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作為皇子,誰不想奪嫡?能如何照應?顧延年心想皇上這是不想做任何決定,就打算讓這局面持續下去!

他是在逃避,可顧延年也不敢追問,應一聲告退。

皇上看着奏疏,捏了捏眉心,想得片刻站起來,扶著太監的手走入內室歇息。

如今這狀況他真不敢死,只能巴望自己多活幾年了,這樣才能有時間安排好後事,省得因為一時做錯選擇,導致大燕衰敗。

「那大補藥呢?」

「來了。」太監捧上來,「皇上不怕苦了?」

再苦也得喝下去,皇上咕咚咕咚幾口喝了個乾淨,往床上一躺閉目睡覺。

在宋瑞被封為靖王搬至靖王府之後,隨之就有一道聖旨命紀廷元出京去安撫,安置各地流民。

紀彰大為吃驚,看着兒子:「你何時寫的《流民說》,我怎一點不知?」

廖氏道:「你知才怪了,他一天到晚想什麼,我們誰能曉得?」嘴巴里嫌棄,卻命小廝又多帶幾件衣物,「馬上天就涼了,切莫讓他凍著,一旦外出記得隨身攜帶兵刃,那些流民啊有些餓得瘋了,指不定上來就搶東西,可不能讓廷元傷著!」

母親時常呵斥,但這瞬間,紀廷元曉得母親還是很疼愛他的,只是自己平日言行不討她喜歡。

「娘,您放心,又不是去什麼兇險之地,我是為協助當地官員。」

「反正你記得事事小心,你這性子啊。」廖氏忍不住想抹眼淚,她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個毛頭小子,還未長大。

紀瑤拉着母親的手:「哥哥多聰明啊,才不會有事呢,一定會平平安安!」哥哥就是看着混,其實做事都有自己的章程,跟前世一樣,此事辦成的話,等到回京就會陞官了。

還是妹妹了解他,紀廷元笑一笑:「瑤瑤,我會帶禮物給你的。」

千萬別是什麼瓷娃娃,至於珠寶,她如今也不太熱衷,紀瑤道:「我要建州的筍乾,聽說極為鮮美。」

小饞貓兒,紀廷元笑:「好,給你帶夠,」叫小廝拿上行李與父母作別,「如無意外的話,明年三月應能回來,父親,母親保重。」

紀彰捨不得這兒子,只是男兒志在四方啊,他拍拍兒子的肩膀:「在外做事要謙遜,別一意孤行,要從善如流,那些官員都是經驗老道之人……」正說着,聽到小廝稟告,說謝鳴珂過來紀家了。

定是姐姐擔心哥哥,紀瑤疾步迎上去,甜甜道:「姐夫,可是姐姐叫你來的?」

「就算玥兒不讓,我也得來。」謝鳴珂笑,拿出兩雙鞋子給紀廷元,「她做了給你的,正好用得上,你此去行遍五州,怕是鞋底都要穿個洞,」又叮囑,「倘若有什麼難題,可去找蔣進坤蔣老爺,他與我們謝府頗有淵源,定會相助於你。」

蔣進坤乃三朝元老,因體弱之故提早致仕,居於建州與么兒同住,紀彰大喜:「快謝謝鳴珂!」

「多謝妹夫。」紀廷元道謝,心裏並不在意,他一向驕傲,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不過謝鳴珂確實是出於好意,「妹夫,請帶話與大妹,讓她好好養胎。」

「好。」謝鳴珂微微一笑。

不再耽擱,紀廷元與眾人告辭,出門而去。

紀瑤看着門口微微發獃,紀廷元離京,楊紹應該也知曉吧,但是他竟然沒有來呢,說起來倒是有月余未見了。

他是很忙嗎?

