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永樂六年,北征之年

第684章 永樂六年,北征之年

當然,剛開春,草原那邊的雪還沒化,不會這麼早就出關征討,其實朱棣也是苦逼,或者說草原部落也是狗屎運氣好。

遇着了小冰河時期。

有兩種說辭,一說是明末到清初的幾十年是小冰河時期。

但還有個說辭,從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時期。

元朝統治的一百年間,發生了水災九十二次,旱災八十六次,雹災六十九次蝗災六十一次,地震五十二次,風災四十二次,霜雪二十八次,瘟疫二十次。

可以看出,這一百年的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

而明朝從洪武到崇禎十八年期間共計自然災害一千一百零一次,清朝從乾隆到宣統退位的一百七十六年裏面自然災害一千一百而是一次。

日子也不好過。

「小冰河期」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是以有學者認為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明初,若是沒有小冰河時期,草原上不會那麼瘋狂的下雪,那麼朱棣會把漠北打成什麼狗屎樣子,「如果論」的話,真不得而知。

肯定更慘。

再瘋狂一點,朱棣的大明將整個北方都收拾乾淨,還有清兵入關的事情?

所以用火器讓北方男兒從能征善戰變成能歌善舞很重要。

但是對於永樂六年的征討漠北而言,窗口期只有晚春到深秋的七八個月時間,加上開春就開始做的出征準備,滿打滿算不到十個月。

出征的事情鬧得沸沸湯湯,但開朝後的第一件事,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五軍都督府,兵部,都察院,一大批官員當庭彈劾黃昏。

兩件事。

一件事自然是去年榆木川黃昏的軍事指揮責任。

第二件事就意味深長了些。

是禮部一位侍郎彈劾黃昏從應天歸來后,借口寶慶公主染恙,用卑鄙無恥下流的手段,長期駐留公主府,無視男女授受不親的道德約束,種種行為舉措皆在玷污公主清白,此舉有損天家容顏,請陛下嚴懲。

兩件事,朱棣都不得不處理。

先處理了第二件。

朱棣當着滿堂文武的面,對着那位禮部侍郎就是一陣咆哮,連北方俚語都用上了,傳到黃昏耳里,翻譯一下,大致意思就是說處理?我處理你妹啊處理,小寶慶應天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們這些狗屎讀書人在幹什麼,別人黃昏冒着生命危險去了馬哈丹的營地,好不容易把事情擺平了,現在寶慶身體染恙,太醫束手無策,老子不望着黃昏來治療,我還望着你們這群就知道之乎者也的讀書人來讓小寶慶恢復成以前那個天真燦爛的小姑娘嘛……

大概意思就這樣。

朱棣當庭罵得那個酣暢淋漓唾沫橫飛,最後更是怒從心起,一位前途大好的禮部侍郎就這麼被貶到地方去了。

除了那位嚇得膽戰心驚滿身大汗懷疑自己今天出門沒看黃曆的禮部侍郎,其他人看出來了,朱棣一方面確實是惱怒有人拿小寶慶來做文章,另一方面是在敲打眾人。

黃昏老子還要重用,你們要彈劾,可以,給老子拿捏好度。

這確實是朱棣的想法。

他打算拿捏一下黃昏,但沒打算讓黃昏就此從朝野上消失——很多事情還需要這個「神棍」來辦,也只有他來辦。

朱棣這麼一怒,其他人懂了。

於是五軍都督府的人出來說當時的情況,黃指揮確實要負大的責任,但根據五軍都督府眾多將領復盤,發現當時黃昏的指揮其實是最優選擇,只不過在出擊的時間上過於求穩,為了追求最大化戰果,才導致貽誤戰機,屬於小過。

兵部的人也附和。

朱棣於是問刑部那邊,按照律法如何處置。

刑部尚書呂震出列,說按照刑法是很好處理,不過這是軍務事情,還請陛下用軍法處置,刑部無權過問此事。

這很圓滑。

一方面,刑部不摻和到這些事裏面去,本來是規矩,另外一方面,也是督促朱棣用軍法處置黃昏,而不是用大明律,看似柔和實則強勢的阻止了朱棣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企圖。

朱棣有苦說不出。

雖然不明白呂震為何要和黃昏過不去,但這些事在朝堂上司空見慣,或者說朱棣其實喜聞樂見——表明黃昏沒有營黨結私。

於是按照軍法處置。

杖責三十,剝神機營中軍指揮一職,罰薪俸一年。

這個處罰由五軍都督府負責。

是以朱棣在後來特地在無人時問了一句五軍都督府的高官之一,中軍都督僉事、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李景隆,杖責三十打得死么。

這話就很有意思了。

擺明了這個差事要交給李景隆。

李景隆自小和朱棣關係親近,哪能不知道朱棣的意思,況且他和黃昏關係也不錯,聞言立即說打不死的,也就皮開肉綻,陛下放心。

其實要看情況。

如果落是朱高煦在五軍都督府的人來差辦這個事,別說三十的杖責,二十,就能讓黃昏死翹翹,杖責這裏面的門道深了去。

不過李景隆來辦么,三十杖責下來,黃昏皮開肉綻是真,但六七日就能下床自由活動——絕對只是皮外傷。

朱棣放下心來,李景隆辦事他放心。

退朝前,已經榮升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的靳榮出列,彈劾,說:「臣有奏,去歲榆木川一事,寶慶公主之所以染恙,是以黃昏、徐輝祖等將領為首,不顧寶慶公主尚在危險處境的情況下,悍然出兵,致使寶慶公主承受雙方兵鋒交錯的血腥畫面所致,臣以為,此舉是黃昏、徐輝祖等人目中無天家皇室所致,還請陛下給臣等一個說辭。」

這個彈劾理由看似很沒有道理。

因為當下大明朝堂大概沒人不了解朱棣,在當時的情況下,別說小寶慶在韃靼手上,就算是徐皇后在韃靼手上,朱棣這個鋼鐵直男也會毫不猶豫的下令出擊。

女人、親情永遠大不過家國大義。

朱棣如此,滿朝文武都是如此,大明兒郎盡如此。

所以徐輝祖的出擊,毫無不妥。

但靳榮這麼一彈劾,這就是明確的在逼朱棣表態堅決的支持這種事:萬一在接下來的北征之中,出現皇室子弟被俘虜的情況下,大家可以毫無忌憚的出兵。

這其實有點讓文臣不喜歡。

深遠一點來說,這有點踐踏君為臣綱,不過也說不了靳榮的不是。

朱棣也是這麼想的。

沒辦法,只得說了一番「大氣凜然」的話來為徐輝祖開脫——若是不為徐輝祖開脫,今年的北征戰場上,如果真有皇室子弟被俘虜了,帶兵的將領們就會很為難。

於北征不利。

畢竟今年是北征之年,要順軍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王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王冠
上一章下一章

第684章 永樂六年,北征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