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常見異讀單字)

四川方言(常見異讀單字)

常見異讀(單字)

瓮——使陷入其中,使沉入其中。瓮:weng,四聲

盧——綠(音盧)

嗷——咬(音襖)

嗆——象,異讀

爪——踹,蹬,踢,爪:zhua,二聲

爪——啄,爪:zhua,二聲。「爪爪」又指鈎狀的突出物,因鳥嘴一般呈鈎狀。

迢——跑,奔跑

標——射,噴

老——拿,扛

擱——放,放上。擱:讀作「科」。

躂——摔,使勁往下砸

扒——爬,攀爬

躬——躬身鑽進或鑽出,躬:讀作gong(貢)

敲——敲,讀作kao(尻)

哈——傻,哈:ha,二聲

哈——餿了。哈:ha,一聲。例「這飯都哈了」意為「這飯餿了」。

哈——下,「下」字讀作ha,四聲,比如「整一下」,「看一下」,「說一下」。比如:「勒哈」就是「這下子」的

意思。本書中為了表現效果有時會直接以「哈」代替「下」字。但「下去」「下台」「下面」的「下」仍然讀xia,和普通

話一樣。比如四川球迷常說的「下課」就完全和普通話一樣。

哈——撥,刨,哈:ha,一聲。比如「砂鍋里炒葫豆——哈不開了」

氣——去,有時又異讀為「踥」或「際」。比如「你到哪點迄?」就是「你到哪裏去?」的意思

切——去,到,往。本作「朅」或「踥」,為易讀易認改作「切」。比如「你踥哪點?」就是「你踥哪裏?」的意思

。切:qie,四聲(怯),在句中表語氣的時候也可讀一聲,但較少用。

跡——去,「去」的異讀。

擂——滾,擂:音lui(普通話中無此發音),一聲。註:普通話中凡是音為lei的,四川話中一律讀作lui

供——撫養,贍養。供:讀作jiong(扃),一聲。

奪——戳,捅

骯——響,本字作左口右昂

盧——綠,「綠」讀作「盧」。

撇——差,孬,不行

黑——黑色。音與說話時的「嘿嘿」相近。不讀hei,發音介於he與hei之間,二聲。

花——劈,砍

活——使刺痛,發癢。原字作「蠚」,如「活麻」

的——的,讀作「里」,一聲。

頭——表方位,相當於「里」「面」。如「屋頭」意為「屋裏」,「墳山頭」里為「墳里」。

賊——賊,「賊」字川話中讀zui(嘴),二聲。普通話中zui音無二聲,「嘴」作三聲。

喊——叫。有時用於組詞,如「喊聲」意為「萬一」「如果」;「硬是喊」意為「實在是」

默——心裏暗想。川話中「默」和「麥」讀音一樣,發音介於me與mei之間。如「默一哈」意為「想一下」。

擱——擱,放置。擱:ke(科),異讀現象。不讀ge。

倒——到,四川方言中的異讀。「到」字很多時候讀成「倒」。另外「倒」用在動詞之後作副詞,相當於「著」,如「看

倒」意為「看着」

寒——咸。四川方言中的異讀。「咸」讀成「寒」。

抻——伸,讀作「撐」。如「抻懶腰」讀作「撐懶腰」。四川方話中「伸」與「抻」讀音含義相近,都讀作「撐」。

住——做,做事情。異讀現象。如四川方言「做事」要說成「住事」。

安——淹。如「那個人遭水安死了」意為「那個人被水淹死了」。

安——安,安放,擺放,擱置,蓄意。如「把桌子安一哈」意為「把桌子擺放一下」。「安起心」意為「存心」

胡——胡(服)。四川方言hu一律讀成fu。如胡、湖、葫、戶等字均讀成fu,聲調不變。

木——蠢,笨,痴傻;麻木。木:mu,四聲。川話中說「木頭」或「樹木」時反而讀作二聲。只有當變時「蠢笨」的意義

時讀四聲(與普通話一樣)。表示「麻木」的時候可以只說「木」,可讀二聲或四聲均可。

