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月亮起源

第459章 月亮起源

修訂章節,慎重訂閱!

————

息壤四號在春節后悄然發射,這是華夏自探月計劃完成人房廠三步走之後,開啟的火星探索新篇章。

杜恪也在航空港發射現場,觀看了息壤四號的發射,與前三搜息壤號月球飛船不同,息壤四號是火星飛船,造型類似火箭,通體採用龍糖裝甲打造。配備風火輪計劃研發的全新發動機,以及剛剛研發成功沒多久的五米球與五米桌球,代表了華夏的頂尖科技。

息壤四號很快就在眾人的注視下騰空而起,衝出大氣層消失在人海。

不過息壤四號與航空港指揮中心的通信質量保持非常好,可以通過飛船的攝像頭觀察一切。因為採用了全新的發動機,所以息壤四號的速度可以達到目前人造航天器的極限,飛向火星只需要56天時間。

五十六天就是兩個月,這兩個月飛船的宇航員也不是沒事幹。

息壤號上搭載有天文望遠鏡,可以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天文定位,驗證華夏的司南太空定位系統。

也就是用望遠鏡搜索周邊的脈衝星,從而比對地球上觀察的脈衝星位置,確定飛船行徑位置,這是未來星際旅行的正確導航方式,沒有脈衝星計時陣,人類飛船就會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

「我要去月球!」

看完息壤四號火星飛船發射后,杜恪忽然對助理田瀾說道:「你幫我安排一下,息壤三號回返后,我要跟息壤三號一起去月球一趟。」

「這……」

「不要猶豫,就當是旅遊一趟,去月球又沒有危險。」杜恪擺手。

息壤三號飛船是可以往複月球與地球的太空飛船,同樣是用龍糖裝甲打造,安全系數非常高,已經完成了三次載人來往地月之間。

「好的。」田瀾點頭答應,和杜恪相處了差不多十年時間,她很清楚杜恪的決定難以改變。

「為什麼非要去月球呢?」科大空城的獨棟太空大別墅中,水靜向杜恪抱怨,田瀾已經第一時間將杜恪計劃去月球的想法,告訴了水靜,「你現在不是年輕人了,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就不能老老實實安全的呆在地球嗎?」

杜恪指了指自己:「你以為我是普通人嗎?」

「對,你不是,你是天才科學家,你是最聰明的人。」

「不不不,不止。」杜恪拉起老婆的手,半是認真半是開玩笑,「我們認識也有九年了對吧,2023年咱兩認識的,我也不裝了我跟你攤牌,事實上我不是凡人,我是聖人。我從遙遠的時空穿梭而來,帶領人類走向星際時代,我的身體如此強大,即便是大蘑菇都炸不死我的。」

「又沒個正形了。」水靜嗔怪道。

「唉,跟你說實話你又不信,算了,我還是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你們繼續相處吧。」

「兒子,揍你爸,你爸就喜歡瞎扯。」水靜看着在地上爬的杜星辰,一臉的溺愛表情,老大、老二她帶的都比較少,反而是老三幾乎沒怎麼讓阿姨帶,都是自己在帶。

「爸爸!」杜星辰含糊不清的喊了一聲。

「過來,爸爸抱抱。」

杜星辰立刻屁顛屁顛的爬過來,即便杜恪一個月回不了家幾趟,但是兒子杜星辰依然最親老爸。大兒子、二女兒都在上幼兒園,夫妻兩就樂呵呵的逗著小兒子。

片刻后。

水靜問道:「真決定去月球了?」

「嗯,去一趟,感受一下月球的環境,你要是想去,我走個後門,把你也編進宇航員隊伍中。現在去月球不像十年前,需要穿厚重的宇航服,而且還要適應失重環境,就當是一趟放鬆旅遊。」

「我不去,還有爸媽那邊你自己說去。」水靜心裏面還是有點擔心,從地球飛月球理論上依然有風險,三個孩子還小……杜恪她是管不了的,整個國家也沒有幾個人能管得了杜恪,而且杜恪的任性也是出了名的,想做什麼就一定要去做,當初潛入海底同樣風險巨大。

「放心吧,我又不是作死,我是為了科學!」杜恪點頭,他可比想像中怕死,自己的本身絕對不會隨便亂冒險,但是用分身去月球感受一下,完全沒風險。

爸媽那邊難免被罵幾句,隨後領導也關心了幾句。

3月份,息壤三號回返並休整,杜恪登上了這艘飛船,隨同其他宇航員一道前往月球。兩天後,息壤三號準確降落在廣寒宮月球基地的地面降落平台,機艙腹部的艙門伸出,與地面平台對接后,杜恪連宇航服都不用換,就乘坐電梯進入了月球基地內部。

