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昭宗被廢又複位

第13章 昭宗被廢又複位

馬殷得報,欣喜萬分,親自帶着馬存出城迎接馬賓。當年宣州城下兵敗之時,馬賓為了掩護杏蘭和侄子脫逃,被楊行密麾下生擒。馬殷一直念念不忘這個弟弟,多方打探卻沒有結果。馬殷、馬賓和馬存兄弟三人相見,相擁而泣,場面感人。

馬家三兄弟自許州城下馬存護送文香南下之後,就天各一方,沒有聚首。沒有想到在亂世之中,十四年後,兄弟三人都能保全性命。歷盡坎坷,終於得以團圓於潭州。

馬殷即帶着馬賓一家回到家中,見過文香、丹女以及芙蓉牡丹等侍妾。馬殷在文香的勸說下,剛納了杏蘭的兩個美貌婢女侍劍和如劍為妾,芙蓉牡丹此時都已有孕在身。三年前,馬存就在馬殷的主持下成家生子。馬殷兄弟三家團聚,其樂融融。馬殷大擺筵席,慶賀兄弟重逢,一連熱鬧了數日。

馬殷問及馬賓別後之事,馬賓一一告知了大哥。馬殷也把自己在宣州之後的事情告訴了馬賓。馬賓聽說杏蘭遇害,心中悲痛不已。馬賓和杏蘭相處日久,自然頗有感情,當年也是為了讓杏蘭脫險,馬賓才主動留下斷後,而被楊行密部將所擒。

馬殷見二弟回到了身邊,自己又多了一個最能信任的親人。日後做起事來,更加會得心應手。馬殷自然要重用馬賓,當即派出使者向朝廷上表,請求任命馬賓為武安軍節度副使。為了不讓外人說自己任人唯親,又同時請朝廷正式下詔任命李瓊為靜江軍節度使。當然馬殷派出使者去長安,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打探朝廷和各地藩鎮近來的動靜。

此時的朝廷大權,掌握在宰相崔胤手中。崔胤,清河武城人,字昌遐。右僕射崔從之孫,工部侍郎崔慎由之子。乾寧二年,進士及第。王重榮當時任河中節度使,曾辟請他為從事。後來,崔胤進入朝廷做官,不斷得到升遷。唐大順年間,崔胤歷任兵部、吏部侍郎,不久以本官任平章事,這是崔胤第一次拜相。

此時唐皇室衰微,大權旁落,宦官與朝臣南北二司互相爭權。他們樹立朋黨,各自結納藩鎮,在朝廷中相互傾軋欺凌。崔胤為人陰險狡詐,工於心計,善於阿諛附合,外表看上去老成持重,實則內心險惡。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邠寧節度使王行瑜等起兵反叛之時,兵鋒強勁,宰相杜讓能、韋昭度因此慘遭誅殺。宰相崔昭緯與王行瑜相結納,因此保住權位,他待崔胤以宗人之禮,屢屢大加推薦,崔胤因此而官運亨通。

李茂貞進軍長安后,挾持昭宗到華州。昭宗昭雪杜讓能、韋昭度無辜被害之冤,懲處了崔昭緯,罷免了崔胤的相位,讓他出任嶺南東道節度諸使。這時候朱溫獨霸關東,勢力強大,因此崔胤秘密寫信向朱溫求援。朱溫上書給昭宗,陳述崔胤之功,為崔胤辯護,並要挾昭宗說,不能讓崔胤離開宰輔的位置。昭宗無奈,只好收回前詔。

此時崔胤已到湖南,馬上被召回任平章事,崔胤二次為相。崔胤獲得了朱溫的支持,便弄威權。他嫉恨徐彥若、王搏等人揭發崔昭緯的前事,害得自己也受連累,因而極力排擠他們,不久把徐彥若排擠出朝廷。接着,又誣陷王搏有危害國家之心,讓朱溫出面彈劾。唐光化年中,貶王搏為溪州司馬,賜死於藍田驛。崔胤不久又擔任度支、鹽鐵、戶部三司使,自此,朝廷權政都歸於崔胤一人,權勢可謂炙手可熱。

