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琵琶隨想

116 琵琶隨想

雲淡天清,長安的上空竟然能聽見秋雁啾啾。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跟貴妃攜手花陰,在花徑中漫步一回,便命太監們直接把午膳擺在了長生殿裏,這殿四面迴風,正對着那水榭。

李玄遙遙望見一個綺年玉貌的玉人,帶着高高的雲冠,風姿綽約地起進那四面空空的大殿,一雙美目正向自己掃來。

雖然隔着一波綠水,李玄仍能感覺到那眼神中的動人意味。僅是這麼一瞥,就已教人難以忘懷。

李玄到不是自作多情,但美人的眼波中,竟然有一種很幽深的東西,令人難以捉摸。

李玄當然不敢迎著那幽深的目光,但只是這一眼,也令他心中湧起一種深深的憐憫。這樣一個絕色佳人,就要在馬嵬坡前,死於三尺白綾。

美麗,不是她的錯啊!

見李玄有些神不守舍,一旁的曹玉娘輕聲道:「那便是貴妃娘娘了,她可是精通音律之人啊。」言下之意,是讓李玄不可掉以輕心。這畢竟是皇家宴樂,供奉之際,若有個差池,掉腦袋也是常有的事。

李玄果然見一班伶工們個個屏聲靜氣,忽地李龜年引身而起,恭敬一拜,輕聲道:「臣等梨園供奉,躬請聖安!」大夥都一起拜伏於地,李玄和玉娘也不敢輕慢,同樣行禮如儀「臣劍南李玄在此奉駕!」

「那鮮於仲通屢次上表,說你琵琶絕技,天下罕有,今日朕和愛妃在此。你盡可奏來。」

李隆基看了楊玉環一眼,只見美人臻首輕點,唇漾微笑,似是十分地期待。

李玄只得將琵琶抱在手裏,剛才已經跟着李龜年的洞簫調過了音準,當下便開手彈了起來。

李玄自然是不用撥子的,他右手五指一輪,便是一串流水般的輪指,有如天上之水。滾滾而下,不絕於耳。那滾輪之聲越來越響,妙的是左手也在嫻熟地換把,一上手便奏出了一段悅耳的旋律來。

秋日午後本來就很靜,此時整個園中,水波不興,風葉不動,只有李玄奏出地旋律在每個人心中流過。

楊玉環美目一閃。跟李隆基對望了一眼,玉首輕點,看樣子,這琵琶之技,大堪入耳。

李玄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以他的琵琶技法,固然大唐無人能出其右,但苦的是他並不熟悉大唐的曲目。唐樂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二千年後的人,誰也說不上來。

李玄當年學琵琶之時。曾經問過一些琵琶大師,可卻沒有一個人會彈唐代的曲目。雖說煌出土了不少琵琶曲譜。可是,這天下竟無一人敢說自己完全破解了煌曲譜。因為,當時的子,即便能夠解出音階,但也無法解出曲調,關鍵的一點是,煌的譜子,只標了音。卻沒有標出節奏來。

唐代地樂曲。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是個未解之謎。只有一兩個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各以為是地破解了幾支曲子,但誰也不敢說,這就是唐曲的原貌。

李玄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他穿越以來,雖然也聽玉娘彈過幾首,但卻沒有費心思去學去記。他一門心思撲在指南道院上了,這琵琶小技,竟是全無時間去過問。

但好歹他前世學的東西還沒有忘記,當下他便決定,揀自己最熟悉的東西來彈。

這時李玄彈的一首,便是前世練熟了的,曲名是《琵琶行隨想》。這是後世的現代人創作地一首高級曲譜,由中央音樂學院的首席琵琶師彈出,後來流傳於琵琶界,被目為迄今為止,表現琵琶技藝最為豐富的一首曲子。李玄本來就愛那首《琵琶行》,當然對這首從《琵琶行》長詩里化出來的曲子,也是情有獨鍾。此時彈起來,竟然不見一毫的生疏。

