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突圍的命令(求訂閱!)

第三百八十二章:突圍的命令(求訂閱!)

這一天,內山英田少將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一樣!

原以為援兵即將抵達,他們能稍稍鬆口氣,甚至於還想着要不要配合城外的援兵給那些可惡的支/那軍隊來一個中心開花,徹底的擊潰甚至於全殲這支敵軍。

結果晚上八點半的時候,他們相繼接到第六師團長坂本中將以及熱河省主席兼熱河警備司令張海鵬發來的緊急電報,稱他們兩路援兵在距離赤峰城六十公裏外的地方遭到支/那人襲擊。

兵員雖然沒有啥損傷,但是通往赤峰的火車道卻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按照工兵的估計,恢復通車至少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

而且現在還不確定到底是就那個地方的鐵路遭到了破壞,還是前面還有地方被破壞了,如果被破壞的里程實在是太長的話,那搶修的時間將會更長。

最可怕的是,如果有鐵道橋被炸毀的話,那後果就更嚴重了,沒有半個月甚至於一兩個月別想通車,畢竟大冬天的實在不太適合做工程。

這個消息對於急等援兵的內山英田等人來說,真心是一個噩耗啊!

從眼下的局勢以及內山英田對支/那人的了解,他們必然會不炸毀那些鐵道橋的,以此來阻止援兵抵達。

如果對方放棄炸毀鐵道橋樑涵洞,反倒不正常了!

所以,援兵似乎...不...應該是肯定指望不上了!

眼下城外的戰鬥正酣,求援電話不斷地打到守備司令部,內山英田已經將身邊最後一支警衛部隊派到了前線督戰,真的已經沒有不對可派了。

當下,內山英田自述,報務員代為撰稿,一封言辭誠懇且略帶悲情的訣別電報發往了新京的關東軍司令部和第六師團部。

接到這封訣別電報之後,菱刈隆大將不敢怠慢,當即電令內山英田,嚴厲命令他不得自殺,同時命令他,如果實在局勢無法挽回的話,允許他指揮所部兵員突圍。

菱刈隆大將也是沒辦法,他可以容忍一支部隊丟失一座城池,甚至於也能容忍一支小部隊被人全殲,但是卻絕對不能容忍一個少將被人打死,或者是被俘!

甚至於自殺都不行!

儘管是軍人,但是菱刈隆大將卻和一般的日本軍人有一個極大地不同點,那就是他並不認為切腹自殺就是對天皇陛下的忠誠,更不認為那是榮譽的死法。

其實不僅僅是菱刈隆大將這樣想,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日本高級軍官都是這樣想的,因為他們的位置決定了他們的思想高度。

他們這些人很清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不過是徹頭徹尾的騙局,是日本教育扭曲之後的結果在軍隊里的延續!

大和民族是一個極其善於向強者學習的民族,他們憑着驚人的智慧完成了資本主義在日本的發展,開啟了極具影響力的明治維新。

而明治重臣們在他們拚命趕超西方的努力中,認識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日本人民進行的教育,所以他們早早的就建立起一個義務教育制度計劃。

這一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號召政府建立54000所小學,這一內容的落實速度快得驚人,並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1860年,日本的大多數人口還是文盲,但到了19、20世紀之交,日本已經變成了亞洲受教育程度最好的國家,公民中的讀寫率達到了95%。

然而和其他所有的東西一樣,教育在日本也發生了一種奇怪的扭曲。

在1****0年頒佈的一道詔書中,發表了一個整個國家都要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典,它取得了神聖的法令地位,將日本一直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直至戰爭結束。

另一道《教育敕語》要人民「永遠忠誠虔敬地團結在一起」,號召天皇的臣民們要「增進大眾的福祉,增進共同的利益」,並且要「尊重憲法,遵守法律」。

然後就是強烈地勸勉,要人民擔負起義務,在即使無望取勝的衝突中也要奮力作戰。

詔書中說道:「無論發生了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勇敢地為國家貢獻出自己,以此來保護和維持我們皇權的繁榮,使之與天地同存。」