革——割,划。革:ge,讀時介於ge與gei之間,二聲,而與普通話的ge不太一樣。又寫作「格」。如「他把豬兒一刀兒革

死了」意為「他將豬一刀殺死了」。

折——摘。如「折柑子」意為「摘柑桔」。與古詩「有花堪折直須折」中的「折」字意同。

擇——挑選。擇:ce,二聲。而不讀zhe。川話中無翹舌和不翹舌之分,一律為不翹舌發音(兒話音出外)。

撇——掰,將東西掰斷;或指形狀很彆扭。如「撇菜葉子」意為「把菜葉掰下來」。

孬——很差,孬:pie,四聲。注意不讀nao。如「孬得很」意為「差得很」

爪——踹,蹬,踢,爪:zhua,二聲

爪——啄,爪:zhua,二聲。「爪爪」又指鈎狀的突出物,因鳥嘴一般呈鈎狀。

敲——敲,讀kao(尻),一聲。如「敲砂罐」意思即「槍斃」的意思

甩——扔,丟掉,搖晃;抽,鞭打。如「把垃圾甩了」「甩他幾鞭子」。

岩——岩。川話中「岩」讀ai(皚),二聲。如「岩芊」讀成「皚芊」;「岩岩」讀成「皚皚」。

胯——胯。胯:讀作ka而不讀kua,聲調一致。

拗——動,晃動。拗:niu,四聲。如「你拗啥子?」意為「你動什麼?」

拶——擁擠的擱置,如「東西到處拶起都是」意為「東西到處擺滿了」。拶:za

扏——擰,引申為雙方意見不一致,鬧彆扭。扏:jiu(九),不讀qiu。如「把衣服上的水扏干」,「話說扏了」。

揪——抓,捉

窊——凹陷,中間比兩頭要低。窊岩岩:指呈弓形或上部比下部更突出的懸崖。

揍——堵,塞,「揍倒起」意為「堵住」「塞住」

攘——向里填,裝。攘:音讓。如「攘香腸」意為「灌香腸」。

穰——軟,穰:本指柔軟的果肉等

融——軟

交——遍,如「到處找交了」意為「到處找遍了」

橋——拱起,不平,也作「喬」。

凳——立起,豎起

癟——癟的,扁的。癟:bia,二聲,而不讀bie

印——量,斟;澆水,灌溉。

捱——拖延,磨蹭。如「捱倒起緊倒不來」意為「磨蹭著始終不來」

梭——滑,滾

胎——承擔,承受

賞——責罵,責打,「賞你幾掟子」意為「打你幾拳」。

啹——吮吸,啹:ju,川話中不讀j后的u不讀「迂」而讀「烏」。

挼——揉搓,挼:rua,二聲,不讀luo

挼——不結實,松垮的樣子,挼:rua,三聲。

揜——覆蓋,掩上,撒上。揜:yan,三聲

面——在上面鋪上一層,如「面路」意為「鋪路」。

慫——倦縮成一團的樣子,慫:song,二聲

捴——推,頂,捴:song,三聲

鬧——葯,毒。如「鬧葯」即「毒藥」;「鬧倒起了」意為「中毒了」。「鬧人」意為「使人中毒」。

杵——拄,如「那個老人家杵起棒棒過來了」意為「那個老人家拄著拐棍過來了」

碼——堆放

約——被約束被壓制,處於難受的處境。如「約起了」意為「被人壓制」。另:四川話中「約會」的「約」與「葯」讀音

一樣,均讀yuo

撿——拾取,又引申為學習模仿

虛——害怕,膽怯。如「我虛了你了」意為「我怕了你了」。

告——試,嘗試;掩埋。如「告一哈」意為「試一下」。「把東西拿去告了」意為「把東西拿去埋了」。

旁——碰,碰到。旁:pang(耪),三聲。如「腦殼遭桌子旁了」意為「頭被桌子碰了」。

馬——板著(臉),如「馬起一塊臉」意為「板著一張臉」。

撓——用肩膀扛東西。撓:lao,可讀作「老」或「撈」。非是普通話的「撓(抓)」的意思。

摳——抓,撓,摳

中——直上直下的捶擊,衝擊

哽——卡住;囫圇吞咽,狼吞虎咽。如「機器遭哽死了」,意為「機器卡住了」。「勒幾個老二哽了幾大碗飯」意為「這

幾個傢伙狼吞虎咽的吃了幾大碗飯」。

倆——滑掉,分開。如「倆不脫」意為「丟不掉」。倆:lia,三聲。