其實,就連李龜年這樣的大國手,也無法理解這首高深的琵琶曲。唐代的宮廷音樂,大致可分為燕樂和雅樂。而雅樂以其周正大度,合於禮儀,止是配合一些儀式才用。而燕樂則大大吸收了胡人的音樂,特別是來自西域地琵琶和羯鼓,形成了生動活潑的風格,所謂地胡人之風,首先便是表現在音樂上面。

胡曲多以一段旋律反覆變奏為主,而李玄所彈的,簡直是天馬行空,大鵬扶搖,隨心所欲,讓人覺得身處於一葉小舟之上,在汪洋咨肆地大海中隨意飄蕩。

《琵琶行隨想》,應該能夠叫這些大唐的頂尖音樂人震動一下了吧。李玄邊彈邊用眼角餘光掃向對面的皇帝夫婦。只見二人幾乎端著酒杯的手竟然停在半空之中,一幅全神貫注的模樣。

賓果!中了。李玄頓時放心下來,洋洋洒洒地揮舞著五指,將這琵琶之音撥弄得越發高低起伏,珠玉飛迸,泉鳴幽咽,風動雲林,雨灑江天……

良久,眾人才意識到這一曲已經奏完了。

「這是何曲?」李隆基半晌才回過味來,這才問道。這園中之人都在等他這句話,皇帝不開腔,誰也不敢先開口啊。

「此曲名為《琵琶行》,乃李玄自創,向未示人,就連我這身邊的琴娘,也未曾聽過,今日特以平生之技,以侍君王。」

李玄雖然大言不慚地將後世的名曲拉到自己名下,但也留了個心眼,順便把曹玉娘託了出來,以便接下來跟皇帝討個口彩,把玉娘地事情給解決了。

「果然妙曲!」楊玉環美目連閃,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李隆基捻須微笑,一雙龍目卻盯着李玄,他雖然貴為天子,自份音樂之才,遠過於那些伶工,但要論起這李玄來,竟然給他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地感覺。這小道士,小狀元,難道還真是個小仙人不成?

李隆基和其它的帝王一樣,或者跟大唐地千萬子民一樣,對神仙信仰也是痴迷不悟的。對於無法解釋的東西,只好用神人來解釋了。

「李愛卿,適才所奏,有如仙樂。朕好久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子了,卿可再奏一曲,以助今日雅宴。」

皇帝發話了,還想聽。可李玄卻突然朗聲道:「聖上既想聽,微臣本該再奏,可是微臣技盡於此,再彈的話,恐不能如意。敢請臣的琴娘為聖上及貴妃娘娘奏一曲,以盡供奉之道!」

李玄又一次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出,敢駁皇帝的面子,人家皇帝老爺喜歡聽你彈琴,你累死也得彈啊。好個李玄,竟然說什麼「技盡於此」,這也太狂了一點吧。

不止這內廷樂師的班頭李龜年這麼想,園子裏的人,除了皇帝兩口子,幾乎人人都這麼想。

高力士在一旁幾乎傻眼,他愣愣地看着李玄,恨不得立刻上去踢他屁股一腳,小子,讓你彈,是你的造化啊,還真沒見過這樣的!

李隆基也愣了一下,正要發作,卻見邊上的楊玉環轉過臉來,朝着自己微微點頭,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算了,人才難得啊!

這楊貴妃被李隆基稱作「解語花」,既然貴妃有意要重用李玄,李隆基也不願因小失大。這李玄不僅琵琶彈得出神入化,還是個頗有學識的年輕才子,他那本《造化指南》,李隆基也翻看過,雖說未能理解,但此人另出新說,別出一格,對大唐而言,確實是人才難得。

見李隆基沉吟不語,李玄便就勢將那把琵琶塞給了玉娘,輕聲道:「大膽地彈吧,我保你沒事!」

曹玉娘被李玄偷偷地帶進宮,心裏早已是七上八下。她一個罪臣之女,又被打入樂籍,根本就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重進皇宮,侍奉駕前。當下也不再多想,抱起琵琶便彈了起來。自從跟李玄學了五指彈法,她已經學得了那首《夕陽鼓》,此翻彈來,也是輪指起頭,一番「春江潮漲江水平」的意境一下子便出來了。

