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趙元佐焚燒府第

第294章 趙元佐焚燒府第

當時趙匡胤準備進攻南唐,已經作好部署,卻沒有發兵進攻的借口。於是先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為使者。李穆到南唐說明旨意,李煜以疾病為借口推辭,並且說道:「事奉大國以求生存,現在如果這樣做,只有死路一條了。」李穆說道:「入朝與否,國主自己作主。但是宋朝軍隊精銳,物力雄厚,恐怕不易抵擋它的兵鋒,應當再三考慮成熟,不要自貽後患。」出使回朝後,詳細述說出使情況,趙匡胤認為他的宣諭切中要害。

太平興國初年,李穆轉任左補闕。他跟從趙光義征伐太原回來,被授中書舍人。後來,因為他與盧多遜親近,又替秦王趙廷美草擬了朝辭笏記,被人彈劾,被貶為員外郎。太平興國八年,與宋白等人同知貢舉,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親自考試進士。趙光義憐憫他形容憔悴,當天就任他為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判館事。

到六月,李穆轉任開封府府尹。他判案精敏,奸滑之人無所逃脫。從此豪族收斂惡跡,權貴不敢以私干預政事。趙光義這才知道他的才幹,於是提升他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只是一月後,他母親去世。他守喪未滿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他。李穆三次上表請求守喪滿制,詔令強行起複,李穆越是哀傷盡禮節。

李穆進入翰林院,任參知政事,到死的時候,不滿一年。趙光義聽說他的死訊,哭着對親近的大臣說道:「李穆是國家的良臣,我正要倚用他。他卻突然去世,這不是他個人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追贈工部尚書。

不久,群臣請求封禪,趙光義沒有答應。到了冬天,陳摶入京覲見,趙光義以厚禮相待。趙光義對宰相宋琪等人說道:「陳摶獨善其身,不為勢態利益所干擾,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陳摶在華山居住已經四十多年,估計年齡將近一百歲了。他自稱經歷五代離亂之世,慶幸現在天下太平,所以來朝廷進覲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聽。」

於是派中使送陳摶到中書省,宋琪等人從從容容詢問陳摶道:「先生得到的玄默修養方法,可以傳授給別人嗎?」陳摶答道:「我是一個山野隱士,對當下的世道沒有什麼用處,我也不知道神仙煉丹化成金銀之事、吐納養生之理,無此類方術可以傳授。假使能讓白日衝天,對當今世道又有什麼好處?現在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一樣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亂,真是有道德仁義聖明的君主。現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興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時候,勤行修鍊的功勞也不及此。」

宋琪等人聽完,齊聲稱好,把陳摶的話告訴了趙光義,趙光義對陳摶更加器重。趙光義於是下詔賜號他為希夷先生,並賜給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宮,命令官吏擴增修葺他所居住的雲台觀。趙光義多次與陳摶和唱詩賦,幾個月後,才放他回山。

趙光義因為中宮虛位,因此沒有冊立皇后。他不得不從嬪妃中挑選一位,作為內助。李妃由於容德俱茂,入宮數年,沒有什麼過錯,因此被封為皇后。次年春季,趙光義召集宰相和近臣,在後苑賞花,並對群臣說道:「此刻春風吹拂,萬物復甦,四方也沒有什麼大事,朕願與臣民同樂。你們可以各自寫詩一首,抒發情意!」群臣自然奉旨,搜索枯腸,寫出了一些堯天舜日、帝德皇恩的字句,奉承趙光義。

趙光義看完,頓時心花怒開,滿口稱好。群臣都叩謝天恩,盡歡而散。到了夏天,趙光義又召來輔臣、三司使、翰林樞密直學士、尚書省四品、兩省五品以上三館學士,都到后苑賞花釣魚,同時賞賜宴飲,免不得又令他們寫詩。眾人換湯不換藥,仍然是歌功頌德。

再說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是李妃所生。趙元佐年幼的時候,聰明機警,相貌長得很像趙光義,因此趙光義非常喜歡他。十三歲的時候,他跟着趙光義在近郊打獵,突然一隻兔子從趙光義的馬車前跑過。趙光義急令趙元佐射殺,趙元佐一發而中。當時遼國使者也剛好在旁邊,深感驚異。

趙元佐又跟隨趙光義征戰太原,回來之後,任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被封為衛王。後來他遷居東宮,加任檢校太尉,進封楚王。趙光義害怕四弟秦王趙廷美繼承皇位,便誣陷趙廷美與盧多遜密謀造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遷居涪陵。趙元佐知道四叔實際是受到了父皇的迫害,於是向趙光義申辯,自然沒有結果。

趙廷美死後,趙元佐因病發狂,因為小錯就用尖刀殺傷侍者。經過醫治,病情略有好轉。趙光義很高興,為此大赦天下。重陽日宮內宴會,趙元佐病剛好,因此不在赴宴之列。諸王宴會後回來,晚上經過趙元佐的宅第。

