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李嗣源登基稱帝

第167章 李嗣源登基稱帝

李繼岌一時找不到夠的渡船,便命軍士們游水渡河。這道不盡人情的命令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伐蜀大軍頓時自潰!混亂中,噪動的軍士們開始追殺他們平日憤恨的人,呂知柔幾個宦官跑得不知去向,生死不明!驚慌的李繼岌與李從襲,為躲避亂兵,好不容易渡過河,到達了南岸,但是左右已經剩不下幾個人了。

眼見眾叛親離,末日已至,李從襲拜別李繼岌,對小主子說道:「大事已去,大福不會再來!殿下最好還是自己了斷吧。」李繼岌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被信任的奴才們帶到了絕路!他還不想死,卻已經非死不可!少年悲從中來,不停地走來走去,長吁短嘆,涕淚交流,就是下不去狠手自殺。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李繼岌叫來數月前替自己殺死郭崇韜的忠僕李環,讓他用繩子將自己勒殺。

李繼岌的死,標誌李克用一脈的後唐王朝終結。稍後,任圜重新收拾了潰散的軍隊,率領全軍投降了李嗣源,配合李衝殺掉了李從襲等宦官。過了幾天,確認李繼岌的死訊之後,李嗣源在洛陽由監國進位為皇帝,改年號為天成。

儘管李嗣源拒絕了後梁降臣霍彥威、孔循等人的建議,沒有更改國號,但天下在實質上已經改朝換代,進入了李嗣源的第二王朝。如果從同光元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算起,他的後唐第一王朝僅存在了三年整;如果從唐乾寧二年十二月,李克用受封晉王算起,李克用一系統治後唐的時間為三十一年零四個月;如果從唐中和三年七月,李克用上任河東節度使算起,李克用家族叱吒北國共四十二年零九個月。

天成元年七月,也就是李存勖喪命三個月後,李嗣源追謚故主為「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庄宗」,並將他燒焦的遺骸安葬於雍陵。

在經歷了一番讓自己都頭暈日眩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後,李嗣源登上了那個在兩個月前,他想都不敢想的至高之位。曾經天下無敵的李存勖為何會在頃刻間就敗得如此乾淨徹底?自己又該怎樣避免遭遇同樣的結局?無疑是李嗣源此時最憂心與最深思的問題。

李嗣源首先想到的,是殺掉一些讓李存勖大失人心的心腹成員。那些人中誰最招人恨呢?當然是負責收重稅刮地皮、奪人錢財來討好李存勖的孔謙。於是李嗣源下詔:租庸使孔謙,奸佞諂媚,重斂民財,剋扣薪餉,窮困軍民,論罪當斬!

連同孔謙的腦袋一起沒的,還有他制定的那些能在短期內增加收入的各種辦法,以及租庸使這個職務和其統領的機構。租庸使的職權重新被分割回鹽鐵、戶部、度支三個部門,由宰相協調辦理。

見孔謙被處理,自恃在李嗣源奪位中立下大功的後梁降臣霍彥威,想乘勢宰兩個他早就恨之如骨,估計李嗣源也同樣討厭的人渣。於是,霍彥威都沒有請示,就把威勝節度使李紹欽和太子少保李紹沖給抓了起來,準備就地正法。

李嗣源的另一個大功臣安重誨得知,趕來制止了霍彥威。他說道:「段凝、溫韜罪過再大,那也是發生在以前梁朝的事,與本朝無關。如今主上剛剛克服艱難,平息內亂,最大的期望,是國家能夠恢復安定,而不是讓霍公有機會報私仇。」

李嗣源得知此事,很讚賞安重誨的做法。雖然他確實不喜歡段凝和溫韜,但生殺予奪之權,當出自天子,豈能讓臣下自專?這件事成了李嗣源這兩位功臣境遇的分水嶺,安重誨鞏固了自己是李嗣源第一心腹的地位,在今後數年的朝廷中權勢顯赫。霍彥威在表面雖受李嗣源厚待,但李嗣源很快就將他外放,就任平盧節度使去了。

至於李紹欽和李紹沖,當然不會就此沒事。李嗣源雖然下令將他們從大牢中放出,但剝奪了他們的賜名,恢復原名段凝、溫韜,並革去一切官職,抄沒家產,放逐回鄉。又過了一年,等他們的影響力差不多消失殆盡,李嗣源又是一紙詔令,將兩人一併賜死。

李存勖另一個激起反彈的舉措,是派遣了大批的宦官或伶人到各藩鎮擔任監軍。在李存勖敗亡的最後階段,這些監軍很多都遭到藩鎮軍人的反殺。李嗣源是被各地軍人推到前台的皇帝,不論其得位的合法性,還是對各地藩鎮的控制力,都遠遠低於巔峰期的李存勖。在此前提下,李嗣源對各藩鎮自然不能,也無力採用那種全面打壓,強化控制的政策,只能承認皇權的退讓,撤銷了後唐境內所有藩鎮的監軍。