這曲子平和沖淡,卻又優雅非凡,李隆基和楊玉環一下子便靜下心來,很快地便進入了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剛才的一絲不快,轉眼煙消雲散。等他們靜下來看這玉娘時,才募然發現,這名漢家打扮的胡女,竟然便是以前的宮廷供奉曹玉娘。

曹玉娘十三歲進宮,一直頗得梅妃的喜愛,後來楊貴妃得寵,也曾侍奉過幾次。當年聽了李林甫的妄詞,將曹氏一族逐出京城,現在想來似乎有點孟浪了。李隆基本是個愛才的皇帝,而這曹玉娘此番突然出現,一幅楚楚可憐的樣子,倒教他有些懷舊起來。

曲罷,李玄忽地跪倒在地:「此女想必皇上認識,她流落劍南之際,是臣斗膽收留,並教以琵琶新法,今日臣斗膽懇請聖上召回曹氏玉娘,重新供奉於內廷。曹氏盡得臣技,假以時日,或可技精於臣!萬望皇上開恩!」

雲淡天清,長安的上空竟然能聽見秋雁啾啾。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跟貴妃攜手花陰,在花徑中漫步一回,便命太監們直接把午膳擺在了長生殿裏,這殿四面迴風,正對着那水榭。

李玄遙遙望見一個綺年玉貌的玉人,帶着高高的雲冠,風姿綽約地起進那四面空空的大殿,一雙美目正向自己掃來。

雖然隔着一波綠水,李玄仍能感覺到那眼神中的動人意味。僅是這麼一瞥,就已教人難以忘懷。

李玄到不是自作多情,但美人的眼波中,竟然有一種很幽深的東西,令人難以捉摸。

李玄當然不敢迎著那幽深的目光,但只是這一眼,也令他心中湧起一種深深的憐憫。這樣一個絕色佳人,就要在馬嵬坡前,死於三尺白綾。

美麗,不是她的錯啊!

見李玄有些神不守舍,一旁的曹玉娘輕聲道:「那便是貴妃娘娘了,她可是精通音律之人啊。」言下之意,是讓李玄不可掉以輕心。這畢竟是皇家宴樂,供奉之際,若有個差池,掉腦袋也是常有的事。

李玄果然見一班伶工們個個屏聲靜氣,忽地李龜年引身而起,恭敬一拜,輕聲道:「臣等梨園供奉,躬請聖安!」大夥都一起拜伏於地,李玄和玉娘也不敢輕慢,同樣行禮如儀「臣劍南李玄在此奉駕!」

「那鮮於仲通屢次上表,說你琵琶絕技,天下罕有,今日朕和愛妃在此。你盡可奏來。」

李隆基看了楊玉環一眼,只見美人臻首輕點,唇漾微笑,似是十分地期待。

李玄只得將琵琶抱在手裏,剛才已經跟着李龜年的洞簫調過了音準,當下便開手彈了起來。

李玄自然是不用撥子的,他右手五指一輪,便是一串流水般的輪指,有如天上之水。滾滾而下,不絕於耳。那滾輪之聲越來越響,妙的是左手也在嫻熟地換把,一上手便奏出了一段悅耳的旋律來。

秋日午後本來就很靜,此時整個園中,水波不興,風葉不動,只有李玄奏出地旋律在每個人心中流過。

楊玉環美目一閃。跟李隆基對望了一眼,玉首輕點,看樣子,這琵琶之技,大堪入耳。

李玄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以他的琵琶技法,固然大唐無人能出其右,但苦的是他並不熟悉大唐的曲目。唐樂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二千年後的人,誰也說不上來。