崔胤心中一直痛恨宦官的專橫,素存剷除宦官之志。而唐昭宗也對宦官心中不滿。崔胤自恃朱溫為外援,屢屢與昭宗密謀要除去宦官。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專權自盜,也連結岐華二鎮,抵制崔胤。王搏從容入奏道:「人君當明大體,不宜意存偏私,宦官擅權已數十年,何人不知其弊害?但勢難猝除,且等到外難漸平,再再懲內蠹。」

昭宗把此話轉告了崔胤,崔胤便攻擊王搏依附宦官,萬難再為宰相。昭宗懷疑崔胤攜私報復,竟將崔胤免職,以陸扆為相。崔胤怎肯干休,於是又求朱溫出頭,硬要昭宗貶逐王搏,以及宋道弼、景務修等人。昭宗攝於朱溫之威,只得貶王搏為崖州司戶,把宋道弼貶至驩州,景務修貶至愛州,再用崔胤為相。這是崔胤第三次為相。

崔胤請昭宗下詔,令王搏、宋道弼、景務修等人自盡,於是崔胤再掌朝政,勢震中外。宦官們相率側目,對他十分畏懼,心中不勝忿恨。當時的中尉之一是宦官劉季述,他統領着左軍,又曾和韓建一起謀殺過諸王。等到宋道弼、景務修等人貶死,不免動了兔死狐悲的念頭。

於是劉季述與右軍中尉王仲先,繼任的樞密使王彥范、薛齊偓等人密謀,說道:「主上輕佻多詐,不堪奉事。我等諸人恐怕終將遭罹禍患,不若我們奉立太子,並引岐州、華州二鎮兵馬入援,控制諸藩,方得免除後患。」王仲先等人同聲贊成。當日昭宗出獵於苑中,夜宴回來,醉后糊塗,竟然手刃黃門、侍女數人。次日凌晨,日上三竿,昭宗依然是酣寢宮中,未曾出門。

劉季述急忙來到中書省,對崔胤說道:「宮中必有變故,我等是內臣,不便坐視,願便宜從事。」崔胤半晌無言。劉季述率領禁軍千人,破門直入,訪問宮中,得知昨晚情狀。劉季述隨後出來,對崔胤道:「主上所為如此,怎堪再理天下?不如廢了昏君,另立明君,為社稷計,不得不然。」崔胤怕他凶威,只得含糊答應。

劉季述當即召集百官,並陳兵殿上,令崔胤等人連名署狀,請太子監國。崔胤等人怕死,無奈之下署名。之後,劉季述、王仲先,帶領禁軍,大呼進入思政殿,殺死宮人多名。昭宗聽到殿前鼓噪,驚恐萬分,竟然墮落床下。等到他勉強起身,卻見劉季述、王仲先已在面前,頓時嚇得毛髮直豎。劉季述等令他坐定,出示百官的聯名署狀,遞給昭宗。

宮人連忙報何皇后,何皇后趨入,拜請道:「中尉不要驚動官家,有事不妨徐議。」劉季述道:「陛下厭倦大寶,群臣請太子監國,請陛下移養東宮!」昭宗支吾著說道:「昨與卿曹樂飲,不覺過醉,今日已悔悟了。」劉季述瞋目喝道:「這不是臣等所為,事出南司,眾怒難犯。請陛下且往少陽宮,待事情稍緩就緒,再當迎陛下歸還大內,休得自誤!」

何后見劉季述聲色俱厲,頗有懼容,怕他趁機加害昭宗。何后只得對昭宗說道:「陛下,請暫且依從中尉。」隨即從床內取出傳國璽,交與劉季述。劉季述叱令群閹,扶昭宗及何后登輦,並嬪御侍從十餘人,送去少陽宮。劉季述用銀撾劃地,面數昭宗的過失,說道:「某時你不從我言,某事你又不從我言,罪至數十,尚有何說?」彷彿父訓子。語畢出門,親自加鎖,熔鐵錮住,復遣左軍副使李師虔率兵環守。

為了防止昭宗和外邊通風報信,劉季述下令一支筆、一張紙也不準送進去。為了防止意外,任何金屑器具,一律不準送入,飲食只從牆上的小洞裏送進食物。當時正值嚴冬,隨從的官人衣不能禦寒,號哭之聲傳至院外,狀至凄慘。

