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東西川反目成仇

第185章 東西川反目成仇

翟光鄴到達河中,與先行到達的李從璋會面,兩人短暫密商,決定動手。他們派軍隊將安重誨住宅團團包圍,然後由李從璋去見安重誨。李從璋來到庭院,倒頭便拜。安重誨吃了一驚,連忙從台階上奔下來,一邊叩頭回禮,一邊惶恐道:「太傅為何行此大禮?」沒等安重誨低下的頭重新抬起來,李從璋忽然取出隨身攜帶的鐵鎚,照着安重誨的後腦猛砸了下去!

「呯」的一聲,鮮血四濺,安重誨應聲而倒。事發突然,安重誨的妻子張氏驚叫着,撲上來抱住自己的丈夫,悲憤泣問道:「令公反正都要死,你們何必下手如此之快!」話音剛落,李從璋又一錘砸來,擊碎了張氏的頭顱!

這還沒有完,李從璋又讓人剝光安重誨夫婦的衣服,讓兩個人示眾!隨後,李從璋、翟光鄴抄沒了安重誨的家產。出人意料的是,這位曾權傾一時,讓無數人恐懼,有無數人討好的重臣,全部身家匯總也不過數千貫,遠沒有眾人想像中的富有。

長興二年閏五月十二日,安重誨被殺的第二天。李嗣源發佈詔書,向天下公佈了安重誨三項罪行:製造事端,破壞孟知祥、董璋、錢鏐與朝廷原有的良好關係;以伐吳為名,暗中集結軍隊,欲圖不軌;派心腹侍衛秘密接兩個兒子去河中,為謀反做準備!然後,安崇贊與安崇緒在陝州被處決。

李嗣源之所以高調公佈安重誨的罪行,不僅是要證明安重誨其罪當死,更是為了推掉朝廷所犯錯誤的責任,讓老朋友不白死。作為相應措施,李嗣源先是釋放了被扣壓的吳越國人員,派監門上將軍張篯到杭州傳旨,恢複錢鏐的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吳越國王等官爵,並且說道:當初那道讓你解職退休的詔令,是安重誨假傳聖旨,根本不是天子的意思。

吳越的事處理完,李嗣源又將原本被扣壓的西川進奏官蘇願、東川將領劉澄放還本鎮,讓他們告知孟知祥和董璋:此前是安重誨專權,欺上瞞下,擅自發動大軍對你們的討伐。現在真相已然大白,罪魁禍首安重誨已經被處決,朝廷對你們誤會也已經解除。

雖然孟知祥的妻子瓊華公主,側室李氏,兒子孟仁贊很早就到了成都,但是作為一個大家族,孟知祥仍有不少親戚留在洛陽。由於李嗣源打過招呼,想將來和解留下餘地,所以在兩川討伐期間,孟知祥這些親屬全都安然無恙,沒有受到牽連。到了此時,李嗣源也讓他們向孟知祥報平安,表示自己一直期待孟知祥停戰稱藩的誠意。

得知洛陽的家人平安無事,而且入蜀的劍門、夔門兩大險要都已在自己掌握之中,兩川割據已成事實。想要的好處都拿到了,李嗣源又給了這麼大一個台階,孟知祥想見好就收,畢竟以兩川實力,與朝廷長期對立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孟知祥寫信給董璋:事情已經過去,罪魁禍首安重誨已死,要不我們一起上疏朝廷,請求赦罪如何?

可董璋和孟知祥不一樣,他的兒子董光業一家在洛陽被滿門抄斬了!在兩川反叛過程中,他獲得的地盤,撈到的好處也沒有孟知祥多。大家都是節度使,大家一起造反,憑什麼我就得到的那樣少?

於是董璋勃然大怒,發狠道:「孟公的家人都沒有事,當然可以重新歸附朝廷。我已經被滅族,還請求什麼赦罪?怎麼赦?難道赦了罪,我兒子還能活過來嗎?而且詔書都是發給蘇願的,劉澄哪裏知道詳情?你們串通一氣,把我當傻瓜!」

於是,後唐與兩川的戰火還沒完全熄滅,兩川的關係就迅速惡化。董璋派人堵塞了綿州的關卡,禁止西川的人通過。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我不和朝廷講和,你們也別想!孟知祥見事情鬧到這一步,也沒指望董璋和自己統一行動。反正劍門雖然一時走不通,可門還在我手上,便與趙季良等人商量之後,派使者出三峽,借道南平前往洛陽,實現與朝廷的單獨和解。

掌書記李昊建議道:「我們和東川畢竟還是同盟關係,這件事如果不先和董璋協商而獨自行動,那麼背信毀約的罪名,就會落在我們頭上。」於是,孟知祥又派了第二撥使者去東川,勸說董璋一同歸附朝廷。結果不出所料,再次被董璋嚴辭拒絕。不過,孟知祥仁至義盡的形象倒是豎立起來了。