跐——被卡住或壓住並移動。如「他被石頭跐倆嘿大一塊皮」意為「他被石頭擦掉很大一塊皮」。

吆——通過吆喝或手勢驅趕。如「吆牛」,「把雞吆過來」。

阿——碾,壓。如「那個人遭車阿死了」,意為「那人被車壓死了」。阿:a,讀音近似「嗯啊」兩字連讀。

跜——踩。跜:ni(泥),一聲

跒——跨。跒:qia(恰),三聲。

跘——碰,跘:讀作「叛」。

跐——碰擦,刮擦,蹭。跐:讀作「痴」。

搣——掰,抉,拗斷。搣:mie,讀作一聲。原為四聲。

蔑——斜着眼睛看,表示恨意或不高興。蔑:mia,二聲,而不讀mie。如「蔑眉恨眼」。

暗——猜測,估計。暗:an,三聲。如「我暗他不敢來」意為「我猜他不敢來」。

揞——遮掩,隱藏。「做了壞事揞不住」。

暗——遲,晚。暗:an,四聲。如「倒早不暗」意為「不早不晚」。

榨——壓,重壓。如「榨秤」「那個人被石榨死了」。

說——說,川話讀成「索」。

慪——生氣,悔恨

憂——留心,在意,糾纏,老是想着。如「憂倒起」意為「老是想着」

撇——別,掰,嵌進

焮——比,比較,映襯。焮:讀「幸」。如「他寫的字和你寫的一筆,就把你的焮下去了。」意思是「他的字把你的字比

下去了」。

談——說。如「談婆娘」意為「為男方說親」。常常異讀為「嘆」。

嘆——說。如「他是恁克嘆的」意為「他是這樣說的」。又如「嘆婆娘」專指男方找對象

咂——張嘴。如「咂口黃」形容「被人問住張著嘴答不上來目瞪口呆的樣子」,咂:本作「偧」,開張之意。

震——喊,吼。如「震一聲」意為「吼一聲」。

拈——用筷子夾東西。如「拈菜」。

撐——睜,讀作「撐」。川話中「撐」與「睜」「伸」讀音一樣。或作「抻」。

汨——沉入水中。汨:mi,四聲。如「汨在水頭」意為「沉入水中」。「栽汨兜兒」意為在水裏「扎猛子」

嗆——象,川話中的異讀,又可讀作「僅」。如「他黑嗆你」意為「他很象你」。本書中除了「嗆著了」「嗆水」之外,

其餘「嗆」字都作「象」解。

渾——即「橫」。蠻橫不講道理,或指小孩不聽話,愛哭鬧。渾:hun,二聲,川話中「橫」讀作「渾」。

吼——喘,喘氣。如「吼子」指貓,因為貓常常發出嗚嗚聲。「吼包兒」指患有哮喘的人。

甩——搖,丟。如「甩腦殼」意為「搖頭」。

咂——稀爛的樣子。咂:za,三聲。又引申為品德敗壞,如「那個人咂得很」,意為「那個人不會做人」。

跩——摔,zhuai,普通話為三聲,川話中為一聲。

毛——發火,生氣。如「毛了」意為「生氣了」。另外土匪黑話中「毛」意為「殺」。

冏——蜷縮,彎腰,冏:jiong,一聲

哄——騙,哄騙。

醒——腐爛發臭,朽壞

慪——生氣

起——刮掉或擦起物體表面上的一層,如「刀鈍了,起一下」。又有「形成」之意,如「人多得起堆堆」。

顧——關心,愛護,袒護。如「顧家」即顧念家庭。

方——使受窘,為難。如「方人」意為「故意為難人」。又如「他方你的」意為「他為難你的」

鋬——碰到,絆住,擋住。如「鋬倒了」意為「碰到了」。鋬:pan(叛),四聲。本書又作「襻」,意義相同。

款——碰到,絆住,擋住。

起——修建,如「起房子」意為「建房子」。

撮——用鏟子或其他扁口形器物盛裝東西。如「把地上的灰灰撮起來」。撮:cuo,二聲。

奏——堵塞,往孔洞裏塞盡。如「把管管兒奏倒起」。意為「把管子堵住」。

揉——一下一下地塞。揉:rou,四聲。如「一揉一揉的」意為一晃一晃的。

喝——騙,哄騙。如「你喝別個?」意為「你騙我?」當然,此外還有吃喝之義。喝:huo,或讀作ho,一聲。四川方言中

無e音,凡e均讀作o

狷——蜷縮,意同「冏」。狷:本讀juan,四聲,川話中讀一聲(捐)

