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瓷母瓶

第1706章 瓷母瓶

誠如蔣贊成所說,自從這次來公盤,林熙與蔣贊成他們,都在鬼市撿到了寶貝,要說安尤勇不嫉妒,說出去誰信啊?

他趁著今兒早上,林熙還在睡大覺,閑着沒事做,不敢去趟賭石的渾水,軟硬兼施之下,便讓蔣贊成帶他來鬼市,說要憑他的實力,撿到一件寶貝。

結果沒有想到,他們來了后,鬼市一個人沒有,再找其他人一問,敢情鬼市已經散夥了。

更準確的說,自從公盤開張,鬼市就歇業了,他倆不知道內情,來的真不湊巧。

以安尤勇的性子,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便拽著蔣贊成,在沿街的店鋪里,閑逛亂看起來。

沿街這些店鋪,做的都是玉石生意,夾雜着少量古玩,有多少真假,有多少水分,便不得而知了。

安尤勇一頭扎進來,只想找個寶貝,到時候出出風頭,所以才有電話里,林熙聽到的嘈雜聲。

不過還真別說,他一路逛下來,真撿到了個寶貝,還是個了不得的寶貝。

「所以你手上這個,就是你撿到的寶貝······」

林熙挪動目光,看向安尤勇手上,抱着的那個紅木盒子,看樣子分量不輕,體積也頗大,再看上面的繁複花紋,應該不是凡品。

此時安尤勇臉上,都快要笑出花了,想必所有原因,都在紅木盒子裏。

被林熙一眼看穿,安尤勇倒也光棍,直接承認道:「要不咋說咱運氣好呢?今兒剛來了這裏,逛了不到五家店鋪,就撿到了這個大漏兒,活該胖爺發財······」

林熙多看了兩眼紅木盒子,臉色古怪道:「你怎麼就敢確定,你這是撿了漏兒,而不是打了眼,被人給算計了,交了學費呢······」

安尤勇緊了緊紅木盒子,自信的笑道:「那還用說,就咱這聰明勁兒,誰敢來算計咱?再說了,咱跟了你這麼久,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多少也沾了點運氣,咱只憑第一直覺,就敢肯定這是個寶貝,絕對差不了······」

蔣贊成跟着無奈道:「胖哥,你可別往臉上貼金了,就你那幾斤幾兩,別人不知道,我們還不知道么······」

說着蔣贊成看向林熙,大吐苦水道:「老大你是不知道,他看上這個物件時,我是該說的說了,該勸的勸了,讓他慎重點決定,別被人當成肥羊宰,還是等你過來了,幫忙掌眼再說,可他就是不聽,一意孤行,一定要當時買下來,生怕人跑了似的,那可是50萬塊錢吶,花50萬買個破瓶子,得賣多少葡萄啊?我想想都心疼······」

對於蔣贊成的抱怨,安尤勇不置可否,反而一拍腦袋,後知後覺道:「對呀,熙哥,你是這方面的行家,快來給咱看看,咱撿的這個寶貝,到底值多少錢,有了你的準話兒,看誰還敢笑話咱······」

安尤勇風風火火,不管林熙同不同意,便一隻手拽著林熙,到旁邊找了個茶館,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再把手裏的紅木盒子,獻寶似的放到林熙身前,讓他自己動手。

林熙沒有急着看,反而問道:「胖哥,物件真假先不說,我先來問你,如果這是個贗品,你該怎麼辦······」

聽到林熙的話,安尤勇愣了愣,隨即笑道:「怎麼可能?咱運氣這麼好,感覺這麼強烈,肯定不會是贗品,這物件錯不了,你快幫咱看看······」

林熙看他如此自信,近乎快要魔怔了,便不好再多說什麼,於是搖了搖頭,動手掀開紅木盒子,看向裏面的額物件。

那物件是個瓷瓶,高約70厘米,口徑約25裏面,足徑約30厘米,洗口瓶,長頸,長圓腹,圈足外撇,頸兩側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達17層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裝飾品種有金彩、琺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裝飾品種有青花等;還有釉上彩與釉下彩相結合的鬥彩,所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等。

主題紋飾在瓶的腹部,為霽藍釉描金開光粉彩吉祥圖案,共12個開光,其中6幅為寫實圖畫,分別為「三陽開泰」、「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博古九鼎」。

