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鄉村一些矛盾問題

第十七章 鄉村一些矛盾問題

我和柳三棉有時也會交流一些社會和婚姻的看法。

至少,那次見到李縣長之後,我覺得柳三棉認為自己是能和李縣長和平相處的。

「副縣長的職位,不管怎麼說,你也算是提名吧。」我給柳三棉打氣到,「現在,你的競爭對手並不明顯,或者他們的優勢,你也是有的。」

「這個,我已經想開了。」柳三棉笑到,是的,有時候所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感知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六根因緣所產生出來的現象,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只有當你堅守本心,在看見這些事物外表的時候,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看到的相併不是真實的相,就像在池塘中看到了月影,而月影並不是真實的,只有透過池塘中的月影看到天上的明月時,你才不會被月影這種虛妄不實的現象所牽引。我願意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你懂吧。」

「你的意思是真正有才能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愚笨,但其實你和他們交往密切之後才會發現,他們只是太過於明白,才不願意去計較,太過於清楚,才會選擇裝傻而已。」我笑到,「其實,人生在世,人和人之間沒有誰比誰聰明的說法,只是有些聰明人懂得裝傻,而有些傻的人卻喜歡裝聰明而已。」

「王社,我是一直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真的。」柳三棉抬腕看一下時間,「我還有點有時間,現在,應當說咱們可以說一些知心的話。真的,我爺爺說,為人處世,三種時候會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也許你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人,而你恰恰忽略了而已。在自己知道事情真相的時候,選擇禮貌性裝傻。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誰言世事不可說,只是看破不說破,生活中,你能懂的事情和別人能懂的事情其實差不多。真正的聰明人,哪怕自己真的懂,也只會裝傻,畢竟有些話一旦說出來,就可能不一樣了。好比之前有一位朋友是做銷售的,有位客人試了很多件衣服,都沒狠下心來買,說了句沒有合適的。朋友只是笑笑說過段時間上新,一定要來看衣服。同門店的另一個銷售說,你看她的樣子就是沒錢人,肯定是捨不得買,你還態度那麼好,是不是傻。只是這種事,裝傻才是一種有素質的表現。世界上的很多事,我們自己清楚真相是如何,但是有些時候善意的欺騙和謊言,只是為了維護對方的利益罷了。像是遇到這樣的事,聰明人都會裝傻。被別人無意傷害的時候,選擇裝傻來維護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都很脆弱,尤其是你越在乎的人,越容易傷害你。而裝傻,是對自己的保護,更是對這段關係的維護。我和清蓮的事,真的,那個時候,我有次看到她的手機里一條曖昧的消息,當時我準備質問的時候,想起兩個人已經在一起三年,該有這方面的信任了,於是我選擇了裝傻。但是,還是沒有緣分呀。」

「現在,清蓮已經嫁人,這個,你不用多想了吧。」我覺得現在柳三棉內心還是放不下清蓮。是的,有時自己知道多餘事情的時候,選擇裝傻來退出爭執。柳三棉也許是有些對清蓮真的動情吧,曾經有個笑話是這樣講的,一位男性無意闖進了女性浴室,最好的回答方式是什麼。有人說是對不起,有人說是立刻離開,而最佳答案是退出,然後說一句,對不起先生。我們很容易獲得到一些不應該獲得的信息,容易看到一些不應該看到的事,既然這樣的結果已經無法避免,為何不用裝傻的方式來退出爭執。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越無知,越快樂,但是很多時候無知,可以裝出來。有些事情你不應該知道的時候,裝作自己不知道又何妨,這樣減少了不必要的矛盾,相處起來才更加的輕鬆。

