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蜀臣先天不和,諸葛孔明無奈

第237章 蜀臣先天不和,諸葛孔明無奈

第237章蜀臣先天不和,諸葛孔明無奈

現在大漢東南的海域,還處於茫茫的未知地。要征服澳洲,就要先了解這片海域。而此時呂布顯然已無意為此費心,畢竟攻下西蜀才是更重要的。這樣一來,就有必要找人為他去探索,遠至澳洲這片萬裏海域的路徑。而此時。呂布便想到了周瑜。

大海茫茫,波濤洶湧,在未知航線的情況下,想要探索出一條遠行至澳洲的萬裏海航線,那是極其困難的事。

可是周瑜的五千殘兵反正也無出路,在這死戰,是必死無疑,且再看他們決意死戰的樣子,受降已無可能了。但若去探索未知海域,或許還有可能活下去,所以大可以利用這五千人。於是呂布便想要周瑜為他去探索這片萬裏海域。

等周瑜冒死去探尋海域,呂布自己則只要一聲令下,便可以與周瑜通商。而周瑜在蠻荒之地,與大漢通商是求之不得的事。這樣一來,到時商運一開,航線自然就熟知了,航線熟知了,隨後便是大漢水軍壓境。呂布自信。只要知道航線,周瑜無論如何發展,都難逃被自己征服的命運,那就可以輕易的佔領這片萬島海域。所以呂布現在想要周瑜去探索這片萬裏海域。

呂布在這邊深思,那邊兩軍將士卻對持得可怕。

漢軍沒有呂布下令,也不會擅自進攻。周瑜殘兵不過五千,見漢軍無意強攻,便也不敢先去送死。

兩邊軍士都在看着呂布,卻見呂布望着周瑜深思,一會兒邪邪詭笑,一會兒皺眉深思。可手中兵器卻不敢放鬆。

周瑜被呂布看得心裏發毛:狗娘養的,這廝這麼看着我,難不成有龍陽之癖?想到這。周瑜渾身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

周瑜見呂布望着自己詭笑,心下大怒。喝到:「呂布。今日吾軍,誓必死戰,汝妄想收降吾軍一兵一卒。」

呂布被周瑜喝醒。笑到:「公瑾。今敗至此,尚不欲降?」

周瑜冷笑:「伯符與瑜乃生死之交,汝殺其父子數人,吾豈會降汝。吾死不足惜,惟願死戰。」

呂布贊到:「江東周郎,果真不凡。」隨後呂布又對吳軍高聲呼道:「吾有一言,爾等可願聞之?」

周瑜當心呂布蠱惑軍心。大聲喝到:「呂布。今日吾軍已誓死一戰,汝妄想妖言惑眾。」

呂布笑道:「朕無意說降公瑾兵卒,乃有一策,即可叫公瑾保得忠義之名,又可留下爾等數千性命。」

周瑜哪裏可信:「呂布。汝休想誆騙吾軍。」

呂布嚴肅到:「君無戲言,吾呂布從未說過誑言。公瑾。汝身後雖是茫茫大海,不過於此東南,萬裏海域,便有蠻荒萬島。此中寶地、荒島無數,所居者盡數蠻荒土著。朕可與公瑾定個約期,公瑾可率殘部去尋此萬島蠻荒,勤兵蓄銳。待朕攻破西蜀,收服諸葛亮后。再領水軍與公瑾一戰雌雄如何?」

呂布這話一出,眾人皆驚訝不已。

程普暗自對周瑜說到:「萬島蠻荒,普也曾聽聞過,只是此乃傳說。不想呂布竟然也知曉,想來真有其地。」

周瑜疑惑到:「恐此乃呂布奸計。彼欲不用一兵一卒,便叫吾等葬身大海。」

呂蒙也說道:「都督說得是。想是呂布見吾軍欲死戰,故設下此計,好叫吾軍葬身大海。」

周瑜等人不信呂布會那麼好心,留下他們五千殘兵。

呂布卻看出周瑜等人疑慮。再次笑道:「公瑾可是當心朕設計害之?若如此。朕可再與公瑾補給糧草如何?」

周瑜等人聽說呂布願與糧草補給。朱治便急對周瑜說道:「若是呂布肯給糧草補給,當是不假。」

吳景也說道:「今日反正一死,不如且看呂布欲何為?」

周瑜聽後點點頭,便對呂布說道:「呂奉先。若是汝真心不想殺吾等,且看汝糧草給幾何?」

呂佈道:「非只糧草。海上風浪甚大,朕尚可與公瑾三十艘大船,百丈繩索。公瑾可將大船用繩索接連一處,以防風浪,朕再給公瑾十日水糧。若爾等命不該絕,當可在爾等身後,萬裏海域,尋得蠻荒萬島。」

呂布這話一出,周瑜等人紛紛暗喜。有三十艘大船及十日糧水,還真不怕會葬身大海。

可是便在周瑜要答應時。呂布又說道:「不過……公瑾當先答應朕一事。」

周瑜與周泰等人聽后,心中紛紛大罵:呸。就知道你沒這麼好心。

不過現在聽聽呂布要求也無妨。於是周瑜便忍着怒氣問道:「汝有何要求?」

呂布說道:「爾等盡出自大漢之民。公瑾日後便是率眾在萬裏海域打下萬島蠻荒,亦要記得,爾等皆是漢人。朕之要求,便是公瑾日後不管行至何處,在何處建邦立國,皆要教爾等子孫,自視為漢人。」

