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任守忠挑撥離間

第344章 任守忠挑撥離間

韓琦等人得知此事,自然放心。只是趙曙久不臨朝,中外憂心忡忡,以致產生了很多揣測。正值京師擔憂旱災,趙曙於是親臨紫宸殿。韓琦於是請趙曙乘車去禱雨,並素服出醒,京師這才人心安定。

這年冬天,葬已故皇帝趙禎於永昭陵,廟號仁宗,封長子趙仲緘為光國公,後晉封為淮陽郡王,改名趙頊。當時趙曙已有了四個兒子,都是高皇后所聲,除了淮陽王趙頊之外,二兒子名叫趙顥,三兒子名叫趙顏,最小的兒子名叫趙頵,趙顏早夭。

次年,改元治平。韓琦想請太後撤簾還政,於是入朝奏事,請趙禎裁決十餘件。裁決完畢,韓琦又上奏太后,說道:「皇上明斷,裁決都合機宜。」曹太后一一檢閱,也都稱好。韓琦因此叩頭說道:「皇上親斷事情,又有太后訓政,此後宮廷的規畫,應無不妥。臣年老體衰,恐怕不能再勝任,願就此請求退休,希望得到賜准!」

曹太后說道:「朝廷大事,全仗相公,相公如何可去!我卻不妨退居深宮。」韓琦又說道:「前代母后,賢如馬、鄧,也不免顧戀權勢。今太后便想退避,誠屬盛德謙沖,不是馬、鄧諸后所能比。臣幸兒遇到了慈明太后,欽佩無已。但不知何日撤簾?」

曹太后說道:「我並不欲想干預政事,無非是因為皇上前日抱恙未愈,不得已而為之。要撤簾就可撤簾,何必另定日子?」說完,當即起身。韓琦當即大聲睡道:「太后既然有旨撤簾,鑾儀司何為什麼還不遵行?」當下走過鑾儀司,把簾除下。曹太后匆匆而入,御屏的後面,還能見到太后的衣服,內外都驚為異事。趙曙加封韓琦為右僕射,每日到前後殿,親理政事。趙曙又上太後宮殿名,稱作慈壽宮,所有太后出入儀衛,如章獻太后劉娥一樣。

這時,知諫院司馬光上奏道:「內侍任守忠,金讒言離間兩宮,是國家的大害蟲。如果不是太后賢明,皇上仁孝,幾乎禍起蕭牆,請求按照國法,將任守忠處斬於都市!」趙曙看完奏章,不由動容,只是一時之間,還沒有降旨。

過了一夜,韓琦到中書處,突然抽出一道空頭敕令,自己簽了名字,又令參政同時簽名。參政歐陽修接敕之後,也不多說,當即簽名。簽名后,韓琦坐在政事堂,召來任守忠,令他站立庭下,當即叱責道:「你可知罪嗎?本當把你斬首,現在奉旨從寬處置你。暫且把你安置在蘄州,你當感念聖恩,不要再作惡!」

韓琦說完,就取出空頭敕令,親自填寫,交給任守忠,即日押送出京。接着他又把任守忠都餘黨史昭錫一律斥出,遠貶南方,中外稱快。過了數月,韓琦入朝覲見,趙曙突然問韓琦道:「三司使蔡襄,品行如何?」韓琦不知他五日什麼這樣問,只是回答道:「蔡襄頗為幹練,可以任用。」趙曙沒有回答。

次日,趙曙竟然命蔡襄出任杭州知州。原來曹太后聽政時,曾經對輔臣說道:「先帝立了皇子,不但宦妾生疑,就是著名的大臣,也有異議,險些敗壞了大事。我不願追究,已將章奏都毀了。」因為這幾句懿旨,時人多猜想是蔡襄所奏。究竟蔡襄有沒做過此事,無從證實。不過他素來喜歡說笑,語言難免有失檢點之處,於是引起別人懷疑。

蔡襄平日和陳亞交情不錯,蔡襄戲令陳亞對句。他口出一出句道:「陳亞有心終是惡。」陳亞當即應聲道:「蔡襄無口便成衰。」當時旁邊的眾人,共推此對為絕對。因為蔡襄想嘲笑人,反被人嘲笑。其實襄擅長吏治,遇到案件,都能在談笑中判決,官吏們都不敢欺騙他。

蔡襄曾經任泉州知州,督造萬安橋,長有三百六十丈,大利於行人。又種了七百里松樹,給百姓提供了陰涼,州民無不稱頌他的恩德。萬安橋又叫洛陽橋,蔡襄親自書寫碑文。治平三年丁母憂,回了興化原籍,次年死於家裏,追贈禮部侍郎,後來賜謚忠惠。

趙曙親政半個月,宰相韓琦等就向他提議請求有關部門討論趙曙生父的名分問題。韓琦奏道:「禮不忘本,濮王德盛位隆,理應尊禮,請下旨有司議定名稱!」趙曙批複,等安葬趙禎之後再議。知諫院司馬光援引歷史評駁,說道:「漢宣帝為孝昭后,終不追尊衛太子、史皇孫,光武帝上繼元帝,也不追尊巨鹿南頓君,這是萬世常法,可作為借鑒。」

