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託付

第551章 託付

第551章託付

宮裏欲清查漢中冶的消息傳到丞相府後,讓諸葛亮有些頭疼地揉揉太陽穴。

北伐在即,自己又準備要前往漢中,所以有太多的事情要儘快做好安排。

漢中這點事情,自己一向相信馬謖,卻是沒想到竟然會在這個關頭惹到那小子的頭上。

漢中武庫新設,其中兵器的庫存,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由錦城這邊送過去封存起來的。

漢中府找漢中冶打造兵器,只不過是馬謖深知自己所圖,所以這才未雨綢繆,想早點做好準備。

只是馬謖和蔣斌,做法還是太過於着急了一些。

諸葛亮有些苦笑,如今那小子,身份早就不一樣了,哪裏還是願意吃虧的主?也就自己能讓他能微微低個頭。

從南中抽走五百精卒,已經算是讓他吃了個暗虧,把他的手腳束縛了一段時間,他雖忍下了這口氣,但心頭不順那是應該的。

這諸冶監可是靠着南鄉才起來的,偏偏在他心頭不順的時候出了這種事,他不跳腳就是怪事了。

想到這裏,諸葛亮吩咐下人一聲,「去,把蔣參軍請過來一趟。」

蔣琬很快過來了,「丞相,你找下官,可是有事吩咐?」

「公琰啊,你先坐,有個事,我得先與你說一聲。」

諸葛亮臉色有些疲憊,指了指座位,讓蔣琬先坐下。

「不知丞相要與琬說何事?」

蔣琬坐下后,開口問道。

「你家的大郎,可能惹到那小子頭上了。」

「丞相這是何意,下官不明白。」

蔣琬一愣,好一會都沒反應過來。

自家的大郎,不是在漢中么?

能讓丞相以「那小子」相稱的,天下唯有馮君侯一人,只是馮君侯,不是在越巂么?

「就是你家的大郎惹上馮明文了。」諸葛亮苦笑一聲,「那小子曾委託漢中冶打造一批兵器。聽說那批兵器的打造工藝極是繁瑣,要耗不少人力物力。」

「你也知道,去年我在漢中新設了一個武庫,以備北伐。幼常(馬謖)曾找了漢中冶,欲早些時日做好在漢中打造兵器的準備。」

「我估計著,漢中冶為了武庫的事,耽擱了那小子委託打造兵器的事情,你家的大郎,十有八九是卷進來了。」

雖然丞相說得有些隱晦,但蔣琬還是聽明白了,當下他就有些牙疼起來。

馮君侯這個人,怎麼說呢,大方的時候確實大方,萬金散盡都不眨眼,但小氣的時候,眥睚必報那也是正常,脾性甚是古怪無比。

「馮君侯是怎麼個說法?」

蔣琬懷着僥倖問了一句。

「他要問責漢中冶。」

明白了,看來這是真惹上鬼王了。

在惡鬼出世,妖魔橫行的地頭,惹上馮鬼王,自家的大郎是怎麼想的?

蔣琬長嘆了一聲,「琬能否問一聲,這大郎犯的罪責是什麼?」

諸葛亮明白蔣琬的心思,當下便說道,「公琰不必擔心,這罪其實也不算大,只是越巂太守府私下裏定製的兵器出了些問題。」

「而且這批兵器,原本還只是馮明文私下裏委託給他家的部曲打造的,非是軍中制式兵器,真要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蔣琬聽了,點了點頭,「如此就好。既然不是什麼大罪,那就讓大郎吃些苦頭也好。」