周瑜等人並不明白呂布為何要他們自視漢人。不過這要求並不過份,因為吳國建國不過一年就被滅了,且原本這些人也是漢人,視自己為漢人並不過份。

於是周瑜便答應了:「若就此要求,瑜可在此立誓。吾等日後無論行至何處,皆自視漢人,若違此誓,不得好死。」

呂布聽后大笑到:「哈哈哈……如此甚好。朕與公瑾一言為定。大海茫茫,風浪無情,但願公瑾珍惜身體,若不能活到再見朕一面,便有辱公瑾之才。」

周瑜也對呂布說到:「呂奉先。你我雖仇深似海,但若再有機緣與汝一戰,那時瑜若再輸,便不計前嫌,盡率部眾相投。」

呂布大喜:「好。一言為定。」

周瑜也道:「一言為定。」

於是呂布便命人將十日之糧水裝載在三十艘大船上,並用繩索將大船接連一處,交與周瑜及其五千殘兵。周瑜得呂布支援,便率五千殘軍往南去尋萬島荒蠻。

周瑜果然志達才厚,數日之後,當真尋到『八打雁』大島(呂宋島即菲律賓)。

而此時周瑜來到這裏,無異於是『穿越』了。只是周瑜穿越的不是時間,而是文明。漢人先進的文明,於八打雁大島來說,是里程碑的文明進步。

而且周瑜不只是『穿越』了文明,還是帶着五千精兵去『穿越』。所以可想而知,有漢人先進的文明,以及五千不顧生死的精銳,周瑜很快便征服了這第一片島嶼。並用數年時間,打下萬裏海疆,(東至後世新西蘭,西至馬六甲海峽,北至呂宋島,南至澳洲。)海域綿延不絕,大小舟船數萬,橫行其間。並於爪哇東南尋得澳洲,建立東漢國。而後又與後來的諸葛亮再次聯合,對抗呂布。

且說呂布消滅東吳,擊潰周瑜殘軍,迫其遠渡重樣,去尋東南萬島。隨後則留兵一萬,於夷洲收服山民,開荒屯田。並將夷洲劃歸交州管轄,設淡水縣,隨後便帶兵回交州,大軍往長沙行來。且一到長沙,便頒下詔令,以西蜀無故侵佔武陵、零陵二郡為由,舉兵進攻武陵。

兩軍一開戰,武陵守將李蒙不敢迎戰,閉門死守,並急向成都告援。西蜀劉協得知呂布消滅孫堅,兵歸長沙,進攻武陵,急忙召集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時劉協雖得蜀地,只是劉璋舊部依舊有人不服,時常暗中作怪。這呂布兵至長沙,進攻武陵。諸葛亮便在武陵、零陵二郡的意見上,與其他蜀臣有分裂。

降臣王累便先奏到:「皇上。當初呂布受傷,高順為帥,與孫堅有停戰協議,將長沙、武陵等四郡交與孫堅。諸葛丞相卻乘高順退兵之際,攻佔武陵、零陵二郡。吾西蜀與呂布有邦交,此二郡本不為吾蜀國所有,實不該為此與呂布翻臉。今呂布已滅孫堅,大軍數十萬兵臨城下,所要武陵、零陵二郡。臣以為當遣使者往去說和,將二郡還與呂布,兩國罷兵才是。」

諸葛亮聽了便反對到:「皇上。王侍郎此議不妥。呂布與蜀國邦交不過權宜之計,且那時吾國有南蠻之患,故而兩廂罷兵,建邦通商。今呂布已滅孫堅,吾蜀國亦平南蠻。為實者,當廣修險關,勤兵勸民,武練兵事,方可抵擋呂布。武陵、零陵二郡不過呂布出兵之借口耳,便是吾蜀國忍讓,歸還二郡,呂布也必會再尋他事來攻。歸還二郡無異於割肉喂虎,資敵縱容。臣以為,唯今之計,當招撫巫溪王沙摩柯。其地近臨武陵二郡,可令其領蠻兵出五溪助守武陵、零陵。而後可再招南番王孟獲,領蠻兵與吾軍聯合,出兵牂牁zangke,共抵呂布。亦可再遣孟達將軍兵出巴西,擾亂漢中,以分散呂布精力。而後可再遣使者,攜帶重金,往唐羌唆使羌人攻擾涼州。如此熟路兵馬,方能抵抗呂布攻勢。」

王累反對到:「皇上。呂布強橫,不可輕易為敵。今蜀國新定,不該為二郡,而與呂布對抗。丞相所言,臣以為有所不妥。沙摩柯、孟獲雖表歸降,只是此二人皆蠻夷,不可輕信。國家之大任,豈能交與蠻夷。再者。巴西之地,兵事守之尚且不及,如何還能出兵攻擾漢中。若再教唆唐羌攻擾涼州,呂布必然大怒。那時如何能擋呂布鐵騎。何況武陵、零陵二郡本非西蜀所有,當歸還與呂布,以免受人口實。」

諸葛亮則極力要求與呂布對抗:「呂布心志不小,前者伊籍入川時,便已說過。待平了孫堅,便來與西蜀爭天下。今孫堅已亡,西蜀不可獨安。唯有練兵演武,聯合四方羌蠻,方可與呂布對抗,若是一味退縮,呂布必然步步逼近。望皇上三思。」

劉協聽得苦惱。便向一旁心腹重臣王允問道:「王卿以為當如何?」

王允如何不知道呂布厲害。心中雖然有心與呂布抗衡,可是衡量再三,還是認為現在西蜀暫無力與呂布對抗,便是聯合南蠻西羌,怕是也無法抵擋呂布進攻。不過王允也知道諸葛亮厲害。便對諸葛亮問道:「諸葛丞相以為,若與呂布對抗,勝算幾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新呂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新呂布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7章 蜀臣先天不和,諸葛孔明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