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趙匡胤酒釋兵權

第47章 趙匡胤酒釋兵權

周行逢的臨終遺言之中,確實說過向北宋求救的話,但那是說要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如果楊師璠實在打不過張文表。但問題是,目前楊師璠還剛剛率兵離開,勝負無從談起。周保權畢竟年紀太小,在前提條件還沒出現的時候,就急着去執行周行逢的後面囑咐,結果必然是糟糕的!

此時對於周保權來說,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耐心等待楊師璠的消息,再做下一步的決定。當然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少年來說,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很正常,無可厚非。

再說趙匡胤從揚州回到京城之後,趙匡胤一直思考着兩個大問題。第一個自然是如何使他的大宋王朝永久生存。由此引起的幾個小問題:如何使大宋王朝不再重蹈之前五個短命王朝的覆轍。如何使自己的統治時間超過之前十二位皇帝的在位時間,又如何保證自己的黃袍不被別人搶走。如何確保不再頻繁發生節度使們的叛亂,如何終結武夫肆意篡位的現象。第二大問題就是採取什麼樣的戰略方針,可迅速有效的一統天下,把各路大小藩鎮、國家統統掃平,恢復昔日唐朝時期的疆域。

關於第一個問題,十分關鍵,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就永遠無法解決第二個問題。尤其是經過李筠和李重進的叛亂之後,趙匡胤迫切希望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再說翟守珣被趙匡胤任命為官殿直,不久又升為供奉官。有的時候,趙匡胤命翟守珣等人隨駕微服私訪。翟守珣進諫道:「陛下僥倖得到天下,如今人心還沒有安定。現在乘轎子輕易外出,萬一遇到不測之事,為之奈何?」趙匡胤微微笑道:「帝王創業,自有天命所在,不能強求,也不能強拒。從前周世宗在的時候,一旦看見方面大耳的將士,當即下令殺死。朕卻終日侍奉在他的,沒有遭到殺害。可見得天命所歸,斷不至被人暗算而死。」

一日,趙匡胤又微服來到趙普家。趙普慌忙出來迎接,進入大廳中,趙普拜見之後,也力勸趙匡胤慎自珍重。趙匡胤笑道:「如果有人應得天命,就任他去做,朕也不想去禁止。」趙普答道:「陛下原是聖明之君,但是要說普天之下,人人悅服,無一人與陛下為難,臣卻不敢斷言。就是領兵的將帥,又豈能是個個可信?萬一有人乘機發難,那時候禍起蕭牆,就措手不及、後悔難追了。所以為陛下的大業考慮,還是請陛下自重為是!」

趙匡胤說道:「像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朕的故交好友,想他們不會生變,卿也太過多慮。」趙普說道:「臣下也不是憂慮他們會叛變。但我多次觀察他們這幾個人,都不具有統領駕馭的才能,恐怕不能制服他們的部下。如果他們的部下中萬一有人作亂,推戴其主人為帝,到那時恐怕就由不得他們了。」趙匡胤聽了,不禁點頭,對趙普說道:「朕並不是沉浸在花酒之間,否則何必出外微服私訪。正因為國家初定,人心是否歸向,還未可知,所以私行察訪,不敢少怠。」趙普說道:「只要大權掌握在天子的手中,其他人自然不敢心生覬覦,那樣就可以太平無事。」趙匡胤又和趙普談論了一會,這才回宮。

一日又一日,轉眼到了建隆二年,朝廷內外的各處將帥,依然如故,並沒有什麼變動消息。趙普私下着急,又不便經常進諫,那樣會得罪那班武將們。趙普無可奈何,只能隱忍過去。到了閏三月間,趙匡胤這才調慕容延釗外出任山南東道的節度使,撤銷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一職,不再加授。

接着過了兩三月,又毫無動靜。直至夏秋交替之際,趙匡胤召趙普入殿,打開閣樓乘涼,兩人從從容容座談。當時旁邊並無別人,趙匡胤於是喟然嘆道:「自從唐末以來,數十年之間,就有八姓十二位君主,相繼超越本分,竊奪帝位。以至於戰亂不止,百姓困苦不堪。我想要平息天下的戰亂,圖謀長治久安的大計,你認為應該怎麼辦?」趙普站了起來,回答道:「陛下談到這個問題,這真是天地神人的福音。依臣愚見,五代的變亂,都是由於各地藩鎮權勢太重,以至於君弱臣強。唯有逐漸地剝奪他們的權力,如此天下便可以自然安定。臣五年就已經稟告過了!」趙匡胤說道:「愛卿不要再講了,我已經明白。」