趙元佐得知后,對左右說道:「他們都能侍候皇上宴會,只有我未到,這分明是拋棄了我!」左右連忙勸解,並奉上美酒,供他解悶。趙元佐取來就喝,很快喝得酩酊大醉。他還是不肯罷休,直喝到夜靜人闌,方才停杯,回到寢室。左右侍從以為他要去睡覺,誰料他竟然放起火來。霎時間,煙霧迷漫,火光衝天。內外的侍從,慌忙跑進去撲救,已是不及。他們只得把趙元佐,以及他的所有眷屬,救出門外。

趙光義聽說之後,自然驚疑不已。不久,有人報稱是趙元佐自己放火焚燒。趙光義勃然大怒,當即令御史捕捉趙元佐,送到中書省審問,廢為平民,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領百官三次上表,請求留趙元佐在京師。趙元佐走到黃山的時候,趙光義這才召他回來,廢居南宮,派使者守護。

秦、隴兩州的北面,有銀、夏、綏、宥、靜等五州,被拓跋氏佔據。唐初,拓跋赤辭被唐朝大將李靖打敗,被迫歸順唐朝,被賜姓李。到了唐末,黃巢造反,唐僖宗逃入蜀中。當時,拓跋赤辭的後人拓跋思恭擔任夏州偏將。他趁機糾集族人,佔據了宥州,自稱刺史。

黃巢進入長安,拓跋思恭與鄜州李孝昌共同發誓討賊,唐僖宗封他為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節度事。他率軍抵達王橋,卻被黃巢擊敗。之後他與鄭畋等四位節度使會盟,屯兵渭橋,被唐朝皇帝任命為京城西面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又進封他為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

黃巢被平定后,拓跋思恭兼任太子太傅,受封夏國公,賜姓李,拜為夏州節度使。襄王李熅發動叛亂,唐僖宗命李思恭出兵。還沒等到發兵,李思恭就死了,他的弟弟李思諫接任定難節度使。五代的時候,拓跋家族依然佔據這些地方。

趙匡胤篡位,李思諫的後人李彝興遣使入貢,趙匡胤封李彝興為太尉。趙光義征討北漢,李彝興都孫子李繼筠派遣部將李光遠、光憲,攻打太原,遙作聲援。不久,李繼筠去世,他弟弟李繼捧襲位。李繼捧進京覲見趙光義,獻上銀、夏、綏、宥四州之地,而且自稱親族不和睦,願意留居京城。

趙光義於是派遣使者到夏州,去迎接李繼捧的親屬,又任命他為彰德節度使。趙光義另派都巡檢曹光實去鎮守四州。但是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當時擔任定難軍都知蕃落使,留居銀州。他卻不願意進京,聽說宋使來了,就詐稱他的乳母病故,要安葬在郊外。李繼遷趁機和同黨數十人,奔入地斤澤。

此地距夏州有三百里,李繼遷便召集部落族人,勢力逐漸增大。曹光實恐怕他們變成邊患,於是率軍襲擊他們,斬殺五百多人,焚燒四百多營帳。李繼遷倉猝逃走,他的母親與妻子都來不及逃跑,全部被曹光實拿住,押回夏州。

李繼遷輾轉各地,連娶豪族之女,不久又變得非常強大。他隨即召集眾人,慨然說道:「我們李家世代據有西土,如今竟然被讓給了別人,實在可恨。你們如果沒有忘記李家,大家就一起努力,共圖興復!」眾人齊聲應承。

李繼遷又說道:「用力不如用謀,我想用詐降計,誘殺曹光實。一則可報前仇,二則可恢復先業,你們以為何如?」眾人又應聲道:「全憑你調度。」李繼遷大喜,於是率眾向夏州進發。他先派人送書信給曹光實,大意是「自己已經是窮途末路,請大人網開一面,答應讓我們歸降。此後一切,全聽從大人的命令」。

曹光實信以為真,立即與來人相約,在葭蘆川相見,收降這些人。曹光實到了約定的日期,只帶領了一百個騎兵,來到葭蘆川。遠遠看見李繼遷已經率零數十人,等候在那裏。彼此相見,李繼遷在曹光實馬前跪拜,非常恭敬有禮,同時請曹光實去安撫其餘眾人。

曹光實此時得意洋洋,全然沒有防備,竟然昂頭而去。到了李繼遷營帳前面,突然出來數千人。李繼遷舉手揮鞭,大聲喊道:「仇人已到,大家還不動手,更待何時?」話音剛落,但聽眾人一聲喊,都拿着大刀闊斧,向曹光實殺來。曹光實手下,只有一百人,自然擋架不住。眼見得這些人同時畢命,一個不留,李繼遷乘勢佔據了銀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4章 趙元佐焚燒府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