然而紀廷元卻在街上看到了楊紹,他與都察院左都御史陶思順正從一家茶館走出來,二人言笑晏晏,似乎說得極為愉快,正當上去想寒暄幾句以作告別,目光卻被他腕上一條長命縷吸引了注意。

因楊紹拿着酒囊,寬大的袍袖滑落下來,一覽無遺。

紀廷元發現這東西跟自己戴得一模一樣。

這是今年端午妹妹送與他的,末端串了幾顆白色的珠子,楊紹那根唯一不同的就是珠子的顏色。

那肯定是出於妹妹之手!

他時常在外喝酒不太著家,上回紀瑤同父母交代一事他是絲毫不知,但此時馬上就想到了楊紹送給妹妹的貓,還有之前的烏龜,忽地有所了悟,看來妹妹與楊紹是兩情相悅,那這侯爺可不是要成為自己的二妹夫了?

心頭不由歡喜,想上去說話,結果就這片刻功夫,楊紹已經坐入早就停在門前的馬車裏,往前而去。

也罷,等回來再見也不遲,紀廷元轉過身走向城門。

………………

七八月連着乾旱,京都轄下竟爆發了蝗災,農人們顆粒無收全都湧向京都討口飯吃。

紀瑤這日剛看完姐姐從謝府回來,只見在白象街一帶撐起了棚子,許多流民在此地排隊,頗是擁擠。

她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對轎子外面的木香道:「你去看看怎麼回事。」

木香忙就去了,過得會兒稟告:「姑娘,是周姑娘呢!」她對這周姑娘的印象也挺好,上次在玉滿堂仗義執言不說,在侯府也與姑娘在一起賞花,「周姑娘買了好些米在施粥,個個都誇她是活菩薩。」

周良音因得過皇上賞賜,錢財不缺,前世也曾做過施粥一事,只是並不順當,雖然結果是好的。

紀瑤沉思片刻,從轎中下來。

「姑娘要去何處?」

「去看看周姑娘。」紀瑤扶著木香的手,繞過流民一直走到那棚子裏。

周良音為方便行事,打扮得極為利索,渾身上下並無任何首飾,烏髮束成圓髻,插一支木簪,越發顯得清麗無雙。

見到紀瑤,她很是驚喜:「紀姑娘,好久不見!你是來找我,還是正巧路過此地?」

「我是從姐姐家回來,聽說你在施粥前來相看。」紀瑤往前對周良音這番行為不屑一顧,覺得她是在沽名釣譽,利用父親的清名為自己招攬人心,但現在她並無異議,但是這次因為謝明姝必將參與之故,她倒是想藉機剷除這個隱患,省得以後再出來禍害姐姐。

「周姑娘宅心仁厚,我欽佩不已。」紀瑤微微一笑,「我想出一份力,不知周姑娘可會介意呀?」

「怎麼會介意,你來才好呢,可以相助更多的災民。」周良音拉着她的手,「我就曉得你有一顆善心。」

唉,她真談不上有什麼善心,尤其是前世……不過周良音今世為何那麼信任她?紀瑤摸摸臉,十四歲的自己就那麼討人喜愛嗎?

看她一臉莫名,周良音莞爾,她覺得紀瑤有種嬌憨不自知的可愛。

「木香,」紀瑤從荷包里拿出銀子,「你去糧米鋪買五十斤米來,叫他們馬上煮起,速速送來。」

「是。」木香立刻答應。

她快步而去。

紀瑤與周良音站在一起,看她有時見丫環顧不及,甚至親自去盛粥交與流民,語氣溫婉,不由想到周良音的家世,她或多或少是受了周大人的影響吧?她上前兩步,給周良音擦擦衣袖上沾到的粥米:「周姑娘,流民甚多,我們應該小心些,省得引起動亂。」

周良音一怔,半響道:「多謝提醒。」隨之便與丫環耳語幾句。

今日不止周良音還有別的富人施粥,故而街道上頗是雜亂,楊紹作為五軍都督,為京都城內安寧前來巡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被侯爺惦記上 卷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我被侯爺惦記上 卷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