得拿捏輕重的。

以往這麼多年來,這位巴先生一直為他參贊機密,倒也從來沒出過什麼漏子,也正因此,這次出了這麼重大的事情,這位巴先生居然會延遲不報,着實讓高升泰很有點兒震怒不已。

要知道,大理國中現在段氏與高家兩大勢力並存,雖說自楊文干之亂後段氏這麼多年來一直都被高家所壓制,但段氏在這大理國中畢竟根基深厚,這些年來也已然漸漸恢復了不少元氣,如若不是現在的這位日新帝段譽很有些厭倦政事的意思,只怕大理國中這些年來也不可能一直維持着這種平靜的局面。

自從高升泰接任善闡侯之後,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大理國境,雖說大理國中的情況應該還算是較為太平,而他也已經對於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準備好了一系列的後續手段,然而畢竟這些都是在常態之下而言的,現在看着眼前信柬之上所透露出來的訊息,雖然不能肯定大理國中到底是出了什麼樣的事情,但起碼也可以確定大理國中必然發生了一些他預想之外的事情,甚至於還很有可能是那個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可能。

「這件事情,君侯還真是怨不得巴某」,那位巴先生面對高升泰的怒火,卻仍是不急不燥的模樣,說道:「君侯不也還未曾告訴巴某,究竟來到這宋國的臨安行在,究竟是為了什麼嗎?!」

「原來先生是為此心懷芥蒂」,高升泰啞然半晌,這才失笑搖頭道:「其實高某先前不願明講,只是覺得先生會對此不以為然,如若先生真想知道,大可直言相詢,高某難道會不肯相告么?!」

「君侯恕罪」,那位巴先生也不再插科打諢,起身肅容說道:「此事並不是巴某不知上下進退,實在是如若不知道君侯此行的計劃打算,根本無法決定應當如何應對佈局,莫說巴某也是直至今天這幾封最新的信柬送來之後,才敢確認這其中必有問題,就算是及早看出了點什麼來,也只能是是於事無補啊!」

「嗯,先生坐」,高升泰現下也已然平靜了下來,苦笑着說道:「這件事是高某思慮不周了。」

「倒不是高某想對先生有所隱諱」,看那位巴先生施禮后又復坐了下來,高升泰才自長長一嘆,開口說道:「只是這件事情直到現在,高某心下也拿捏不準是對是錯,是以一直以來並不願宣之以口罷了。」

那位巴先生聽高升泰如此說,不由得露出了一臉驚訝的神色,他跟隨高升泰的時日着實不短,親眼看着這位善闡侯不動聲色之間排除異已,經營國政,心機之深沉,思慮之周密,無疑是世所罕見的梟雄氣象,也正因此,這位一向心高氣傲的巴先生才會自認得遇明主,這麼多年來雖然性情怪僻,但也算得上對高升泰忠心不貳。

這一次就憑着秦檜這麼一封內容匪夷所思的信柬,這位高升泰高君侯居然就這麼不假思索地選擇了立即動身,星夜趕路地奔赴大宋,這已經讓這位巴先生一直覺得這是件極為不合情理的事情了,是以他一路之上才會不斷地勸說這位高升泰,只是高升泰雖說前些時日也承認此番入宋之行是另有目的,卻還是一副莫測高深的模樣,這讓這位巴先生也覺得實在有點兒鬱悶,今天這樣的舉動,也多少有點兒賭氣的成份在裏面。

只不過現下高升泰的話,卻實在讓這位巴先生很有點兒難以置信,他一時間都有點兒懷疑眼前的這位高君侯是不是仍然並不想對自己直言相告,所以才會找了一個這樣的借口,畢竟以高升泰絕不可能不清楚這一次入宋之行,實則他自己,甚至於整個大理王國,都要背上怎麼樣的危險,而以他的性子,實在不太可能會在連他自己都還沒有想明白這件事究竟值還是不值的情況下面,做這樣的一場豪賭。

「對於會有此次入宋之行的來由,先生早就已然瞭然於胸,高某也就不再多費口舌了」,高升泰對於那位巴先生的詫異倒似是早就已經料到了,直截了當地說道:「實不相瞞,高氏一門的祖上,唐末五季之時,也確曾與秦檜信柬中所提及的那神秘宗門有些淵源,如若是以宗門之中的傳說而言,秦檜這封信柬上所說的話,倒可謂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了。」

巴先生又是嚇了一跳,他昔日被抄家滅門,隻身出逃之後也曾落魄江湖十餘年之久,再加上大理武風熾盛,雖說這位巴先生只會幾手粗淺的拳腳功夫,基本算不得江湖人,但對於江湖武林也還並不是太陌生。

只是高氏一門在南詔之地也可謂是源遠流長,早在段氏龍興大理之前,高氏也就已經是當時南詔六大世家之一了,如若不是由這位善闡侯嘴中親口說了出來,巴先生還真是想不到偏處天南的高氏一族,居然會跟中原武林的什麼神秘宗門扯上關係。