「公琰何出此言?」諸葛亮本還有勸說蔣琬之意,沒想到卻是聽到這話,於是就有些吃驚地問道。

「丞相有所不知,大郎雖久讀經書,但為人卻是過於方正,不知權變,且自視過高,不懂務實。上次琬讓他去漢中冶任職,他還嫌那是內宮之職,非是正途。」

「此次做出這等事來,想來也是因為覺得武庫乃是國事,馮君侯委託之事乃是私事,故這才犯了過錯。」

「他卻是不知,武庫既是國事,那丞相自有安排,故在丞相未明令徵調漢中冶之前,漢中冶運作,自有宮裏調度,他這般作為,確是失了規矩。」

「所以這一回,讓他吃些虧也好,長長記性,磨一磨他的性子,免得以後吃大虧。」

聽了蔣琬這番話,諸葛亮不由地稱讚一聲,「公琰這番見識,當真是少有人能及!」

想了一下,又笑問了一句,「只是公琰就不怕那小子下狠手么?」

蔣琬自信一笑,「馮君侯雖不拘小節,但大節從未有失。大郎雖有過錯,但總算是為了國事,馮君侯就算是責怪,也不至於得理不饒人。」

「而且,琬與馮君侯怎麼說也有幾分交情在,馮君侯看在琬的面子上,最多也就是讓大郎吃些苦頭,應該不妨事。」

看到蔣琬沒有介意這個事情,諸葛亮終於放下心來,不然一個是他的左右手和可能的接班人,一個是他將來留給陛下的國之棟樑,真要鬧起了矛盾,確實有些不好處理。

於是他不由地誇獎了一聲,「還是公琰有雅量,不像那小子,吃不得半點虧。」

「丞相過獎了。」蔣琬謙虛了一句,又有些猶豫地問道,「只是丞相,若是漢中武庫不徵調漢中冶,那兵器又如何打造?」

「此事是我疏忽了,沒有事先告訴幼常。我打算要進駐漢中,所以錦城這邊的將作監,諸冶監,到時要抽調大部匠人到漢中武庫,自成一處兵器工坊,由蒲元任大匠。」

諸葛亮解釋道。

漢中冶處於南鄉,南鄉之地,最好還是不要去輕易動它。

如今將作監有了蒲元,兵器打造又有了新的的工藝,何須再多此一舉去徵調漢中冶?

「丞相欲進駐漢中?」

蔣琬大吃一驚。

「是啊。這幾日正準備跟你們說這個事呢。」

諸葛亮點點頭,「奏章我都已經寫好了,公琰不妨幫我看看,這裏頭還有什麼要修改的?」

蔣琬早知丞相有北伐之意,只是一直未知丞相何日北上,如今聽到確切消息,初時雖是吃了一驚,但除了感嘆,倒也能很快就接受事實。

建興五年二月,大漢丞相上表。

「臣亮言:昔越巂長史馮永曾對策於臣,有言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臣深以為然……」

奏表一出,莫說是朝堂眾臣,就是劉禪亦有些不舍,「相父南征不毛之地,遠涉艱難,尚未安席,如今又要北伐,恐多勞費神。」

「不如在錦城多休息兩三年,同時讓朕多些時日習得如何處理政務為要。」

劉禪不喜讀書,又生性疏懶,喜好玩樂,以前連宮中之事都要受丞相府所管,半點自由也無,自然就想着親政,拿到權利。

但這三年來,宮裏進項不少,丞相又沒沒收這些進項的意思,當下玩樂之心得到滿足,親政之心就越發地淡了。

反正就算是親政了,只要丞相還在一日,真正做主的還是丞相,那和沒親政又有何區別?

如今他倒是覺得目前的日子過得挺不錯,再加上這幾年都是相父為自己遮風擋雨,心裏有了依賴,種種加起來,自然就不捨得這種日子有變化。

「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今南方已平,可無內顧之憂,這些年蜀中糧食豐足,又無缺糧草之虞。」

「唯一可慮者,乃是先帝當年匯聚四方精銳,已日漸老去,若是再拖些時日,只怕無人可當得大任。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日?

「宮中王貴人,前年曾誕下了皇長子,陛下為人父已有一年多,再不復當年之幼,是時候學會處理政務了。」

相父就這點不好,平日裏對自己總是太嚴格,劉禪聽了這些話,心裏就不禁有些嘆氣,「朕知矣!漢室復興,就有勞相父了。」

如今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丞相,朝廷眾臣即便是有人心有反對,但看到天子都這般說了,也只得默然無語。

退朝之後,劉禪回到後宮,還未坐穩,只聽得內侍來報:「稟陛下,丞相有要事密報。」

劉禪一聽,有些意外,「莫不是相父對北伐之事有了別的心思?」

當下連忙讓人請了進來。

看到兩鬢已成花白的丞相走進來,劉禪連忙上前,親自扶著入坐,欣喜道,「相父莫不是改了主意,要在錦城多休養些時日?」

諸葛亮看到阿斗這欣喜模樣不像是作假,心裏就是一暖,「陛下折煞老臣了,豈有臣下坐着,陛下站着之理,陛下請先坐。」

劉禪笑道,「昔先漢時,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猶要起立,以示禮待。更何況相父如今不但有丞相之職,而且禪受先帝之囑託,要事丞相如父。故我站着聆聽受訓,又有何不可?」

