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晉綏察抗日根據地(五)

第八百四十二章:晉綏察抗日根據地(五)

消息傳來,馬錚並沒有覺得有多驚訝!

東條指揮的察哈爾派遣兵團本就是從關東軍精銳中抽調出來的野戰部隊,雖說之前因為不熟悉鐵血團的戰術的問題有所損失,但是整體戰鬥力擺在那裏。

而且相比於李服膺而言,東條畢竟是科班出身,而且還有一個當教官的父親,耳濡目染之下,指揮水平也不是老夫所能相比的。

雖然說東條經常被人吐槽他的指揮水平,甚至於被人當面蔑稱為東條二等兵,但想想這個人今後的成就,就能看得出來他不是一個易於之輩。

所以,天鎮被日軍攻佔,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而日軍在攻佔天鎮之後並沒有停止進攻,反而趁著第61軍潰敗之際,一路追擊,兵鋒直逼大同。

關於大同這座晉北重鎮,日軍早就是垂涎三尺了,早在日軍佔領張家口之後,東條英機根據其統帥部佔領大同、集寧、包頭,控制平綏鐵路的作戰計劃,決定以其主力向西進攻大同,並制定了完整的作戰計劃。

當時根據察哈爾派遣兵團的作戰計劃,鈴木重康的獨立混成第11旅團主力,警備張家口附近及鐵路沿線地區;而筱原誠一郎的混成第15旅團,集結於永嘉堡車站。

進攻開始后沿鐵路西進,一部迂迴至大同以北的鎮洪堡、豐鎮。主力經大同以北的占店、以西的雲崗,然後沿同蒲路以西向南迂迴攻佔至懷仁縣的尚希庄地區,配合其它部隊攻佔大同。

此外,主力一部集結於永嘉堡車站以南的樨楓嶺。攻擊開始后,沿平綏鐵路以南向西進攻,佔領天鎮與大同。

而酒井鎬次的獨立混成第1機械化旅團,位於柴溝堡,以主力攻向大同,一部向北經洗馬林、小蒜溝、土木路、佔領尚義,然後由尚義西南的興和、三瑞里、隆盛庄、迂迴攻向大同以北的豐鎮,掩護向西進攻部隊的北側。

以上日軍以1個旅團擔任已佔領地區的警備,以3個旅團沿平綏線分3路,採用迂迴、相互策應的作戰方法向西進攻。且將其機械化旅團列於進攻方向的右翼外方之蒙古草原,以充分發揮其技術、戰術上的作用。

但是由於李服膺所部在天鎮的頑強阻擊,致使天鎮之敵遲遲無法突破,不得不從上述哪些地方調集援兵,嚴重影響了所部的作戰計劃。

眼下部隊終於攻佔了天鎮,於是乎,東條便命令各部隊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行動!

其主力沿着天鎮、十里鋪、陽高向大同方向追擊,另外以酒井旅團作為主力,沿着宣家塔、石佛寺北上,向天鎮以北的興和發起進攻,擬定於興和、三瑞里、隆盛庄、迂迴攻向豐鎮,並與其它部隊南北夾擊大同城。

9月28日下午,日軍攻佔陽高縣城,並將負責殿後的晉綏軍一個加強營殲滅在了陽高縣城以西的五里坡。

或許是為了泄憤,再或許是為了炫耀軍功,日軍戰後竟然將所有被俘的國軍俘虜全部處死,並將所有士兵的頭顱砍下來,懸掛在陽高縣城的城門樓子上。

這還不算,日軍在佔領陽高之後,立即對城裏的老百姓實施報復性屠殺!

好在晉綏軍已經預料到了這一點,在撤退前就已經通知城裏的老百姓儘快撤離,儘管不舍,儘管故土難離,但大部分百姓還是沒有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紛紛撤離了縣城,所以日軍雖然祭起了屠刀,但是最終並未殺死多少人。

但即便是如此,依舊足夠震懾本地區的老百姓了!

到眼下,日軍當面的國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也失去了和日軍作戰的勇氣,除了一路狂奔外,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抵抗。

僅僅隔了一天不到,日軍便佔領了重鎮大同!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日偽軍的進展都這麼順利,負責北線作戰的酒井旅團卻在途中遭到了鐵血團的瘋狂阻擊。

從9月27日開始,一直到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佔領大同,足足三天的時間,他們的兵鋒僅僅向前推進了不到二十公里。

雖說在此過程中酒井旅團佔領了鐵血團的4道防線,也佔領了宣家塔、化面城、老爺廟以及石佛寺等地,但是依舊被阻於新平堡一線,距離興和尚有二十多公里。

無奈之下,東條只能命令日軍第一師團主力立即向西進攻,由懷安和萬全兩地直插興和縣城,而後在與酒井旅團夾擊新平堡一線的鐵血團主力。

在得知日軍大批精銳向興和境內湧來,並有前後夾擊新平堡的意思,馬錚當即致電前線的部隊,立即放棄陣地後撤,所部主力撤回蘇木山備戰。

30日,日軍兩路大軍在蘇木山以北的興和縣城會師。

然而,令馬錚沒有想到的是,日軍並沒有向他預料的那樣殺向蘇木山,而是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由興和一路西進,直奔豐鎮縣城。

由於這些地方並沒有中國軍隊駐守,日軍一路暢通無阻!

