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繼續抵擋滿清

784 繼續抵擋滿清

永曆帝敗后,對抗滿清的,只有鄭成功的軍隊了!

公元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與浙東張煌言會師,大舉北伐。

這個張煌言,也是南明當中了不起的人物。

張煌言,他的出身很好,是官僚家庭,父親張圭章,天啟四年舉人,曾任山西鹽運司判官,官至刑部員外郎。

張煌言少有大志,史書記載他「慷慨好論兵事」。

他十六歲參加縣試,加考騎射,三箭皆中,與試者無不驚服。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張煌言考中舉人。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他與錢肅樂、沈宸荃等人起兵抗清,奉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授翰林修撰。

之後,清兵破錢塘,張煌言隨魯王逃至浙閩沿海,入據舟山。

隆武元年,公元1646年五月,清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乘虛突破錢塘江,紹興、杭州、義烏、金華等城相繼失守,宗室樂安郡王、楚親王、晉平郡王在金華殉國。

魯王則在石浦守將張名振護衛下自台州出海到達舟山,張煌言隨即趕回鄞縣故里,與老父、繼母、妻兒子女訣別,然後,追隨魯王一行至舟山。

哪裏知道,舟山的總兵、隆武帝所封肅虜侯黃斌卿,拒絕接納魯王!

魯王無奈,只得逃往福建長垣。

不久,魯王去廈門,張名振留舟山待機。

張煌言與張名振待局勢稍定后,重返浙東與舟山地區,組織招募義軍。

張煌言被魯王加授右僉都御史之官職。

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清蘇松提督吳勝兆欲在蘇州反正,起事前聯絡定西侯張名振支持。

張煌言勸張名振援吳勝兆,張名振遂命張煌言為監軍,徐孚遠副之,在四月初六自岑江出發。

哪裏知道,出師未戰就先敗!

他們在四月十三日的崇明島外,遇風暴而大敗。

總督浙直水師戶部左侍郎沈廷揚、總兵蔡聰等將領十餘人上岸后被清軍俘獲,於七月初三就義。

張煌言也因「颶風覆舟,陷虜中七日,得間行歸海上」。

他在途經黃岩時,又被追趕的清兵「圍而射之」,張煌言「以數騎突圍出」,自此他「益習騎射」,並在浙東招募集結義軍於上虞縣平岡寨屯田拒守。

這時的張煌言,成了綠林好漢一樣,史書記載:「諸山寨多出劫掠,獨煌言與王翊履畝勸輸,戢所部勿擾民」,說好聽點,就是不擾民的綠林好漢。

以這樣的人馬,想對抗滿清,真是異想天開!

永曆五年,公元1651年七月,清將張天祿出崇安分水關,馬進寶出台州海門,閩浙總督陳錦全軍出定海,分路進攻舟山。

張名振、張煌言等奉魯王入海出兵吳淞,牽制清軍主力。

大學士張肯堂、安洋將軍劉世勛、盪北伯阮進、左都督張名揚等留守。

但是,寡不敵眾,雙方戰後,舟山軍民死難者達一萬八千人!

事後,清將自承:「我軍南下,江陰、涇縣、舟山三城,最不易攻。」

可見,張煌言的人馬雖敗,但仍經過頑強抵抗!

永曆九年,公元1655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礬,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乃會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御等收復舟山。

張名振縞素入城,遍覓母屍,哀動三軍。

歲末,張名振猝死。

他這一死,有說是食物中毒,有說是鄭成功部屬所為,也有說為「疽發背而死」。

張名振死前曾言:「吾於君母恩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言畢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猶凜凜有生氣。

張名振死前,留下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然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御接掌。

次年,清軍再度佔領舟山,陳六御陣亡,在將士的推戴下,張煌言成為原魯監國系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

永曆十二年,公元1658年,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

公元1659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會同張煌言部隊順利進入長江,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鎮江、瓜洲,接連取得定海關戰役、瓜州戰役、鎮江戰役的勝利,包圍南京,開始了江寧白土山之役。

張煌言部亦收復蕪湖一帶十數府縣,一時江南震動。

鄭成功圍住南京后,中了清軍緩兵之計,意外遭到清軍突襲,致使鄭軍大敗,損兵折將,包括甘輝、萬禮、林勝、陳魁、張英等大將皆死於是役。

鄭成功兵敗后,試圖攻取崇明縣,做為再次進攻長江的陣地,卻久攻不克,只好全軍退回廈門。

南京之戰可說是鄭成功生涯當中最輝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卻是先盛後衰,以大敗收場,使鄭成功的反清大業受到致命挫折。

公元1660年,鄭成功在福建海門港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四萬餘人,取得廈門戰役的勝利,聲威復振。

同年,清軍進犯雲貴,鄭成功、張煌言進軍浙江,攻克樂清、寧海等地,在羊山遇颱風,損失巨艦百餘艘,漂沒戰士八千餘人,被迫撤回廈門。

公元1662年,張煌言又將義軍移駐沙堤。

這一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后,建立鄭氏政權。

這台灣,在天啟二年,公元1622五月,荷蘭人就開着艦隊侵佔澎湖列島。

天啟四年二月,巡撫南居益派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等收復澎湖,擒荷將高文律。

荷蘭殖民者強佔澎湖的陰謀未能得逞,在同年八月轉而侵佔中國台灣島西南部,先在大員建台灣城,荷人稱熱蘭遮城,后又在赤嵌地區建赤嵌城等城堡,做為軍事侵略統治據點,並使用武力鎮壓高山族,燒毀村社。

崇禎十五年,公元1624年,荷軍又打敗侵佔台灣北部雞籠,也就是今天基隆,以及淡水的西班牙殖民者,奪佔了台灣的西南部和北部。

這樣一來,整個台灣成了荷蘭人殖民地。

荷蘭人對在台灣的漢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和剝削。

他們在政治上通過任命漢族和高山族"長老"進行統治,在經濟上將台灣土地全部佔為己有,向台灣人民強收高額地租,每甲田年收租為上田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還徵收各種苛捐雜稅,至於在文化教育上,派遣基督教傳教士向台灣人民灌輸宗教思想,創辦學校,推行奴化教育。

荷蘭人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遭到廣大台灣人民的多次反抗,其中以公元1652年,郭懷一起義規模最大。

這次起義因為叛徒的出賣很快失敗,郭懷一在作戰中犧牲,副指揮龍官等九千多人被殺,使得台灣人更加仇恨荷蘭人,盼望着大陸來解救。

鄭成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攻打台灣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小招說:魏晉南北朝
上一章下一章

784 繼續抵擋滿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