劉季述迎太子入宮,矯詔令太子裕即位,改名為縝,奉昭宗為太上皇,何後為皇太后,加百官爵秩,優賞將士。劉季述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廣泛收攏入心,大赦天下,濫封官爵。對於平時受昭宗寵幸的宮人、方士等人,一律活活打死,就連昭宗的弟弟睦王李倚也沒有倖免。而且他還常在夜間殺人,白天分十車藏屍運出,有的一車只裝一、二具屍體,想以此顯示自己的威風。

劉季述還想殺死崔胤,而崔胤和朱溫有交情,他害怕朱溫,只得解除了崔胤的度支、鹽鐵、轉運使,宰相如故。劉季述又想殺了司天監胡秀林,胡秀林正色道:「中尉幽囚君父,還想多殺無辜么?」劉季述倒也不敢下手,聽令自去。

劉季述雖然囚禁昭宗,擁立太子,挾制皇帝,大施淫威,但沒有得到藩鎮的支持。於是不少人致書各節帥,請他們興兵勤王。進士李愚客居華州,給韓建上書,請其率先以圖反正,韓建卻是宦官的支持者,沒有採納李愚的意見。

劉季述為了穩定政局,派自己的乾兒子劉希度到吧汴梁,找到手握重兵的朱溫,說明廢立皇帝的原因,並許諾把唐政權交給朱溫,又派遣供奉官李奉本將偽造的太上皇退位詔書給朱溫看,以求得到朱溫的支持。宰相崔胤為了挽救殘局,也私下給朱溫修書,請他出兵靖君難,清君側。

朱溫反而把崔胤的信交給了劉季述,並說崔胤反覆無常,應及早除掉。劉季述看信后,立即把崔胤找來責問。崔胤急中生智,推說信件是人偽造,又與劉季述訂立了共同對付朱溫的盟約。事後崔胤又給朱溫寫信,請他帶兵攻打劉季述。

朱溫在雙方的爭取下,一時也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朱溫於是召集僚佐商議,有人說道:「朝廷大事,不是藩鎮所應該管的。」眾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只有副使李振慷慨進言道:「皇室有難,便是助公以成霸業。今公為唐室的桓、文,安危所系。劉季述一個宦豎,竟敢囚廢天子,若不能討伐,如何號令諸侯?況且如果讓幼主上了位,天下大權,必然盡歸宦官。豈不是倒授人柄么?」

朱溫大悟,即將劉希度囚住,遣親吏張玄暉赴京,與崔胤共謀反正。朱溫又以勤王為名,出兵討伐劉季述,先派大將張存敬率軍進攻河中,劫掠晉、絳二州。朱溫率軍尚未入關,長安卻發生了變故。

當時的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非常忿恨宦官任意廢立、侮辱天子。崔胤想策動他起事,便派親信石戩和他一起遊玩,乘機觀察。孫德昭飲酒過量后,經常哭泣。崔胤揣摸得他的情況,就讓石戩對他說道:「自從劉季述廢立天子,天下人都矚目此事,武夫、義臣都扼腕思憤。今日反者劉季述罪大惡極,很多人迫於劉季述的威權,不能有所作為。您若能乘機誅殺這兩個奸賊,迎復天子,就會功成名就,名垂青史。您如果不早作打算,恐怕別人會搶先一步。」

孫德昭泣謝道:「德昭不過是一個小校,國家大事,怎敢擅行?若相公有命,德昭何敢愛死?」石戩即回來告訴崔胤。崔胤割衣帶為書,令石戩轉授孫德昭。石戩再去見孫德昭,把崔胤的計劃告訴孫德昭,孫德昭允諾。孫德昭隨後又結交右軍都將董彥弼、周承誨等人,準備除夕舉事,伏兵安福門外,捕殺凶豎。

殘年已屆,宮廷內外,都是團聚守歲,暢飲通宵。唯獨孫德昭等人率領軍士,分頭潛伏。轉眼間天色熹微,雞聲報曉。王仲先馳馬入朝,剛到安福門,孫德昭突然殺出,麾動士卒,將他拿下,順手一刀,砍作兩段。孫德昭接着手提王仲先人頭,捉住了監守少陽宮的將士,並叩門大呼道:「逆賊已誅,請陛下出勞將士!」

