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石重貴被迫北行

第230章 石重貴被迫北行

隨後,耶律德光率兵從赤岡進入宮中。都城各門和宮禁大門,都遼兵把守,晝夜不離兵器。並且在大門前殺狗,在庭院中豎起長竿,掛上羊皮作為詛咒。遼主耶律德光對群臣說道:「從今以後,不整治兵器,不購置戰馬,減輕賦稅,少征徭役,天下太平了!」廢除東京建制,降開封府為汴州,原府尹為防禦使。初九日,耶律德光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舊有的典章制度。

趙延壽和張礪一起薦舉李崧,說他很有才華。正趕上威勝節度使馮道從鄧州入朝,遼主耶律德光對這二人的名聲早有耳聞,給予禮遇以示重視。馮道拜見耶律德光的時候,遼主開玩笑地問道:「你是何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耶律德光不禁微笑,又問道:「汝看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應聲奉承道:「此時即一佛出世,也恐怕救不得百姓。唯有皇帝也許還可能救得了百姓。」耶律德光大悅。不久,耶律德光就命李崧為太子太師,充任樞密使;命馮道為太傅,在樞密院供職,擔任顧問。

耶律德光又分別派出使者,將詔書賜給後晉的各個藩鎮;各藩鎮都爭着上表稱臣,凡被召的沒有不快馬到達。只有彰義節度使史匡威,據守涇州不接受命令。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把來傳詔書的遼國使者殺掉,率領秦、階、成三州投降了后蜀。

杜威恢復了舊名杜重威,領着晉軍投降遼國后,耶律德光收繳了杜重威麾下的全部兵器「鎧甲,有數百萬件之多,貯存於恆州。耶律德光又派人把軍馬數萬匹,北送回國中。另外派遣杜重威率領其部卒,跟隨自己南下。到了黃河岸邊,耶律德光看到投降的後晉兵卒太多,怕發生事變,想用自己的騎兵把他們統統趕進黃河。

有人勸諫道:「晉兵在各地的還很多,他們聽到投降的都死了,一定都會抗拒到底的。不如先安撫他們,慢慢地再想萬全之策。」遼主採納了這建議,就派杜重威帶領降兵屯駐陳橋。正趕上下雪多日,官府沒給糧餉,士兵們又冷又餓,都怨恨杜重威,相聚而哭泣。杜重威每出帳外,道旁的士兵都罵他。

杜重威坐卧不安,不得已上表稟告軍情。耶律德光召趙延壽一起商議,想把晉兵全部誅殺。

趙延壽卻對他說道:「皇帝親自率兵、冒着飛矢流石,奪取了晉國江山。你是想自己佔有呢?還是想替他人奪取呢?」耶律德光臉色突變,怒道:「朕統率全國南征,五年不解衣甲,才剛剛得到,豈能替他人奪取!」趙延壽說道:「晉南面有唐,西面有蜀,常常互為仇敵,皇帝也知道吧?」耶律德光答道:「朕自然知道。」

趙延壽又說道:「晉國東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鳳州,綿延廣袤數千里,邊境與吳、蜀相接,要派兵鎮守。南方暑熱潮濕,北邊的人不能居住。他日您車駕北歸,而這麼遼闊的晉國疆土無兵把守,吳、蜀一定乘虛入侵。如此一來,難道不是為他人奪取江山嗎?」耶律德光微微一愣,說道:「這倒是我沒料到的。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趙延壽說道:「陳橋的降兵,可分開來把守南部邊疆。這樣的話,吳、蜀就不能成為後患。」耶律德光說道:「我過去在上黨,失策在於當斷不斷,把唐兵交給晉。沒想到反過來與我為仇,北面同我作戰,辛苦勤勞好幾年,才把他們戰勝。有幸落在我的手裏,不乘這時把他們翦除,難道還留作後患嗎?」

趙延壽說道:「過去把晉兵留在河南,不將他們的妻子作為人質,所以才有這種憂患。如果把他們的家全遷到恆、定、雲、朔各州,每年輪番讓他們把守南部邊疆,何怕他們發生突變!這是上策!」耶律德光這才高興地說道:「對!全按燕王意見辦理!」於是陳橋降兵才得豁免,分別遣返兵營。

再說石重貴接到遼主的命令,要遷往黃龍府。石重貴不敢不行,又不想急行,拖延了好幾日。耶律德光於是派來三百名騎士,強迫石重貴北遷。石重貴沒奈何,只得帶着家眷啟程。

一行人除了石重貴外,還有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馮氏,皇弟石重睿,皇子石延煦、石延寶,一起隨行。還有宮嬪五十人,內官三十人,東西班五十人,醫官一人,控鶴官四人,御廚七人,茶酒三人,儀鑾司三人,親軍二十人,一同從行。

耶律德光又派晉朝的宰相相趙瑩「樞密使馮玉以及都指揮使李彥韜,伴送石重貴。石重貴沿途所經過的州郡長吏,沒有敢迎奉石重貴的車駕。就算有人供獻給石重貴,也被遼騎奪去。搞得石重貴以下等p人,吃了早餐,卻沒有晚餐。得了晚餐,又沒有早餐。加上山川艱險,風雨凄清,觸目皆愁,後悔莫及了!