李玄當年學琵琶之時。曾經問過一些琵琶大師,可卻沒有一個人會彈唐代的曲目。雖說煌出土了不少琵琶曲譜。可是,這天下竟無一人敢說自己完全破解了煌曲譜。因為,當時的子,即便能夠解出音階,但也無法解出曲調,關鍵的一點是,煌的譜子,只標了音。卻沒有標出節奏來。

唐代地樂曲。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是個未解之謎。只有一兩個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各以為是地破解了幾支曲子,但誰也不敢說,這就是唐曲的原貌。

李玄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他穿越以來,雖然也聽玉娘彈過幾首,但卻沒有費心思去學去記。他一門心思撲在指南道院上了,這琵琶小技,竟是全無時間去過問。

但好歹他前世學的東西還沒有忘記,當下他便決定,揀自己最熟悉的東西來彈。

這時李玄彈的一首,便是前世練熟了的,曲名是《琵琶行隨想》。這是後世的現代人創作地一首高級曲譜,由中央音樂學院的首席琵琶師彈出,後來流傳於琵琶界,被目為迄今為止,表現琵琶技藝最為豐富的一首曲子。李玄本來就愛那首《琵琶行》,當然對這首從《琵琶行》長詩里化出來的曲子,也是情有獨鍾。此時彈起來,竟然不見一毫的生疏。

其實,就連李龜年這樣的大國手,也無法理解這首高深的琵琶曲。唐代的宮廷音樂,大致可分為燕樂和雅樂。而雅樂以其周正大度,合於禮儀,止是配合一些儀式才用。而燕樂則大大吸收了胡人的音樂,特別是來自西域地琵琶和羯鼓,形成了生動活潑的風格,所謂地胡人之風,首先便是表現在音樂上面。

胡曲多以一段旋律反覆變奏為主,而李玄所彈的,簡直是天馬行空,大鵬扶搖,隨心所欲,讓人覺得身處於一葉小舟之上,在汪洋咨肆地大海中隨意飄蕩。

《琵琶行隨想》,應該能夠叫這些大唐的頂尖音樂人震動一下了吧。李玄邊彈邊用眼角餘光掃向對面的皇帝夫婦。只見二人幾乎端著酒杯的手竟然停在半空之中,一幅全神貫注的模樣。

賓果!中了。李玄頓時放心下來,洋洋洒洒地揮舞著五指,將這琵琶之音撥弄得越發高低起伏,珠玉飛迸,泉鳴幽咽,風動雲林,雨灑江天……

良久,眾人才意識到這一曲已經奏完了。

「這是何曲?」李隆基半晌才回過味來,這才問道。這園中之人都在等他這句話,皇帝不開腔,誰也不敢先開口啊。

「此曲名為《琵琶行》,乃李玄自創,向未示人,就連我這身邊的琴娘,也未曾聽過,今日特以平生之技,以侍君王。」

李玄雖然大言不慚地將後世的名曲拉到自己名下,但也留了個心眼,順便把曹玉娘託了出來,以便接下來跟皇帝討個口彩,把玉娘地事情給解決了。

「果然妙曲!」楊玉環美目連閃,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李隆基捻須微笑,一雙龍目卻盯着李玄,他雖然貴為天子,自份音樂之才,遠過於那些伶工,但要論起這李玄來,竟然給他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地感覺。這小道士,小狀元,難道還真是個小仙人不成?

李隆基和其它的帝王一樣,或者跟大唐地千萬子民一樣,對神仙信仰也是痴迷不悟的。對於無法解釋的東西,只好用神人來解釋了。

「李愛卿,適才所奏,有如仙樂。朕好久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子了,卿可再奏一曲,以助今日雅宴。」

皇帝發話了,還想聽。可李玄卻突然朗聲道:「聖上既想聽,微臣本該再奏,可是微臣技盡於此,再彈的話,恐不能如意。敢請臣的琴娘為聖上及貴妃娘娘奏一曲,以盡供奉之道!」

李玄又一次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出,敢駁皇帝的面子,人家皇帝老爺喜歡聽你彈琴,你累死也得彈啊。好個李玄,竟然說什麼「技盡於此」,這也太狂了一點吧。

不止這內廷樂師的班頭李龜年這麼想,園子裏的人,除了皇帝兩口子,幾乎人人都這麼想。

高力士在一旁幾乎傻眼,他愣愣地看着李玄,恨不得立刻上去踢他屁股一腳,小子,讓你彈,是你的造化啊,還真沒見過這樣的!

