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紫砂壺

第579章 紫砂壺

眾所周知,祝可進是個只進不出的小氣人,他花那麼多錢包養五六個二奶,總不能放着良田不耕種,所以前幾年專門跑到京都,並找到多年好友,從那裏求來一張益腎壯陽的葯膳方子。

祝可進的老友是個老中醫,而且還是中醫的國手,從他那裏求來的方子自然是毋容置疑,祝可進按照方子烹製藥膳粥,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吃一大海碗,效果還真就出來了,不僅讓他重振雄風,而且還不減當年,更是在三年前新得了麟兒。

人說老來得子是福氣,祝可進當時真是高興壞了,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聽人傳說謠言,說他小兒子是隔壁老王的,還說他頭上早就帶了綠油油的帽子。

有道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又說「人言可畏」,剛開始的時候,祝可進並沒有把謠言放在心上,但架不住說三道四的人實在太多,讓他對自己產生了動搖。

而且祝可進也知道,老來得子本就不容易,哪能讓自己一炮就中呢?自打有了這個想法,他就吃不下睡不着,最後索性帶着小兒子去做親子鑒定,鑒定的結果毋庸置疑,那就是他親的不能再親的親兒子!

知道親子鑒定結果的祝可進,當時高興了好些日子,甚至比他鑒定個稀罕物件,撿了個大漏還要高興,而自從小兒子出生以後,他就對大兒子漸漸疏遠,可謂是把所有的心血,全都放到了小兒子身上,誰讓小兒子才跟他最親不是。

彼時,林熙當然知道祝可進說的是客氣話,只見他笑着搖了搖頭,婉拒了祝可進的好意,然後又善意的提醒道:「多謝老先生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晚飯了,現在還不是很餓······不過老先生,您這麼晚吃這麼東西,會對腸胃不好。」

聽到林熙的話,祝可進還是那副笑眯眯的樣子,卻不接林熙的話茬,反倒是顧左右而言其它:「這倒也是,你現在年紀輕輕,用不着吃藥膳補身體,呵呵,年輕人就是好啊,怎麼都不會覺得累,就算再累晚上也有精力折騰,可不像我們老年人吶······」

沒理會祝可進莫名其妙的感嘆,林熙用祝可進準備的放大鏡,首先拿起一尊玉觀音仔細端詳,時而還用強光手電筒照射,只見那尊玉觀音以青玉雕琢,質瑩潤無暇,以立體圓雕,眠目直鼻、小嘴高髻,並有飾頭披。

除此之外,這尊玉觀音還是袒胸,身着長衣長裙,衣袖寬肥,左手指搭於右腕,右手持念珠,裙角露雙足,呈直立形,面目慈祥端莊,如果這真是一尊真正的玉觀音老物件,按其價值絕對遠遠不止二十萬萬人民幣。

所謂觀音,就是觀世音,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後來因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把「世」字去掉,而改名為觀音。

據傳說,觀音可化身萬千,是救眾生苦難慈悲菩薩,因此佛教把他描寫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但值得一說的是,觀音本是男相菩薩,後來才漸漸變為女相菩薩,大約始於南北朝時期,盛於唐代以後,早期多為觀音塑像,直到明代才有玉觀音的出現。

而且眾所周知,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佩戴者可消彌暴戾,遠離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災解難,遠離禍害,所以才會有男帶觀音女帶佛的說法。

然而林熙端詳那尊玉觀音良久,最後只能遙遙頭放下,因為那尊玉觀音仿的實在太明顯了,原件還在故宮博物館藏着呢,這幾乎是行內人盡皆知的事情。

也就是說,那尊玉觀音騙騙外行人是可以的,但要想騙過行內人的眼睛,無疑是痴人說夢,真不知道祝可進是怎麼想的,竟然也好意思拿出來。

別看祝可進正在進葯膳粥,可他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林熙身上,當他看到林熙拿起玉觀音端詳,不到五分鐘時間又將其放下,頓時就有些納悶了,難道這麼快就看出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祝可進卻在心底樂開了花,林熙能一眼看出玉觀音的來歷,那就證明他真是行內人,而行內人最怕的是什麼,怕的就是懂得不夠多,更害怕懂得不夠精,古玩這行失之毫釐就會謬以千里,如果看東西的時候似是而非,距離打眼買教訓也就不遠了。

有道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祝可進為了讓林熙眼花,可是沒少動心思,他讓店員搬來的這些陶瓷和玉器,全都是正兒八經的高仿品。

何謂高仿?所謂高仿,就是仿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就算是他祝可進親自來掌眼,如果不仔細揣摩拿捏,都很可能看走了眼!

不過話又說回來,祝可進的故布迷陣也是無可厚非的,誰讓他和林熙的遊戲規則,並沒有說明不能這樣做,再說了,如果不是故布迷陣的手段,他也不會有十足的把握,敢肯定林熙絕對找不出那件開門的老物件。

別看祝可進的那個開門老物件是用來釣魚的,但很巧的是,今天卻被他自己先用上了,一想到這裏,祝可進端著海碗的左手,忽然不自覺的動了一下,彷彿像是肌肉抽筋了一般。

彼時,林熙手裏又拿起一個紫砂壺,他沒有動用天眼異能的神奇能力,僅僅是以這兩個月的所學所識來進行鑒定,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鑒定水平。

有道是「真假易辨,道理難明」,因為有了天眼異能,他想辨別物件的真假,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但要想知道物件的傳承來歷,以及物件背後的故事,就難免有些牽強了,就如同摸象的盲人一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

林熙眼前的那個紫砂壺,造型圓潤飽滿,深褐色的砂泥,肌理光潤,口沿下有環形排列陰文隸書,足底內有陰文撰文「曼生」二字方印,壺柄下端鈐「彭年」陽文篆文方印。

這裏所謂的陰文陽文,是指我國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筆畫凸起的叫陽文,凹下的叫陰文。陽文凸起的花紋,多採用模印、刀刻、筆堆等方法,使得花紋高出瓷器平面謂陽文,而且用手可以觸及;而陰文凹入的花紋,則是採用模印或刻劃的方法,形成低於瓷器平面的花紋稱陰文,又因為在施釉時已將凹入的花紋填沒,所以瓷面子整,花紋不能捫及。

看着眼前的紫砂壺,如果換做兩個月前,林熙除了覺得它好看,顏色鮮艷,造型古樸之外,還會認為它跟舒老喝下午茶的茶壺差不多大,但經過這兩個月的學習和沉澱,當他拿起這件紫砂壺后,又看出了別的意味。

前文也說過,陶瓷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甚至於陶瓷的歷史就是中國的歷史,而在陶瓷的眾多收藏品類中,紫砂壺以其獨特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被作為了單獨的收藏門類,雖然它還是屬於陶瓷的行列,卻又跟陶瓷有着顯著差別。

眾所周知,紫砂是一種陶瓷工藝,它最早源於宋代,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明清兩代更是有很大發展,尤其是明清時期的紫砂壺,更是歷來民間收藏的重要門類。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紫砂壺的市場價格就開始不斷上漲,2002年的一件清代描金紫砂壺,拍賣成交價高達二十八萬人民幣,2004年的一件明代紫砂提梁壺,拍賣成交價更是高達五十五萬萬人民幣,還有清代紫砂刻畫詩句雙耳壺,也被拍賣了三十萬人民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眼寶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眼寶鑒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9章 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