不過這樣一來,原來讓他一直百思不得期解的問題,也總算是稍微明朗一些了,如果高升泰通過他家傳的一些訊息,能夠判斷得出秦檜信柬之中關於大宋現任的天子官家的那些原本可謂是荒謬不堪的說法,其實還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可能的話,那麼高升泰此來,或許還真是存在着些能從中上下其手,為天南大理,或者說為高氏一門撈足好處的機會。

「在秦檜的計劃之中,要藉助的也並不是我們大理的力量,而只是我高氏一門承傳的那個神秘宗門的力量」,高升泰又接着說了下去:「也正因此,他才會許下了那所謂的事成之後割讓千里江山的重諾,否則以我們大理現在的實力,只怕還真沒資格在這其中火中取栗,來分一杯羹。」

「如果這樣的話……」巴先生剛想開口說話,卻又被高升泰打斷了。

「不過從一開始,高某就沒想過要去找秦檜,配合秦檜的計劃行事」,高升泰望着又被驚得目瞪口呆的巴先生,淡淡一笑說道:「高某已經跟先生說過了,高某的目的,根本就不是那千里河山!」

那位巴先生也算是很快地回過了神來,思索著高升泰的話,沉吟半晌,抬起眼來,望向高升泰:「那君侯莫不是想……」

「沒錯」,高升泰緩緩點頭,說道:「從一開始,高某就打算在此次政爭之中,站在大宋天子的那一方。」

「很可笑吧」,高升泰多少有點兒自嘲地一笑:「高某這大理國中最大的權臣,來到這宋國之中,卻是要做一回勤王護駕的忠臣了。」

「君侯說笑了,神器本無主,惟有能者居之」,巴先生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可笑的地方,仍自很難得地一臉嚴肅地說道:「巴某隻是想知道,君侯緣何會做出傾向於大宋天子那一方的選擇?!那秦檜的計劃,若是沒有了君侯的參與,是否就再無成功的可能?!」

其實無論是對於巴先生還是高升泰而言,都很清楚地明白,至少在可見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所能管控的仍舊只能是那南詔大理一隅之地,而與他們利益攸關的,也就只有這方圓千里,至於這江南宋室是興是衰,是分是合,與他們暫時可謂是毫無關聯,甚至於在現今大理國力只足堪閉關自守的局面下,天下大國之間紛爭不息,戰亂不止,反倒是更加符合大理的利益。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一路之上,巴先生都費盡心思,希望能夠勸轉這位高君侯,不要去介入大宋國中的這一場漩渦裏面,也就直到今天這位高升泰說出了他之所以會在接到秦檜的信柬之後,堅持動身來到這大宋國中所以憑恃的東西,這位巴先生才開始意識到這其中或許真正具有一些可以供他們上下其手的可能。

雖然身在化外,但對於大宋國中的情形,巴先生一直以來還是非常清楚的,自那位庸怯懦弱的宋室天子將幾員虎將紛紛投閑置散,一意力主與女真金人議和的國是之後,遂令自此之後,秦檜挾著這和談之議,在大宋朝堂之上日益坐大,甚至一改大宋自開國以來,就一直延襲下來的異論相擾,平衡中御之祖制,在大宋朝堂之上獨相十餘年之久,到得近些年來,秦檜在大宋朝堂之勢,儼然已經可以說是隻手遮天,一人獨大。

是以這一次秦檜信柬之中的那些說法,在外人看來,實在都是些荒誕不經的東西,甚至就算是那些同屬於神秘宗門的傳人,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之後,對於秦檜那哪怕在這個神秘宗門之中,也是屬於傳說之流的說法,實在也沒有多少人信以為真,但天下各國之間有資格接到秦檜信柬的各路權貴,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對於這件事情等閑視之,就是因為他們心裏都很明白,對於秦檜這樣的人物來講,信柬中所講的究竟是真是假,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檜的信柬里所傳遞出來的那一種態度,那種已然決意於大宋天子勢不兩立的態度。

以秦檜在大宋朝堂之上的勢力,無論他找的借口是如何地可笑,只要他下定決心要與那位大宋天子拼個魚死網破,那麼大宋天下只怕就再難避免要經歷一番激烈的動蕩。

對於巴先生與高升泰來說,在大宋朝堂的這場政爭之中最後勝出的無論是大宋天子還是那個權相秦檜,於他們都並沒有什麼樣的關係,他們所關心的,就是要如何利用這一場大宋朝堂之上的風波,來取得最大的利益罷了。

是以巴先生現在最需要弄明白的一點,就是這位高君侯在秦檜整個計劃之中,所佔據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這樣才能夠因應局勢,做出最正確的決斷。

「老實說」,高升泰聽到巴先生的這一問,臉上卻是現出了一種古怪的神情,好半晌才搖了搖頭,答道:「對於這一點,高某直至現今也還無法確定。」

「什麼?!」巴先生終於忍不住,驚叫了出聲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挑燈看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挑燈看劍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0章 國中(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