諸葛亮連忙站起身來,「陛下若是站着,老臣亦不敢坐下。」

「好好,相父且先安坐,我這就坐下。」劉禪坐下后,又屏退了左右,這才問道,「不知相父有何要事,需獨自與禪密說?」

「陛下,朝堂定下之事,臣自不會輕易更改。但在臣遠離陛下前,有些事,陛下須得知曉。臣臨走前,對眾臣早已安排妥當,唯有四人,臣尚未提起。」

「可是在外領軍的四人?」

劉禪問道。

諸葛亮讚許地點頭,「陛下果是聰慧,鎮北將軍魏延,勇而過人,臣至漢中后,欲將此人收入府中,協臣北伐,陛下意下如何?」

「北伐之事,盡付相父,無須與禪多說。」

劉禪很是乾脆地說道。

「永安陳到,南中李恢,皆是忠勇之輩,有他們二人在,永安與南中皆無憂。唯有中都護李嚴,陛下須得小心提防。」

「李中都護?」劉禪大吃一驚,「此人同為先帝託孤之臣,相父何以要禪小心提防他?」

諸葛亮長嘆了一口氣,「實不敢瞞陛下,昔臣平定南中后,眾臣皆有來賀,李嚴亦在其中。他的來信里,除了慶賀之言,還極盡贊誇之辭。」

說到這裏,諸葛亮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四周,這才輕聲說道,「最後他勸臣受九錫,進爵稱王……」

劉禪聽了,猛地一個哆嗦!

受九錫,進爵稱王?

上一個這麼做的,是曹操吧?

這是打算要讓朕學山陽郡公(漢獻帝)?

想到這裏,劉禪猛地想要站起來,可是雙腿卻是顫抖不已,才站了一半,就無力地跌坐了下去,他只得恐慌不已地看向諸葛亮,嘴裏吐出兩個字:「相父……」

只見劉禪嘴唇發白,全身在輕輕地哆嗦著,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陛下莫慌,臣得此信后,恨不得直面李嚴,訓斥其荒誕之語。只是想到此人同為先帝託孤之人,又久守永安險要之地,故為大局計,故臣只能先去信駁斥一番,后又想法子調其離開永安,讓其去了江州之地。」

諸葛亮看到劉禪這個模樣,心頭一軟,連忙安慰道。

劉禪聽到這話,慌亂無比的心情這才稍微平緩了一些,感激地看了一眼諸葛亮,又抹了抹額頭的冷汗,然後恨恨地說道,「李嚴此人,實是狂逆!」

「陛下,李嚴去了江州,又築了大城,欲切山貫水,把江州變成四方環水之地,想割五郡之地成一州,自任刺史。」

劉禪一聽,差點就跳了起來,「此舉與謀逆又有何異?」

「陛下莫急。李嚴乃是先帝託孤之人,深得眾人之望,如今雖有乖逆之舉,但謀逆之意,尚未露於人前。若是無故加罪,只怕要有失人望。」

「那可怎麼辦?」劉禪急聲道,「相父既知李嚴有不軌之心,又怎麼要在此時離朕而去?」

「陛下,正是因為臣知李嚴有不軌之心,所以這才藉著北伐,離開錦城,讓那李嚴自以為得志。只待他犯錯,陛下才有機會治他之罪。」

「萬一……萬一他趁機……趁機學那黃元呢?」

劉禪有些驚慌道。

先帝病重時,諸葛亮曾離開錦城前去永安探望,時還是太子的劉禪留守錦城,前漢嘉太守黃元聽聞此事,於是趁機舉兵造反。

「陛下無憂。臣前些日子已經抽了一部分江州兵前往永安,歸屬陳到統領。陳到與李恢皆是忠勇之輩,他們一人在東,一人在南。江州夾於兩者之間,李嚴定不敢輕易而反。」

「錦城有趙老將軍坐守,關興張苞又有其父勇烈之風,趙老將軍有此二人為左右手,錦城大可無憂也。蜀郡太守楊洪當年能平黃元之亂,若真有肘腋之變,陛下可召而問之。」

「越巂長史馮永,極善巧變,有識人之明,又有統兵之能,老臣去年賦其有徵越巂三縣役兵之權,其麾下王訓、黃崇、張嶷、句扶,皆有才能。若真有急事,可密召他率兵回來。」

「先帝簡拔眾多良臣以遺陛下,然他們多是早年跟隨先帝之人,蜀地之臣,除早年就投靠先帝者,剩下皆不可全信。唯有此子,乃是近年來難得的人物,又知大節,望陛下多多親近。」

如今大漢不同往日,兵精糧足,也是勉強能當得起的,所以大漢丞相自不需要再像原歷史那樣刻意容忍李嚴,至少可以早早做好防範。

劉禪先聽到趙老將軍,心裏就是一安。

當年趙雲兩次救他於危難之間,他對趙雲有種莫名的信任,只覺得有趙雲在,一切都會平安。

再聽到諸葛亮竟然把馮永當作暗棋,佈置在外頭,心裏終於安定下來。

「那馮明文,禪自會多加親近。相父之言,禪記於心矣!相父既要準備北伐之事,又要為禪操心這些,實是操勞了,請相父受禪一拜!」

說完,劉禪起身,對着諸葛亮深深行了一禮。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蜀漢之莊稼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1章 託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