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遺憾之事

第一百二十三章 遺憾之事

鳳翔府古稱雍州,李唐之時號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

鳳翔府南鎮守陳倉,西北控制千隴、平涼、慶陽之要道。夏代曾是陝西西府州、府的所在地,更是歷來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

雍州之所以要改名為鳳翔府,乃是其中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秦穆公有個女兒叫弄玉,被世人稱為玉女,她喜歡吹笙,尤其擅長吹奏鳳凰鳴這支曲,有一日,忽然有個名叫蕭史的傢伙,騎着鳳凰,吹着玉簫,冒着從鳳凰背上掉下來的危險,冒着被秦穆公斬為肉醬的風險,拉風的來到了弄玉面前,騷首弄姿,於是兩人就王八看綠豆了,結為了神仙眷侶。

從此之後,弄玉吹簫的傳說就廣為流傳,而雍州也就取「鳳鳴於岐,翔於雍」之意,定名為鳳翔府。

宋仁宗朝嘉佑六年,李三堅的恩師,二十四的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直至四年後,方才回到京師。

李三堅被趙佶擢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事,秦州即為鳳翔府的治所,而鳳翔府為秦鳳路的次府。不過鳳翔府雖為秦鳳路的次府,但其重要程度卻與秦州不相上下的。

鳳翔府為秦鳳路重要州府,究其原因就是糧餉等軍需物資的轉運。

宋西北三路或稱沿邊三路,就是陝西路、河北路、河東路,此三路或與西夏接壤,或與遼接壤。

而秦鳳路原屬陝西路,宋神宗朝熙寧五年分陝西路西部置秦鳳路,元豐元年又併入陝西路,此時又從陝西路分離出來了...,秦鳳路與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熙河路、永興軍路並稱為陝西六路。

三路之中的陝西路尤為重要,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常年與西夏的戰事。

同時也是因為宋與西夏戰事的影響,使得陝西路人口減少,田地多荒蕪,商業多凋零,歲入甚少,產糧也極少,而陝西路沿邊駐軍又非常多,因此陝西路的糧餉、馬料、軍械等物資供應均是或由朝廷直接撥給或由他地轉運而來,如自川蜀等地轉運而來,再撥付給各地的駐軍,其中秦鳳路就是個異常重要的中轉之地。

一旦與西夏的戰事再起,糧餉、馬料、軍械等物資轉運就變得更加困難,且是入不敷出的。

隨軍轉運還經常受到夏軍的襲擾,常使轉運之人死傷無數,糧餉、馬料、軍械也損失無數。

李三堅自進入永興軍路之後,就發現此地與宋其他路是完全不同的,土地荒蕪、商業凋零、人煙稀少等等。

李三堅曾任泉州知州、福建路安撫使,而福建路也是宋一個較為偏僻的路,經濟等也較為落後,可與陝西路相比的,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戰爭對經濟的破壞可見一斑。

「下官陝西路都轉運使、權知鳳翔府事任諒等拜見李經略。」

李三堅等人及鳳翔府城門之時,鳳翔府知府、陝西六路都轉運使任諒領鳳翔府一干文武早已等待在了弔橋之前,見到李三堅等人騎馬過來之時,一起參拜道。

任諒年約四十六七歲模樣,額頭圓潤飽滿,耳垂大而圓,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身材瘦小,不足六尺,眼睛小而圓,透露出了一絲精明。

任諒為川蜀眉州人,因此是一口的川蜀口音。

轉運使掌一路或數路財賦及其征斂、監察等等,分為水陸轉運使、諸道轉運使、鹽鐵轉運使等。

所謂都轉運使是指總治多路的轉運使,一般是兩省五品以上的官員充任,任諒品秩為五品太中大夫。

都轉運使不常置,一般有戰事或將要發生戰爭發生之時,方才設置都轉運使,因此都轉運使多設置在陝西路、河東路、河北路,以着眼全局調配物資,打破轉運司路間的封鎖等等。

「諸君,不必多禮。」李三堅慌忙下馬,快步走到任諒等人還禮后,對任諒說道:「任公『天下部使者之最』大名,李某雖遠在京師,卻也是略有所聞啊。」

宋路分衙門無非就是經略安撫司、轉運司、提刑司、提舉常平司、提舉學事司等等,其中經略安撫司掌一路之軍政事,經略安撫使就是一路之長吏,其餘各司及其官員均是經略安撫司,均是經略安撫使的僚屬,任諒等人也就是李三堅的屬下。不過雖然如此,李三堅也不敢妄自尊大,不能趾高氣昂,目空一切,輕慢僚屬。

李三堅初來乍到的,若如此,豈不就是自掘墳墓?今後將會是寸步難行。同時任諒等人雖為李三堅的僚屬,但路分各司之間除了相互協作之外,還互有監察之權的,或者說是相互牽制,對此李三堅也不敢託大。最為關鍵的是轉運司是掌稅賦征斂等事的,是秦鳳路的「財神爺」,無緣無故的將「財神爺」得罪了,豈不糟天下之糕了?

