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第1章 楔子

大宋太平興國四年十一月,東京開封府。

冬至,「陰陽交割、萬物亡寂、生機禁閉。」

有道是「冬至大如年」,在這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君子需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朝堂放假,商旅歇業,往日繁華喧鬧、歌謳不息至從旦通宵的東京城,這日也安靜下來,不論是王公貴胄、達官顯貴,抑或是市井小民都早早回家焚香燒紙、祭祀先祖,然後與家人一道吃上一碗熱騰騰的角兒。

...

...

時至子初二刻,其他人家早已熄燈睏覺,朝西大街上的武功郡王府卻依然燈火通明,隱隱有人聲傳出。

宅內正屋卧塌上躺着一位婦人,這婦人生的肌骨瑩潤、粉面朱唇,美艷不可方物,只是此時卻柳眉緊蹙,額頭佈滿汗珠,斜靠在捲起的錦裀上,口中不斷痛呼著:「嘶。。。。。。啊。。。。。。」。

塌前一老嫗一面說着:「夫人屏住氣,就好了,就好了」。一面伸手托著婦人腹下緩緩滑出的又一顆小小頭顱,塌尾的襁褓中,一個剛剛出世的嬰兒正在不斷啼哭。

屋外堂前正站着三個人望着緊閉的房門,三人雖然內心都焦急異常,但卻神色各異。居中的男子聽着屋內傳來的一聲聲痛呼,面色從容,只是緊攥的雙手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安。左邊的老者則雙目微闔,似在盤算着什麼。右邊年級相仿的老者則是不住的嘆息。

突然,門從里推開,一個丫鬟衝出來喊道:「老爺,出來了。」

居中的男子和右邊的老者連忙朝屋中快步走去,男子邊走邊問:「夫人呢,夫人有恙否?」

丫鬟忙回道:「夫人剛剛差點痛昏過去,這會兒好些了。」

男子走到塌前,見夫人闔着眼睛,面色蒼白,但好在呼吸漸漸平穩,便將懸著的心落下了。扭頭看向塌尾,鼓囊囊的襁褓中兩個鮮活的小生命正在酣睡。細看下兩個孩子雖然是一胎出世的雙生子,長得卻不大相似,左邊的嬰兒長得圓頭圓腦,臉頰鼓鼓的,皮膚晶瑩粉嫩,右邊的卻顯得有些黑瘦。

看着剛剛來到這世上的兩個骨肉,男子既是欣喜卻又忍不住目露凄惶。伸手輕輕將襁褓抱入懷中,兩個孩子先是不安的張開嘴呀唔幾聲,便又沉沉睡去,處事不驚的模樣逗樂了男子,也讓他的心徹底釋然。抬頭瞥見穩婆還在旁邊,諂媚的笑望着他,等著討賞。跟着男子進屋的老者見此情形,便喚了一身「向拱。」