李存勖時深感受氣的各藩鎮軍人開始揚眉吐氣,反攻倒算,大量的宦官因此四散逃亡,有的躲進深山老林中避難,有的剃光頭髮躲進寺院,還有相當一部份遭到捕殺。由李存勖仿效唐朝重建的宦官勢力,又遭了一次滅頂之災。

打擊完李存勖的心腹集團,接下來的事,自然就是要給受這個集團迫害的人平反昭雪了。李嗣源下令將郭崇韜父子的遺體送回雁門故鄉安葬,又恢復了朱友謙的官爵,兩人被沒收充公的家產,全部發還他們還活着的親屬。

陷害郭崇韜的李從襲等人已經被殺,向延嗣在傳旨處決了康延孝之後,就失蹤了。除了向延嗣,還有陷害朱友謙的特務頭子景進,引爆皇甫暉兵變的史彥瓊,也都消失不見。

有兩個重要宦官中倖免此難,一個是更一字而救千人的前樞密使張居翰。這位謹慎而善良的老人在李嗣源進入洛陽后,辭去自己所有的職務,歸老鄉里,於兩年後在長安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另一個是剛剛恢復原姓的馬紹宏,他因為在李嗣源受猜忌期間,多次出言相救,李嗣源此時報其恩德,讓他出任樞密使,接替辭職的張居翰。李存勖心腹伶人中名聲最好的敬新磨也未受牽連,仍然出沒於洛陽的宮廷。

李存勖的失敗,還有一個很直接的重要因素,就是洛陽周邊經濟崩潰,使駐京禁軍發不出軍餉。這其中既有同光三年大天災的原因,也有李存勖的心腹平時侵佔了太多的資源,揮霍過度的成份。

與前任的最後階段比起來,李嗣源登基時財政狀況有所好轉。首先任圜帶着伐蜀軍回到洛陽,同時帶來了前蜀的大批錢糧物資;其次,原李存勖心腹成員大部份遭到清洗,沒收他們的家產也可以用於填補虧空。不過光靠這些意外之財,李嗣源覺得不穩妥,大半生都生活儉樸的老將,決定要削減那些不太必要的開支。

早在四月八日,李嗣源就任監國進入興聖宮,將成為下一任皇帝時,主管宮廷事務的宣徽使馬上跟進服務,從李存勖的宮女中精挑了數百名年輕貌美的,進獻給李嗣源。不想李嗣源提出一個問題:「要她們來這裏幹什麼?」

宣徽使只好答道:「宮裏面事務繁多,需要有人處理。」李嗣源便「合情合理」地提出疑問:「要處里宮裏的事務,應熟悉過去的規則典故,才知道該怎麼具體操作。這些女孩這麼年輕,她們怎麼可能知道?」

接着,李嗣源順勢下令:宮女中只留下少量年紀大的舊人,所有年輕的宮女,都允許她們的家屬親人來接她們回家。一時找不到家人的,任由她們的意願或去或留。從前蜀皇宮俘獲來的宮女,也依照此例一併辦理。

四月二十日,李嗣源離開興聖宮進入宮城,穿着喪服在李存勖靈柩前登基稱帝。將年號由「同光」改為「天成」,大赦天下,順便正式改組了皇宮:李嗣源的皇宮共留下宮女一百名、宦官三十名、教坊伶人一百名、鷹坊二十名,御廚五十名,合計三百名。其餘宮中多餘的機構和數千人員都予以解散,安排他們離開。經過這番處理,李嗣源的宮廷規模縮小到只有李存勖時代的幾十分之一,極大減少了宮中用度。

在李嗣源放宮女們回家的過程之中,發生過一件此時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有一個姓柴的宮中嬪御,準備隨來京的父母返回其故鄉刑州。不想途中遇上大雨,只好在一家小客棧留宿了幾天。這天,年輕的柴姑娘突然看見一個雖然穿着破爛,卻身形魁偉、氣宇不凡的年輕男子從客棧門口路過。

她在宮裏見過的像樣男人太少了,一下子被這個僅有一面之緣的男子打動了芳心,忙向客棧老闆打聽:「剛才從門口過去那男人是誰啊?」客棧老闆倒也認識,答道:「那個人啊,從馬直里的一個小軍官,叫什麼『郭雀兒』。」

大膽的柴姑娘馬上斷定,這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個人。她馬上稟明父母,自己要留下來,嫁給那個人。她父母起初不願意,說道:「以你的才貌,又是從宮裏出來的,就算要找個節度使當丈夫,也是有可能的啊,怎麼能便宜那個窮小子呢?」

但是柴姑娘很堅決,她認定這人自己絕不能錯過。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統統靠邊站!她將自己在宮中積攢下的財物分了一半給父母,另一半留給了自己的嫁妝。然後她找到那位讓她一見鍾情的小軍官,就在小客棧中與他結成了夫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7章 李嗣源登基稱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