李隆基也愣了一下,正要發作,卻見邊上的楊玉環轉過臉來,朝着自己微微點頭,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算了,人才難得啊!

這楊貴妃被李隆基稱作「解語花」,既然貴妃有意要重用李玄,李隆基也不願因小失大。這李玄不僅琵琶彈得出神入化,還是個頗有學識的年輕才子,他那本《造化指南》,李隆基也翻看過,雖說未能理解,但此人另出新說,別出一格,對大唐而言,確實是人才難得。

見李隆基沉吟不語,李玄便就勢將那把琵琶塞給了玉娘,輕聲道:「大膽地彈吧,我保你沒事!」

曹玉娘被李玄偷偷地帶進宮,心裏早已是七上八下。她一個罪臣之女,又被打入樂籍,根本就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重進皇宮,侍奉駕前。當下也不再多想,抱起琵琶便彈了起來。自從跟李玄學了五指彈法,她已經學得了那首《夕陽鼓》,此翻彈來,也是輪指起頭,一番「春江潮漲江水平」的意境一下子便出來了。

這曲子平和沖淡,卻又優雅非凡,李隆基和楊玉環一下子便靜下心來,很快地便進入了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剛才的一絲不快,轉眼煙消雲散。等他們靜下來看這玉娘時,才募然發現,這名漢家打扮的胡女,竟然便是以前的宮廷供奉曹玉娘。

曹玉娘十三歲進宮,一直頗得梅妃的喜愛,後來楊貴妃得寵,也曾侍奉過幾次。當年聽了李林甫的妄詞,將曹氏一族逐出京城,現在想來似乎有點孟浪了。李隆基本是個愛才的皇帝,而這曹玉娘此番突然出現,一幅楚楚可憐的樣子,倒教他有些懷舊起來。

曲罷,李玄忽地跪倒在地:「此女想必皇上認識,她流落劍南之際,是臣斗膽收留,並教以琵琶新法,今日臣斗膽懇請聖上召回曹氏玉娘,重新供奉於內廷。曹氏盡得臣技,假以時日,或可技精於臣!萬望皇上開恩!」

雲淡天清,長安的上空竟然能聽見秋雁啾啾。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跟貴妃攜手花陰,在花徑中漫步一回,便命太監們直接把午膳擺在了長生殿裏,這殿四面迴風,正對着那水榭。

李玄遙遙望見一個綺年玉貌的玉人,帶着高高的雲冠,風姿綽約地起進那四面空空的大殿,一雙美目正向自己掃來。

雖然隔着一波綠水,李玄仍能感覺到那眼神中的動人意味。僅是這麼一瞥,就已教人難以忘懷。

李玄到不是自作多情,但美人的眼波中,竟然有一種很幽深的東西,令人難以捉摸。

李玄當然不敢迎著那幽深的目光,但只是這一眼,也令他心中湧起一種深深的憐憫。這樣一個絕色佳人,就要在馬嵬坡前,死於三尺白綾。

美麗,不是她的錯啊!

