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皇帝被逼離長安

第14章 皇帝被逼離長安

昭宗說道:「既然如此,當初卿家為何不與崔胤商決?」韓偓又說道:「臣見詔書,說是除了劉季述四家,餘人一概勿問。人主所重惟信,既下此詔,不宜食言。若復戮一人,勢必人人怕死,轉致忐忑不安。況此輩雜居內外,數以萬計,怎能一一盡誅?陛下不若擇最惡的幾個人,聲罪正法。然後撫諭餘黨,選出二三忠厚長者,令他們侍奉在左右,便可勸善懲惡。目下至要事體,在於藩鎮有權,朝廷無權。陛下如果能集權於朝廷,中官又有何能為?願陛下熟知緩急,不要誤施。」

昭宗頗以為然,於是無心誅殺閹宦。偏偏崔胤不是這樣想,他令宮人掌管內事,暗奪宦官權柄。宦官極畏崔胤,事無大小,都稟命而行。崔胤認為宦官不盡除,朝廷終不得安,欲盡誅之以絕後患。韓全誨得知,向昭宗涕泣哀求,昭宗不置可否。

昭宗令崔胤遇事要用奏疏密封,不可口奏,以免被宦官偷聽到。宦官卻又求得幾位識字的美女入侍左右,暗察崔胤的留疏。因而得悉了崔胤盡誅宦官的密謀。於是韓全誨教禁軍對昭宗喧噪,說崔胤減扣冬衣。崔胤兼握三司使事,昭宗不得已撤了崔胤鹽鐵使之職。

韓全誨等人又秘密聯絡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與崔胤相對抗。當時李茂貞、朱溫都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而朱溫的勢力尤盛,他已屢次擊敗宿敵李克用而佔有優勢。崔胤探知韓全誨聯絡李茂貞,自己密謀也已泄漏,於是致書朱溫,說是奉了昭宗的密詔,令朱溫出兵西上迎駕。

再說朱溫降服河北之後,想再取河中,以制河東李克用。光化四年正月,朱溫派遣大將張存敬領兵三萬為前鋒,自率中軍為後繼,奔襲絳、晉。汴梁軍突然來至,二州毫無防備,兩州刺史只得出城投降。朱溫隨即屯兵二萬,以扼河東援兵之路。朝廷恐汴梁軍西進入關,急賜詔和解,朱溫不聽。

河中的護國軍節度使王珂向李克用告急求援,李克用因兵不得進,眾寡不敵,請王珂舉族歸朝。王珂又求救於鳳翔李茂貞,李茂貞也不予回報。二月,河東大將李嗣昭攻陷澤州。汴州大將張存敬引兵圍河中,王珂勢窮力竭,打算奔往京師。不料浮橋被毀,無法西渡。王珂只得插白幡於城上,請求歸降。

不久,朱溫來到河中,先哭於王重榮墓前,這才進城。上表張存敬為護國軍留後,將王珂舉族遷於大梁,朱溫又並一鎮。自后,朱溫送王珂入朝,遣人把他在路上斬殺。朱溫大軍在晉,又準備進攻李克用。朝廷急賜詔令晉、汴和解,朱溫不從。李克用因朱溫漸強,已並有河中,恐朱溫北進,便遣使以重幣向朱溫修好。朱溫也遣使回報,但忿恨李克用書辭傲慢,仍然決意攻打。恰好此時其妻張夫人疾急,於是自河中東歸。

光化四年三月,朱溫發兵六路大舉進攻李克用,主力氏叔琮入太行,連下泌、澤、潞、遼四州,昭義節度使孟遷等河東將多人投降。四月,汴軍進逼晉陽,城中大恐。時逢大雨積旬,汴州及河北諸鎮之兵又多,糧草不繼,士卒又得了瘧痢,朱溫便召兵歸還。五月,氏叔琮等諸軍退回。河東大將周德威、李嗣昭率精騎五千追趕,殺獲甚眾,斬了歸附朱溫的汾州刺史李瑭。朱溫又派遣丁會駐守潞州,以遏制河東之兵。

天復元年五月,朱溫奏請朝廷再加他為河中節度使,並令河中軍民為自己請命。二十二日,詔以朱溫為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朱溫由此成了地盤最大、領兵最多的藩鎮。