瘋——玩,打鬧

軛——反覆擠壓。軛:e,四聲。讀時發音介於e與ei之間

昂——響,發出聲響,哭鬧。本字為左口右昂,讀作(骯)ang,一聲。因找不到形音都接近的字,因此只以音近的字來代替

。比如「喇叭不骯了」意思是「喇叭不響了」。

鬧——有毒性。如「鬧死了」意為「毒死了」或「葯死了」。「鬧人」意為「能毒傷人」。

殺——宰殺;插入,去往。如「殺館子」意為「去館子吃飯」。「殺偏了」意為方向偏了。

崴——扭傷,如「把腳崴了」,這個詞川語中與普通話完全一致。都念wai,三聲

盯——盯,看,盯:ding,本讀一聲,川話中也可以念二聲

照——照看,看守。比如「我迄照柑子」意為「我去照看柑桔園子」

摻——抽打,鞭打,摻:can,念三聲(慘),又作左手右產。

抽——推

墮——擱置,放下。又作「舵」

扯——奇怪,出乎意料,拉扯

抖——抖,念tou,二聲

杠——指來回亂跑,胡亂遊逛。如「杠過迄杠過來」意為「逛來逛去」。

杠——指舌頭僵硬說話利落。如「他喝了農藥,聲音都杠了」

台——才。「台」是「才」的異讀。如「勒克台妖言兒」,意為「這個才奇怪」。

得——才,特別地。使用率比「台」少。用作副詞。如「勒克得妖言兒」,意為「這個才奇怪」。

晃——搖,擺,晃:huang,四聲。如「晃腦殼」意為「搖頭」。

恍——混,不正經。如「恍恍」,恍:huang(謊),三聲。

車——轉,或使用能轉動的東西。如「車身逗走」意為「轉身就走」。「車腦殼」意為「轉頭」。「車窯罐」意為「做陶

器」

攏——到,到達。如「攏了沒得?」意為「到了沒有?」

含——叨,咬住不放。如「狗兒把骨頭含跑了」意為「狗把骨頭叨走了」。

吂——喂,往裏送。吂:mang,一聲。如「他老了,吃飯都要人吂」意思是「他老了吃飯要人喂」。

觸——電擊,如「那個人遭電觸死了」意為「那個人被電死了」。

展——挪,挪動。比如「你展一哈噻」意為「你挪一下」

發——因腐爛而膨脹;發財;發放東西。比如「死人發了」指死人身體腫脹了。

懣——滿,沒有剩餘空間。如「缸缸兒頭的水懣了」意為「水缸里的水滿了」。

悶——遮掩,藏住,即「捫」;喝酒時一口乾掉叫「悶」。如「他悶倒起,以為別個不曉得」意為「他把事情遮掩了,以

為別人不知道」。「把勒杯酒悶了」意為「把這杯酒幹了」。悶:men,一聲。

躄——跛,瘸。本字為左足右拜,躄:本音bi,四聲;川話讀bai,一聲。如「打躄躄」意為單足跳,為讀時方便本書寫作

「打挀挀」。

卡——塞住,嵌進,堵住。卡:ka,一聲。比如「眼睛遭渣渣卡倒了」意為「眼睛裏嵌進了灰塵」

卡——卡住,卡:ka,三聲。

襻——碰,如「襻彎」意為「奈何」。「哪個能把我襻得彎」意為「誰能奈何我?」

卻——卻,念成quo而不讀que

確——確,念成quo而不讀que。如「確實」讀成「quosi」(川話無翹舌,故「實」讀成si)