石重貴遭遇此等慘狀,不免回憶他在大內時,與馮后等調情作樂。等到石重貴進入了磁州境內,刺史李穀,迎接石重隅,相對泣下。李穀說道:「臣實無狀,負陛下恩!」石重貴流涕不止,一語都說不出來。李穀傾囊獻上,由重貴接受后,方說了「與卿長別」四字!遼兵不肯容情,催穀速去。李穀於是拜別給你重貴,自返磁州。

石重貴行至中渡橋,見杜重威寨址,慨然憤嘆道:「我家何負杜賊,乃竟被他破壞!」說至此,不禁痛苦不已。他的左右勉強勸慰,方才渡過河北。到了幽州,闔城士庶,統來迎觀。父老或牽羊持酒,願為獻納。

石重貴當然悲慘,州民無不唏噓。石重貴入城,駐留旬余。州將承遼主命,犒賞酒肉。趙延壽母,也具食饌來獻,重貴及從行諸人,才算得了一飽。他們既然從自幽州啟行,過薊州、平州,東向榆關,一路上多虧他們倆。

石重貴夜間住宿的時候,也沒有館驛,往往在山麓林間,瞌睡了事。幸喜山上野水果,到處皆有。宮女和宮中的從官,耶律德光令他們自往採食,尚得療飢。石重貴想藉此苟延殘命,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州署中懸有遼太祖阿保機畫像,遼兵迫令重貴等下拜。

石重貴不勝屈辱,泣呼道:「薛超誤我!不使我死。」再走了五六日,過海北州。境內有東丹王墓,特遣延煦瞻拜。嗣是渡遼水抵渤海國鐵州,迤邐至黃龍府,大約又閱十餘天,說不盡的苦楚,話不完的勞乏。李太后、安太妃兩人,年齡已高,委頓的了不得。安太妃本有目疾,至是連日流淚,竟至失明。就是從馮皇后以下的諸妃嬪,均累得花容憔悴,玉骨銷磨

石重貴斷絕和遼國關係的時候,匡國節度使劉繼勛當時為宣徽北院使,多參預此事的謀划。等到耶律德光進入了大梁,劉繼勛又來朝見,耶律德光自然要責怪他。當時馮道正在殿上,劉繼勛急忙指著馮道說道:「馮道是首相,和景延廣策劃此事。臣官職卑微,哪裏敢說話!」耶律德光說道:「這老頭兒不是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亂攀引他!」命人鎖上劉繼勛,押送黃龍府。

趙在禮到洛陽,對人說道:「遼主曾說庄宗之亂由我引起。看來我此行,深可憂慮。」耶律德光派遼國大將述軋、奚王拽剌、勃海將領高謨翰駐守洛陽,趙在禮進入謁見。趙在禮到了鄭州,聽說前往入朝的劉繼勛被鎖上,驚恐萬分,到了夜裏,在馬房自殺。耶律德光聽說趙在禮自殺,就釋放了劉繼勛。不久,劉繼勛憂憤而死。

耶律德光在京城,廣泛接受四面八方送上來的進貢禮品。他大肆飲酒作樂之餘,常常對原後晉的臣子說道:「你們中原的事,我都知道。可我國的事,你們就不曉得了!」趙延壽請求供給北國軍隊的糧餉,耶律德光說道:「我國沒有這個規矩。」

於是遼軍四處放出胡騎兵,以放馬為名,四處搶掠,稱為「打草谷」。百姓中年輕力壯的,死於契丹兵的刀口,年老體弱的填於溝壑。從大梁、洛陽直到鄭、滑、曹、濮各州,幾百里地的地面上,財產牲畜幾乎被搶掠一空。

耶律德光對判三司說道:「遼國大軍三十萬,平掉晉國,應該發給豐厚的賞賜,要趕快準備操辦。」當時官府倉庫里已經空竭,三司不知從何處而出,於是就向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錢。自將相以下,都免不了。又分別派遣幾十名使者到各州中借款,都用嚴刑相威脅,民不聊生。其實錢本不是頒發給遼國士兵,而都聚積到皇宮內庫里,打算裝車運往本國。於是內外怨恨、憤怒,開始感遼國的禍患痛苦,都想驅逐他們了。

當初,石重貴與河東節度使、中書令、北平王劉知遠相互猜忌。雖然任命劉知遠為北面行營都統,但徒有虛名。各軍的行動,實際上他都不能幹預。劉知遠因此大量招募士兵;陽城一戰,各軍的散兵游勇歸附於他的有幾千人。後來,他又得到吐谷渾的財產牲畜。於是各藩鎮中劉知遠的河東最為富強,步兵、騎兵多達五萬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0章 石重貴被迫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