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和尚

第100章 和尚

餘慶笑了笑,跟王顯討了一塊銀子,也沒細看具體是多少,就直接遞了過去:

「這位大哥別見怪,我兄弟兩人是天生的飯量大,以後還請多多照顧。這一塊銀子全當是額外的飯前,你先收著,不夠以後再補。」

廚子一看這銀子分量十足,都夠普通人家吃個三五年的了,立刻正色道:

「這位小哥,客氣了……您兩位的飯量,的確是少見,但既然也是山上的學子,吃的再多我們也得管……只是這銀子,我們絕對不能收。縣裏頭和書院早已說好,這山上老老少少的吃喝拉撒全由縣衙負擔,我又豈能私下另收?這銀子要是拿了,只怕我以後都沒臉見戴先生了。」

廚子的神態真切,且毫不猶豫,顯然說的是真話。

餘慶有些感慨。

這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見微知著,就連柳蔭書院的一個普通的廚子為人都如此實誠,可見書院的風氣確實是不俗。

餘慶也不強人所難了,和小胖子分食了一鍋粥之後,帶着王顯趕往山頂。

此時朝陽初升,積雪始融,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濕氣,因此更顯的濕冷。

學院在近山頂處開了一塊平地,專門供先生講學以及學子落座;

而身後山壁處又鑿有若干石窟,柳蔭書院學子有數百,平地雖大也不能全容得下,所以山壁上也得留出這許多的位置。

餘慶三人今天來的算早的,因此平地上還有許多位置,能容下三人並排的位置也還有。

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更多的學子也陸續匯聚到此處。

雖然人多,但並無一人喧鬧,所有人像是默認約定好了一般,偌大的山頭依然保持着一片有序的寂靜。

王顯餘慶還算坐的住,卻憋壞了向來好說好笑的小胖子,頂着一顆大腦袋四處左瞧右看,想說話又不好意思打破平靜,抓耳撓腮簡直難受死個人。

「唔唔唔……」

餘慶端坐,沉心靜氣。

忽然,他覺得身旁有人在拉自己,轉頭一看原來是小胖子在朝自己擠眉弄眼,伸手指這斜前方端坐的一人。

餘慶有些奇怪,這滿山也不見個女的,到底是什麼人能讓小胖子這麼興奮。

他好奇地朝前看去,小胖子指向的那個位置上,原來是坐了個光着腦袋的小和尚。

書院裏面怎麼還有和尚?

難怪小胖子如此興奮,原來是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物。

書院裏坐了個出家人,確實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餘慶轉念一想,事情也不至於大驚小怪。

這柳蔭書院又並非是普通學堂,也沒規定說其中的學子都必定是書生;

戴先生本身博學廣知兼通多家之長,不要說和尚,就是台下坐着尼姑,也不該算是稀奇。

不過,餘慶還是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倒不是覺得發現了什麼怪異之處,只是這位小和尚實在是……渾身上下白的驚人。

一身皮膚在朝陽的映照之下白得發光,尤其是剃了光頭之後,又身着一身素白色的僧袍,從背後望去儼然是白成了一片,猶如是整塊的漢白玉雕成一般,百里透光。

小和尚所坐的位置周圍依舊是有許多未曾融化完全的積雪,置身其中,這小和尚居然沒有半點為何,整個人似乎是融進了雪地里一般,全然看不出半點色差。

直到今日,親眼看到這個小和尚,餘慶才知道「粉雕玉砌」形容的該是怎樣的人物了。

也不知道這小和尚的正面怎樣,單看這背影,想必長得絕對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倒是讓人有些遐想。

不等餘慶找機會一探究竟,不多時戴先生便準時來到,徑直步入場地中間,換換坐在正中央,開口便道:

「先前已經講了數日的道家之論,之後又講了數日的釋家之學,今日便開始講佛道之爭。」

眾學子大部分都是已經跟着聽了多日的講學,對今日這一講早已期待已久,故而一聽這開題便立刻來了精神,紛紛翹首以盼,各個頭頂冒出己方所學,以求與戴先生所講能相互印證。

餘慶抬頭看了看,但見坐在前排的大多都是以佛道兩家為綱要的學子,所以搶在了最前頭,以求能聽得最清楚。

而選擇坐在山壁石窟之中的,則多為儒法墨等百家學子。

他們對佛道兩家的學說其實並不太感興趣,故而無心與兩家弟子爭奪前排位次,只是本着觸類旁通的目的跟着聽一兩耳朵而已。

在餘慶的天眼通看來,佛道兩家的弟子頭頂全都是一片光彩奪目,既有佛家的寶樹、木魚、佛珠、菩提等物,也有道家的拂塵、道經、青牛、道冠之類,可謂是精彩紛呈,種種學識爭奇鬥豔,令人高山仰止。

看來看去,餘慶倒是發現了一點怪事。

這些人雖然驚才艷艷,所學側重也各不相同,但並無一人敢直接描摹佛陀、仙道的本相,只敢以法器、道器入道,以求將來能以點破面。

這其實也是一種迂迴之策。

譬如要學老子之道的學子,多半會有人以道德經為入手,先掌握這一卷經卷之精髓,而後觸類旁通再接觸道藏;或者也有人以青牛為線索,老子曾經身騎青牛周遊列國最後出於函谷,以此可求出世入世之道;再或者,也有人以周王室圖書館藏為起點,學的則是老子隱世蟄伏之道……

聖人之道何其廣博,如果一時貪多冒進,一上來就直接以聖人本尊為模板立下己身之道,只怕是貪多嚼不爛,結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最後學了個四不像。

餘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難怪昨天戴先生一見面就直接連消帶打,將他的神通一一削去,原來就是為了打去他身上華而不實的部分,要他腳踏實地地從頭來過。

餘慶學佛家神通,因為無人指點自行領悟的關係,非但不是用曲徑通幽之法,而且膽大妄為地直接以大威德明王本相為起點,着實是膽大妄為了些,同時也為之後的道路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戴先生此舉就是趁餘慶在歧路上還沒有走遠之前,及時幫他迷途知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紫府有尊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紫府有尊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0章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