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中原各地大叛亂

第36章 中原各地大叛亂

李紹琛率領后軍,與李繼岌的大軍相隔約有三十里。等到李紹琛聽說李令德被誅殺了,但是東川還是被委給了董璋,而沒有委託給自己。於是他勃然大怒,對諸將說道:「國家南取大梁,西定巴蜀,是由郭公定策,我們血戰而成。至於去逆效順,與國家協力破梁的,實則是出雨朱公友謙。現在朱、郭兩人並沒有什麼罪過,卻被滅族。我如果回到朝廷,恐怕也將禍及到我。冤哉冤哉!奈何奈何?」

他的部將焦武等人,本是由河中撥歸到李紹琛的麾下,曾經跟隨朱友謙征戰。他們聽了李紹琛的話之後,便一齊痛哭,上道:「朱公何罪?滿門被殺!我們回去了,肯定一同被誅,不能繼續東行了。」於是一同擁著李紹琛,從劍州西歸。李紹琛自稱西川節度使,發出檄文到成都,招募了五萬蜀兵。

李繼岌得知變故之後,立刻命令任圜為副招討使,令他與董璋一起率兵數萬,追趕李紹琛來道漢州。李紹琛率眾迎戰,一時間打得難分勝負。正在此時,忽然後面的軍隊紛紛潰亂,另有一彪人馬,長驅殺入,穿過李紹琛的陣內,接應任圜等軍。

李紹琛腹背受敵,自然無法支持。當下拚命殺出重圍,只帶着十餘個騎兵奔向綿竹。途中被唐軍追上,一鼓圍住。李紹琛雖然勇武絕倫,也只好束手成擒。這突然殺來的軍隊,就是新任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孟知祥得到了李紹琛的檄文,料他必然會進攻成都。心想不如先行出兵,堵住李紹琛。可巧遇到李紹琛正與任圜等人大戰,他便乘機夾攻,把李紹琛一陣殺敗,生擒而歸。

當下孟知祥來到漢州犒軍,與任圜、董璋等人,置酒高會,把李紹琛的檻車拉到座中。孟知祥自酌大了一大杯酒,遞給李紹琛喝,又說道:「你已經立下大功,還怕沒有富貴嗎?為什麼自找死路?」

李紹琛說道:「郭公是第一功臣,兵不血刃,平定兩川。然而沒有什麼罪過,卻得到了全族被殺的結果。我等又怎能保全?因此不敢回朝。今日殺了李紹琛,明日恐怕就要輪到你們了!」孟知祥被他說得心動。但對着大眾,也不便多說什麼。

孟知祥只好令任圜等人押送他到洛陽。李紹琛被解送到鳳翔,由宦官向延嗣奉旨到來,誅死了李紹琛,復他的姓名為康延孝。朱友謙與康延孝,首先叛梁歸唐,至此相繼被殺。

再說一年前,為了防備契丹入侵,李存勖徵調了一批魏博軍隊前往盧龍戍邊。這支魏博軍由指揮使楊仁晸帶隊,駐防於瓦橋關,事先說好,為期一年,到時輪換。一年很快到期,楊仁晸於是帶着歸心似箭的士卒們回返魏州。但他們走到貝州時,接到了命令:就地駐紮,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返回魏州。士卒們莫名其妙,頓時怨聲大起。

這是因為李存勖覺得鄴都空虛,恐怕這些回來的士卒生變,因此下令楊仁晸留駐貝州。當時鄴城中謠言四起,有人說是郭崇韜殺死了李繼岌,自己在蜀中稱王,因而導致全族被殺。又有人說因為李繼岌被殺,劉皇后歸罪李存勖,已經把他殺了。鄴城的留守王正言,年老怕事,急忙召監軍史彥瓊一起商議。史彥瓊本是由伶人得寵,在鄴城橫行霸道,藐視將佐。等到他和王正言密議躲日,使得人心更加惶惑,謠言越來越多,越傳越離譜。