先是敵混成第15旅團第30聯隊的第1大隊經鎮洪堡、獨立混成第11旅團獨立步兵第11聯隊,沿大同以北的鐵路攻佔了豐鎮;緊接着混成第15旅團30聯隊的第1大隊與堤不夾貴的大隊由豐鎮向北佔領了集寧。

而酒井鎬次的第1機械化旅團於9月30日佔領了興和,然後即攻向豐鎮,並經過豐鎮長城以北向西,於10月1日佔領了涼城。

該旅團沿鐵路進攻的另一部,從大同西南的尚希庄到達左雲,隨後佔領右玉,接着通過殺虎口至長城外,與旅團先頭到達的部隊在涼城會合。

關東軍「蒙疆兵團」,從9月5日向西進攻,至10月份,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佔領了天鎮、陽高、大同、集寧各城市和大片地區,控制了平綏鐵路的大部。

日軍的行動,直接致使國民政府第2戰區在晉北的正面全部暴露在日軍的槍炮之下。

此外,晉北與內蒙的鐵路、公路交通亦遭封鎖,日軍則可從晉北、晉東北分路攻向太原,也可以出殺虎口經和林格爾攻打歸綏和包頭等地。

可以說,整個山西以及綏遠的門戶大開,戰略態勢徹底的倒向了日軍方面,國軍陷入了被動。

在佔領大同之後,東條所部的第一階段的作戰計劃算是完成了,雖有波瀾,但是整體上依舊算得上是戰果輝煌,故之前由於接連損失而引起的大本營的不滿,也因為這些勝利而被原諒了。

在接到大本營的嘉獎令的那一刻,東條真的是驚喜交加!

但就在他準備繼續沿着平綏鐵路向著歸綏以及包頭等地發動進攻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大本營的最新命令,要求他們暫停前進,在大同周圍擴大佔領區。

與此同時,支援由蔚縣西進的第5師團向晉北和太原進攻。

為此,日軍方面還特意調整了察哈爾派遣兵團的編製,決定組建第26師團!

9月30日,日軍統帥部決定,以獨立混成第11旅團為基礎成立第26師團,仍歸關東軍建制,並任命陸軍省的軍務局長後宮淳為師團長。

該師團是日軍第一次試行「三單位」編製,即整個師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

日軍中的師團,是平時訓練、管理,戰時指揮的固定編製單位,不同於根據戰時需要而成立的軍、方面軍、派遣軍這類的指揮機構。原來師團中的旅團、步兵聯隊,一直採用「二二制」的戰術編組,即1個師團轄兩個旅團,1個旅團轄兩個步兵聯隊。

由於中間夾了一個旅團級的作戰單位,所以這讓四單位制的野戰師團在戰時使用上,不如「三三制」編組在進攻、防禦時,便於組織和指揮。

所以,日本陸軍省軍務局根據實戰情況,為了戰時便於對部隊的組織、指揮,減少指揮層次,而在一部分師團中,採用了「三單位制」。

即每師團只編3個步兵聯隊,由步兵旅團統一指揮,步兵旅團的番號數字,與師團的番號數字相同,如26師團的步兵團,即為第26步兵旅團。

這便是日軍中有名的丙等師團,而這一類野戰師團也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日軍對華作戰的主力。

不過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后,「三單位制」的師團又取消了步兵旅團這一級指揮機構,而由師團直轄3個步兵聯隊及騎、炮、工、輜重兵聯隊作戰。

在這個第26師團組建完成之後,根據關東軍的命令,統一指揮原在該地區的關東軍地面和航空部隊以及偽蒙軍的9個師,察哈爾派遣兵團的主要職能便逐漸的轉移到了這個師團身上。

而關東軍「蒙疆兵團」司令部,在向26師團作了情況介紹,和交待了手續之後撤銷機構,東條隨後結束了自己的使命,返回新京。

自始至終,他都沒能消滅馬錚所部,更沒有一雪前恥,這也成為了東條此行最大的遺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超級戰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超級戰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二章:晉綏察抗日根據地(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