朱溫得到崔胤書信,即自河中返回汴梁,準備發兵。韓全誨聞知消息,急與李繼昭、李繼誨、李彥弼,以及李繼筠等人密謀劫駕,先往鳳翔。李繼昭不肯答應,韓全誨以事在燃眉,勢所必行,無論李繼昭允否,他都決計劫駕。韓全誨即增兵分守住官禁諸門,所有出納文書,以及進退諸人,一律搜察,盤詰甚嚴,翰林學士也不能入禁內召對。

昭宗聞報,連忙召韓偓入內,說道:「朱溫入清君側,大是盡忠,但須令他和李茂貞共同合謀,方不致兩帥交爭,卿可轉告崔胤,速即飛書兩鎮,令他聯絡。」韓偓徐徐回答道:「這事恐辦不到。」昭宗說道:「李繼誨、李彥弼等人,驕橫日甚,朕恐怕為他等所害。」

韓偓又說道:「此事實在失諸當初,前時諸人立功,但應酬以官爵田宅金帛,不應該使他們出入禁中。而崔胤想留下岐兵,監製中尉。現在中尉和岐兵卻合為一氣,汴州兵若來,必與他們爭鬥。臣竊寒心,不知將如何結局。」昭宗但愀然落沮,不知所措。

等到韓偓退出,韓全誨竟令李繼誨、李彥弼等人,勒兵登殿,請車駕西幸鳳翔。昭宗支吾對付,說是待晚再商,李繼誨等人暫退。昭宗親書手札,遣人密賜崔胤,札中寫道:「我為宗社大計,勢須西行,卿等東行便了。惆悵惆悵!」是夕開延英殿,召韓全誨等人議事。李繼筠已遣兵入內庫,劫掉寶貨法物。禁軍都將李繼昭不依宦官,帥所部保護宰相崔胤所居的開化坊,使崔胤不致死於亂兵之手。

韓全誨見了昭宗,只說「速幸鳳翔」四字。昭宗不答,韓全誨退出后,竟遣兵強行把諸王宮人,先送往鳳翔。這時朱溫有表到來,請昭宗去東都,兩下交逼,內外大駭。昭宗遣使宣召百官,然而等了許久,沒有一人前來。惟有韓全誨等人帶兵登殿,厲聲奏請道:「朱溫想要劫持天子駕幸洛陽,求禪位於他,臣等願奉陛下駕幸鳳翔,集兵拒守。」

昭宗不許,拔劍登上乞巧樓。韓全誨等隨至樓上,硬逼昭宗下樓。昭宗才行及壽春殿,李彥弼已在御院縱火,煙焰外騰。昭宗不得已,與后妃諸王百餘人,出殿上馬,邊泣邊行。沿途供奉甚薄,到了田家磑,才由李茂貞來迎。昭宗下馬慰諭,李茂貞請昭宗上馬,相偕來至鳳翔。因宰相百官沒有跟來,權以兵部侍郎盧光啟參知機務。

朱溫發兵來至赤水,聽說昭宗已經西去,便打算還兵。左僕射致仕張浚勸說道:「韓建是李茂貞的私黨,今日正好乘便去取,否則必為後患。」朱溫於是引兵七萬至同州,韓建所署匡國留後司馬鄴迎降。朱溫遣司馬鄴入華州勸韓建歸降,並引兵逼近華州城。韓建單騎出降,朱溫以其為忠武節度使,派兵送之陳州。又斬鎮國節度副使李巨川,收韓建所聚斂錢九百萬緡。徙忠武節度使趙翊為匡國節度使。

不久又接到崔胤來書,請朱溫速迎車駕。朱溫回書道:「進以脅君,退即負國,不敢不勉力從事。」便順道往長安。崔胤率百官出迎到長樂坡,列班以示尊敬。朱溫入都,因李繼昭不肯附逆,格外禮待,命為兩街制置使,賞給甚厚。李繼昭盡獻部眾八千人,朱溫即使判官李擇、裴鑄,赴鳳翔奏事,謂臣是接奉密詔,及得崔胤之書,令臣率兵入朝。

昭宗此時已同傀儡,統由韓全誨、李茂貞等作主,矯詔復答朱溫,但言朕避災至此,並非宦官所劫,所有從前密詔,都是出自崔胤矯制,卿宜斂兵歸保藩鎮,不必西來。李茂貞遣部將符道昭,屯兵武功,以拒朱溫。朱溫與崔胤,接到矯詔之後,知道不是昭宗本意,遂由朱溫派康懷貞,領兵數千,作為前驅,朱溫自統大軍繼進。

