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三章 其實奸佞讒臣,我這也有不少

五百八十三章 其實奸佞讒臣,我這也有不少

「唐末大軍閥新()」查找最新章節!

朱溫長子朱友恭,本來文武兼備、能力出眾,而且素得人心,結果反而遭他老子猜忌而險些喪命,終究因早亡而不能繼承梁國國主之位;所以朱溫也只能在矬子裏拔大個,選定義兒朱友文起碼儘可能試圖維持他打下的基業,卻因此而死在了他次子朱友恭的手上......

再到三子朱友貞在一眾梁國皇親貴戚的支持下,又幹掉了他二哥成功上位...然而這朱友貞卻已是五代第一朝的末代皇帝,梁朝的亡國之君。

當征討大軍殺入長安,朱友珪身死,而由朱友貞繼承梁國帝君的位子的傳到了汴京,李天衢也能斷定梁國以後也只會變得愈發衰弱。

畢竟如今貴戚趙岩憑着輔佐定亂大功,權勢位極將相,氣焰也將更為囂張;而權臣段凝亦將梁國軍權把控在手中;而袁象先被進封為開國公,官位非但位列三公,又兼京兆尹掌長安馬步諸軍,這廝即便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奸惡佞臣,可巨貪的秉性,也將愈發不受節制......

而如今的梁國皇帝朱友貞,若只論為人秉性,宋時司馬光對他的評價是「溫恭儉約,無荒淫之失」,所以他固然不會像朱溫、朱友珪那般好色無度、狠戾殘暴,為人相對更為老實本分,可是朱溫卻寧可把皇位傳給認下的義兒,也從來不曾把他這個親生的三兒子當做儲君的人選。

畢竟朱友貞毫無主見,如今這等形勢,他更會對那幾個權臣言聽計從...而正是由趙岩、段凝等權奸使壞,敬翔等治政能臣飽受排擠;正史線的王彥章被剝除兵權,劉鄩遭誣害被鳩殺,康延孝等後起之秀眼見段凝等庸才剝除名將軍權,便立刻選擇叛逃出走...那還是在晉國李存勖明顯起勢,已經對梁國構成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朱友貞那干昏君佞臣也仍要自己作死......

所以仍是由朱友貞、趙岩、段凝這干君臣掌控梁國大權,李天衢完全能夠確定要徹底覆滅朱溫建立起的這一方割據政權,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只不過誤國奸臣可不止是梁國才有的,李天衢也已發現由於自己當初處心積慮的到處截胡拉攏文武才幹,己方勢力當中,現在其實也有一撥潛在的奸佞讒臣處心積慮著,也都要在官場上謀取更高的地位......

※※※※※※※※※※※※※※※※

「陛下,張節帥既然上書請奏三個親子都至汴京赴職,想必也是為了表態他無意把徐泗軍藩鎮視為自家基業,而執意要自據一方,這也不足見張節帥忠心可嘉?」

皇城御書房內,

聽解青針對徐泗軍節度使張歸霸上呈奏請的文書發表自己的見解,李天衢卻是面色複雜,過了半響,才長聲說道:

「張漢倫、張漢傑、張漢融...呵呵......」

由魏國分封出去的諸鎮節度,所受的節制本來就要比其它割據政權更多。而隨着諸處功勛節度年歲漸長,以及又有王重師、田頵等執掌一方藩鎮的節帥亡於戰事...如今又有個問題,也必須要擺到枱面上來講:

魏國帝君,會不會應允麾下功勛卓著的節度使子嗣世世代代永掌一處藩鎮?

從法理上而言,在唐朝時節藩鎮節度也絕非是世襲制。但是規矩是人定的,自唐朝中晚期之後,父亡子繼、兄終弟及的藩鎮筆筆皆是。而魏國中央政權,當然要比唐僖宗、昭宗時節的唐廷強硬上太多,也絕對不會容忍自己治下的藩鎮自行廢立節度。

然而魏國分封出去的諸藩節度,除了對李天衢盡忠,為了自己世代家業着想也實屬人之常情,當中也難免有人會想到:這般時節既然早已形成的慣例,姑念我等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難道當真就沒有特例么?