這時,蜀地還有壁、通、開三州在為後唐朝廷堅守。雖然不算什麼大患,但總讓人看着不舒服。如果等與朝廷的和解達成,就不好找理由再出兵攻取了。於是趙季良建議道:趕快出兵,在和解達成前先把它們拿下。

可李昊又反對說道:「朝廷把蘇願放了回來,我們還沒有謝恩。卻馬上出兵攻取朝廷的地盤,這很不合適。如果孟公不在乎洛陽家人的死活,大可以出兵漢中,殺往中原。攻打一個小小的壁州,哪裏顯得出英雄氣慨!」於是,孟知祥叫停了趙季良的計劃。趙季良則因為李昊屢屢唱自己的反調,越來越反感這位前蜀降臣。

孟知祥又派了兩撥使者去梓州,任務還是與前兩次一樣,勸說董璋罷兵,一起歸附朝廷。第三位使者提醒董璋道:「朝廷已經給足了我們的面子,我們如果不見好就收,讓朝廷下不來台,不得不再興大兵來討伐,那可怎麼辦?」董璋不屑一顧道:「嚇唬誰呢?難道朝廷的討伐軍沒來過?」

最後一次去的使者正是李昊,董璋不讓他開口。一見面就破口大罵,把李昊給噴回來。李昊只好回來報告道:「董璋根本不聽我說話,而且他已經準備着圖謀西川,我們必須嚴加防備。」

董璋確實已經認定,兩川同盟不可能再維繫下去了。本着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看法,董璋認為,與其等著孟知祥敗盟,不如由自己先行撕毀盟約,主動出兵,襲取成都!雖然孟知祥的兵力明顯比他強大,但是孟知祥控制的地盤也比他多,軍隊分散駐防於各地。只要集中東川之兵,直取成都,還是很容易取得局部優勢的。

長興二年四月,董璋準備得差不多了。他召集東川眾將,公佈了自己襲擊成都的作戰計劃,讓將軍們討論通過。東川眾將一聽,原來這是領導已經決定了的事,咱們要唱反調就是太不給他面子。這種傻事,誰也不會做,何況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氣。於是眾將紛紛贊成,認為此次作戰,計劃周密,布署得當,一定可以旗開得勝!

然而,還是有個別人反對。曾擔任過陵州刺史的將領王暉反對道:「首先,劍南萬里之地,最強的藩鎮就是成都,不是我們梓州。其次,現在正值盛夏,氣候炎熱,不利於用兵;其三,孟知祥沒做過對不起我們的事,我們率先背盟,師出無名。這樣無視天時、地利、人和的戰爭,我賭大帥一定成功不了!」

董璋很不高興,但他非常自負,說道:「好吧,咱們打個賭,等我凱旋迴來,看你有什麼話好說!」然後,董璋集中自己所有的精銳部隊,大舉出師,殺向成都。在出兵成都之前,董璋認為:要襲取成都,最大的障礙是孟知祥手下的兩人,即文有趙季良,武有趙廷隱。為了克服這兩個障礙,董璋假意派人送信給趙季良與趙廷隱,信中內容讓人感覺,兩趙好像早就是董璋的卧底,這次就是約定何時倒戈。然後讓送信人一不小心,誤送到它們不該到的地方。

孟知祥就這樣收到了這兩封密信,然後他召來即將率軍出征的趙廷隱,將信遞過去。趙廷隱看也不看,直接將信扔在地上,說道:「這不過就是董璋的反間計,想讓孟公殺掉我和趙季良罷了!」孟知祥笑道:「我也是這麼想的。」董璋的計謀沒有奏效,趙廷隱仍舊擔任行營馬步軍都部署,統領三萬大軍,迎擊東川之師。

這時,因為劍門被阻,昭武鎮成為孟知祥的一塊飛地。董璋認為有機可乘,便送信給利州的李肇,勸他站在自己一邊,或者至在交戰時,不要夾擊自己後方。李肇的文化水平和李嗣源差不多,拆開信瞪了半天,一個字也不認識,便瞎猜道:「這定是董璋叫我當叛徒!」於是下令將董璋的使節抓起來,囚於牢中。

不過現在情況不明,萬一董璋要是贏了,那就麻煩了。為了保險,李肇下令按兵不動,坐觀成敗,等自己的主公孟知祥與董璋分出高下,再決定站在哪邊。

與此同時,後唐的山南西道節度使王思同得知兩川開戰的消息,馬上把這一最新情況上報朝廷。樞密使范延光建議道:「如果我們坐視不理,一旦兩川一統,勝者取得蜀地全部資源,然後安撫軍民,據守險要,我們再想要收回蜀地就更加困難了!現在他們敗盟互斗,正是最好的機會。我們應該乘他們相持不下,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再次出兵討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5章 東西川反目成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