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包拯權知開封府

第341章 包拯權知開封府

包拯請求裁減內侍,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按條文督促各路監司盡忠職守。御史府可以自己舉薦所屬官員,減少官吏一年的休假日期,這些建議都得以施行。由於包拯力勸趙禎立太子,惹惱了趙禎,被調任開封府,暫時代理府尹之職。

到任之後,包拯上疏要求治理惠民河。惠民河也稱蔡河,自東京至通許,直達淮河。后里為了水運之便,又從新鄭引閔水匯入,使之流量大增。當時惠民河常漲水為患,發大水時經常沖壞了官私廬舍數萬,以致城中要用船渡人。包拯查知河水泛濫的原因是大官們私築園榭,侵佔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於是包拯毅然下令,將所有跨河修建的樓台、花園、水榭全部拆毀,使河水得以暢通。權貴持偽增步數的地券與包拯相爭,包拯通過實地測量、驗證,揭示其偽,並上朝劾奏,要求嚴懲。

包拯又整頓吏風,改革訴訟制度。開封府規定,凡告狀的人,必須先將狀紙交給守門府吏,再由府吏轉呈,是否審理,何時審理,則由府吏通知。由於訴訟者不能面見長官,府吏往往藉此敲詐勒索,營私舞弊,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錢財而告狀無門。包拯革除此弊,大開正門,使告狀者可直接到公堂見官納狀,自陳冤屈,於是審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東京有很多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因此以難於治理著稱。包拯卻立朝剛毅,凡以私人關係請託者,一概拒絕,因而將東京治理得令行禁止。正因他執法嚴峻,不徇私情,因此威名震動都下,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包拯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或「包龍圖」。京城裏的人因此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係的人,有閻羅王和包老頭。」

次年,包拯以權御史中丞職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嘉祐四年,時任三司使的張方平由於買土豪的財產。包拯上奏彈劾,張方平被免官。宋祁接任,包拯又彈劾他。宋祁被免后,趙禎就由包拯以樞密直學士之職暫任三司使。

歐陽修卻道:「包拯是所謂牽牛踩踏了田而奪了人家的牛,處罰已經很重了。可他自己貪圖肥缺,來做那個職務,不也是過分嗎?」包拯聽說之後,因此待在家裏,以躲避代理三司使的任命。趙禎不肯答應,過了許久,包拯才出府任職。

嘉祐六年,包拯升任給事中,正式擔任三司使。接着,拜樞密副使,調任禮部侍郎,但他都推辭不受。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趙禎親臨弔唁,並為他停朝一日。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他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他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包拯曾留下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死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時人稱他有凜然不可奪之節,有人說情,他喜歡當面折辱人。包拯為人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但這正是他的獨特、可貴、可敬之處!

嘉祐年間,富弼為相,歐陽修任翰林學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學為侍講,集天下之望。當時士大夫相傳道:「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於是四真之名,傳頌天下。

不久,文彥博告老辭職,富弼因母喪丁憂。就是王德用之前曾召為樞密使,此時也已經被免職,劉沆也被罷去。趙禎於是任命韓琦同平章事,宋庠、田況為樞密使,張昪為副使。

韓琦就職朝廷樞要位置,首先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趙禎的建嗣問題。趙禎的三個兒子早亡,皇嗣遲遲未定。從至和三年開始,趙禎就時常犯病,一時人心恐慌,議論紛紛。大臣們接連上疏,極力勸說趙禎早立皇嗣以固根本,但趙禎並不放在心上。

韓琦拜相后,再提建儲之事,認為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禍亂之起,皆由策不早定,並與參知政事歐陽修等人再三苦勸,上奏道:「漢成帝即位二十五年無嗣,立弟之子定陶王為太子。成帝不過是一個中才之主,猶能為之,以陛下之聖,何難哉!太祖手定天下,傳弟不傳子,陛下知法先祖,何妨擇宗室為嗣。」趙禎仍然不決。

當時宋庠因為惰弛,被免官。趙禎擢升學士曾公亮為樞密使,後來又和韓琦並為宰相。趙禎用張昪代替了曾公亮都原職位,並提拔歐陽修參知政事。曾公亮熟悉法令,歐陽修長於文學,張昪精通治理之術,與韓琦同心輔政,朝廷得以安定。

四人都因為立儲的事情沒有確定,憂心忡忡,一再上疏請求,卻沒有得到迴音。與此同時,知諫院司馬光和知江州呂誨,又接連上奏請立太子,詞極非常誠懇。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的遠祖,是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便給他取名司馬光。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得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他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裏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饑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在後院裏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事使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寶元初年,二十歲的司馬光考中進士甲科,可謂功名早成。然而,他卻不以此自滿自傲,而是豪邁地提出:「賢者居世,會當履義蹈仁,以德自顯,區區外名何足傳邪。"他不圖虛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業,成聖稱賢。司馬光歷來樸素節儉,不喜歡奢侈浮華的東西。

他考中進士后,皇上賞賜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紅花,同伴們對他說道:「這是聖上賞賜的,不能違背君命。"他這才插上一枝花。司馬光對雙親特別孝順。他被任命為奉禮郎時,他的父親在杭州做官,他便請命要求改任蘇州判官,以便離父親近些,可以奉養雙親。

司馬光五、六歲時,一次他要給胡桃去皮,他不會做。姊姊想幫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離開。後來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順利將胡核去皮,等姐姐回來,便問道:「誰幫你做的?」他欺騙姊姊是自己做的,父親便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司馬光從此不敢說謊,年長之後,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他再沒有說過謊言。

司馬光是個有情有義的人。他擔任并州通判時,西夏經常入侵這裏,成為當地一大禍患。於是,司馬光向上司龐藉建議道:「修築兩個城堡來控制西夏人,然後招募百姓來此地耕種。"龐藉聽從了他的建議,派郭恩去辦理此事。

但郭恩是一個莽漢,帶領部隊連夜過河,因為不注意設防,被敵人消滅。龐藉因此事被罷免。司馬光過意不去,三次上書朝廷自責,並要求辭職,沒得到允許。龐藉死後,司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為自己的母親,撫養龐藉的兒子像撫養自己的親兄弟一樣,當時,人們都認為司馬光是一個賢德之人。

一次,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道:「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道:「哪有人像你這樣的?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不認同管家的看法,對他說道:「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后,慚愧極了。

司馬光有一個老僕,一直稱他為「君實秀才」。一次,蘇軾來到司馬光府邸,聽到僕人的稱呼,不禁好笑,戲謔道:「你家主人不是秀才,是宰相了,你要稱他為『君實相公』!」老僕大吃一驚,以後見了司馬光,都畢恭畢敬地尊稱「君實相公」,高興地說:「幸得大蘇學士教導了我!」司馬光長嘆道:「我家這個老僕,活活被子瞻教壞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1章 包拯權知開封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