見李玄有些神不守舍,一旁的曹玉娘輕聲道:「那便是貴妃娘娘了,她可是精通音律之人啊。」言下之意,是讓李玄不可掉以輕心。這畢竟是皇家宴樂,供奉之際,若有個差池,掉腦袋也是常有的事。

李玄果然見一班伶工們個個屏聲靜氣,忽地李龜年引身而起,恭敬一拜,輕聲道:「臣等梨園供奉,躬請聖安!」大夥都一起拜伏於地,李玄和玉娘也不敢輕慢,同樣行禮如儀「臣劍南李玄在此奉駕!」

「那鮮於仲通屢次上表,說你琵琶絕技,天下罕有,今日朕和愛妃在此。你盡可奏來。」

李隆基看了楊玉環一眼,只見美人臻首輕點,唇漾微笑,似是十分地期待。

李玄只得將琵琶抱在手裏,剛才已經跟着李龜年的洞簫調過了音準,當下便開手彈了起來。

李玄自然是不用撥子的,他右手五指一輪,便是一串流水般的輪指,有如天上之水。滾滾而下,不絕於耳。那滾輪之聲越來越響,妙的是左手也在嫻熟地換把,一上手便奏出了一段悅耳的旋律來。

秋日午後本來就很靜,此時整個園中,水波不興,風葉不動,只有李玄奏出地旋律在每個人心中流過。

楊玉環美目一閃。跟李隆基對望了一眼,玉首輕點,看樣子,這琵琶之技,大堪入耳。

李玄心中早已做好了準備。以他的琵琶技法,固然大唐無人能出其右,但苦的是他並不熟悉大唐的曲目。唐樂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二千年後的人,誰也說不上來。

李玄當年學琵琶之時。曾經問過一些琵琶大師,可卻沒有一個人會彈唐代的曲目。雖說煌出土了不少琵琶曲譜。可是,這天下竟無一人敢說自己完全破解了煌曲譜。因為,當時的子,即便能夠解出音階,但也無法解出曲調,關鍵的一點是,煌的譜子,只標了音。卻沒有標出節奏來。

唐代地樂曲。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是個未解之謎。只有一兩個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各以為是地破解了幾支曲子,但誰也不敢說,這就是唐曲的原貌。

李玄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他穿越以來,雖然也聽玉娘彈過幾首,但卻沒有費心思去學去記。他一門心思撲在指南道院上了,這琵琶小技,竟是全無時間去過問。

但好歹他前世學的東西還沒有忘記,當下他便決定,揀自己最熟悉的東西來彈。

這時李玄彈的一首,便是前世練熟了的,曲名是《琵琶行隨想》。這是後世的現代人創作地一首高級曲譜,由中央音樂學院的首席琵琶師彈出,後來流傳於琵琶界,被目為迄今為止,表現琵琶技藝最為豐富的一首曲子。李玄本來就愛那首《琵琶行》,當然對這首從《琵琶行》長詩里化出來的曲子,也是情有獨鍾。此時彈起來,竟然不見一毫的生疏。

其實,就連李龜年這樣的大國手,也無法理解這首高深的琵琶曲。唐代的宮廷音樂,大致可分為燕樂和雅樂。而雅樂以其周正大度,合於禮儀,止是配合一些儀式才用。而燕樂則大大吸收了胡人的音樂,特別是來自西域地琵琶和羯鼓,形成了生動活潑的風格,所謂地胡人之風,首先便是表現在音樂上面。

胡曲多以一段旋律反覆變奏為主,而李玄所彈的,簡直是天馬行空,大鵬扶搖,隨心所欲,讓人覺得身處於一葉小舟之上,在汪洋咨肆地大海中隨意飄蕩。

《琵琶行隨想》,應該能夠叫這些大唐的頂尖音樂人震動一下了吧。李玄邊彈邊用眼角餘光掃向對面的皇帝夫婦。只見二人幾乎端著酒杯的手竟然停在半空之中,一幅全神貫注的模樣。