楊仁晸的部將皇甫暉,見人心不安,遂於是帶着手下,劫持了楊仁晸,說道:「主上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全是靠魏軍的力量。魏軍將士不脫鎧甲、不下馬鞍已經有十多年。現在天下已經平定,天子不但不想我們過去的功勞,反而更加猜忌我們。我們在邊疆戍守一年多,剛剛把我們換回來,離家已經很近,卻不讓和家人相見。現在聽說皇后已經殺了皇帝,京師大亂。將士們希望和你一起回去,並請求你上表朝廷。如果天子有福沒死,興兵討伐我們,憑我們魏博的兵力足以抵禦他們,這不是重新獲得富貴的機會呢?」楊仁晸不肯聽從,被皇甫暉指揮徒眾,亂刀將楊仁晸砍死,又想脅迫一個小校為帥,小校不從,也被殺死。

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聽說發生了叛亂,想翻牆逃跑。卻被皇甫暉追上,拉住他的腳從牆上拖下來,並把被殺的兩個人頭給他看。趙在禮害怕被殺,只得答應。叛亂的軍隊奉趙在禮為統帥,焚燒搶掠了貝州。接着攻陷了臨清、永濟、館陶等縣,所過之地都大肆剽掠,警報很快傳到鄴城。

都巡檢使孫鐸等急忙向史彥瓊稟告,請他派兵登城。史彥瓊卻懷疑孫鐸有異心,說是等叛軍到了城下,再防守不遲。黃昏的時候,叛軍到達城下,隨即猛攻北門。史彥瓊倉促召集軍士,登城防守。

不想軍士聽到叛軍大喊大叫,嚇得四散奔逃,史彥瓊一個人騎馬逃回洛陽。叛軍簇擁著趙在禮進入鄴都,孫鐸等人迎戰失敗,也隨即逃走。趙在禮佔據住宮城,任命皇甫暉、趙進為馬步都指揮使,縱兵大掠。皇甫暉等以鄴都無主,就推舉趙在禮為魏博留後。趙在禮出榜安民,他聽說北京留守張憲的家人,留住了鄴都。便著人慰問,並寫信給張憲,誘使他一起參與叛亂。張憲收到書信,看都不看一眼,立將使者斬首,把書信送去給李存勖。

李存勖得報,正要派軍去進剿。剛好史彥瓊逃回洛陽,李存勖便令他挑選將領。史彥瓊於是推薦李紹宏,李紹宏又轉而舉薦李紹欽。劉皇后說道:「這是一件小事,不必麻煩大將,李紹榮就可以辦到。」

於是李存勖下詔,令歸德節度使李紹榮前去鄴都招撫,依然任命史彥瓊為監軍。

李紹榮率軍到達鄴都,駐紮在鄴都南門,並派人拿着皇帝的詔書宣諭趙在禮等。趙在禮用羊和酒來慰勞士卒,在城上下拜,說道:「將士們思念家人,這才回來。公如果陳奏皇上,免除我們死罪,我們自當悔過自新!」於是李紹榮把李存勖的命令告訴了全軍將士。

史彥瓊卻罵道:「你們這些死賊,破城以後把你們都碎屍萬段!」皇甫暉聽完,便對眾人說道:「從史彥瓊的話來看,皇帝是不會饒恕我們的。」因此撕碎了詔書,堅守在城牆上,抵抗唐軍。李紹榮招集兵馬攻打,他的裨將楊重霸,率領數百人,奮勇登上了城頭。可惜無人跟進,反而被殺,所部無一生還。

李存勖聞報,便想親自征討鄴都。剛好此時從馬直軍士王溫等人擅自殺了軍使,闖到京城。雖然很快就把他們平定,全部抓捕起來誅殺,終究使得李存勖驚疑不安。哪裏還能放心出征。接連又有邢州兵趙太等,集聚四百餘人,殺了當地官官吏,佔據城池,自稱留後。滄州也跟着發生叛亂,小校王景戡率軍平定之後,也自稱留後。

