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永樂大典

第1522章 永樂大典

如先前那樣,林熙走進金寶齋,立刻有店裏的夥計,跑過來殷勤接待,林熙隨手打發了他,自己四處看了起來,

因店鋪跟外面不同,進來的都是玩家們,故而相對冷清不少。

林熙望眼看下來,沒有上眼的物件,正要招呼童顏離去,卻突然被角落裏,一本不起眼的古籍吸引,頓時眼前大亮,目中閃爍著異色。

「林熙,你冷著幹麼呢,趕緊走啊······」冷著幹嘛呢,趕緊走啊!」

見林熙停下腳步,童顏有些不耐煩,從後面推了推他,催促着他趕緊離開。

林夕動也不動,小聲呢喃道:「別急,我好想遇到寶了······」

林熙看中的那本古籍,跟尋常古籍大為不同,其制式奇大無比,高約有半米,寬約30厘米,開本宏大,無形當中,具有皇家威儀和氣魄,被立在書櫃後方,跟一堆不起眼的雜項,隨意的堆放在那裏。

看到那本古籍的瞬間,林熙下意識的看出了不凡,雙瞳中異象浮現,天眼異能施展開來,判斷那本古籍,大約40頁左右,書葉採用雪白、厚實的樹皮紙,隱約有淡淡的書香,非常講究和美觀。

只是不知什麼原因,或許是經歷過火災,古籍的書衣已經不見,而且在邊角位置,有明顯火燒痕迹,導致書本殘缺不全。

想必這就是它,泯然眾人,不被重視的原因。

或許有人要問,什麼是書衣?

所謂書衣,就是書籍的封面,因為像人穿衣似的,包裹在書的外面,就有了「書衣」之稱,形象而且生動。

彼時林熙腦海中,古籍已經褪去形象,勾勒出一團靈性,隨後靈性流淌,化作無數景象畫面,如同走馬觀花般,在他腦海中浮現。

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皇家宮殿,這本古籍被放在殿中,旁邊還有許多同樣恢弘,同樣造型的古籍,整齊的擺在書架上面,如同小型的圖書館,規模如煌煌巨制。

畫面一轉,殿中燃起熊熊舉火,無數本煌煌巨制,被烈焰吞噬成灰燼,並在烈焰最後,殿宇轟然倒塌,其他古籍無一倖存。

唯獨眼前這本,因為殿宇倒塌時,被房梁砸了個正著,撲滅了身上的火焰,得以倖存下來。

後來有個小太監,從殘垣斷瓦當中,找到了這本古籍,偷偷帶回了家中,當做他的傳家寶,使得這本古籍,得以僥倖傳承。

再後來無盡光陰里,古籍經理了無數沉浮,最終落到賣餛飩的小販手裏,小販有眼不識金鑲玉,本來想當做柴火,將這本古籍燒掉,卻恰巧遇到了貴人,以為是了不得的物件,及時買下,救下了這本古籍,並回來研究許久,卻始終沒有頭緒,以為是看走了眼,遂不再關注。

在這無數畫面當中,林熙只記住了一點,後面的都無關緊要,那就是那座宮殿中,無數同樣的古籍上,都寫着同樣的名目——《永樂大典》。

這本殘缺的古籍,竟然是永樂大典!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起兵把自己的侄子、朱元璋親選繼位的建文帝,趕下台後下落不明,從而登上皇帝寶座,但是因為得位不正,所以他經常惶恐,立志立下大功績,證明坐得起皇位。

於是,1403年盛夏的金陵,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次年,給翰林院的侍讀學士解縉等人,下達了一道詔諭。

這道詔諭,用白話說是這樣的:

天下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分散收載在各種書籍中,這些書籍品種多、文字長,從中尋找可供參閱的內容不容易,因此我想將各種書籍中所載的事物,以分類的方法放在一起,用在韻目下分列單字的方法,編集在一部書中,這樣查考起來就像探囊取物,再方便不過了……你們按照我的意思,凡是自有書籍以來,所有經、史、子、集百家的書,甚至於包括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方面的言論,都將它們輯錄到這部書中,不要怕內容繁多而浩大。

永樂五年十月,兩千多人經過三年多努力,《永樂大典》正式定稿,明成祖朱棣抽查部分后,非常滿意,親自撰寫序言,自此這部超級書籍,橫空出世於世人。

《永樂大典》定稿后,朱棣命人重寫謄抄編冊,歷時一年終於完工,全書共22937卷,裝幀後為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個,當時總共有兩部,一部是原稿,一部被後人稱為正本,即經過謄寫裝幀后的版本。