賓果!中了。李玄頓時放心下來,洋洋洒洒地揮舞著五指,將這琵琶之音撥弄得越發高低起伏,珠玉飛迸,泉鳴幽咽,風動雲林,雨灑江天……

良久,眾人才意識到這一曲已經奏完了。

「這是何曲?」李隆基半晌才回過味來,這才問道。這園中之人都在等他這句話,皇帝不開腔,誰也不敢先開口啊。

「此曲名為《琵琶行》,乃李玄自創,向未示人,就連我這身邊的琴娘,也未曾聽過,今日特以平生之技,以侍君王。」

李玄雖然大言不慚地將後世的名曲拉到自己名下,但也留了個心眼,順便把曹玉娘託了出來,以便接下來跟皇帝討個口彩,把玉娘地事情給解決了。

「果然妙曲!」楊玉環美目連閃,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李隆基捻須微笑,一雙龍目卻盯着李玄,他雖然貴為天子,自份音樂之才,遠過於那些伶工,但要論起這李玄來,竟然給他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地感覺。這小道士,小狀元,難道還真是個小仙人不成?

李隆基和其它的帝王一樣,或者跟大唐地千萬子民一樣,對神仙信仰也是痴迷不悟的。對於無法解釋的東西,只好用神人來解釋了。

「李愛卿,適才所奏,有如仙樂。朕好久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子了,卿可再奏一曲,以助今日雅宴。」

皇帝發話了,還想聽。可李玄卻突然朗聲道:「聖上既想聽,微臣本該再奏,可是微臣技盡於此,再彈的話,恐不能如意。敢請臣的琴娘為聖上及貴妃娘娘奏一曲,以盡供奉之道!」

李玄又一次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出,敢駁皇帝的面子,人家皇帝老爺喜歡聽你彈琴,你累死也得彈啊。好個李玄,竟然說什麼「技盡於此」,這也太狂了一點吧。

不止這內廷樂師的班頭李龜年這麼想,園子裏的人,除了皇帝兩口子,幾乎人人都這麼想。

高力士在一旁幾乎傻眼,他愣愣地看着李玄,恨不得立刻上去踢他屁股一腳,小子,讓你彈,是你的造化啊,還真沒見過這樣的!

李隆基也愣了一下,正要發作,卻見邊上的楊玉環轉過臉來,朝着自己微微點頭,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算了,人才難得啊!

這楊貴妃被李隆基稱作「解語花」,既然貴妃有意要重用李玄,李隆基也不願因小失大。這李玄不僅琵琶彈得出神入化,還是個頗有學識的年輕才子,他那本《造化指南》,李隆基也翻看過,雖說未能理解,但此人另出新說,別出一格,對大唐而言,確實是人才難得。

見李隆基沉吟不語,李玄便就勢將那把琵琶塞給了玉娘,輕聲道:「大膽地彈吧,我保你沒事!」

曹玉娘被李玄偷偷地帶進宮,心裏早已是七上八下。她一個罪臣之女,又被打入樂籍,根本就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重進皇宮,侍奉駕前。當下也不再多想,抱起琵琶便彈了起來。自從跟李玄學了五指彈法,她已經學得了那首《夕陽鼓》,此翻彈來,也是輪指起頭,一番「春江潮漲江水平」的意境一下子便出來了。

這曲子平和沖淡,卻又優雅非凡,李隆基和楊玉環一下子便靜下心來,很快地便進入了那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剛才的一絲不快,轉眼煙消雲散。等他們靜下來看這玉娘時,才募然發現,這名漢家打扮的胡女,竟然便是以前的宮廷供奉曹玉娘。

曹玉娘十三歲進宮,一直頗得梅妃的喜愛,後來楊貴妃得寵,也曾侍奉過幾次。當年聽了李林甫的妄詞,將曹氏一族逐出京城,現在想來似乎有點孟浪了。李隆基本是個愛才的皇帝,而這曹玉娘此番突然出現,一幅楚楚可憐的樣子,倒教他有些懷舊起來。

曲罷,李玄忽地跪倒在地:「此女想必皇上認識,她流落劍南之際,是臣斗膽收留,並教以琵琶新法,今日臣斗膽懇請聖上召回曹氏玉娘,重新供奉於內廷。曹氏盡得臣技,假以時日,或可技精於臣!萬望皇上開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唐朝當鍊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唐朝當鍊師
上一章下一章

116 琵琶隨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