「王社,說心裏話,有時,聰明人,之所以聰明,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有些話不能說,有些事不能做。當你的內心有了一把標尺的時候,你才能收放有度,當你看清事情真相的時候,你才不會因為真相而去計較。生活中,沒有誰是絕對聰明的人,因為真正的聰明人,都能學會裝傻。而那些天天叫嚷着自己有多厲害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因此,誰到底聰明誰到底傻,沒必要去計較,只要你心如明鏡,別人是如何,又與你有什麼關係呢?所以爺爺才說,為人處世,三種時候會裝傻」的人是真聰明,你又是什麼樣呢?王社,覺得什麼時候最應該裝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別人,一個善良的人,不會因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因一時得失得失而大喜大悲。做事肯為他人考慮,小到幫助一個人,大到心裏懷揣天下萬物,每一次伸出雙手都帶着暖意,每一次回眸都留下淺淺的笑靨。善良是人生舞台最動人的旋律,如湛藍的天空,乾淨通透,如開在紅塵歲月中的蘭,散發着寧靜與淡泊,詮釋著生命的雲淡風輕。儀禮?士婚禮記載一場合乎禮法的婚姻,是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項儀式為核心儀節的婚禮儀式組成的。儘管自秦漢時起,歷代大致傳承婚姻六禮模式,但在此基礎上,又因時代、民族、地域等因素影響,而增益減損。宋明清時期,在傳承周漢唐親迎婚姻禮俗的基礎上,又有所增損、變異,很多婚姻儀式禮俗,即便在現代社會,仍盛行不衰。我喜歡傳統的東西,真的,過去那些登峰造極時代。宋親迎婚俗承繼了若干漢唐婚俗,如樂師轎夫採取念誦詩詞的文雅方式索要錢酒,疑似唐代障車婚俗的變異;也有一些創新,如攔門、撒谷豆。迎親日男家按約定的日期時刻讓人捧著花燭,洗漱妝合裙箱衣匣雇樂隊鼓吹,在前面引領新婦將乘坐的迎花擔子或棕擔花勝轎去女家迎親。女家不僅要設酒禮款待迎親者,還要散發花紅在喜慶人家服役的人往往要插金花,披大紅,謂之花紅。也指辦喜事人家或客人給傭僕的賞金銀楪古同碟,盛食物的小盤利市錢給眾人。然後,樂隊奏樂,剋擇官陰陽先生報時辰,男家派專人念詩詞。新婦登擔子轎子后抬擔子或轎子的人卻不肯起步,有人念詩詞繼續索求利市錢酒。滿足后才會啟程。樂隊奏樂將新人迎至男家。新婦乘坐的轎子或花擔子到男家門口后,請來參加迎親的樂師茶酒人堵住門口,不讓新婦進入。同時念誦詩詞求利市錢。婚家要將事先預備好的紅包敬上攔門眾人才會散開。剋擇官將預先準備好的谷豆錢彩果朝大門撒去,圍觀的兒童們爭先恐後的去撿拾,是為了鎮壓青陽煞這種惡神,防止它侵擾婚禮。新婦下車后一人捧鏡倒行,在前引導。新婦頭戴霞帔,由兩名親信女侍左、右扶持前行。進門時男家要事先在地上鋪好青錦褥青氈青布條花席供新婦在上行走。新婦雙腳不得踏地。新婦先邁步,跨過馬鞍,再從一桿秤上邁過寓有平安之意。新婦進入中門,被領到懸掛帳子的婚房中,在帳子內坐下,謂之坐虛帳或坐在婚房床上,謂之坐富貴,男家要準備四盞酒,款待女家送親的女客。女家送親者快速飲完三盞,然後退出婚房,當時叫做走送,前來參加婚禮的賓朋親友在筵席上就座。新婿穿着公裳綠袍,花襆頭,在中堂一榻上預先備好的椅子上坐下,當時人謂之高座。媒人親戚相繼去敬酒請新婿下座,返回房間。新婿皆似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最後丈母去敦請新婿才下座。在婚房門前掛一段彩布綢,先將下面剪成碎條狀,橫掛在門框上方,部分在下。新婿入門后眾人將爭扯而去叫做利市繳門紅。