另6幅為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靈芝、花卉,分別寓意「萬」、「福」、「如意」、「辟邪」、「長壽」、「富貴」,瓶內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林熙看到這裏,忍不住露出訝色,輕咦一聲道:「咦,這是瓷母瓶······」

見林熙看出眉目,安尤勇頓時大喜,追問道:「什麼是慈母瓶?是不是很值錢?咱撿的這個寶貝,是不是撿了大漏兒,熙哥你快說啊······」

林熙不置可否,而是沉吟片刻后,悠悠然道:「要說這件瓷母瓶,還得從它的創造者,內務府的督陶官唐英說起······」

「唐英以內務府員外郎職,到景德鎮督辦官窯30年,至1756年去世,開創了陶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瓷母瓶就是他的作品,此瓶集高溫低溫色釉、釉下彩釉上彩於一體,燒造工藝繁複至極,至今無法複製······」

頓了頓,林熙繼續說道:「唐英從13歲起,在紫禁城養心殿當雜役,善畫能詩,擅長編寫劇本,雍正六年,唐英因辦事幹練受到賞識,被派駐景德鎮御窯廠監督窯務,當督陶官年希堯的助手······」

「唐英用3年時間,謝絕一切社會活動,和工匠們同吃同睡,苦心鑽研,在雍正九年時,從一個外行變成技藝精湛的陶瓷專家,並於乾隆二年,成為正式的督陶官······」

「乾隆時期,陶瓷生產的管理更為嚴格,尤其是對督陶官的要求甚嚴,頗似今天的問責制,那時候,即使像唐英這樣的人,也會動輒受罰······」

「乾隆十三年,年已66歲的唐英,呈進瓷器都是舊時形制,沒有創新之處,乾隆一氣之下,不準這批瓷器報銷,結果,這次燒造的467件瓷器,所有費用全由唐英自掏腰包······」

「唐英督導陶務前後20多年,在這期間,景德鎮所制的陶瓷,被後人公認是瓷中珍品,無論在品種的仿古創新方面,還是在器物的製作技藝方面,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深受皇帝賞識,他也因此成為歷史上,最不同凡響的督陶官,故而乾隆年間的官窯,也被人們稱為唐窯······」

聽到這裏,始終沒有到整體,安尤勇有點不耐煩了,打斷林熙道:「熙哥,你別光說這個唐英啊,你快說說我這個寶貝兒,到底值多少錢······」

林熙搖了搖頭,只好轉移話題,說到瓷母瓶上:「說起這件瓷母瓶,據雍正十三年唐英撰的《陶成紀事》載: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琺琅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

「由此可見,瓷胎洋彩在雍正時已開始燒造,從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來看,瓷胎洋彩瓷器大都製作於乾隆六年之後,系在當時由督陶官唐英督理的景德鎮御窯廠內製作完成,並且身受乾隆皇帝喜愛······」

稍事休息片刻,林熙繼續道:「因此在乾隆十三年,年已六十六歲的唐英,接到乾隆帝的旨意,負責燒制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為達到這一目的,唐英廣泛派遣得力助手去哥窯、汝窯、鈞窯、定窯、龍泉窯、湘湖窯等全國各大名窯,搜羅配方或瓷片標本,或者仔細研究古代文獻的相關記述,然後反覆研製試驗,終於燒製成功,統稱為瓷母瓶······」

安尤勇被喜悅淹沒,大聲嚷嚷起來:「這麼說,咱這個瓶子,真是撿到寶貝了唄?哈哈哈,咱就說嘛,就沖胖爺這運氣,怎麼可能被打眼······」

林熙補充道道:「瓷母瓶整器運用了色地琺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窯變釉、鬥彩、冬青釉暗刻、祭蘭描金、開光繪粉彩、仿官釉、綠釉、珊瑚紅釉、仿汝釉、紫金釉等十幾種施釉方法,集高低溫釉、彩於一身,燒造工藝繁複至極,而且各種釉、彩均發色純正,如此複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

安尤勇愈發喜不勝收:「這麼說,咱這件寶貝兒,豈不是太值錢了?咱只花了50萬,就把寶貝拿到手了,可見咱多麼聰明睿智,幸虧沒聽老二的,否則咱跟寶貝兒,就要絕緣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眼寶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眼寶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06章 瓷母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