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變化

35.變化

而鄭文此時卻是出了御書房,站在殿檐下,望着外面被大雨事掠過的天空。

心裏在想的,卻是這帝陵一案,到底查與不查呢?

查不查,站在鄭文的立場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一方面,朝中已然有更大的事情發生了,這案子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然降至最低,最多也只是些腐儒、宗室等會有意見,但這些顯然已不能傷鄭夕分毫。

另一方面,鄭文天然處於不敗之地,這件事到目前為止,最後無論是誰做的,他都可以順勢打擊這些勢力。

此時,這案子停下來,不查了,那麼這鍋無疑會摔在唐王鄭郊身上,順帶也扯上周王鄭桐,那麼這二人無疑會成為此次這件事中最大的輸家,鄭文也能順勢打擊這二人的勢力。

查吧,又不知道會扯出什麼牛鬼蛇神,鄭文的心裏也沒底。

但想了想朝庭的局勢,鄭文還是決定查到底。

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因為馬元一案後續扯出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這案子影響力太大了,朝中的阻力必然也會很大,鄭文希望查帝陵一案幫其分散些注意力。

另一方面,帝陵一案,現在已經三位親王親自下場了,這案子一查,必然會分散他們大部分精力,也省得他們在朝中給鄭文搗亂。

對比查與不查,鄭文所受益的大小,顯然查更符合鄭文的利益。

而且還要大張其鼓的查,至於些許名聲受損,鄭文完全不在乎。

而跪在雨中的郭成,則被送回了郭府,鄭文到底還是沒有見他。

……

在御書房中,鄭文對黃安說:「大伴,擬詔:鑒於帝陵一案情況更加複雜,朕身為先帝之子,一定要給先帝一個交代。著宰相劉健為正使,宗正卿宋王鄭昭、燕王鄭庄、京營節度使秦飛為副使,著六部及督察院各派一人為副手為旁觀,朕一定要查出一個結果來。」

黃安聽了,心中卻是不明白,陛下為什麼要把這麼一件還算隱密的事鬧得人盡皆知,但他卻不敢問,手上的動作卻不慢,飛快的就擬好了詔書。

鄭文看了看,說道:「發下去吧!」

當天朝野盡知,謠言也滿天飛。

……

刑部。

周闊聽了這封詔書,遂開口對郭懷說:「陛下這是在幫我們分擔壓力,我們要抓緊時間了!」

郭懷聽了,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陛下這是用心良苦啊!我們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二人遂更加努力的工作。

進駐戶部的左都御史在聽了這封詔書之後,也是更加努力的徹查整個戶部,因為這封詔書一下,他就成了戶部最大的官了,官面上再無掣肘,他能更好的理順戶部,他心裏只剩下滿滿的感動,陛下是用心良苦啊!

……

而宰相劉健聽了,沉思了一下,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

而京營節度使秦飛聽了,良久才自言自語道:「陛下是越來越老道了!」

……

而宋王府。

宋王鄭昭聽了,沉默了一下,才開口對左右說道:「唉,我這把老骨頭終究還是涉入朝局了!」

宋王鄭昭,四十二歲,鄭文便宜父親的同母弟,深受先帝的寵愛,受封宋王,署理宗正寺,長年居於京城。

但誰又知道是不是先帝的忌憚呢!

……

而燕王府。

鄭庄與孫曉相對而坐。

鄭庄聽了這份詔書,沉默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先生,這是為何?陛下要把這件事弄得人盡皆知,難道他不要名聲了嗎?」語氣中有一絲惶恐。

孫曉聽了,沉思了好大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王爺,依我看,陛下這是轉移注意力。」

「哦,先生,這何從說起?」鄭庄又開口問道。

「王爺,現在朝中的大事就兩件,一件是帝陵案,一件是馬元一案,。先前帝陵案無疑是最大的事,但隨着馬元一案調查的深入,牽扯的官員越來越多,涉及的利益也越來越大,遇到的阻力也會越來越大,馬元一案成功的蓋過了帝陵案,成為眼下朝中最大的事,這畢竟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

「而陛下呢,他眼中最關心的無疑是馬元一案,其次才是帝陵案,畢竟馬元一案才是關係到他切身利益,帝陵案他早於立於不敗之地。至於損失些許名聲,在他看來,無觀大雅。」

「而陛下大張旗鼓的審理帝陵案,則是人為的轉移注意力,他要把天下人的目光強行轉移到帝陵一案上,這樣一來,則更方便馬元一案的審理調查。雖然這樣做,對朝中官員來說可能並無太大作用,但是還是有些許作用。」

