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三四五六環,八九十一層

第1282章 三四五六環,八九十一層

正月十九,上午十點,電視節目收視率報告出來了。

國家一台大型戶外縮藝爸爸和娃娃高居全國第一,比第二和第三名加起來還高一大截,甚至差一點點就追平了我是大歌星的最高收視(不計算閉幕演唱會)。

張導打電話過來道喜,自己在那邊笑的哈哈的。這就是成績,比什麼都有用。

張彥明到是沒什麼特別感覺,用十幾年後的火爆節目在2001這會兒拿出來打擂,贏了也沒什麼值得高興的。

但這種態度在張導眼裏就變成了自信,強大的自信,好像這就是應該的,不拿第一才奇怪。

張彥明接電話的時候正躺在沙發上,張小歡和張小樂爬在他身上隨着他的呼吸起伏嘿嘿傻樂,張小悅和唐豆豆靠在他身邊一個揪耳朵一個找鬍子。

「小悅她們這個節目拿第一啦?」張媽看過來。

「嗯,收視率全國第一。」

「那就是全國人看的最多唄?」

「對,昨天晚上看電視的人有一小半都在看這個。」

「才一小半啊?」

「那你意思,全國人都看這一個?可能不嘛?這都挺嚇人了,全國多少台電視呢?」

張媽開心的不得了,「哎喲,我倆大孫女,這下可真是大明星了,這麼多人喜歡呢。」

「你兩個大明星孫女就快把我鬍子鼻子耳朵都揪下來了。」

「活該,誰讓你不刮鬍子的。」

今天家裏比較清靜,三叔三嬸不過來了,開始在三大爺家裏幫工。

王叔王嬸也過去收拾自己家,唐爸唐媽過去幫忙,估計也是想學習學習,找點事兒做。

唐靜在洗衣服,張爸去了超市,孫紅葉和助理去了沙河。

那邊今天打界樁劃線,要馬上僱人延著界樁挖溝,然後進行土壤分析,好規劃栽植。

也不知道為什麼選了個禮拜天,應該是考慮實際情況吧,那邊地塊上有兩個半自然村,整村都需要搬遷。

雖然搬遷不用楓城這邊操心,但招工什麼的得這邊定議。

兩個半村子都屬於一個鎮,共計居民一千多戶,不到一千一百戶,還真不算多。

這邊的幾個村子從很早很早以前,就是以貧困聞名,是海甸區歷來的墊底老大,被當地人稱為大稱坨,有他在稱杆子就抬不起來的意思。

如果沒有什麼變動,這個稱號將一直持續到後來撤村,那會兒到是不窮了,出了很多拆富人家,五六套十幾套房子的不在少數。

最多一戶拆出來二十多套房子,還有幾百萬的補助款。

不過,在01開年這會兒,還不存在那麼多的房子,不像後來家家像比賽一樣起房子等著拆遷。

張彥明的意思是,楓城把回遷工程順便接過來,起一個大型小區。

在撤村的時候,雖然給的房子不少,小區建的也感覺蠻不錯的,但是九層的非電梯樓,這個有點叫人難以想像。國內很多地方的回遷樓都是這種。

就是不知道做這個決定的領導和開發商家裏有沒有老人孩子,會不會每天爬九樓上下。他們的良心就不疼嗎?真不疼嗎?

張彥明感覺,步行樓的話,五層也就頂天了,那些六到九層甚至十一層的,真的就是為了掙錢坑人了。

其實成本並不相差多少,就是懶,或者說不在意。

因為這種房子基本上都是回遷安置城區改造性質的,領導和開發商又不住,他們只在意土地和土地後面的利益。

最開始的時候,六屋八層九層這種板樓出現在福利房時代,那個時候一般是受地理條件限制,不得不往高了蓋,不然不夠用。

那時候有個房子住就相當開心了,大家年輕力壯的,沒有人在意多爬幾步樓梯。但人總會有老的時候啊。

張彥明的意思是和區里商量一下,安置地塊直接起一批小高層和電梯,把周邊其他幾個村子也一起遷過來,然後楓城對地塊進行開發。

這個時候的京城,五環路已經開始修建,但實際上三環路剛剛全線通車沒多久,四環路還在修,全線貫通還需要一段時間。

三點五環已經被提出來,但一直被拖到了一六年才提上日程。

在另一邊,六環方案已經被確認,不但正在籌備中,甚至一期通馬黃段原有公路已經開始了施工改造。

城市的高速擴張期馬上到來了。

前幾年三環還被視為城外,馬上五環都將被視為城區,而整個京城近半的人口將生活在五六環之間。

二三環的居民將在未來幾年不斷的向外遷移,住在六環工作在三環每天通勤四小時將成為常態。

然後七環被提出來,再然後六環外雖然住着的是遷移出去的京城市民,車牌卻不是京牌並被限制進京。

在01年這個時候,五六環之間除了東邊機場那片兒以外,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還沒有人意識到將來這裏會是主要聚居區。

村莊農家院,垃圾場,池塘臭水溝,大片大片的耕地荒灘。

地產開發商們的注意力這會兒全部集中在三環延線,在爭搶二三環之間的『黃金寶地』,在打造三四環之間的富人區。

除了極少數平民別墅開發商,還沒有人意識到五六環之間的巨大機會和操作空間。就算相對比較熱鬧的東北角那邊都還沒人關注。

為了吸引人,平民別墅項目都集中在計劃中五環沿線的山區,和張彥明這邊毫無衝突。

張彥明如果連這點機會都抓不住,那真就不用混了,直接找個臉盆把自己悶死完事兒。

年前和京城地產協會撕臉之後,張彥明就已經安排下面各公司大量拿地,爭奪三四環區域的價值地塊。

這會兒的開發商說句實在的,追求的是高利益,走的是國際范兒,但實力也就那樣,完全靠東挪西湊和大筆貸款生存。

2001年京城地產投資七百八十五億,本地銀行貸款就超過了四百億。地產業更像是金融行業的爭鬥。

當下京城能說一句資本雄厚的開發商兩隻手就能數過來,而凈資產規模上十億的一隻手都用不完。華遠這會兒的股值也不過四十億出頭。

事實上這會兒是國有資產的天下,他們的財富實力項目佔據着大頭。比如華潤,比如萬科。

很多人感覺房地產的增值漲盤是從九十年代末開始,其實不是。

2000年,全國地產業一片唱衰,房子不好賣了,廣告作用小了,國內數得着的大地產商紛紛預言房產將降價10%到20%。

而上面對房地產市場的約束管制也比較強勢,很多違規項目被懲處叫停,大量屯置土地被收回。

不過業內有人管這個時段叫洗盤,因為並不是所有違規和屯地行為都受到了處理,更像是一次有傾向性的洗牌。

同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地產商進京運動也開始了,懷揣著夢想的富豪們紛紛奔向京城。

這個時間段,經營城市這個概念剛剛被提出,摸著石頭過河摸到了磚頭。

房地產在全國各地開始向支柱產業調頭,各種官方文件旗幟鮮明的提出房地產是拉動內需和刺濟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全國開始進入轟轟烈烈的大建設,打造現代化大城市運動,所有的城市都開始準備擴張,土地經濟成型。

而這背後,龐大的國有地產資本笑而不語,和金融業握手言歡,政策被推上餐桌,一場盛宴開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境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夢境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82章 三四五六環,八九十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