學——學,念成xuo,二聲。而不是xue。比如「學生」念成「xuosheng」。四川方言把「ue」讀成「uo」,如「學」、「

卻」、「確」等字。

遭——遭受,挨,花費,比如「遭球了」意為「壞事了」。「我買個電腦遭了五千」意為「我買一台電腦花了五千」。遭

:音鑿,川話中的「遭」均讀成「鑿」,而不讀一聲。

麻——抹,揩;麻木;欺騙。比如「把桌子麻一下」意為「把桌子擦一下」;「你麻不到我」意為「你騙不了我」;「喝

酒喝麻了」意為「喝高了」

殺——去,殺。除了有「殺」的意思,還有「去往」等意思。如「我們殺到那點去」意思是「我們到那裏去」

板——滾動,拗動,掙扎。比如「不要板」意為「不要動」。臨時前掙扎叫「板命」。

裹——糾纏,勾搭,勾結,混在一起。

炕——烘烤或用煙熏

窖——挖坑掩埋。窖:gao(告)。「窖」本指地窖,引申為打坑垵埋

斗——拼合,對接。如「斗在一起」意為對接在一起。

待——在,比如「我在這裏」說成「我待勒點」

熛——燒,本讀biao,四川話中讀作「piao」,二聲

款——碰,碰到,如「款倒了」意為「磕到了,擋住了」

盜——澆鑄,塑造。如「鍋兒是鐵盜的」意為「鍋是用鐵來鑄成的」。

的——泥,不讀de,而讀li或ni,一聲。四川話中n與l無區別。比如「我的鞋子」要說成「我泥還子」

哈——傻,哈:ha,二聲

哈——餿了。哈:ha,一聲。例「這飯都哈了」意為「這飯餿了」。

哈——下,「下」字讀作ha,四聲,比如「整一下」,「看一下」,「說一下」。比如:「勒哈」就是「這下子」的意思

。本書中為了表現效果有時會直接以「哈」代替「下」字。但「下去」「下台」「下面」的「下」仍然讀xia,和普通話一

樣。比如四川球迷常說的「下課」就完全和普通話一樣。

哈——撥,刨,哈:ha,一聲。比如「砂鍋里炒葫豆——哈不開了」

茹——肉。茹:ru(如),二聲。

閃——搖晃,扭傷。如「把腰桿閃了」意為「所腰扭了」。

入——塞進,崴了。比如「腳入了氣」意為「腳崴了」。「他腦殼遭入倒肚皮頭去了」意為「他腦袋被塞進肚子裏去了」

入:ru(如),二聲。

葯——葯,葯:yuo,二聲,普通話里無此發音。「葯」不讀作yao而讀成yuo,這也是四川話最常見的異讀現象。

腳——腳,腳:juo,二聲。而不念成jiao

足——足。足:ju,不能讀成「駒」或「菊」。因川話中很多時候ü音讀成U。

擂——滾,擂:音lui(普通話中無此發音),一聲。註:普通話中凡是音為lei的,四川話中一律讀作lui