李存勖命東北面招討副使李紹真,征討趙太。另派人招安王景戡。但是鄴都卻一直不能攻克,李存勖又想親自率軍去平定。宰相連忙勸阻,並舉薦李嗣源為帥,代替李紹榮。

李存勖心中卻很忌憚李嗣源,說道:「我愛惜李嗣源,想留他在宮中擔任警衛。」眾人又說道:「除了他之外,別人都不行。」忠武節度使張全義說道:「河朔事多,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大憂患,應當讓李總管去討伐。如果依靠李紹榮等人,恐怕看不到他們成功之日。」李紹宏也多次舉薦。李存勖無奈,只得命令李嗣源率領親軍前去討伐鄴都。

李嗣源受命,率軍來到鄴城西南。正好此時李紹真已經蕩平了邢州,擒住趙太等叛徒,也來鄴會師。李嗣源與李紹真相見之後,即令李紹真推出趙太等人,到城下斬首,給鄴都作一榜樣。當即下令軍中,立營休息,等到天色一亮,便立刻攻城。

不料到了半夜,從馬直軍士張破敗竟然糾集眾人嘩變,殺死都將,焚燒營舍,直逼中軍。李嗣源率領親軍出營,大聲呵叱道:「你們想要幹什麼?」亂軍喊道:「將士們跟隨主上已有十餘年,經過百戰奪得了天下。現在主上忘恩負義,欺凌士卒,駐守在貝州的士卒只是想回家,主上卻不能饒恕他們,還說『攻下城以後,應當把魏博的軍隊全部坑殺』。近來從直少數士卒喧鬧,便想把這些士卒殺掉。現在大家想和城裏的人聯合起來,擊退各路軍隊,請你在稱帝,成為這裏軍民的主上。」

李嗣源邊哭泣,邊勸說他們,然而沒有人聽從。他只得說道:「你們不聽我的話,那就任你們干,我自回京師。」叛亂的士兵拔出刀劍,把他圍起來,並說道:「這些人都是虎狼之輩,不管尊卑,你離開這裏準備去哪裏呢?」於是簇擁著李嗣源和李紹真等進城,結果城裏的人不讓他們進去。皇甫暉迎戰張破敗,張破敗被殺,城外的亂兵被打敗,只剩下李嗣源、李紹真,進退無路。

趙在禮率領眾將迎接、拜見李嗣源,邊哭邊謝罪說道:「將士們對不起您,我等願唯命是從!」李嗣源假意對趙在禮說道:「要做大事,必須藉助兵力。現在城外的士卒被打散后無處可歸,我為你出去收集他們。」趙在禮同意。李嗣源和李紹真一起出城,他們住在魏縣,被擊散的士卒又回來了一些。

李嗣源被亂兵逼迫的時候,李紹榮有一萬士卒駐紮在鄴都城南。李嗣源派遣牙將張虔釗、高行周等人相繼通知他,想和他聯合起來消滅亂兵。李紹榮卻懷疑李嗣源有詐,於是把使者扣留了下來,關起軍營大門拒不響應。等李嗣源進入鄴都,他急忙率兵離開。

李嗣源在魏縣時,士卒不到一百人,又沒有武器。李紹真所率領的鎮州五千士卒,聽說李嗣源出來,一起歸附了他,因此李嗣源的軍隊漸漸振興起來。李嗣源邊哭邊對諸將說道:「我明天回藩鎮,上奏聖上請求治罪,聽從聖上的裁決。」

李紹真和中門使安重誨說道:「這樣不妥。您身為元帥,不幸被亂兵劫持。李紹榮不戰而退,回到朝廷,一定會以您為借口。如果您回到藩鎮,那就是佔據地盤來脅迫君主,正好證實那些讒言。不如日夜兼程回到朝廷,面見天子,如此才能自明。」李嗣源說:「也好!」於是從魏縣出發,向南直奔相州。遇到馬坊使康福,得到幾千匹馬,才勉強組成了一支軍隊。

再說李紹榮從鄴都退到衛州堅守,果然上奏李存勖,說李嗣源己經叛變,與亂兵合謀。李嗣源得知之後,急忙派使者向李存勖送去解釋的奏章。李嗣源的長子李從審當時為金槍指揮使,李存勖對李從審說道:「我深知你父親的忠厚,你回去告訴他我的意思,不要使他自疑。」