康懷貞擊破符道昭,直抵鳳翔城下,朱溫也趕來,耀武城東。李茂貞登城對朱溫道:「天子避災,非是臣下無禮,公為讒人所誤,不免多勞。」朱溫應聲道:「韓全誨劫遷天子,我特來問罪,迎駕還宮。岐王若不與謀,何煩陳諭。」李茂貞下城,逼昭宗登樓,自諭朱溫,令他退兵。朱溫本非實心勤王,不過經崔胤苦功,勉強前來。既由昭宗面諭退還,朱溫樂得拜命奉辭,他也知鳳翔城堅一時難以攻克,乃移兵先北取邠州。

邠寧節度使李繼徽,是李茂貞養子,聞朱溫移師來攻,沒法抵禦,只好出城迎降。朱溫引兵入城,李繼徽設宴相待,並讓妻子出來奉酒。朱溫見她杏臉桃腮,非常美艷,不由四肢酥麻,心神俱醉。待宴罷還營,寢不安枕。默籌了好多時,想定一策。等到天曉,即引兵再去見李繼徽,令複姓名為楊崇本,仍鎮邠州,但須交出妻孥,做為人質去河中,方許留鎮。

李繼徽忌憚他的兵威,沒奈何唯唯從命,當下喚出艷妻愛子,與他們訣別。朱溫不待多言,即麾兵直前,把他妻子擁去。自率兵退出邠州。驀聞河東將李嗣昭,由沁州至晉州,來援鳳翔,接應李茂貞。朱溫不得不分兵往御,自己匆匆還至河中,安置李繼徽妻兒,晚間即召李繼徽妻入行幄,不管她願與不願,把她解帶寬衣,自逞慾望。

朱溫戀色忘時,又過了天復元年的殘冬。河東將李嗣昭,在平陽擊退汴州兵,復會同別將周德威,攻克慈、隰二州,進逼晉、絳。朱溫接連聞警,方遣兄子朱友寧,及部將氏叔琮,率精兵十餘萬人,往擊河東。河東兵少,不及汴州軍的半數,聞汴州軍大至,眾人畏懼。周德威出戰失利,密令李嗣昭率后軍先退,自自己督兵士且戰且行。

氏叔琮、朱友寧長驅追擊,大敗河東軍,擒住克用子李廷鸞。李克用接得敗報,忙遣李存信領兵往迎。到了清源,河東軍多棄甲拋戈,狼狽奔還。隨後便是汴州軍追至,李存信登高遙望,見汴州兵漫山遍野,嚇得魂膽飛揚,慌忙收軍還晉陽。汴州軍取還慈、隰、汾三州,乘勝攻晉陽城。

周德威、李嗣昭,剛入城中,餘眾尚未盡歸。李克用倉猝拒守,巡城俯視,見氏叔琮等攻城甚急,不由的長嘆道:「我不該信用李茂貞,遣兵攻鳳翔,此次被汴州軍環攻,恐是城且將不保。」遂召諸將入議,想北走雲州。李存信主張北行,李嗣昭、李嗣源及周德威,一齊勸阻道:「兒輩在此,必能固守,大王不要做此謀,搖動人心。」

李克用於是晝夜登城,督眾力守,寢食不暇。日趨危險,又想乘夜北走。劉夫人諫阻道:「大王常笑王行瑜輕意棄城,終致身死,奈何大王想蹈他轍。且大王前奔韃靼,幾不能得免。幸朝廷多事,始得復歸。今一足出城,禍且不測,塞外尚可到嗎?」李克用乃止。過了數日,潰兵還集,軍府漸安。

李嗣昭、李嗣源屢募死士,夜襲汴州兵營,大有斬獲。汴州軍驚擾不安,因霪雨連綿,疫疾大作,氏叔琮等引兵退還。李嗣昭與周德威,出城追敵,復取慈、隰、汾三州,河東復振。但李克用遭此虛驚,斂兵靜守,不敢與汴州軍相爭,約有數年。