而李天衢強調的是仍要循序漸進的加強中央集權,有一個原則也絕對不容違背:

想搞藩鎮世襲?絕對不可能!財富、土地,功勛子嗣所願接受的教育等方面,是可以接受先人福蔭的;但是地方上軍隊、財賦等權力,我可以賦予你,但是隨時都能收回來,也絕不是任何哪個功勛宿將私人所有的。

但是每個人的格局與理念不同,李天衢定下的法則,未必所有功勛宿將都會理解,即便理解也未必能夠接受。王師範當年做淄青軍節度使慷慨激昂的宣稱保唐救駕,可先前唐昭宗派臣子接管他的藩鎮,照樣一通收拾讓他滾蛋...忠於朝廷是一碼事,可繼承我老子的地盤與軍隊,憑什麼要上交給國家?

隨着自己地位的提高,往往野心也在不斷的膨脹,這畢竟是人之常情。當一個大頭兵受重用提拔,官升三階,他會感激涕零、效死賣命;一個武將謀得更為遠大的前程,高官厚祿、坐鎮一方,他會感覺到自己跟對了君主;可是當做到一方節度,也總有人會想既然我於國有大功,怎麼就不能按現在的常例,讓我的子孫輩繼承基業?

而這個問題如今愈發的明朗化,卻是因淄青軍節度使王重師戰死,而確定藩鎮繼任者之後所引起的。因為於情於理,無論資歷、功績最有資格接掌淄青軍的只有節度副使劉知俊。

畢竟劉知俊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意圖謀反的跡象,李天衢遂按理任命其接掌淄青軍。然而劉知俊受職之後,便立刻吩咐其子劉嗣彬辭去外派磨礪的軍職差遣,而轉任淄青軍藩鎮衙內都知兵馬使。

而衙內都知兵馬使司掌藩鎮軍府兵權,以劉嗣彬的功績與資歷而言,按說本不足以接受這等要職,劉知俊卻直接將他自己的子嗣提拔為身邊的左右手,很明顯的是任人唯親。但是自行任命多數藩鎮內部的軍職、文職,也仍是節度使保留的權力之一,所以李天衢也挑不出什麼理來。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劉知俊這可就有些要儘早培植自家子嗣做接班人的意味...雖然不會明言,但這也是在試探李天衢的反應。他向暗示的訊息,自然是:

我既然為陛下出生入死,也立下無數戰功...如今也未違背本朝法度,但我就是要全力栽培劉家子嗣,儘可能積累戰功,而以後也能得以接掌淄青軍藩鎮。-屆時功績與資歷配得上節度之位,陛下您卻仍是不準么?

而其他各處藩鎮節度聞得風吹草動,心中也都難免泛起嘀咕...然而徐泗軍節度使張歸霸上書稟奏,要求李天衢將他膝下張漢倫、張漢傑、張漢融三個親子轉調到汴京赴職,官大官小無所謂,只要能多加磨礪長些見識。張家官門子弟,也未必非要都在徐泗軍中當職。

張歸霸的舉動固然是在向自家主公表明心跡,他可從來未曾有過讓本家世襲藩鎮的打算。無論是做京官還是做節度,全按陛下的旨意行事。然而李天衢明白張歸霸世代自據一方的野心不大,只不過看到文書上他那幾個兒子的名頭,眉頭卻也不由的皺成老大一個疙瘩......

張歸霸固然是忠心耿耿的心腹宿將,可你這幾個兒子,除了早亡的張漢鼎...按原本的軌跡,本來也都應該是跟着趙岩、段凝之流禍國殃民、迫害忠良最為活躍的幾個奸臣頭頭啊......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583章其實奸佞讒臣,我這也有不少)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末大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末大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五百八十三章 其實奸佞讒臣,我這也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