屋外槐樹下漆黑如墨的陰影中忽然竄出一健壯男子,快步走入屋內,看着老者示意的眼神,便向穩婆道「嬤嬤,我帶你去領賞,這邊走」

「好嘞,好嘞。」

穩婆興奮的搓着手,便急忙跟着向拱身後往屋外去了,邊走邊向男子道賀「恭喜老爺。恭喜老爺」

男子微微頷首,應了禮,望向穩婆的眼神有些憐憫。然後抱着孩子走到塌前,喚醒了婦人。

「媛兒,苦了你了,往後這個家,就得靠你一人了。孩子名字我已經想好了,男孩就叫正哥兒。女孩就叫錦姐兒罷。」男子輕輕說道,略帶愁澀的臉上,說不盡的脈脈溫柔。

「昭郎,你怎忍心獨留我在這世上,我往後可怎麼得活。」婦人泣聲道。

「三叔素來疑我甚巨,今日在宮中又說了那樣的話,必是不會留我了,為保住你和孩子的性命,只能如此為之。」男子本應和煦深情的雙瞳中此刻堆滿了凄苦。

「翠微,再拿副被褥來。」男子轉頭吩咐道。

「是,老爺。」

男子將男嬰放進丫鬟翠微遞來的被褥中,婦人直愣愣的瞅著襁褓中的孩子,抬手輕輕撫著嬰兒粉嫩的面頰,「我可憐見的兒啊」,眼淚不住落下。

男子狠了狠心,抱起孩子,然後交給站在門外的老人。

「普公,拜託您了」

「唉,自當儘力而為,定不辱命。」

男子向老者深深的施了一禮。

普公還禮之後,向屋內正在塌前關切的看着婦人的老者說道:「王翁,走罷,再晚恐生有變」。

被稱為王翁的老者,再心疼的看了一眼塌上憔悴的女兒,又看了看面色決絕的男子,忍不住又一聲嗟嘆,便跟普公抱着孩子從院中側門悄悄走了。

男子回到塌前,輕撫婦人的髮絲。

「媛兒,與你夫妻一場,是我的福分。我,去也」說罷站起身來,深深的看了眼塌上的妻子和女兒,決然轉身走出屋外。只聽屋外傳來嗆啷一聲,似是有人拔劍出鞘,然後一聲嗚哼,接着便撲通倒地。

「昭郎…….昭郎…….」婦人像是杜鵑泣血般哀呼,抬手伸向門外,像是要拽住那人的幽魂,不忍他離自己而去。婦人凄楚的呼聲一聲高過一聲,毫不顧及自己剛剛產子后衰弱的身體,忽然一聲嘶咽,抬起的的手倏的掉在塌旁,氣息漸漸消竭了。

「夫人,夫人」翠微撲上前來,不斷搖晃着夫人的身軀,卻也無濟於事了。

塌尾那被呼聲吵醒的小女孩,哭聲嘹亮。

翠微感覺夫人的身體漸漸涼了,咬牙站起身來,將屋內稍稍清理一番,抱起孩子走入院中,看着伏在地上老爺的屍體,更是傷心欲絕。蹌踉著打開院門,朝外面焦急不安的一眾下人說「老爺,薨了,夫人,也隨老爺去了」

眾人呆了片刻,這才魚貫而入。混亂中,沒人注意到,跑在最前面的管事徐有,院內屋中轉了一圈后,消失不見了。

...

...

大內西華門前,除了幾位皇城司侍衛把守宮門外,還站着一個老人,面白無須,身着紫袍,頭戴襆頭,望着街面,似在等待着什麼。突然對面街角竄出一人,伏着身子快步跑向宮門。左右侍衛正要拿下此人,紫袍老者藉著昏黃的燈光看清這人的面貌后,伸手制止了下來。

此人趕緊跑到近前,向老者揖了一禮,將一個紙條遞給老人。老人打開紙條匆匆閱過,嘴角泛出一絲冷笑。向那人吩咐道:

「回去繼續盯着吧,明日開市後去十字大街南面的中山正店找王文壽拿賞。」

「喏,謝中貴人,小人必盡心盯着。」說罷那人便轉身悄悄離開了。

紫袍老者命侍衛打開宮門,穿過東西大街,來到福寧殿前,殿內燈還未熄。上前輕輕叩了叩門,紫袍老者稟到:

「陛下,武功郡王已於子時三刻自刎而亡,韓國夫人悲慟太過,產下一女后,也隨郡王去了」

殿內沙沙的落筆聲倏的停了下來,安靜了約有一彈指,才有聲音傳出:

「曉得了,下去罷。」

「喏。」

...

...

報慈寺街,齊國公府。

內宅書房內,兩個老人看着桌上的睡得香甜的男嬰,心情複雜。

「王翁,我一再思忖,此事怕還是不夠妥當。」

「某此時心緒紊亂,無力操忖,普公向來臨危不亂且多謀善斷,既有此言,想必是已有計策,請講無妨。」

「王翁謬讚,某承蒙先帝賞善,自當為了先帝骨血肝腦塗地。還請王翁明日著人去太醫署請葛博士悄悄入府相商,另外命人速趕往興元府,請那位派一忠心可靠之人入京。」

「悉聽尊囑」

...

...

東京城難得褪去了往日的華光溢彩,此時若從空中俯望,夜幕籠罩下黑壓壓的城郭竟有些陰森可怖,城正中森嚴的宮城像那鴻蒙巨獸張開的猙獰大口,似欲隨時擇人而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朗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朗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