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改制

第833章 改制

第833章改制

張星憶被馮君侯這麼出其不意之下,身子登時就是發軟,但見她咬了咬嘴唇,臉上似笑非笑:

「到底是當上刺史的人,膽氣壯了不少,居然連皇后的親妹都敢欺凌了……」

「怕啥?」馮君侯一不做二不休,一招猴子偷桃,「是皇后的親妹,更是我的情妹……」

「別鬧!真挑起火來,這車裏的……」

張星憶死命捉住他的手,不讓他作怪,嗔道,「再說了,外頭還有那麼多你的學生!」

「車震得這般厲害,他們能聽到啥?」

車夫和護衛在車子周圍的都是女侍衛,從南鄉裏頭帶出來的學生在後頭還遠著呢。

張星憶縮在他的懷裏,吃吃地笑着:「果真好膽色呢!以前怎麼沒見你這麼大膽?」

馮永嘿嘿一笑:「這不是回漢中見過老夫人了么?」

其實在馮永眼裏,自己與張星憶的事,最大的障礙從來就不是什麼規矩禮教。

因為規矩從來就不是用來約束權勢的。

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張星憶直接換個名,以另一個身份出現。

至於原來的張家小娘子去哪了……就你屁話多!

人家張府高門貴第的,深閨里的小娘子去哪了……你有個鳥資格問?

更兼馮鬼王在大漢年輕一代里,隻手遮天說不上,但帶頭大哥那是名副其實。

到現在還敢對張家小娘子還念念不忘的傢伙,是因為紅糖不夠甜嗎?

還是美酒不好喝?

亦或者毛料不夠暖和?

錦鍛不好看?

都不喜歡?

孟婆湯喝不喝?

來,喝一口,就一口!

唯一有點資本噴馮鬼王的,也就是那些世家。

但不是馮鬼王自吹,現在的蜀地世家,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再說了,就這點男女破事,能把他噴成什麼樣?

除了說馮鬼王傷風敗俗,不守禮節,還能如何?

馮鬼王這些年壞掉的規矩還少嗎?

南鄉女子當家,成群出來上工,最初被噴成什麼樣?

群魔亂舞,惡鬼出世,現在不照樣真香?

更何況高門大戶裏頭,哪家沒有齷齪事?

時代不同啦,大漢的話語權已經不是單單掌握在世家手裏。

對噴誰怕誰?

所以說馮永是自己知道自家事,張小四的事情,關鍵還是在關姬和張夏侯氏兩人身上。

不過經過這幾年張星憶的努力,她已經算是潛移默化地融入了馮府。

特別關姬自生了孩子,比起以前要大度很多。

馮家大婦在後院對張星憶從不見外,常對其吆來喝去,急了還會伸手教訓。

詭異的是,也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關姬居然按馮府的規矩給張星憶發例錢。

雖說對張星憶這種富婆來說沒幾個錢,但每次她都要美滋滋地收藏起來。

這就是一種暗示的承認。

所以這個事情的最後一關,就是張夏侯氏,同時也是馮君侯最怕的一關,又是最沒有把握的一關。

幸好天降個夏侯工具人……咳,夏侯伯父。

「怨不得是鬼王呢,鬼精鬼精!果真是沒有叫錯的名號!」

張星憶咬了他一口,恨恨地說道,「以前送到嘴邊都不吃,現在着急了?想得倒是美!手快拿開,我要說正事!」

「啥正事?」

被張星憶一口揭穿的馮君侯訕訕地問道,手卻是不肯收回來。

「我且問你,這一回你帶這麼多學生,是打算要做什麼去?」

張星憶奈何對方不得,只得任由他去了,但正事還是要說的。

馮永正爽著的手微微一頓:「多嗎?」

「不多?南鄉學堂今年準備出來的學生都被你拉空了,一個也沒給別人留,還不多?」

張星憶「嘁」了一聲,「誰都知道你又在謀划著什麼事情,就是想不明白你打算做什麼。」

馮鬼王經蕭關一戰,威望已經達到了目前人生的頂峰,一舉一動皆有人留意。

這一回,他帶走了南鄉學堂準備畢業的所有學生,對有心人來說,算是一個不大不小但值得注意的事情。

「哦,這樣啊,校尉府剛成立的時候,我不是與丞相約好嗎,以五年為期,只要定居五年的胡人,到時候就正式編戶。」

「一旦正式編戶了,這亭長鄉長啥的,不得用自己人?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交給那些什麼鄉老……」

話還沒說完,張星憶一腳就把他踢開,怒道:

「死沒良心的!手頭還在佔便宜呢,嘴裏就開始糊弄我。校尉府底下什麼情況,你有我清楚?糊弄人都不用心,呸!」

早年馮永在軍中強硬推行識字運動,現在終於得到了豐碩的回報。

如今別說是南鄉,就是越巂郡和校尉府,所有亭長都已經是從軍中退下去的士卒。

雖說大多都是傷殘吧,但傷殘又不是腦殘。

光會念官府發放下來的大白話文書,並且向大夥解釋上面是什麼意思,就足以鎮住絕大部分蒼頭黔首。

這些亭長,是興漢會體系下利益既得者,沒有興漢會的支持,他們就會重新墜入賤民行列。

所以他們都是興漢會體系的死忠支持者。

馮君侯在隴右的時候,有時到下邊去巡視,遇到鄉下哪個傷殘亭長,亭長還會讓自家的妻妾兒女出來給馮君侯行禮。

遇到行程空閑的時候,馮君侯說不得還會和對方喝上幾杯。

因為這些亭長要麼是前南鄉士卒,要麼是校尉府軍中退下去的,都是聽了馮君侯的號召,在地方發揮餘熱。

讓紮根邊疆就紮根邊疆,實是這個時代最為忠實的粉絲。

再說了,軍中退下去的傷殘士卒娶個漢家女為妾可能不容易,但在隴右,娶幾個胡女為妾那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

馮君侯自己就帶了個好頭,以身飼蠻女,咳,娶了阿梅為妾,底下的粗漢子們自然是有樣學樣。

老子本來就是黔首出身,又不像世家子那般高貴,血脈再低能低到哪去?

以前娶個稍微能看得過去的婆娘可能都是奢望。

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爽,自然是先大爽特爽一番再說。

雖說不敢奢望像馮君侯那樣遇到個萬里無一的梅娘子。

但十戶一里,十里一亭,百戶人家呢!

辣么多的胡女夷女,洗梳打扮一番,兩三百來個裏總能挑出兩三個合口味的,對不對?

而且她們為了擺脫自己原本的身份,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然後雙方一拍即合,情投意合,合情合理……

交流融合嘛,反正馮君侯在這方面是很樂於見成,甚至在暗中推波助瀾。

丞相都說了,漢夷如一,娶個蠻女胡女怎麼啦?生下來的不都是漢家兒女?

底下的大頭兵一聽馮君侯說出這番大道理,連忙應道:「對對對,君侯說得對!」

所以不說從軍中退下來去任亭長代表着社會身份的提高,單單為了自己能爽的福利,那也值得去拚命啊。

多子多福,多多開枝散葉,人這一輩子,不就圖這個嗎?

這也同樣意味着,興漢會的地盤上,官府的政令基本已經可以直達到每一戶。

直接就斷絕了地方豪族興風作浪的根基。

「這識字的士卒又不是說有就有,這幾年校尉府為了給那些胡人編戶,投進去了多少人手?你又不是不知道。」

「眼看着涼州就要收復了,哪來的這麼從軍中退下來的識字士卒?所以我這不是提前做好準備嘛……」

馮君侯振振有詞。

「還騙!還騙!」張星憶登時又是一陣拳打腳踢,「花了那麼大力氣培養出來的學生,你捨得讓他們去當個亭長?」

現在的南鄉學堂可不比當初。

除了南鄉已經成為大漢最為有名的教化之地,更重要的是,學堂里多了一位先生,此人姓向名朗。

向朗本就是有名的學者,留在南鄉學堂的這幾年,對慕名來南鄉新華書店免費抄閱書籍的各方學子,又是傾心相授。

如今差不多已經是大漢最受尊重的夫子。

有他坐鎮南鄉學堂,誰還敢輕視之?

再加上皇家的帶頭,還有馮君侯高人子弟的名頭,算學一道獨豎一幟。

所以連帶着現在從學堂出來的學生,比他們以前的學長們要受人高看一眼。

「我又沒說一定是讓他們去當亭長……」

馮君侯連忙喊冤。

「不是去當亭長難不成……」

張星憶下意識地回了半句,手頭突然就停了下來,似乎想到了什麼,臉上現出驚駭之色:

「你……你不會真讓他們去當縣長縣令吧?」

「有何不可?」

「你這是以權謀私!」

馮永不滿地看向這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婆娘,「胡說,我哪裏以權謀私了?」

「大漢自有察舉制度,你這樣……你就算是涼州刺史,也不能舉薦這麼多人。」

「就算是舉薦這麼多人,也不能不經朝廷同意,就私自任命,你瘋了嗎?」

張星憶滿臉的焦慮。

自家這個郎君肯定是瘋了,要麼是膨脹到沒邊,到時候只怕要被丞相吊到旗杆上示眾。

當然,換成別人,也有可能是想造反……

但校尉府的機密全部都會經過自己的手,若是這個男人突然要造反,那隻能說他瘋了……

嗯,說來說去,果然還是瘋了。

「你才瘋了!我有說過是私自任命?」

馮永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這個不信任自己的婆娘。

「不是私自任命?那就是說丞相同意了?」

張星憶咬了咬手指頭,面露難色,「這也不應該啊!如此一來,只怕會失天下士子之望。」

就算天下再怎麼亂,察舉制仍是最主要的選官方式。

魏國的九品中正制,說白了也是從察舉制脫胎而來,只不過舉薦的權力被世家大族拿走了,而不是掌握在朝廷手裏而已。

後世對大漢的察舉選官制印象大約就止於舉孝廉,但實際上,大漢的察舉選士制科目已經非常完善了。

影響最大的舉孝廉,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還有舉茂才,是指民間有特別才能的人;

察廉,也就是提拔底層小吏,與孝廉中的「廉」不一樣,孝廉的廉指的是廉官;

光祿四行,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

賢良方正,即能直言極諫者;

賢良文學,品德與文才兼備,又有良好的經學底蘊;

更不用說什麼孝悌力田、明經、明法、明陰陽災異、勇猛知兵法等科目。

更重要的是,結合察舉制度,養士制度也規範化,即開太學。

正是這種比較完善的選官養士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大漢官吏,為開創大漢的強盛打下堅實基礎。

但察舉制度有一個根本弊端,那就是選才標準不夠明確,選才之人的個人喜好對結果有決定性影響。

隨着世家的興起,在掌握權勢的同時,也逐漸壟斷了智力資源,這種制度就成為世家大族鞏固自己地位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就是這種歷史趨勢的明確化。

「那就想辦法不要讓他們失望嘛!」

馮永輕描淡寫地說道。

「說得輕巧,你這麼一弄,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打算不給別的士子活路了,你讓別人怎麼想?」

張星憶白了他一眼。

「讓他們參與進來不就得了?能者上,不能者下,公平競爭!」

馮君侯早有準備,從懷裏掏出幾張紙,抖了抖,「只要他們能通過考試,同樣也可以入仕啊!」

「考試?」

「就是考課。」

其實在大漢當官,有時候也需要考試。

比如說孝文皇帝就「對策者百人,唯(晁)錯為高第」。

到了光武皇帝就更加明確,正式施行授試以職,即進行文字方面的測試。

但總的來說,考課還是輔助形式,不佔主要地位,主要還是靠舉薦。

張星憶劈手就奪過去,匆匆一看,眉頭不禁一挑:「這不就是你前段時間你讓我弄的東西?」

前段時間,馮永讓張星憶聯繫秘書處,把校尉府以及涼州的一些資料整理出來。

張星憶也沒有多想,只當他是為進軍涼州做準備,沒想到卻是用在了這裏。

「只是一部分,還有一些題目是從朝廷這些年整理出來的典籍挑出來的,當然,南鄉的算學也不能少……」

張星憶倒吸了一口涼氣,抬頭看向馮永:「光是南鄉算學,沒去過南鄉的士子,只怕就沒幾個人能通過。」

南鄉算學,天下第一,這真不是吹牛!

只要是能在學堂里安穩呆上三年的學生,個個基本上都能與以前的算學大師相比。

因為呆不了三年的,都已經被淘汰出局,提前出去為大漢添磚加瓦了。

所以在南鄉,可以說是算學大師滿街走。

「不會算學,那他們有什麼臉在我手下入仕?」

馮君侯抬抬下巴,一臉的不屑,「光是鄉里出人鋪個路啥的,他們連錢糧都算不清,要來幹嘛?」

連亭長都能隨口說出三八二十四的時代,你身為一個主官,連乘法口訣都不知道,有什麼臉呆在這個位置?

就連大漢丞相都自己親自校對錢糧呢!

張星憶的心忽然劇烈跳動起來,與生俱來的政治天賦讓她本能就覺得這個事情有哪裏不對!

「這個事……是要做成例,還是僅在校尉府內推行?」

校尉府內推行的許多事情,是以前不曾有的。

當然,以自家阿郎的話來說,那就是校尉府所遇之事,所司之事,與以往大為不同,故試行新政。

要是僅在校尉府內推行,那都好說。

但是,現在阿郎是什麼身份?

涼州刺史!

而且還是即將實領的涼州刺史!

說句不好聽的,大漢二州之地,涼州占其一半!

真要做成例……

張星憶終於明白哪裏不對勁了,她猛地抓住馮永的手,用微微顫抖地聲音問道:……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蜀漢之莊稼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833章 改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