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一章 朱溫心腹謀士,到了我這,也做不了首席

二百六十一章 朱溫心腹謀士,到了我這,也做不了首席

就算李天衢已經返兗州治所瑕丘,那走投無路的人又奔波一番,投至揚州廣陵表說清楚來意,直到府署胥吏將記錄他姓名的名薄呈交至司吏署集賢院,差不多又已過去了小半個月的光景。

然而甫一看見呈上名薄上記錄的那個名頭,李天衢也想起這個同樣在史書上留名,而且名氣還不小的那人在這段時期的活動軌跡,也的確是因江東有偽越國裂土自立一事,致使他無法赴任州刺史,而篤定心思投效一處強藩做個幕僚。

李天衢遂遣人前去召喚那人,命他特來晉見。旬日間,那人也終於在幹吏的接引下趕赴至瑕丘牙署,書房內安坐的李天衢宣他來見時,就見這人做文士打扮,面相身形清瘦,身穿一身青布袍。雖然知曉這人的名頭與來歷,李天衢也吩咐麾下召他來見期間款待他衣食住,可是因為從長安至江淮一路的顛簸勞碌,這人臉色也仍顯得有些滄桑。

而這人朝着李天衢見禮之時,雖然格外的恭謹,可他看那副低眉順眼、點頭哈腰的模樣...按說如羅隱、嚴可求這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才子,言行舉止要麼是落落大方,要麼是溫文爾雅,然而這個人非但貌不驚人,只從氣質上看也根本來不出他是什麼飽學之士。

甚至瞧他現在的反應,看來本來也只是想做個嘗試,卻驚喜於得到李天衢這個打算來投靠的主公親自召見,這個人難掩心中激動之情,只是瞧他打躬作揖的那副模樣,神情還顯得有幾分...猥瑣。

「先生是昭武九姓出身,名為李振,而大唐建元初年位列武德十六功臣的安修仁申國公,便是令祖先人?當年平定四鎮之亂的義陽郡王李抱真太玄公...也是令曾祖?呵呵...先生祖上先人,確實多有賢才啊。」

李天衢沉聲問道,雖然他對這李振的家世背景大概都已清除,不過也配合著他在賣力自薦,趕赴廣陵投從時便刻意的提及他祖上先人...這李振無疑也是自問屈沉蟄伏的太久了,就好像是接受大企業老總面試的打工仔那般,但凡有可能提高自己印象分的事,當然也都要往外抖。

這李振祖上本姓安,後來被賜唐朝國姓李,屬於昭武九姓當中的栗特族出身,祖上籍貫遠在中亞撒馬爾罕。不過他先祖安修仁在隋末年間便歸附唐廷,後世子孫入籍歸化,傳到了李振這一代貌相上看,似乎已與尋常漢家兒郎沒什麼分別。

而此刻聽李天衢說罷,李振心中更喜,又躬身拜倒:「小可慚愧,不及先祖賢名。可也自問向來刻苦勤勉。只嘆不曾得遇明主賞識,空有鴻鵠志卻終不曾一展所學。雖是斗膽前來向明公自薦,而正如戰國平原君所言,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而毛遂則回之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

方今天下亂世,多有才高運蹇的名士藏器待時、有志無時...小可只求畢生所學能為明主所用,鞠躬盡瘁,以報賞識洪恩!」

李天衢臉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暗付這李振確實因為自詡有高才結果如今仍是這副落拓模樣...心裏不但積壓了太多的怨恨,倘若看到仕途上有上升的空間時,當真是削尖了腦袋往裏鑽。

李振早年屢試不中,不得已也只得換個門路出仕,而後三轉兩轉,在國都長安謀得個金吾將軍的差事。這官階聽着威風,實則於唐朝時節也不過是掌宮中及京城晝夜巡警事宜,不但專業不對口,這等國都宿衛官內部劃分也是有高有低,職權可大可小,而瞧李振如今這副模樣,

他顯然混的很不如意。

先前也不是費了多少心思和家財,李振總算爭取到被任命到江南地界赴任台州刺史的機會,結果卻又趕上了義武軍節度使董昌造反稱帝這檔子事...他的坎坷經歷進行到這裏,還是按著原本史載的軌跡。只不過這李振按說應該是黯然返回,結果顛沛流離到了汴州地界,既然朱溫也已是坐擁幾處藩鎮的霸主,他索性便一咬牙主動登上門去要求拜會,自此從在唐廷官僚體制底層廝混的官員,轉而成了投從藩鎮節度效命的幕僚。

李振若是去投奔朱溫,命途的確也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被提拔才幹向來眼力也極為出色的朱溫盛情邀請輔佐,很快又被提拔做了節度副使這等高位,李振憑藉着自己的才幹風生水起,身份一路水漲船高,他投從朱溫的時間相對晚些,可是後來幾乎也爬到了朱溫麾下僅次於敬翔的謀士地位。鑒於朱溫御下也有猜忌嚴苛的一面,卻也如此看重李振,也足以說明他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

然而李天衢心說我統掌了江淮諸州,也是李振要趕赴台州上任的必經之路。正值他最為心灰沮喪,本來為求得個功名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已付之東流...結果得知同樣坐擁幾處藩鎮的強藩霸主廣發招賢榜這一消息,李振也就沒有必要再顛簸勞碌、惴惴不安的前去汴州去向尚不知是否會賞識自己的朱溫投從自薦,當然是要就近先到我這來嘗試又能夠轉運改命。

而李振自表陳述一番,隨即眼觀鼻、鼻觀心的恭候李天衢回復,然而書房內一時寂靜,李振也禁不住微抬眼皮,盡量拿餘光偷乜面前那個他迫切想要投從而能得受重用的主公臉上神情。然而李天衢不喜不怒,面色波瀾不變,李振也察覺到對方只是靜靜的把眼凝視向自己,他慌忙又壓低了腦袋,心緒依然十分忐忑......

搬出自己的曾祖父與老祖宗,無外乎是想通過自己先人的光輝事迹加個印象分...可是李振也不能確定李天衢是否當真會賞識他的才幹,畢竟當年屢試不第,就算自詡才思敏捷、智謀過人...結果廝混到了國都長安,也不過是巡夜的行伍莽夫差遣。為了州刺史一職這般的東奔西走,還落得個走投無路的下場...李振知道方今自己也已有些年紀,但凡是有真才實幹的人物,也早已尋覓到值得投從的主公了,而他這等經歷,的確是有些寒顫了。

李振處心積慮的要出人頭地,向李天衢極力自薦,可是以他的口才心機也知須拿捏個火候,否則就憑李振目前交出的履歷,也難免讓人感覺他不過是自賣自誇...心裏仍覺得沒底時,他忽的便聽李天衢又長聲說道:

「先生果然是能言善道,自比做向平原君自薦而成就大功、千古留名的毛遂。我也有意提拔先生,當然路遙知馬力,且看你當真是否有王佐之才......」

李振聞言,臉上登時浮現出難以掩飾的喜色,只是他又連忙道恩稱謝之時。然而眼見他點頭哈腰著,神情間流露出那股積壓的怨懣實在太久,終於爭取到出人頭地機會時所暴露出的表情之時...李天衢眉頭也不住的微微一皺,並暗付道:

這個李振,的確有大才,可是以後還要思量如何用他,畢竟這廝的人品,到底也還是太差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末大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末大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二百六十一章 朱溫心腹謀士,到了我這,也做不了首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