「熱烈歡迎杜院士蒞臨廣寒宮月球基地指導工作!」基地負責人是天文領域的李戡院士,帶領基地所有人員,列隊歡迎杜恪的到來。

「給大家添麻煩了。」杜恪笑道。

「不麻煩不麻煩,您能來廣寒宮基地,是對我們工作的莫大鼓舞。這裏除了正常交流工作的宇航員之外,還沒有客人來過,您杜院士是我們的第一位客人。」

客套之後,杜恪第一時間通過視頻連線,與家人聯繫:「我已經安全抵達,不用擔心,一個星期後我就隨息壤三號回返地球。」

報了平安,杜恪就開始參觀月球基地。

基地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下科研基地、地面種植基地和五公裏外的氦三開採基地——登月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在這裏修建了一條五公里長的隧道,可以直接從隧道前往氦三開採基地。

地下科研基地沒有什麼好看的,與地球的普通實驗室區別不大,甚至說十分簡陋,娛樂設施非常少。地面種植基地,則是用仿生玻璃建造的一座座嵌入式大棚,大棚的頂部比月表要低很多,白天時會有遮陽蓋遮擋多餘的陽光,確保溫度不會驟然升高。

這裏的有機物除了宇航員們生產的糞便,大部分都是從地球運過來的有機質,為得就是讓月球能種出蔬菜,好讓宇航員們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唔,很不錯,西紅柿、大白菜、青椒……這個是芋頭苗是吧。」

「對。」

「都是基因突變的農作物,長得比地球上的農作物大太多。」杜恪直接從上面摘了一個紅彤彤的西紅柿,這西紅柿個頭能有小西瓜大,「沒打農藥吧。」

「哈哈,月球上可沒有昆蟲,授粉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我嘗嘗味道。」

洗了洗,一口咬下去,甘甜滋味頓時充滿口腔:「唔,可以,味道真不錯,月球產的西紅柿很棒……就是有點浪費了,我吃不掉這麼大的。」

「杜院士,吃不掉的給我,我來打掃。」跟在身後的一名宇航員說道,說話時還咽了一口口水,雖然月球基地有種植大棚蔬菜,可都是限量的,平時他們可吃不到。

……

月球車在飛揚的塵土中平治,杜恪親自駕駛一輛,跟着車隊在月球表面馳騁,頭頂上有明亮的太陽與光芒,但背景依然是漆黑一片。

沒有大氣層折射、散射,月球上看到的太陽就是個耀眼的發光體,並不能把整個天空照亮。

啟動宇航服眼罩上的濾光系統,杜恪可以直視太陽,此時的太陽看起來要比地球上看得小一些,背景漆黑,光芒灑落時還有一圈一圈的光環,十分漂亮。

「小慧。」

「在。」

「給我來張自拍。」杜恪對着月球車中配備的人工智能說話,很快人工智能就幫助他完成一張自拍,再上傳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如今他已經很少發朋友圈,但是遇到登月這種稀罕事,還是值得配圖發一發的。

知道杜恪登月的人並不多,所以朋友圈一發,短短几分鐘內,就收到了幾百個贊,評論更是翻不過來。他的微信好友,都是家人、同學、同事、助理,沒有其他閑雜人等——跟領導們、軍方人員交流,都有專業渠道,用不着微信這個方式。

很快。

車隊就停在了廣寒山上,廣寒山是基地附近的環形山,根據科研人員的推斷,這個環形山大約形成在五百萬年前。因為月球上沒有風蝕、水蝕等侵蝕手段,所以這裏依然保持着五百萬年前被隕石撞擊后的樣子。月球基地的科學家們,最喜歡在這裏開展科研。

今天杜恪隨隊過來,就是看看科學家們都是怎麼研究的。

「杜院士……」

「你們忙你們的,不用管我,我在附近轉一轉。」

杜恪穿着一套合身的宇航服,踩在月壤上感受着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走路輕飄飄的好似要飛起來,蹦蹦跳跳是最適合的前進方式。

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拐杖,然後慢慢的爬上一座小山頭,找到一面比較平坦的地方,用拐杖在月壤表面上寫字——杜恪到此一游。