據說搶到者將大吉大利。新婿請新婦出房。男女二婚家各出一段彩緞,綰成一個同心結謂之牽巾,新婿將同心結掛在笏上新婦將它搭在手上。新婿新婦並立堂前由男方一夫妻雙全的女性親屬,用秤桿或別的東西,將新婦蓋頭挑開。有的地方,由新婿挑開蓋頭。新婦蓋頭被挑開后,新婿新婦至家廟中,依禮參拜諸位祖先親人。禮畢,新婦倒行,拉着同心結,拉着新婿返回婚房。夫妻行交拜禮,然後新婿新婦坐床。坐時女向左男向右。新婿新婦坐床時,婦女們到處撒擲很多金銀錢彩果謂之撒帳。婚家用紅綠彩結把兩個酒杯連起來,酒杯內斟滿酒。新婿新婦各執一杯飲之,當時謂之交杯酒。飲完后新婿新婦要把酒杯一杯口朝上一杯口朝下放在床下寓大吉大利之意。新婿左邊新婦右邊各自留少量頭髮,然後將二人留出來的頭髮結在一起,謂之結髮又叫合髻。這些婚俗,現在,民間知道的很少了。我在研究,真的。咱們墟城雖沒有過去的氣派與奢華卻也瀰漫着濃郁的喜慶色彩。婚禮前,女家開宴待客,婿家派人持紅色請柬到女家請三次,催請新娘上妝登轎。催妝時男家要向女家送去新娘梳妝使用的冠帔花粉。婚禮當天上午女家派人向男家送櫃箱被枕衣料首飾及化妝品等嫁妝。很多地方盛行在枕頭裏裝上筷子核桃,在鞋裏放上麩包,宰被子裏縫上棗花生風俗祈願女子出嫁后,早生貴子。女家還要派一小親家小男孩押妝隨行。過完嫁妝后,新郎穿長袍短褂,戴禮帽,披紅插花,乘官轎,在親朋好友及雇來的轎夫、吹鼓樂手等簇擁下,前往新婦家迎親。有的地方,在新婦即將乘坐的花轎內放一個盤子,內裝五個面做的石榴,中間插雙紅筷子,筷子上系一朵石榴花。迎親隊伍到達女家門前,鳴炮報信。女家主事的人聽到鞭炮聲后,出門迎新郎入門,入席,先吃下馬點心然後領他到女家祠堂祭祖,最後叩拜新婦的父母。新郎依次行禮后,吃由新婦本家嫂子包捏的腰食。吃完后開正席。新娘要由家族裏的全人梳頭開面清眉搽胭脂抹粉然後戴上鳳冠,披上霞帔,穿上八幅繡花羅裙紅緞繡花鞋繫上裙鈴褲鈴蓋上蓋頭。腳踩金斗四角方,榮華富貴米糧倉。新郎新娘來到花轎前供拜轎神吃合婚餅。新娘由兩名伴娘攙扶上轎,坐好后新郎在花轎前拜轎。拜完鳴炮三響,樂手在前鳴鑼開道,在新娘的兩名小舅監押下轎夫抬起花轎前往男家。前來送親的新娘娘家人要找機會去看一次新娘,從新娘那裏拿一個饅頭。帶回家后,扔進水缸里,寓意娘家今後興旺發達。新婚夜新郎的親友要鬧房。鬧房者不分大小形式多樣。人們會讓新郎新娘說繞口令唱民歌做些親昵的動作。若新娘害羞不遵從某些指令,鬧房者就要用掃帚責打新郎,直至新娘應允為止。鬧完洞房后,男家要準備晚餐,招待鬧房者。深夜新郎新娘解衣就寢后,一些鬧房者或悄悄躲在洞房外,或躲在洞房床下聽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某些地區的婚姻風俗,出現了庸俗低級甚至是犯罪的趨勢,庸俗下流甚至是犯罪的婚鬧陋俗必須用法律的利器,這些,我在研究,當然,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鄉村文化吧。」

「是的,是的。我覺得,三棉,你這樣做,真的很好。可能,你已經研究很長久了吧?」

「沒有的。」柳三棉笑了笑,「我真正用心研究的還是鄉村一些矛盾問題。比如,修老河口的事,我要深刻的檢討,要向市組織部作檢討,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七月的鄉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七月的鄉村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鄉村一些矛盾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