孫曉聽了,遂開口道。

鄭庄聽了,點了點頭,表示他明白,才又開口說道:「是不是還用這件案子拌住孤等三位親王,不讓孤等三人在朝中給他添亂?」

孫曉聽了,沉思了一下,遂點了點頭,才開口道:「王爺說得不錯,陛下確實有這方面的意思,這次我確實沒想到。」

孫曉其實早想到了,但他能是不說,謀士要學會藏拙。

鄭庄聽了,又才開口道:「難道陛下還不信任孤……」這句話還沒說完就住口了。

頓了一下,鄭庄才又說道:「這帝陵一案,到現在是更加撲朔迷離了,先是孤的好七弟是主謀,接着又把孤的好二弟拖下水,搞不好孤也會被拖下水,你說,孤要怎麼辦才能趟過這灘混水?」

孫曉聽了,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才開口道:「王爺,你已身在局中,想出來,太難了,而這局勢是撲朔迷離,你只能是盡觀其變,小心應付,我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鄭庄聽了,點了點頭,遂開口說道:「跟孤想得差不多。你說,今天在禮部大堂上,那薛安說的是真的嗎?」

孫曉聽了,開口道:「不知道,但是真是假顯然並不那麼重要,顯然周王爺已經被拖下水了。」

鄭庄聽了,頓時哈哈大笑……

孫曉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

而周王府。

周王鄭桐卻是有些氣急敗壞,在大廳中已砸了不少的茶杯,口裏還不停的說:「鄭郊你這個小雜碎,孤跟你勢不兩立……」

周圍的人卻是不敢上前勸阻,直到一個身材有些矮小、相貌平平差不多五十歲的人到大廳里,才勸住正在發火的周王鄭桐。

這人正是鄭桐的首席謀士陶華,是一落地書生,深得鄭桐的信任,遂他才勸了一下,鄭桐就順勢停了下來。

待坐定,鄭桐就率先說:「先生,孤這次是大意了,沒想到會被老七給陰了,孤這次怕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陶華聽了,點了點頭,才開口說道:「王爺這次,的確是被陰了,但這手段卻是下作,王爺怕是早被盯上了,卻非大意所致。」

鄭桐聽了,沉思了一下,才開口道:「先生,你說,這件事到底是誰幹的?」

陶華聽了,沉默了一下,才壓低聲音的說:「王爺,依我看,這件事八成是燕王爺所為!」

「什麼?你說什麼?你說是孤大哥乾的。」鄭桐一聽,頓時就炸了。

「何以見得?」鄭桐又一問。

陶華聽了,點了點頭,過了好大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王爺,這件事在京城,只有四個人有能力悄無聲息的完成。陛下,王爺,燕王爺,唐王爺。」

鄭桐聽了,點了點頭,默認了。

「陛下不可能,他不可能這樣做,也不需要這樣做。」陶華又說道。

鄭桐點了點頭,默認了。

「唐王爺本來是最不可能的,因為他身受先帝的寵愛,但幾乎所有的所謂的證據都指向他,但這顯然表明這事不可能是他做的,因為如果是他做的,他不能留下如此多的所謂的證據,那麼顯然這件事是有人故意栽臟他的。」

「而且,今天鬧這麼一出,王爺您被唐王爺拖下水了,無論禮部大堂這件事是不是唐王爺主動做的,都從側面表明這件事不是唐王爺乾的。」

鄭庄聽了,點了點頭,臉上有些許明悟之色。

陶華又接着說:「王爺,禮部大堂今天發生的這件事。如果是唐王爺主動做的,那麼就表明唐王爺是想拖你下水;如果不是唐王爺主動做的,那麼就是幕後之人做的,目的嘛顯然是想把帝陵一案的鍋扣在王爺與周王爺的頭上。那麼,他就安全了,永遠不會有人發現,發現了,也奈何不了他。」

「而且,這四人中,不是陛下,不是唐王爺,也不是王爺你,那麼就只能是燕王爺了!」

「而且按照誰受益,誰就是主謀的論斷,也只有燕王爺合適,陛下不提,唐王爺與王爺您的利益受損,不就是在變相的增強燕王爺的實力嘛。」

「至於燕王爺的目的,怕不是這個,只是燕王爺最終的目的,老夫是猜不到。」陶華又說道。

鄭桐聽了,精神是一陣恍惚,良久,才開口說道:「先生的分析是一針見血啊,確實如此,也只有孤那好大哥才最有可能!」

「只是沒想到,孤那好大哥竟然有如此之深的城府,看來孤今後,要好好防備他了,別再被陰了,還不自知。」

鄭桐又接着說:「先生,孤那好九弟已大張旗鼓的查了,孤知道他的目的,但你說,孤該怎麼辦?」

陶華聽了,沉思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王爺,陛下是想把你們三位王爺罩在這案子中,這是陽謀,也是大義的好處,你掙脫不了,只能主動參與進去,靜觀其變,看能否為自己謀些利益。」

鄭桐聽了,點了點頭,才開口道:「也只好如此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跛腳的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跛腳的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35.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