因此李三堅表現得極為謙恭。

任諒,紹聖四年進士及第,也就是李三堅當年下第的那年,當年任諒已年近三十歲了,為大器晚成。李三堅若是紹聖四年也進士及第,那麼就與任諒有了同年之誼的,只可惜李三堅當年慘被黜落。

任諒及第為官,后遷為河北路轉運判官,對於河北路的戶口、官吏與一路收支之數等等,皆瞭然於胸,並記載詳明,於是就被譽為「天下部使者之最」。

李三堅遠赴秦鳳路為官,在離開開封府之前,多少了解了一些秦鳳路官場的情況的。

「李經略謬讚也!」任諒見李三堅態度極為謙恭,不禁對李三堅好感倍增,於是連連拱手道:「下官區區薄名,可當不得李經略『青天』之名啊。」

李三堅年紀輕輕便為四品大吏、一路之長吏,且清名遠播於海內外,可謂是年少得志。一般來說,如此之人都是意氣風發、趾高氣昂的,老子天下第一,不將任何人放在眼中的,可任諒見李三堅居然如此的謙恭有禮,不由得頗感意外。

「『李青天』?」李三堅聞言笑道:「青天大老爺在京師可是呆不下去了,被發配到了邊關咯。」

「哈哈哈哈...」李三堅風趣之言,惹得眾官是哈哈大笑,均是感覺李三堅是平易近人,是個好相處之人。

李三堅雖是升了官,但卻是離開了京畿之地,那麼對於李三堅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這還兩說。不過無論怎樣,李三堅卻是一副欣欣然的灑脫模樣,似乎是並不在意自己的前程,如此之人,今後方才有大的出息吧,眾官是一起心中暗道。

「李經略數道奏章,下官早已拜讀,真乃是針針見血,句句箴言啊。當年下官拜讀之後,便以為李經略實為我大宋國之棟樑,只可惜時運不濟也!」任諒隨後對李三堅說道。

宋朝廷目前奸佞、讒言媚上之輩高居廟堂之上,為宰為執,可如李三堅如此大才之人,卻被趕出了京畿,如此令任諒頗感惋惜。

當年任諒也曾經彈劾蔡京之流,可卻被蔡京免職,最後還是宋帝趙佶起複了任諒,遷官為陝西路轉運使。

究其緣故,與李三堅差不了多少,宋帝趙佶是不會讓蔡京太過專權的,總是要培養與其相互牽制的勢力的。

此時的任諒忽起與李三堅同病相憐之感。

「好了,任公,不說如此不快之事了。本官遠道而來,腹中早已是空空如也,任公,可否賞口飯吃啊?」李三堅聞言笑道。

棟樑之材?李三堅隨後心中暗叫一聲慚愧,當年「元祐黨人碑」,恩師蘇軾受辱,李三堅是激於義憤,才上了三道替蘇軾、孟氏分辨的奏疏的。其後彈劾蔡京、朱勔之流的奏疏,也是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並非是為國為民,最起碼不是完全的為國為民,如此,又談何國之棟樑?

「哎,此為下官之過也,李經略請入城。」任諒聞言慌忙說道。

李三堅點點頭,與任諒等人就向鳳翔府城中走去。

種佩竹、種彥崇等人自李三堅抵達鳳翔府之後,就自行進城了。而令李三堅感到納悶的是,種師道卻不見蹤影。

莫非他不在城中?走在路上,李三堅心中暗暗想到。

此時種師道的官職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洺州防禦使、知渭州軍州事。西北軍事當然不在李三堅的管轄之下的,李三堅只掌秦鳳路軍政事,此時整個西北之事是掌握在童貫那個沒卵子的老小子手中的。

此時的童貫為?,李三堅也是在其麾下的,因此種師道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並非是李三堅的僚屬,但種師道又是渭州知州,而渭州又屬秦鳳路,因而種師道也可以說是李三堅的僚屬。

作為李三堅的僚屬,若是在鳳翔府,卻不來迎接李三堅,就是對上官不敬的,因而李三堅判斷種師道也許不在鳳翔府城中。

其實敬與不敬,李三堅是無所謂的。

而李三堅在意的是,如此天下名將,卻不能早日與其相見,還是較為遺憾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時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時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遺憾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