天復元年(901年)八月,有謠言盛傳錢鏐為盜所殺,楊行密即遣李神福等將兵攻杭州,兩浙將顧全武列八寨以拒。十月,淮、浙兩軍相距日久。李神福知道顧全武是勁敵,於是設下巧計,他假裝糧盡退兵,讓老弱先行,親率精兵殿後,而密令行營都尉呂師造伏兵於青山下,顧全武中計來追,李神福、呂師造立即出兵夾擊,大破浙軍,斬首五千,生擒顧全武,浙將秦昶率眾三千投降。錢鏐聽到這個消息,驚泣曰:「喪我良將!」十二月,李神福得知錢鏐沒有死,而杭州城堅,久攻不拔,於是遣人守衛鏐祖考墓,鏐遣使人相謝,李神福受了錢鏐犒賂而還軍。劉隱為廣州留後

天復元年十一月,廣州清海節度使徐彥若死後,遺表舉薦副使劉隱權知留後,劉隱始得廣州。這劉隱後來是馬殷的南邊強敵,因此需要特別介紹一番。

劉隱祖籍上蔡,和馬殷是同鄉。其祖父劉安仁是名商人,後來舉家搬遷到閩中,到南海經商,在泉州馬鋪安家。劉隱的父親劉謙素有才識,因打擊群盜有功,授任廣州牙將。

唐僖宗乾符五年,黃巢大軍攻破廣州,之後又攻掠湖、湘之間,劉謙以軍功官拜封州刺史、賀江鎮遏使,經略梧、桂以西的地方。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就有兵馬一萬餘,艦船百艘,在南方沿海很有聲望。劉謙生有三子,長子便是劉隱。

唐昭宗乾寧元年,劉謙去世,劉隱居喪於賀江,有士民百餘人陰謀叛亂,劉隱一夕之間盡誅殺之。清海軍節度使劉崇龜召劉隱補右都押牙兼賀水鎮使,並上表朝廷委任劉隱代替劉謙擔任封州刺史。

唐昭宗乾寧三年,劉崇龜去世,嗣薛王李知柔前往廣州,赴任清海節度使。李知柔行至湖南時,廣州牙將盧琚、譚弘玘作亂,據守廣州抗拒李知柔入境,由譚弘玘固守端州。李知柔因此不敢入境。譚弘玘交結劉隱,許諾把自已的女兒嫁給劉隱為妻。劉隱假裝答應這樁婚事,以娶親為借口,把士兵武器埋藏在船上,夜裏進入端州,斬殺譚弘玘。

劉隱乘勝襲擊廣州,斬殺盧琚。接着劉隱整頓軍容,迎接李知柔進入廣州,主持節度使事務。李知柔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行軍司馬。其後徐彥若代替李知柔擔任清海節度使,上表朝廷任命劉隱為清海節度副使,將軍政之事委任給劉隱。

唐昭宗光化元年,韶州剌史曾兗發動軍隊攻打廣州。廣州將領王璙率領戰艦接應曾兗;劉隱一戰就將曾兗的人馬打敗。韶州將領劉潼重新佔據湞陽縣、浛縣,劉隱率軍討伐,將劉潼斬殺。[這樣過了幾年,太保、門下侍郎徐彥若接替李知柔,上表劉隱為節度副使,管理軍政。

天復元年十二月,危全諷由於不服鍾傳,擅自派弟弟危仔倡攻佔信州,導致鍾、危二人決裂。朝廷馬上任命危全諷為撫州刺史,危仔倡為信州刺史,表示對危氏兄弟的全力支持,希望用危氏兄弟牽制鐘傳。鍾傳親自率軍圍攻撫州,討伐危全諷。危全諷向杭州錢鏐、吉州彭玕等人求援,都沒有結果,只得困守孤城。

好在鍾傳到也沒將危全諷趕盡殺絕的打算。圍城期間,城內因為遭遇雷擊,突發大火,士民驚恐,城內大亂。鍾傳手下諸將都認為應該乘機急攻,撫州必定可下。誰知鍾傳卻說道:「我怎麼能乘人之危呢?這不是仁者的行為。」他不但不乘機進攻,反而親到廟宇禱告火神:「這是危全諷一人之罪,請上天不要傷害百姓。」

大火不久被撲滅后,危全諷聽到消息,表示願意歸附。經過一番談判,危全諷重歸鍾傳麾下,但實際上保持獨立狀態。同時危全諷將女兒嫁給鍾傳的兒子鍾匡時,兩家締結緣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皇帝被逼離長安

%