《永樂大典》從編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金陵文淵閣,后毀於大火,朱棣遷都北京后,正本一直放在紫禁城的文樓。

這部珍貴的史書,不僅朱棣很重視,成為他的歷史功績,正名了「永樂大帝」,明天其他皇帝,也同樣非常重視,比如嘉靖皇帝,就非常喜愛《永樂大典》,經常放在案頭翻閱。

當得知文淵閣失火,原稿盡毀於大火,嘉靖皇帝尤為擔心,「命左右趣登文樓出之,夜中傳諭三四次,遂得不毀」,於是在嘉靖皇帝的推動下,《永樂大典》得以單獨保存,並且在火災過後,再抄錄一部了《永樂大典》。

嘉靖四十一年,「複製」《永樂大典》的工作開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次年,方才複製完畢,如今所能看到的殘本,大多都是這批副本。

而且蹊蹺的是,副本抄錄結束后,正本卻不翼而飛,甚至於後來,歷經無數戰火,以及人為破壞,哪怕是副本《永樂大典》,也近乎喪失殆盡,只剩為數不多的殘本,遺失於世界各處。

或許有人要問,後來屢遭災難的,都是《永樂大典》副本,那麼正本去哪裏了呢?

根據史學家推測,可能有以下緣故。

其一,有人猜測,編纂好《永樂大典》后,明代帝王中只有孝宗和世宗,這兩位喜歡讀書的皇帝,常常閱讀《永樂大典》,如孝宗曾把《永樂大典》中的醫藥秘方,抄賜給太醫院學習,世宗則更是喜愛,案頭上常備《永樂大典》,經常按韻索覽。

而且在明代,有個奇特的葬俗——把死者生前喜愛的書籍,死後給與隨葬。

那麼《永樂大典》的正本,隨葬於世宗永陵的可能性,無疑就很明顯了,且如今所見的永陵,明顯比明代其他皇陵,規模要更大許多,按禮制是可以隨葬正本的。

世宗嘉靖帝下葬后,隆慶帝褒獎編撰儒臣,嘉獎徐階等十數名儒臣「同知經筵席」,又以「重錄《永樂大典》成」為由,再行褒獎,對《永樂大典》正本藏處,卻是隻字不提,因此這部煌煌巨著,公私書目、正史野史闕載,正本成為陪葬品,可能性就更大了。

不過隨葬這一說法,是否真如猜測的那樣,還得藉助考古發掘。

第二種說法,則是被燒毀了,至於被燒毀的時間,存在兩種看法種認為。

首先,發生在明亡之際,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肆意燒毀,《永樂大典》正本因此就毀於一旦,至明末清初,皇宮內外有人疑竇叢生,如明末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裏提出「舊《永樂大典》二部,今又見貯於何處也?」,且明末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裏表示,《永樂大典》正本「全部亡佚」。

其次認為,清代初年《永樂大典》正本改貯乾清宮,嘉慶二年乾清宮曾發生過火災,《永樂大典》正本未能倖免於難。

只不過,在此之前的乾隆年間,《永樂大典》正本是否存在,是很值得懷疑的,因此乾隆初編製的《天祿琳琅書目》裏,沒有收錄《永樂大典》正本,而且編製時,宮中所有善本都集中於乾清宮旁的昭仁殿,乾隆帝為此曾賦詩,表示過對《永樂大典》正本的無奈:「《大典》猶看永樂傳,搜羅頗見費心堅。簡及釋道欠精覆,久閱滄桑惜弗全。」

由此可見,乾隆皇帝並未見過《永樂大典》。

第三種說法,是被藏在夾牆說。

明代的皇史宬是皇家檔案庫,專門存放《實錄》、《聖訓》、《玉牒》類,重錄本就被藏於皇史宬,因此有人認為,《永樂大典》正本藏在皇史宬的夾牆內,以備不測。

皇史宬全磚石結構,抵防水火性能極強,起皇史宬大殿牆壁構造,與其他建築大不相同,東西牆厚度達35米,南北牆厚度達6米,將《永樂大典》正本秘藏於夾牆內,看似很有可能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眼寶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眼寶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22章 永樂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