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混沌

關於混沌

簡介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係,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崑崙、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繫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辭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裏「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繫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繫在一起,決非偶然。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繫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莊子》中的混沌

《莊子?應帝王》中的「混沌」影響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頁上引過一句;《湍鑒》(TurbulentMirror)一書在前言中整段引過(用的是華生(BurtonWatson)的英譯文)。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對這裏的「混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道家思想明顯有懷念上古社會的傾向,覺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這不一定是中國文化獨具的性質,奧維德也鼓吹過上古「黃金時代」。不過,中國文化的「戀古情結」實在太嚴重。儒家上溯到等級森嚴的西周封建制就滿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卻要回溯到平等的、無知無識的原始集產社會——混沌社會。

盤古與混沌

關於盤古和混沌的關係,這方面觀點林立,眾說紛紜。在民間,開天闢地之說,婦孺皆知,常與「盤古」相聯繫。《子不語》中將混沌、開闢、盤古聯繫在一起,並出現多處。如1)《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闢也。」2)《奉行初次盤古成案》:「文木知王神靈,跪拜求歸。王顧謂侍臣曰:『取第一次盤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駭,叩頭曰:『盤古皇帝有幾個乎?'王曰:『天地無始無終,有十二萬年,便有一盤古。今來朝天者,已有盤古萬萬餘人,我安能記明數目?但元會運世之說,已被宋朝人邵堯夫說破,可惜歷來開闢,總奉行第一次開闢之成案,尚無人說破。故風吹汝來,亦要說破此故,以曉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謂。」3)《盤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將混沌時人也。」4)《賈士芳》:「或雲賈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嘗烹茶招賈觀之,指曰:『初烹時,茶葉亂浮,清濁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頃,水在上,葉在下,便是開闢象矣。十二萬年,不過如此一霎耳。』」雖然如此,但「盤古」字樣,卻不見於先秦典籍。在一些學者看來,「盤古」的發音,似乎有些特別,中國有無系統的創世神話,也值得懷疑。魯迅認為,中國的天地開闢之說,已設想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見。也有的學者說得比較肯定,譚達先認為可以肯定中國漢代以前一定創作流傳過優美的天地開闢神話。許多專家共同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盤古可能與「燭龍」有關,燭龍的形象也類似「渾敦」和「黃帝」。

上古四大惡獸「混沌」

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蕪經》:「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也作「混沌」,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元至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開元至尊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混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