何后正與昭宗對泣,驟聞呼聲,有些不信,因即應聲道:「逆賊如果被誅,首級何在?」孫德昭當即把王仲先的首級,從穴中遞入。何皇后拿給昭宗查看,果然不假,昭宗這才破門直出。這是崔胤也已到來,奉昭宗上御長樂門樓,自己率領百官稱賀。

周承誨擒住了劉季述、王彥范,押至樓下。崔胤早已讓京兆尹鄭元集萬人持大梃等著,昭宗還沒有來得及詰責劉季述,此時萬梃大進,兩人被眾人用大梃亂擊,打成了一團糟。薛齊偓投井自盡,由軍士搜出梟屍。於是遂滅四人家族,誅殺逆黨二十餘人。宦官奉太子匿左軍,獻還傳國璽。昭宗道:「李裕幼弱,為凶豎所立,不足言罪,可還居東宮。」仍降裕為德王,仍復原名。昭宗賜孫德昭名為李繼昭,周承誨名為李繼誨,董彥弼也賜姓李。李繼昭充任靜海節度使,李繼誨充任嶺南西道節度使,李彥弼充任寧遠節度使,均兼同平章事職銜,留掌宿衛。閱十日始出還家,賞賜傾府庫,時人號為三使相。

昭宗複位后,加封朱溫為東平王。李茂貞聞昭宗複位,特自鳳翔入朝,詔封他為岐王。李茂貞無功加封,益令他飛揚跋扈。改元天復,大賚功臣子孫。昭宗又要進位崔胤為司徒,崔胤堅辭不就,以示謙虛。但他還是輔領朝政,兼領三司諸使,執掌大權。昭宗對他更為信任,召見之時竟然不喊他的名,而以字稱呼,一時寵愛萬千,無與倫比。

崔胤和陸扆,聯名上疏,說道:「國家禍亂,都是由中官典兵,乞令臣崔胤主持左軍,臣陸扆主持右軍,如此宦官無從專擅職權,各地諸侯也不敢侵陵,王室自然漸尊了。」李茂貞聞了此言,認為崔胤等人想翦滅諸侯,大加反對。昭宗召李繼昭、李繼誨、李彥弼三人入商,三人同聲說道:「臣等累世在軍中,沒有聽說過書生可為軍帥。而且且禁軍若屬南司,必多所變更,不若仍歸北司為便。」

於是昭宗又命樞密使韓全誨,鳳翔監軍張彥弘為左右軍尉,另用袁易簡、周敬容為樞密使。李茂貞辭行還鎮,崔胤與李茂貞商議,令留兵三千人,充作宿衛,監督宦官。李茂貞允諾,令養子李繼筠為將,率三千人留在京城。諫議大夫韓偓道:「留此兵必為國患。」崔胤不肯聽從。

崔胤日日想着裁抑宦官,削除內柄。楊復恭為中尉時,曾向度支使借撥賣曲榷賦,贍養兩軍,此後也沒有歸償。崔胤不想讓宦官專利,特令酤酒家自己造麯,月輸榷錢至度支,並附近各鎮也照例辦理。李茂貞因此失利,上表乞入朝論奏。韓全誨更是代為申請,乃許李茂貞入朝。李茂貞至京,韓全誨送厚禮和他結交,約為黨援。

崔胤開始戒懼,益加和朱溫交好,以抵制李茂貞。昭宗倚崔胤為重,事無大小,先咨後行,每日召崔胤坐論,至晚方休。崔胤以除絕宦官為志,奏對時輒加慫恿,宦官越發對他側目。中書舍人令狐渙,以及諫議大夫韓偓,已擢為翰林學士,聽說崔胤想盡誅宦官,便從旁屢諫,說道如果相持過急,恐防他變,崔胤卻始終沒有省悟。

蹉跎蹉跎,過了半年,昭宗召韓偓入問道:「敕使中多半為惡,如何處置?」韓偓答道:「前時東宮發難,敕使都是同惡,欲加處置,應在那個時候,今已錯過了時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昭宗被廢又複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