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

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

簡雍的回答,讓黃瓊心思不由的一動。大理與吐蕃的客商?怎麼放着更加繁華的京師不去,跑到這百廢待興的鄭州來了?眼下的鄭州民生潦倒,元氣還遠未到恢復的時候。象牙、犀牛角,這都是貴重的東西,那有人能夠消費的起?

大理產馬這不錯。可大理的馬身體矮小,除了耐力見長一些之外,無論是負重還是速度,或是牽引能力,與本朝慣用的黨項馬、契丹馬都相差太多。更何況氣候寒冷的北方,也不適合產自溫暖地區的大理馬生存。跑到這裏販馬,那不是要賠的褲子都留不住嗎?

還有那些吐蕃人,跑到鄭州這裏來,也一樣極其可疑。更何況,無論是大理這種藩屬國,還是吐蕃眼下這種半敵對國,這些人若是想要入大齊境內,必須要有邊境官府發給的憑信才准許進入。而發給他們憑信的,卻正是蜀王封地所在的川西路。

這些吐蕃人和大理人,居然能跑到鄭州來,這就不是一般的讓人懷疑。而且找的借口,還不是一般的蹩腳。因為眼下的鄭州,根本沒有能力消耗掉,他們帶來的那些所謂的貨物。這些人恐怕都來者不善。

想起自己進入鄭州之前,發生的那些對景王家眷的刺殺。黃瓊心中有些明了,想必有些人這是要狗急跳牆了。想到這裏,黃瓊直接將劉虎喚來。讓他火速去驍騎營,調集二百弓箭手,三百軍士到景王府集合。

給劉虎下達完畢命令之後,黃瓊轉過頭對簡雍道:「一會驍騎營人馬趕到后,你帶着本王,一同趕到那些大理人和吐蕃僧人的駐地。將這些所謂的大理人和吐蕃僧人,一併全部鎖拿,如有抵抗一律格殺勿論。」

聽罷黃瓊的交待,簡雍不由得一愣道:「王爺,這不太好吧。這些人手中都有川西路和黔中路發放的憑信。下官觀他們雖說其中有一些番僧,但也都是普通的商人。眼下鄭州元氣未復,這樣的商人越多越好。現在無憑無據就要鎖拿,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糊塗、昏聵,你之前分析桂林郡王府的時候,不是頭頭是道挺精明的嗎?怎麼到了這種事情上如此的糊塗?我大齊律明文定製,外邦人非供使,未取得中書省發放的文牒,不得進入京畿要地。他們手中的那些憑信,進入其他的路可以,但是河南路是不允許的。」

「更何況鄭州之變,現在已經傳的滿天下都是。他們這一路上難道真的聽不到?不知道鄭州眼下的情況?既然知道了,在別的商人眼下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之下,還來這裏銷售他們的那些貨物,而不去西邊更繁華的京兆,你說這正常嗎?」

看着被自己訓斥之後,面色慘白的簡雍。黃瓊略微放緩了一下語氣:「大理國,這些年侍我朝還算恭敬,那些大理人倒也罷了。可吐蕃這幾年雖說內亂不止,可對我朝依舊是賊心不死。那些吐蕃人這個時候來鄭州,還是一群和尚,你覺得鄭州嗎?」

「難道吐蕃境內,就真的找不出商人來,還需要一群和尚出來做生意?這麼多的疑點,你這個兼理捕盜事宜的同知,居然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在本王進入鄭州之前,你署理鄭州知府之時,不是不知道景王眷屬多次遇刺的事情。你以為那些賊人,現在就真的死心了?」

黃瓊的話音落下,並不知道此次景王叛亂真實內幕,之前並未將這些多少有些突然,來到鄭州的大理人和吐蕃人當回事的簡雍,也多少反應過來不對勁了。連忙站起身來道:「下官明白了,下官馬上便帶人前去捉拿。」

「這些人無論來鄭州的目的是什麼,但肯定都是來者不善。捉拿的事情,等驍騎營到了之後再行動。你的那些捕快,未必會是這些人對手。到時候別在人沒有拿到,反倒是打草驚蛇了,在想捉拿這些人恐怕就費事了。這些人能一路無事到這裏,沒有人接應是不成的。」

說到這裏,黃瓊看着面色有些蒼白的簡雍,語氣又緩和了一些后道:「眼下鄭州新任通判還沒有到任,原來的總捕頭也被本王給殺了。下面的那些捕快,又未必真的服你。你這個眼下兼捕盜事宜的同知,現在又忙着配合蘇進和本王,處理鄭州善後事宜。」

「尤其是蘇進書生氣太重,很多事情還需要你居中協調。本王也知道,你現在是壓力山大。看你這雙眼睛,昨兒又是一夜沒有合眼了吧。但沒有辦法,若是本王處處都出面,先不說名正言順的問題。又怎麼才能讓皇上看到你們的能力?又如何讓本王提拔你們。」

「況且,你雖說調任到鄭州時日也不長。但咱們三個人之中,唯有你是算得上是老鄭州了。對這裏的民情、環境,至少了解的比我們要多。本王也知道,你與蘇進相比,你是最辛苦的。但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熬過這段就好了。」