次日,趙匡胤命有司在偏殿擺下宴席,召來石守信、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人一同赴宴,喝得正暢快的時候,趙匡胤揮手,讓左右的人員退了出去,對眾將說道:「朕沒有眾卿的擁戴,不會有今天。然而當天子也太艱難了,遠不如做節度使的時候,逍遙自在。朕自從當上這個皇帝以來,一天到晚從來都不敢高枕安卧。」石守信等人急忙起身,問道:「陛下還有什麼憂慮之事?」

趙匡胤微笑着說道:「朕與你們都是至交好友,因此不妨直言相告。這個皇帝的寶位,哪個不想坐一坐呢?」石守信等人嚇得連忙叩頭說道:「陛下為什麼說出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誰還敢有篡逆之心!」趙匡胤說道:「卿等當然不會,如果你們的部下為貪圖富貴,而打算另立天子那又該如何?一旦有人把天子穿的黃袍加在你們的身上,你們想要不做,能辦得到嗎?那時就騎虎難下了。」

石守信等人泣涕謝罪說道:「臣下愚昧,沒有能夠想到這點,還要請陛下愛憐,給我們指示一條生路。」趙匡胤說道:「卿你們先起來!朕卻有幾句話,想說出來還你們商議。」石守信等遵旨起來,趙匡胤說道:「人生一世,猶如白駒過隙,所以喜好富貴,不過是想多多地積攢金錢,自尋娛樂,使子孫後世不至於窮困短缺而已。眾卿何不解脫兵權,到外地去出守邊鎮,選擇良田美宅買下來,為子孫後代樹立永久不可動搖的產業;再多養些歌舞美女,日夜飲酒歡樂,樂享晚年。朕還要同眾卿結為姻親,君臣之間,互不猜疑,上下相安無事,不是很美好嗎?」石守信等人都答謝道:「陛下為臣輩考慮得如此周到,真可謂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終生感激不盡。」於是這日盡歡而散。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上表稱病,請求趙匡胤擺除他們的兵權。趙匡胤於是任命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趙彥徽為武信節度使,都離開京城到地方就任。就是駙馬都尉高懷德,也恩愛出為歸德節度使,撤去了他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諸將先後辭行,趙匡胤又特加賞賜,歡歡喜喜的去了,從此安享天年。

過了數年,趙匡胤想召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進京城掌管禁兵。這個符彥卿是宛邱人,他的父親名叫符存審,曾任後唐的宣武軍節度。符彥卿自幼擅長騎射,長大以後更加驍勇,歷經晉、漢兩朝,已累功升鎮外藩。周太祖郭威即位之後,授他天雄軍節度使,晉封衛王。周世宗柴榮又冊封符彥卿的兩個女兒為皇后。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的繼室,也是符彥卿的第六個女兒。所以周世宗柴榮加封符彥卿為太傅,趙匡胤更是加封他為太師。

因為將帥多已外任藩鎮,趙匡胤這才想召符彥卿入京。趙普聞知消息,連忙進諫道:「符彥卿位極人臣,豈可再給他兵權?」趙匡胤說道:「朕對待符彥卿不薄,他怎能忍心做對不起我的事?」趙普答道:「那陛下為什麼能對不起周世宗柴榮?」趙匡胤無言以對,任命符彥卿掌管禁軍一事也就不再提起了。

不久后,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人同時入朝。趙匡胤在宮廷后苑設宴款待,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趙匡胤從容地向他們說道:「眾卿都是國家的元老,久居邊防重鎮,國家的事情過於煩勞,不符合朕素來優待賢能的意圖。」王彥超聞言知曉趙匡胤的旨意,便向前奏道:「臣本來沒有勛績和功勞,長久以來蒙受尊榮恩寵,今已衰老,請求年老退職,回歸家園,是臣的願望。」

安遠節度使武行德、護國節度使郭從義、定國節度使白重贊、保大節度使楊廷璋等人卻沒有明白趙匡胤的意思,還爭相陳述南征北戰的功績以及自己的履歷和經受的艱難困苦。趙匡胤卻說道:「這都是後周朝代的事,不值一談!」第二天,一律罷除了他們的節度使職務,給予奉朝請的待遇,只有王彥超留鎮如故。

趙匡胤老謀深算,思考天下自唐末以來,百姓困苦不堪,深知如何處置藩鎮割據、收取兵權的道理,首先從容地在酒席之間,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兵權,然後在宮廷后苑的宴會上,罷免了王彥超等人的節度使職務,於是京城的警衛和藩鎮上積久難治的弊病,一下子便解決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章 趙匡胤酒釋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