在其他大多數國家,這種詔書只不過是一個例行宣言,而且很快就會忘在一邊。

然而在日本,對於全國各地的學校來說,宣讀《教育敕語》已經變成了一種宗教性的儀式。任何人如果要接觸寫有這些神聖詞句的紙捲兒,都要按要求戴上白手套。

有的校長不小心將詔書掉在地上,或者在宣讀中發生了錯誤,就會採取自殺的方式來謝罪。甚至於發生火災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可以不搶救,第一個要搶救的就是詔書,這種情況就更加不用說了。

整個學校課程的設置都是以培養強烈的愛國心為目的,而愛國心又集中在天皇身上。課程中包括道德課,崇敬自然神跡的古代神道退隱下去,而由日本國家和天皇佔據優先地位的好戰的現代神道教則在道德課中取得了主導地位。

在文部省制定的規則中,將歷史教育的目標規定為「為了使兒童們理解帝國的基本特徵,並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同樣地,進行地理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向他們灌輸熱愛國家的思想」。

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中小學生遵守着「遠距離的崇拜」的常規,每天早晨都向著皇宮的方向鞠躬60秒。孩子們還被教導說,在集會中,如果天皇偶爾蒞臨,他們必須低下頭來,目光向地,以表示對他的崇敬。

而且,老師們每天都要問男學生們:「你們最大的抱負是什麼?」

孩子們就會用稚氣的嗓音異口同聲地回答:「為天皇而死!」

在這樣的教育下,國民的思想狀況可想而知!

而且,每到周末,身着長袍的神道教神職人員站在一座座樹木叢生的山頂上觀看日出。這

是神道儀式的結束,這一傳統儀式包括演練、祈禱、沐浴和升旗等環節,政府鼓勵人們參加,並以此作為培養「大和魂」的一種途徑。

在這種儀式的熏陶下,日本人把一切都變的浪漫化神聖化了,甚至於包括自殺!

自殺本身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但是許多日本人都把切腹自殺浪漫化,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為痛苦的自殺方式。

這一點從切腹的方式就能看得出來,想想,當一個人用一柄短劍剖開自己的腹腔,能不痛苦嗎?

說不痛苦的人,要麼是個瘋子,要麼就別有用心。

切腹這種方式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從12世紀開始,它就成為了一個上層的武士用以洗刷自己恥辱的惟一方式。

切腹自殺之所以在現代的日本仍被沿用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曲著名的18世紀的戲劇———忠臣藏,這齣戲向成千上萬的普通日本人宣揚了自殺的光榮和偉大。

這齣戲大體上改編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名叫「判官」的藩主因為在神社中舞弄刀劍而觸犯禁律,被迫切腹自殺。

這場切腹的情景發生時,舞台上擠滿了家臣和傲慢的官員們,扮演判官的演員跪下來,進行一番最後陳詞,然後勇敢地結束了生命。

這個場面是如此感人,判官的自殺又是如此勇敢和高貴,以至於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都深深地相信切腹自殺是最高貴的死亡方式。

當這樣的方式延續到軍隊里之後,就有了戰敗切腹,戰事不利切腹等等,總而言之,日軍的軍官們幾乎是和這種殘忍的死亡方式磕上了!

但是不管高層如何的宣傳,這都不能改變這是一種為了服從而搞出來的精神洗腦!

普通士兵和基層軍官或許看不破,但是高層絕對不會看不出來,正因為如此,菱刈隆大將不認為內山英田在赤峰城切腹就能改變局勢!

反而,一旦他死在了赤峰,尤其是當他的屍體落到鐵血團的手裏的時候,這對於整個關東軍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因為那個時候,就有更多的激進派以此為借口,迫使他這個大將司令官下台,而後換上那些激進派的高級將官。

一旦國內有人反對,說不得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殺戮!

所以,菱刈隆大將只能先讓內山英田突圍,至於赤峰城以後再奪回來就行了!

更何況,在菱刈隆大將看來,赤峰失陷原本就怪不到內山英田頭上,他不應該成為這一仗失敗的犧牲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超級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超級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二章:突圍的命令(求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