治平元年,京畿、宋、亳、陳、許、汝、蔡、唐、潁、曹、濮、濟、單、濠、泗、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軍、高郵軍發生大水災,趙曙派遣使臣巡視,疏治河道,賑濟撫恤災民,免除災民賦稅。

到了治平二年,詔禮官與待制以上,謹議崇奉濮王典禮。各大臣沒有人敢先發言,只有司馬光奮筆立議,說道:「為人後者為之子,不得顧及私親,應准先朝封贈親屬等故例,作為常典。」翰林學士王珪等人,依據司馬光手稿,略加增改,隨即上奏。

韓琦看了之後,卻說道:「王珪等人的意見,沒有詳細說明。濮王當稱何親,請令王珪等再複議!」王珪等又議道:「濮王是仁宗兄長,皇帝贏稱他為皇伯。」歐陽修大加駁斥,說道:「身為人子,應為父母降服,三年為期。如果把生父改稱皇伯,考察前代歷史,都無典據。就如漢宣帝以及光武帝,也都稱父為皇考,沒有改稱皇伯。至於進封大國一層,尤覺與禮未不合,請下尚書省,集三省御史商議!」於是廷臣又奉詔議禮。

這場爭論持續了十八個月,以韓琦為代表的中樞宰執等順應趙禎之意,建議尊趙允讓為皇考。但是遭到了翰林學士王珪、侍御史呂誨等人的反對,他們力主稱趙禎為皇考,趙允讓為皇伯。曹太后聞訊,一度草詔嚴責韓琦等。趙曙預感形勢的發展於己不利,不得不暫緩討論此事。最後,韓琦等人勸說曹太后籤押,同意稱趙允讓為"皇",其三位夫人並稱為"后",並貶呂誨、呂大防、范純仁三人出外。此事才告終。

趙禎暴病而亡,醫官應負有責任。主要的兩名醫官被趙曙逐出皇宮,送邊遠州縣編管。其他一些醫官,唯恐也遭貶謫,在趙曙面前求情,說道:「先皇起初吃這兩人開的葯,還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這是天命,非醫官所能及。"

趙曙正色道:「我聽說這兩個人都是由兩府推薦的?」左右答道:「正是。」趙曙便說道:「如果是這樣,我就不管了,都交給兩府去裁決。"眾醫官一聽,都嚇得魂飛魄散,暗暗驚嘆新皇帝的精明與果斷。

趙曙在未即位前,便聽說過蘇軾,十分仰慕。繼位后,趙曙想按照唐朝的慣例將蘇軾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誥職務。宰相韓琦卻說道:「蘇軾是能成大器的,今後必然會被皇上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麼全國的文人學士都會為皇上效勞。那時,人小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對此有異議了。倘若現在突然重用蘇軾,天下士大夫恐怕會懷疑他的能力,這對蘇軾是極為不利的。"

趙曙又問韓琦道:「讓蘇軾修起居注怎麼樣?」韓琦說道:「修起居注與知制誥官職性質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合適。"趙曙只好命蘇軾在史館試用。

再說文彥博被罷相后,出判河南,封潞國公。到了治平二年,他從河南進京覲見。趙曙對他慰勞有加,對文彥博說道:「朕能夠得到嗣立,大多出於卿力。」文彥博悚然說道:「陛下繼承大統,是先帝之意,以及皇太后的贊同,才能成功,臣何力之有?何況陛下即位,臣剛好在外面,韓琦等接受聖旨,領受遺詔,臣也沒有參與聽說。今現在陛下獎賞,臣實不敢當。」

趙曙徐徐答道:「卿可謂功成不居。今暫時請你西行,不久就會召你回來。」文彥博於是退出。不久,有旨改令他判永興軍。文彥博才走,忽然富弼自稱腳有病,力請辭職,趙曙不肯答應。富弼於是隔日一奏,五日兩疏,堅決要求辭去樞密之職。

原來嘉祐年間,富弼為相,韓琦為樞密使。當時凡是中書有事,他往往與樞密商量。現在韓琦和富弼換了職位,韓琦卻獨斷專行,從沒有問過富弼,富弼自然不快。太后還政的時候,富弼居然一點消息也不知道。

突然聽說韓琦促請撤簾,富弼不禁驚訝道:「我位列輔佐,其他的事或許不能預先知道,這事先通知一聲,又有何妨?難道韓公怕我分享了他是榮譽嗎?」韓琦聽說了富弼的話,也對人說道:「此事應該像是出於太后之意,不便事先明言。」富弼心中總覺得不快。

趙曙親政,因為富弼曾經和他商議立儲之事,趙曙特別加授他為戶部尚書。富弼推辭道:「立儲是國家大計,群臣都有此議,我有什麼功勞?陛下受先帝的深恩,太后的大德,還沒有聽說有什麼回報,卻獨獨加賞臣,臣怎敢領受!」趙曙不從。富弼再上奏,趙曙依然不允,富弼這才勉強接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4章 任守忠挑撥離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