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趙普勸諫趙光義

第293章 趙普勸諫趙光義

趙光義聽完,覺得趙普說的有理,於是下詔斥責盧多遜為臣不忠,把他降為兵部尚書。次日,又把盧多遜打入監獄,同時逮捕趙白、閻密、王繼勛、樊德明等人。趙光義令翰林學士承旨李昉、學士扈蒙、衛尉卿崔仁冀、御史滕正中等人,秉公審訊這些人。

趙白等人一一認罪,又令盧多遜對簿公堂,盧多遜無可抵賴。李昉等人於是把審訊結果上報,趙光義召集文武百官,在朝堂商議。太子太師王溥等七十四人,聯名上奏,請求處斬盧多遜,並處罰秦王廷美。

當下由群臣議定,趙白、閻密、王繼勛、樊德明等人全部被斬,同時沒收他們的家產,親屬流配海島。趙廷美被勒令返回家中,他的兒子趙德恭、趙德隆等仍稱皇侄,皇侄女嫁給的韓崇業,去掉公主駙馬名號,貶為西京留守。前開封推官孫嶼和融州司戶參軍,兩人都是趙廷美的部屬。趙光義責怪他們輔助無力,連帶獲罪。盧多遜即日被流放崖州,到了雍熙二年,病死在流所。

趙普用計除掉盧多遜、了趙廷美之後,還怕他死灰復燃,於是暗中叫開封府李符,上奏說趙廷美不肯悔過,反而心懷怨望,請求把他遷去邊郡,以防不測。於是趙光義下旨,降趙廷美為涪陵縣公,安置在房州。趙廷美的妻子楚國夫人張氏,被削奪封號。又命崇儀使閻彥進擔任房州知府,御史袁廓通判州事,各賜白金三百兩,令他們監督趙廷美,不得有誤。趙廷美到了房州,行動不得自由,閻彥進、袁廓監視很嚴,害得趙廷美氣鬱成疾。

趙光義因為右僕射沈倫不能覺察秦、盧陰謀,嚴重瀆職,於是把他免去相位,降為工部尚書。左僕射薛居正去世,於是改任竇偁、郭贄參知政事。接着又以郭贄嗜酒如命,外放荊南府擔任知府,另命李昉繼任。

趙光義因為趙普專相,也不免猜忌他起來。趙光義對宋琪說道:「趙普對國家有功,朕先前與他同游,現在牙齒頭髮都衰落了,不能再用樞務政事來煩擾他,選擇善地來安置他。我作詩一首,來表達我的本意。你帶去替朕賜給他。」宋琪遵旨而去。

趙普接到讀完,不覺淚下。他自然明白詩中的寓意,就是勸他辭職。自己好不容易重登相位,又要把這位置讓與別人,實在有些不甘心。但上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只好對宋琪道:「陛下賜臣詩,應當刻石,與臣的朽骨一併葬在地下。」

宋琪勸了幾句,回到宮中對趙光義稟道:「趙普手拿御詩哭泣,對我說:『此生余年,無法報答皇上,希望來世能為陛下效犬馬之力。』臣聽到趙普的話,又想起皇上的宣諭,君臣之間善始善終的情份,可說是兩全啊!」

後來,趙光義為報高梁河之辱而伐遼,親征幽薊,戰事遷延,很久沒有班師。趙普聽說之後,上疏諫阻道:「我看今年春天出師征討,將要收復關外,多次聽見克敵的捷報,深感痛快。但是時間消逝,轉眼又到炎夏季節,軍事一天天繁忙,戰爭沒有停息,軍隊疲勞而耗費錢財,實在無益。

我認為陛下自從平定太原以來,閩、浙歸順,統一中國,大振英名,十年之間,就傳遍天下,遠方的人不歸服,自古聖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我考慮姦邪諂媚的人,蒙蔽皇上的聰明睿智,以致發動師出無名的戰爭,陷入深不可測的境地。臣遍讀典籍,很知道些以往的事,我認為漢武帝時主父偃、徐樂、嚴安的上書,以及唐朝宰相姚崇上書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至論,可以實行。

希望陛下萬忙之中,有幸讀一讀,過失並不深遠,即使後悔也來得及追回。臣以為大發驍勇善戰的雄兵,動輒使用百萬軍隊,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戰爭是危險的事,難以保證一定獲勝;戰爭是兇器,最戒忌的是不測。關係很大,不能不三思。我又聽說上古聖人,心不固執,理貴變通。前人的書上有『兵久生變』的話,實在值得考慮,如果改變遲緩計劃,會失去機遇。

十天半月過去,時間就到了秋季,北邊轉入秋涼,弓弩強勁,戰馬肥壯,我軍久困,考慮到這個時候,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指揮謀划。臣剛剛蒙皇上寵愛駐守地方,哪裏敢妄言阻止軍隊。因為臣年歲已老,剩餘的時間不多,報答國家和皇帝的恩情,正是這個時候。希望迅速頒發詔令回師,不能輕視敵人。臣還有萬全之策,願獻給陛下。