「哈哈,這行字怕是可以存在幾十萬年。」

做了一個中二舉動之後,杜恪才從山頭上下來,來到科研工作區域,看到有科學家正在用土行孫系列盾構機,在廣寒山上打洞,取出各種不一樣的岩石、月壤標本。這個科研項目組,希望對月球不同區域的岩石、月壤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月球是如何誕生的。

月球的質量相對於地球來說,是有些過於大了。

從天文觀測的結果來看,一般大質量的衛星都在巨行星旁邊,比如木星、土星、海王星這種氣態巨行星,就有着木衛一二三四、土衛六、海衛一這種超大衛星。而目前的天體形成假說,很難支持地球擁有如此大的衛星,而從外面捕獲的話,也基本做不到。

所以目前主流的學說,是支持行星撞擊這個起源。

推測當年可能有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相撞,然後地球在強大的能量中融化,拋散出很多物質,這些物質慢慢吸積從而形成了月球。

不過這都是發生在很久遠的年代,由於地球活躍的板塊運動,已經很難從地球上找到直接證據。

故此前來廣寒宮月球基地科考的地質學家們,一直試圖從月球岩石中,找到當初撞擊的證據,因為行星相撞並非是傳統的撞擊,有着引力的參與,拋散出來的物質會有很大不同。

等科考隊員們完成了採樣,車隊返回,已經遊覽盡興的杜恪,才好奇的詢問道:「陶教授,你們項目組已經採集不少樣本了,分析結果有什麼趨向嗎?月球是撞出來的,還是跟地球一起孕育的?」

「從我們目前的採樣分析,還不能直接判定月球是怎麼出現的,不過,我個人是支持捕獲說的。」陶教授回道。

「為什麼?」

「一些樣本中有幾組很有意思的內容,與我們從小行星帶採集到的樣本,有着比較近似的元素分佈值。所以我覺得,月球可能與小行星帶同源,有可能月球本身是在小行星帶孕育,然後因為木星的強大引力,將月球軌道彈射到地球軌道,最終被地球捕獲。」

「唔,這就有意思多了。」杜恪點頭說道。

不過這也不是最終結論,只能算是陶教授或者陶教授團隊的一家之言,宇宙之大無奇不有,人類所了解的依然是很少很少。連太陽系內的天體都還認不全,更別說推斷這些天體在無數億年前,是怎麼發生的。

只能說從蛛絲馬跡,推斷到一個大概的可能性。

「我們已經寫了三篇論文,全部發表在《未來·天文》上面,希望等樣本分析足夠多,能夠推斷出一些準確數據時,再發一篇《未來》。」陶教授說道。

《未來》如今已經是頂級期刊,無數重量級科研成果都在上面發表,很多成果都是華夏獨家所有,所以引用數量可以說是暴增,影響因子飆升飛快。繼《未來·物理》子刊發行后,因為完成登月,天文方面的內容激增,所以《未來》又發行了《未來·天文》子刊。

還有隨着數學的發展,《未來》編輯部又發行了《未來·數學》子刊。

此外《生命》期刊,也發行了《生命·細胞》、《生命·大腦》、《生命·基因》三本子刊,可以說《未來》、《生命》這兩本中文核心期刊,正在衍生出龐大的學術家族。

除了這兩本核心期刊,還有一批中文期刊,也陸續發行併產生巨大影響力,比如《月球科學院院刊》、《夏科院快報》、《科大學報》、《水木分子工程》等等,其中《月球科學院院刊》的影響力,可以與《未來》、《生命》齊肩。

這三者又被稱為中文期刊三駕馬車。

《未來》主攻物理,《生命》主攻生物,《院刊》則主攻重大科學成果。

當初院裏交給杜恪的任務,短短几年時間就順利完成,所以他也在隨後辭去了《生命》雜誌總主編一職,原執行主編施院士升任總主編。

《月球科學院院刊》的總主編,他也沒有擔任,而是由陶偉院士擔任。

他只是保留着《未來》雜誌總主編職位,但具體的總主編工作,都是交給執行主編代為執行。

「能分析出月球的起源,絕對是一篇合格的《未來》論文。」杜恪說道,「月球伴隨着我們無數年代,了解月球就是了解我們人類自身,認識我們為什麼存在的意義。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子力有不逮,所以托遺響於悲風,我們則要奮起探索。」

陶教授介面道:「是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9章 月亮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