「但很多東西,本王沒有辦法與你說實話。此次景王叛亂的內幕,遠非表面上看這麼簡單。景王的眷屬,必須要活着一個不少的進京。因為有些事情,只有她們活着才能查清楚。這是皇上的要求,也是本王的要求。之前已經發生過了幾次刺殺,說明有人不想讓她們活着。」

「所以,在景王眷屬返京之前,本王一點差錯都不能出。這樣,這次的事情處置之後。本王想法子從驍騎營,給你挑出一批斥候出身的人來,補充到鄭州府做為捕快。你在把原來的那些老油條篩選一遍,實在改造不過來的,打發了便是了。」

「再加上本王給你調撥的老兵,你自己多費費心,爭取培養出自己的班底來。至於這次的事情就算了,本王不會在追究下去了。今後遇到什麼難事,不要藏着、掖着,直接來找本王便是了。你這個做同知的,也要學會用人的。」

「至於那個差事,本王有本王的考慮。讓一個吃了上百年獨食的勛貴世家,將口中這塊肥肉吐出來,還是心甘情願的吐出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朝廷在與桂林郡王府還無法公開撕破臉的情況之下,能給的明面上支援是有限的。」

「與桂林郡王府斗,本王自認還沒有那個能力。簡大人,本王不能說你考慮是錯的。但有些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要做治世能臣,可也得有那個命去做才行。有些時候,想要表現一下自己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其中的度你得把握好。」

黃瓊沒有看簡雍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有些難看的臉色。只是看着門外正在集結的驍騎營軍馬,淡淡的笑了笑。直到那些人都集結完畢,他才轉過頭對簡雍道:「你有才幹,心思也很縝密。你今後的路,會比蘇進走的更長遠。」

「但你的心還不夠狠,魄力上還差一些。在有些事情上,你還是過於瞻前顧後、患得患失了。如果這幾點能夠彌補了,本王想你今後的前程會不可限量。不過,有一個前提,你得先給自己腦袋頂上,找一塊能遮雨的雲。」

說到這裏,黃瓊沒有在看簡雍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出了門翻身上馬之後,也沒有催促在他書房發獃的簡雍。有些話,自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怎麼領悟就真的只能看他自己了。黃瓊更相信,自己話中的意思,簡雍肯定是聽出來了。

所以,黃瓊也沒有太過於着急。而是刻意的留給了屋子內的簡雍,一些思考的時間。直到他身下的那匹青海驄,有些耐不住性子嘶叫了幾聲。被馬鳴聲驚醒過來的簡雍,才發現院子外,驍騎營已經集結完畢就等著自己了。

急忙趕出來的簡雍,沒有乘坐文官慣用的轎子,而是找了一匹馬翻身上馬。見到這個傢伙居然會騎馬,而且翻身上馬的動作一氣呵成,一看便是經常騎馬的人。這一點,倒很是出乎黃瓊的意料。其實倒也不怪黃瓊,見到簡雍會騎馬大驚小怪的。

本朝這些兩榜進士出身的官員,一般為了自抬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出門清一色的都是坐轎子。哪怕是在趕時間,最多也就是改乘坐馬車,根本就沒有騎馬的。當然,這些人一般也不會去學騎馬。因為騎馬在他們眼中看來,那是武官那種粗俗之人才會做的事情。

那些文官,卻寧願乘坐慢騰騰的轎子,也沒有人去騎馬。黃瓊出宮已經近一年的時間,在京兆府就沒有看過那個文官,哪怕有一個乘坐轎子的。即便是來京城述職的官員,寧願花錢去轎行租轎子也不肯騎馬。別說文官,便是武官也這個鳥樣。

除了部分武官以示不能忘本,上朝或是出行一般都騎馬之外,大部分的武官現在騎馬的沒有幾個。便是那位也算是名將出身的金節度,在從汴州趕到鄭州的時候,乘坐的也是一頂綠呢大轎。而他身邊一同前來的那些節度副使,甚至是汴州兵馬使都是乘坐的轎子。

便是那位刻板的蘇知府,在英王府任長史的時候,也是一向都是乘坐轎子的。即便是轎子在前唐,因為被讀書人抨擊為以人為畜,除非皇帝特殊賞賜的,一般人即便做到一品大員也都沒有人乘坐。在本朝,乘坐轎子可以說是官場的時尚。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轎子一般都是婦女出行的工具。男人,即便是做到一二品大員,除了皇帝特賜之外,也基本上都是騎馬。歲數比較大的、不方便騎馬的,一般也都是乘坐馬車。轎子,這種被讀書人抨擊為以人為畜的出行工具。

真正在官場上大規模的開始普及,是在滿清時期。即便在歷史上飽受抨擊,被稱之為最黑暗的明朝中晚期,轎子依然不是官員主要的出行工具。除了到品級的,以及歲數大的官員之外,官員出行一般都是騎馬或是乘坐馬車。

而大齊朝官員乘坐轎子的風氣,很不幸正是黃瓊這一世的那位祖宗,也就是本朝的所謂太祖皇帝帶頭引起的。那位太祖皇帝,當年在長安一日三驚,準備讓城別走的時候。給自己準備的交通工具,即不是馬也不是馬車,而是一頂三十六人抬的大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定河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定河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