希望陛下精心調製膳食,保養身體,提攜那些貧民,使他們轉為富庶。將來會看到邊烽無事,大門不關,天下都歸於仁德,不同風俗的地區,相繼向慕歸化,歸順朝廷,契丹又能單獨怎麼樣呢?陛下不為這樣考慮,而相信姦邪諂媚之徒,以為契丹皇帝年少而國事繁多,所以訴諸武力,恰好迎合陛下的意思。

陛下以禍為樂,求功心切,以為萬全之策,臣認為萬萬不可。希望陛下審察虛實,追究妄謬,懲治奸臣誤國之罪,停止伐燕軍隊的行動。不僅可以從困難中振興國家,而且可因納諫而成為聖人。古人曾經說過屍諫的事,老臣沒有死掉,哪能為了安身保位而當面阿諛不進諫呢?」

趙光義看完,賜給他手書的詔令說道:「朕原來部署軍隊選擇將領,只令曹彬、米信等人駐守雄、霸二地,貯積糧食帶着兵器來聲張軍威。等一兩個月山後平定后,潘美、田重進等人合兵進討,直到幽州,然後控制險要之地,恢復原來的疆土,這是朕的志向。

無奈將領們不遵照原來的謀划算計,各持己見,率領十萬軍隊出塞遠征,迅速攻取契丹的郡縣,又返師來領輜重,往複弊勞,被遼人襲擊,這個責任在於主將。況朕繼承百王的事業,剛剛使天下稍稍太平,考慮人民苦於邊患,將以救民於水火,並非想黷武窮兵,卿應當是知道的。疆場上的事,已經作好部署,卿不必為此憂慮。卿是國家元勛大臣,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實在可嘉。」

趙普又上表說道:「昨天因為軍隊久駐塞外,沒有能夠恢復故土,慢慢又到了炎夏季節,事勢危險急迫,就上書陳述妄見,等待皇上宣諭。陛下特別體察忠誠,親筆書寫翰章,秘密宣諭皇帝聖謀。我個人認為興師伐罪,誠信為上策,將帥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謀算,一定可以平定。

正因為將帥們沒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導致事敗。現在既然邊疆已有防備,哪裏還需要憂慮?況陛下登極十年,使基業興隆,沒有一件事失當,只見國家安寧。陛下應當端身拱手,保養精神,清靜心志,自然可以上繼九皇,下觀五帝。哪裏需要窮兵黷武,與契丹一較勝負呢?」臣歷來缺乏壯志,況且人已衰老,雖然沒有功勞可以誇耀,但願意竭盡忠純之心。」趙光義被他說動,於是撤軍而回。

趙普離京之後,趙光義於是命宋琪、李昉同平章事。不久,竇偁又病死,另選李穆、呂蒙正、李至三人,參知政事。同時召集史官修《太平御覽》一千卷,每日進獻三卷,準備御覽。次年改元雍熙,群臣上表稱賀,粉飾太平,歡宴數日。

正在此時,房州知府閻彥進派人上報,涪陵公趙廷美已經病死。趙光義正在和宋琪、李昉等人商議封禪事宜,一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嘆息道:「廷美小時候就剛愎自用,長大之後更加兇惡。朕因為是一母同胞的至親,不忍心加他重罰,暫時把他安置房州,令他閉門思過。剛想再啟用他,沒想到他卻死了。回下兄弟五人,現在只剩下朕一人,怎能不令人痛心!」說完,趙光義裝模作樣的哭了起來。

宋琪、李昉等人,當然出言安慰。次日一早,趙光義下詔,追封趙廷美為涪王,命趙廷美的長子趙德恭為峰州刺史,次子德隆為瀼州刺史。趙廷美的女婿韓崇業,為靖難行軍司馬。

不久,又接到李昉的上奏,報告一位大臣病故。這位大臣,就是參知政事李穆。李穆字孟雍,是開封府人。他父親李咸秩,曾任陝州大都督府司馬。李穆年幼時就能寫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他走在路上撿到丟失的東西,一定訪到失主歸還他。後周顯德初年(,考中進士,任郢、汝二州從事。

宋初,李穆以殿中侍御史身份任洋州通判。他到任之後,處理積留案件,沒有一件滯留。改任陝州通判的時候,朝廷要調郡里租稅送到河南。李穆因為本州缺糧,沒有立即應命,因此被免職。當時他的弟弟李肅任博州從事,李穆奉養母親住在李肅的居處,雖然家裏很貧窮,兄弟互相講學,態度豁然淡泊。

開寶六年,入朝任左拾遺和知制誥。五代以來,詞令崇尚華麗,李穆崇尚雅正,儘力矯正這個弊端。趙匡胤曾對盧多遜說道:「李穆為人仁善,文學之外無所擅長。」盧多遜答道:「李穆操行端重,遇事不因生死易節,是有仁有勇之人。」趙匡胤說道:「果真如此,我將重用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3章 趙普勸諫趙光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