擂——沖,撞。音lui,二聲。如「他拿根棒棒向我擂過來」,意為「他拿了棍子向我衝過來」。又如「他遭牯牛擂了」意

思是「他被牯牛撞倒了」

掟——扔,投擲

矯——頑皮,淘氣。又作「狡」。如「矯筋兒」意為頑皮

仗——扔,投擲,仗:zhang,二聲

杵——挨近,拄。如「杵倒起」意為「挨着」或「拄著」。杵杵:指拐桿。

抽——推,搡。當說普通話里的「抽」時則說「扯」。

馬——板起臉,綳起;欺壓,欺侮。如「馬起臉」意為「板起臉」。「馬倒起」意為「欺侮」,「欺壓」。「馬乾吃盡」

意為「強橫霸道,強行欺壓」。

奪——戳,捅。本字作「剟」,為易認換作「奪」。。比如「奪脫」意為「搶落,搶下」

學——學,學:xuo,二聲,普通話無此發音。如「學生」念成「xuosheng」。凡是普通話音標註為e音的,川話中大都發o

音。如「確實」念成quoshi,但也有例外,如「缺」「瓜」都發音仍與普通話一致。

拽——不老實,張狂,另類,愛出風頭。比如「他嘿拽」意為「他很張狂,囂張」,拽:讀三聲。

拽——打,揍。拽:讀二聲。如「老子要拽人」意為「我要打人」。

拽——形容頭一點點的打瞌睡,如「拽瞌睡」(也作「跩瞌睡」),拽:讀一聲。

拽——把東西便宜轉讓或硬送硬賣,如「那個賣東西的估倒把幾個爛笳子拽給我」。

嗲——提,普通話中只有「嗲」字發音相同,嗲:dia,一聲或二聲均可。

改——解,解開。解:gai,音同「改」,如「解手」念作「改手」,「解放軍」念成「改放軍」

躬——鑽,擠,躬:gong(供),四聲。取音近字原則。

躬——彎著腰,同「弓」。

扒——爬,攀緣,如「扒樹子」意為「爬樹」。扒:ba,一聲。又如「扒起來跑了」意為「爬起來跑了」

捫——捂,用手遮覆

掹——捂,用手遮覆掹:meng(猛)

籠——套住,也引申為設套兒讓人鑽,使之限於不利的境地

揰——一下一下地捅,拌。揰:dong,三聲。又作「挏」。

跍——蹲,跍:gu(姑),一聲。比如「跍倒起」意為「蹲下」。(跍字本讀ku,一聲。)

窟——蹲,窟:ku,二聲,「跍」的變音

標——噴,射,指液體流速很快

鉚——塞墊,反目成仇。如「把枕頭鉚高點」。意為「把枕頭墊高些」。「他們搞鉚了」意為「他們弄得反目成仇了」。

捍——嵌入,如「他腦殼遭別個捍了一塊磚頭」意為「他腦袋被人用磚頭砸了」。

粑——粘,貼。粑:ba,一聲(巴),比如「粑貼子」。

啪——軟,啪:pa,一聲。比如「我餓啪了腳兒」意為「我餓得腳發軟」。

硬——硬(音en,四聲)