李從審到了衛州,李紹榮把他抓了起來,想殺掉他。李從審說道:「你們不相信我的父親,我又不回到我父親的住地,那麼請你把我放回禁衛軍。」於是李紹榮這才放了他。李存勖很憐愛李從審,賜給他名字叫繼璟,待他就像待兒子一樣。

此後李嗣源的所有奏書,都被李紹榮攔擋,不得上達。李嗣源因此疑懼不已,石敬瑭說道:「什麼事情都由果斷而取得成功,猶豫而招致失敗。哪裏有上將和叛軍進入賊城,而以後又能安然無恙?大梁是天下的要害地方,我希望借三百騎兵先奪取大梁。如果僥倖攻取了大梁,您就率領大軍前進,只有這樣才可保全自己。」

石敬瑭,父名臬捩雞。他從小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時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對他很器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李存勖聽說他善於騎射,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李嗣源請求將他調往軍中,李存勖同意了。李嗣源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視他為自己的心腹之將。

此後,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轉戰各地,成為李存勖的一員驍將。梁貞明二年,在和梁大將劉鄩對陣交戰時,劉鄩襲擊李存勖,軍情危急。石敬瑭率領十幾名親軍馳入敵陣,東擋西殺,左衝右突,遏止住了梁軍攻勢,掩護李存勖後撤。事後李存勖稱讚他勇猛威武,並頒賜給他財物,親自送給他酥食。石敬瑭由此而名聲遠揚。

梁貞明三年,李存勖、李嗣源與劉鄩又打戰於莘城。李嗣源與石敬瑭陷於陣中,石敬瑭挺身揮劍,來回輾轉苦鬥,奔跑數十里,大敗劉鄩。梁貞明四年,晉軍和梁將賀瑰爭奪黃河沿岸時,晉軍先攻下了楊柳鎮,李嗣源卻中了劉鄩的埋伏。危急時刻,又是這個愛婿率軍殿後,拚死掩護他撤退,才得以領兵突出重圍。不久之後,梁晉又大戰於胡柳陂,由於李存勖的冒險出戰,周德威不幸戰死。石敬瑭率領他的左射軍和李嗣源一起重整軍隊,將梁軍殺得損失殆盡。

梁龍德元年,石敬瑭跟隨李嗣源在德勝渡擊敗梁將戴思遠,斬首兩萬多人。梁龍德二年,在胡盧套作戰,唐軍逐漸敗退,石敬瑭迎著敵軍精銳,拔出長劍,殺開血道,用身體保護李嗣源撤退。梁軍望着他,無人敢上前阻擊。

梁龍德三年,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觀察梁軍陣地楊村寨,部下都沒有披甲。梁軍出其不意,掩襲李嗣源。兵刃將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戰戟上前,用力一擊,幾個梁軍從馬上滾落下來,李嗣源才免於一死。

李存勖稱帝之後,派李嗣源越過黃河,孤軍深入襲取鄆州。鄆人開始沒有發覺他們,石敬瑭率領五十個騎兵跟隨李嗣源渡過濟水。他們突襲東門,進到了城內。鄆兵前來阻擊,石敬瑭被刀刺中,仍像羽翼那樣保護李嗣源。他把士兵部署在大道上,堅守不移。等後續騎兵到來,才攻取了鄆城。接着又平定汴州,幫助李嗣源建立不朽的功績。

這次石敬瑭依然跟着岳父出征,見李嗣源處境艱難,於是又替岳父出謀劃策。突騎指揮使康義誠要說道:「主上沒有德政,軍民又怨又憤,您要順從大家,就會活下來,如果堅守節操就會死去。」於是李嗣源下令安重誨發出檄文,集中部隊,準備進軍大梁。

當時齊州防禦使李紹虔、泰寧節度使李紹欽、貝州刺史李紹英駐紮在瓦橋、北京右廂馬軍都指揮使安審通駐紮在奉化軍,李嗣源派遣使者召集他們。李嗣源的家屬住在真定,虞假將王建立先殺了監軍,因此李嗣源的家屬才得以保全。李從珂從橫水率部隊從盂縣直奔鎮州,與王建立的軍隊會合,日夜兼程地奔赴李嗣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章 中原各地大叛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