歪——脾氣不好,厲害。如「那個婆娘歪得很」意為「那個女人很厲害」。

硬——硬(音en,四聲),用在句子中的時候可加重語氣,如「硬是」,意為「實在是」。

摁——被硬的東西抵住,有壓迫感。

氣——去,有時又異讀為「踥」或「際」。比如「你到哪點迄?」就是「你到哪裏去?」的意思

切——去,到,往。本作「朅」或「踥」,為易讀易認改作「切」。比如「你踥哪點?」就是「你踥哪裏?」的意思。切

:qie,四聲(怯),在句中表語氣的時候也可讀一聲,但較少用。

跡——去,「去」的異讀。

咀——叮,咀:ju,一聲。比如「我遭蚊子咀了」意思是「我被蚊子叮了」。

非——很,十分,如「非冷」意為「很冷」,「非熱」意為「很熱」,又作「飛」。

溜——很,如「溜酸」意為「很酸」,「溜滑」意為「很滑」

幫——很,如「幫重」意為「很重」,「幫臭」意為「很臭」。又如「幫緊」「幫硬」等。

稀——很,如「稀爛」,意為「很爛」,「稀滑」意為「很」

黑——黑色。音與說話時的「嘿嘿」相近。不讀hei,發音介於he與hei之間,二聲。

稀——很,如「稀爛」,又叫「稀粑爛」。

多一——很,非常。如「他震得多一凶」意為「他吼得很兇」。

多們——很,非常。與「多一」互用。們:men,念一聲。

倒——表動作,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到位。如「看倒」。

倒起——表動作,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到位。如「看倒起」。

梗——阻塞,有抵觸。梗:en(嗯)

梗——完整,如「梗的」就是完整的。梗:geng,和普通話發音一樣。

逗——就,逗:dou(斗),四聲;比如「就是」說成「逗是」。

逗——戲弄,捉弄。逗:dou(兜),一聲。

迢——跑,走,逃走。在四川話里和「跑」、「走」的意思相近。比如「迢來迢去」意為「跑來跑去」或「走來走去」。

迢:tiao,二聲。另:「迢」可能是「逃」的異讀。

恍——粗心大意,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如「他恍得很」意為「他不務正業」。又如「恍恍」指粗心大意或不務正業的人

。恍:音同「謊」。

改——解,比如「解手」說成「改手」。「改小手」即解小手,指小便。對應的有「改大手」。

刮——用於動詞後作助詞,如玩颳了(完了),餓扁颳了(餓扁了),躂死颳了(摔死了)。用法與「求」相近。

咾—了:lao,音同「老」。比如「來了」要讀成「來咾」。本書為了方便閱讀,仍只寫作「了」。

耍——玩的意思,四川方言一般不說玩,只說耍

躂——摔,跌。使勁甩、砸。躂:da(達)四川話中有時也說「摔」,但發音為「zhuai」,且為一聲。比如「躂倒起了」意

思為「摔壞了」。由於川人收割水稻時要用力摔打稻穗,所以叫「躂穀子」,本書中寫作「撻穀子」。撻:da(達),不讀

ta

搵——浸,搵:weng(瓮),四聲,而不讀wen。指浸入或陷入。如「搵到水頭」意為「浸在水中」。「搵到腦殼哭」意思

是「埋頭大哭」。又如「瓮那瓮的哭」也是「埋頭大哭」的意思。

翁——掩埋,覆蓋,翁:weng,一聲。

昂——明察暗訪,查到。昂:ang,三聲。如「我昂到他偷東西」意為「我遇到他偷東西」。

碼——欺侮,欺壓,用強迫的手段佔取。如「他碼倒別個」意為「他欺侮別人」。

碼——估計,猜想。如「碼不實在」意為「弄不清楚」。

碼——堆,疊。如「把東西碼起來」。

角——一角錢,角:juo,普通話中沒有這個發音

角——尖角,角:ge,二聲。音與「鴿」或「國」相近,比如「三角形」,讀成「三鴿形」

白——白(音be,二聲),普通話中念bei或bai的字,四川話中一般都讀成be。比如:白,北。當然,念bei的還有「背」和

」憊」等。

倒——到(音倒,四聲),比如「看倒」或「看倒起」就是「看到」或「看見」的意思,此外也有「留神」「小心」之意。

抿——放在嘴裏但不咀嚼

斷(短)——截住,動詞,比如要叫人截住某人就喊「斷倒起」

革——割,切。音ge,四聲,但與普通話的「革」不完全一樣,介於「ge」與「gei」之間,普通話的音標是標註不出來這

個音的。

釅——濃,密度大

要——捆束,對帳,清點。要:yao(妖),一聲。「要帳」:對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鬼神秘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鬼神秘案
上一章下一章

四川方言(常見異讀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